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669-2021 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pdf

NB/T 10669-2021 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590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669-2021 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pdf简介:

NB/T 10669-2021《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高钠煤(含钠量较高的煤炭)在煤粉锅炉中的设计。该导则主要针对高钠煤对锅炉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一系列设计原则和建议,以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

1. 针对高钠煤的特性,对锅炉的选型、燃烧室设计、受热面材料、防腐蚀处理、排烟系统等提出具体要求。 2. 强调了对锅炉水处理和蒸汽品质控制的重要性,以防止钠离子对锅炉设备的腐蚀。 3. 提供了高钠煤燃烧的热效率计算方法和燃烧调整技术,以优化燃烧过程。 4. 对锅炉的运行维护、监测和控制系统也提出了相应的指导。

该导则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高钠煤电站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确保其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NB/T 10669-2021 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Guidefordesign of pulverized coal boiler inhighsodiumcoalpowerstation

NB/T10669—2021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5 锅炉本体 燃烧及制粉系统 烟风系统 参老文南献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 )释义手册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锅炉本体 燃烧及制粉系统 烟风系统 参考文献

NB/T106692021

NB/T106692021

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

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设计导则

本文件规定了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本体、燃烧及制 本文件适用于300MW~1000MW等级固态排渣高钠煤电站煤粉锅炉,其他等级的煤粉锅炉可参 照本文件执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6507(所有部分)水管锅炉 GB/T34348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GB50660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DL/T 466由站麻烘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 文件。 GB/T16507(所有部分)水管锅炉 GB/T34348电站锅炉技术条件 GB50660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DL/T466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钠煤highsodiumcoal 煤灰成分中氧化钠含量大于3.0%的低变质煤。 3.2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maximumcontinuousrating;BMCR 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并使用设计燃料能安全连续产生的最大蒸发量。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钠煤highsodiumcoal 煤灰成分中氧化钠含量大于3.0%的低变质煤。 3.2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maximumcontinuousrating;BMCR 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并使用设计燃料能安全连续产生的最大蒸发量。

4.1锅炉的建造,包括锅炉的选材、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与运行应符合GB/T16507(所有部分)的 要求。 4.2锅炉本体、锅炉范围内管道、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以及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 合GB/T34348的要求。 4.3锅炉机组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660的要求,并与锅炉和汽轮机本体设计相协调。 4.4锅炉的安全保护与联锁装置的配置应符合GB/T16507(所有部分)的要求。 4.5锅炉设计应考虑煤灰成分中碱/碱土金属(如钾、钠、钙等)含量及煤中氯含量等因素对锅炉结渣、沾 污、腐饨、磨损的影响。

4.1锅炉的建造,包括锅炉的选材、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与运行应符合GB/T16507(所有部分)的 要求。 4.2锅炉本体、锅炉范围内管道、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以及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 合GB/T34348的要求。 4.3锅炉机组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660的要求,并与锅炉和汽轮机本体设计相协调。 4.4锅炉的安全保护与联锁装置的配置应符合GB/T16507(所有部分)的要求。 4.5锅炉设计应考虑煤灰成分中碱/碱土金属(如钾、钠、钙等)含量及煤中氯含量等因素对锅炉结渣、沾 污、腐蚀、磨损的影响。

NB/T106692021

5.1.1锅炉的设计应根据需求方提供的燃料特性、水文地质资料、气象条件、环保要求、机组参数和运行 方式等要求进行。 5.1.2炉膛尺寸的选取,应综合考虑锅炉防结渣、防沾污,过热器、再热器达到额定蒸汽参数等因素。 5.1.3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受热面发生严重结渣、沾污和堵灰.受热面应采用顺列布置

不同燃烧方式炉膛特征参数的选取:切向燃烧方式炉膛特征参数限值推荐范围见表1,对冲燃 炉膛特征参数限值推荐范围见表2。

表1切向燃烧方式炉膛特征参数限值推荐范围

表2对冲燃烧方式炉膛特征参数限值推荐范围

NB/T106692021

5.2.2·炉膛设计应保证炉膛空气动力场良好,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场均匀,炉膛出口同一标高烟道两侧对 称点间的烟温偏差不宜超过50℃,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不高于970℃。 5.2.3炉膛的结构及布置、燃烧方式应与所设计燃料的结焦、沾污特性相适应。 5.2.4锅炉应在水冷壁及高温过热器、再热器管上装设足够数量的测温装置,用以监测各受热面的金属 温度。 5.2.5水冷壁上应设置足够的观察孔、测量孔、人孔、吹灰孔、打焦孔并布置相应的平台,以便现场观测、 了解、控制炉内的结焦、沾污状况;需在水冷壁的冷灰斗处设计或者预留水力吹灰孔,在前、侧墙分隔屏底 标高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观察孔。 5.2.6冷灰斗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55°,冷灰斗的结构应考虑当炉内吹灰时其在落渣状况下的强 度与稳定性。

5.3.1过热器的材料选择,应综合考虑烟温偏差、流量偏差、变负荷速率、受热面沾污结焦及相应的氯腐 蚀等因素,对不同的管段进行壁温核算,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5.3.2过热器受