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既有建筑钢结构改造技术规程.pdf简介:
《既有建筑钢结构改造技术规程》是一份针对已有钢结构建筑物进行改造设计和技术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这份规程详细规定了钢结构改造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安全要求以及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
1. 改造评估:对原有钢结构的结构性能、材料状况、承载能力、变形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施工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改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3. 安全措施:强调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设备、设立警示标识、保证施工区域的通风等。
4. 质量控制:规定了钢结构改造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竣工验收等环节。
5. 环保要求:考虑到改造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规程可能提出相应的环保要求和处理措施。
6. 后期维护:对改造后钢结构的维护和管理提出建议,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这份规程为既有建筑钢结构改造提供了技术指南和规范,是确保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既有建筑钢结构改造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N,= foA N ≥2.0 N
式中:N一一加固后构件轴心压力设计值(N); Ncr—一外加套筒欧拉临界力 (N); 一一外加套筒约束比; I一一外加套筒截面惯性矩(mm4)。 【条文说明】采用外加套筒法加固支撑构件时,形成防屈曲 支撑构件,设计时遵循防屈曲支撑的约束比不低于2.0的设计准 则。
.3.3当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时,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加固构件, 其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M。 受弯构件初始弯矩(N·mm); M, 加固后构件承受的总弯矩(N·mm): fo 既有构件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f. 加固件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Wo 既有构件净截面模量(mm3); W. 加固件净截面模量(mm3);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y
1两端弯矩相等的压弯或拉弯构件DB33/T 2250-2020标准下载,当仅在构件截面外侧 设置补强板时,其截面强度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 N。 轴心受压构件初始轴力(N); N. 加固后构件承受的总轴力(N); M。 受弯构件初始弯矩(N·mm); M. 加固后构件承受的总弯矩(N·mm); f。 既有构件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f 加固件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A 既有构件净截面面积(mm²); A 加固件净截面面积(mm²) W。 既有构件净截面模量(mm3); W 加固件净截面模量(mm3)。 2对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加固构件稳定性应按下 式验算:
N. βmxM ≤1.0 P(foA + faA) N. (foWo.p + f.Wa.p)(1 L
式中: N, 加固后构件承受的总轴心力(N); N.cr 加固后构件的欧拉临界力(N); M, 加固后构件承受的总弯矩(N·mm); f。 既有构件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f 加固件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A 既有构件净截面面积(mm²); A 加固件净截面面积(mm²); Wo.P 既有构件塑性净截面模量(mm3); Wa.P 加固件塑性净截面模量(mm3); βmx 等效弯矩系数,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采用;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4.1梁柱节点的加固可采取如下措施:
5.4.1梁柱节点的加固可采取如下措施:
1一螺栓:2一焊缝:3一原结构
3当仅需提高原结构板件的稳定承载力时,补强板与原结 构板可采用螺栓连接,避免施焊对受荷结构的影响。 5.4.2杆系节点的加固,应考虑节点的整体刚度、节点强度以及 板件的稳定性,可采用焊接肋板或外贴FRP的方式,见图5.4.2。
图5.4.2杆系节点加固方式
(条文说明采用高强度摩擦型螺栓的端板连接节点,可采 用增加焊缝的方式进行改造加固,主要考虑到高强度摩擦型螺栓 的连接具有与焊接连接基本相同的刚度,因而不会形成“解钮扣” 的破坏情况。
6.1.1本章适用于采用钢结构对混凝土房屋建筑和一般混凝土构
6.1.1本章适用于采用钢结构对混凝土房屋建筑和一般混凝土构 筑物的结构、构件和节点的加固改造。 (条文说明“混凝土房屋建筑和一般混凝土构筑物”来自《混 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6.1.2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改造,应根据可靠性鉴定结果,有针对 性地提升其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 6.1.3混凝土结构改造时,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既有混凝土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C15。 6.1.4混凝土结构改造时,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原 结构上的活荷载。 6.1.5混凝土结构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方案, 对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应进行监测,若发现结构或构件突然变形增大 裂缝扩展或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采取措施。 6.1.6钢构件或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采用后锚固法连接时,连接节 点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规定,保 证二者共同工作。 6.1.7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采用的分析方法,应符合《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结构的材料性能、构件尺寸等 应采用现场实测数据,
6.1.5混凝土结构在改造施
6.2用附加钢结构改造混凝土结构
6.2.1采用附加钢结构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改造时,应选取合理的钢 结构形式,并与原混凝土结构采取可靠连接措施,保证与原结构协 司受力或变形协调,避免沉降差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施时可采取刚性连接。 6.2.3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改造,应采用合适分析方法或合理计算模 型进行结构分析,考虑原结构在改造时的实际受力状况,以及改造 后结构中的内力重分布与二次受力等传力机制的改变。 6.2.4改造后的结构整体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且混凝土结构和附加钢结构应分别满足《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等有关 规定。抗震设防区的改造混凝土结构,尚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 6.2.5混凝土烟窗或水塔的改造设计,应重点提高其抗侧刚度和抗 震、抗风能力。可采用图6.2.5所示的柱面网格钢结构及平面加固索 盘进行加固。
图6.2.5钢筋混凝土烟图的改造
1一原烟图;2一柱面网格钢结构;3一加固索盘
6.3用钢构件改造混凝土结构
能力时,可采用如下改造措施: 1在混凝土框架内设置钢板剪力墙等(图6.3.1(a)); 2在混凝土框架内设置中心钢支撑或防屈曲支撑等(图 6.3.1 (b)); 3在混凝土框架内增加钢梁、钢柱等; 4增加钢节点或钢牛腿等
6.3.2当设置钢构件改造混凝土结构时,应避免二者间连接节点破 不,且应避免形成短柱、短梁或强梁弱柱。 6.3.3当采用钢板墙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宜采用加劲钢板墙、防屈 曲钢板墙或波形钢板墙。钢板墙与周边混凝土构件应可靠连接,实 现剪力的有效传递 6.3.4当采用钢支撑加固混凝土结构时,支撑的布置应有利于减少 结构沿平面或竖向的不规则性。钢支撑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可采用图 6.3.4的形式。
3.4当采用钢支撑加固混凝土结构时,支撑的布置应有利于减 告构沿平面或竖向的不规则性。钢支撑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可采用图 .3.4的形式。
图6.3.4钢支撑与混凝土结构的连
1一混凝土梁;2一混凝土柱;3一钢支撑;4一节点板;5一对穿螺栓套箍 6.3.5当混凝土结构的侧向刚度符合要求时,新增钢梁、钢柱与混 凝土结构宜采用铰接连接。 6.3.6当混凝土厂房结构的支撑布置或侧向刚度不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相关规定时,应增设支撑,可采用柔性支撑、普通钢支撑或防 屈曲支撑。
6.4混凝土构件和节点的加固
6.4.4采用粘贴钢板加固大偏心受压混凝土柱时,应将
构件受拉区,目钢板长向应与柱的纵轴线方向一致。其正截面承载 力计算可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规定进行。 6.4.5混凝土梁和板可采用粘贴钢板法、体外预应力法、增设支点 法等进行加固。 6.4.6采用粘贴钢板对混凝土梁、板等进行正截面或斜截面进行加 固时,其承载力计算可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的规定进行。
6.4.7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对混凝土梁和板进行加固改造时,
1既有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2 施工时可不采取卸载措施: 3计算方法可按《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 279 的相关规定进行。
6.5.1采用粘贴钢板法进行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6.5.2采用湿式外包钢法进行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6.5.3采用体外预应力法进行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体外束可采用直线、双折线或多折线布置方式,且其布
7.1.1砖石等砌体结构加固改造时,应重点侧重于砌体结构的截面 强度增强和结构整体刚度的提升。 7.1.2砖石结构加固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提高高箕砖石结构的抗侧刚度,可采用在砖石结构内 置斜交网格筒或外置斜交网格筒等方式,且砌体结构与网格筒之 间应可靠连接,见图 7.1.2;
图7.1.2斜交网格筒加固高砖石结构
1一加固用钢构件:2一固定点
5改造后的砌体结构洞口尺寸及边距应满足《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 7.1.3木结构改造、加固和维修时,应重点侧重于节点和构件的强 度增强及结构整体刚度的提升。采用包钢法提高构件的承载力,通 过加腋提高节点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通过增加斜撑、剪力墙等提高 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通过在结构适当位置增设阻尼器以提高其延 性和耗能能力。
7.2.1当采用外包型钢加固改造矩形砌体柱时,宜设置外包角钢为
2.1当采用外包型钢加固改造矩形砌体柱时JB/T 9927.2-2019 短螺纹铣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宜设置外包角钢 且合构件四肢,以钢缀板围束的钢构架加固方式(图7.2.1),并 虑二次受力的影响。
图7.2.1外包型钢加固
7.2.2当采用外包角钢(或其他型钢)加固砌体承重柱时,其加固 后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应按刚度比分配给原柱和 钢构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柱承受的轴向力设计值Nm和弯矩设计值Mm应按下列 公式进行计算:
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培训kmEmoAmo N kmEmoAmo + Ea Aa kmEmolmo M km.EmoAmo +nE.A.
2钢构架承受的轴向力设计值Na和弯矩设计值Ma应按7 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好的原柱,取km=0.8;对已有腐蚀迹象的原柱,经剔除腐 蚀层并修补后,取km=0.65。若原柱有竖向裂缝,或有其 他严重缺陷,则取km=0,即不考虑原柱的作用;全部荷 载由角钢(或其他型钢)组成的钢构架承担: Emo、E一一分别为原砌体和新增型钢的弹性模量; Imo 一原砌体截面的惯性矩; 钢构件的截面的惯性矩;计算时,可忽略各分肢角钢自身 截面的惯性矩,即:Ia=0.5Aaa2(a为计算方向两侧型钢截 面形心间的距离); 7.2.3当采用外包型钢加固轴心受压砌体构件时,其加固后原柱未 外增钢构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验算: 1原柱的承载力,应根据其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值Nm,按《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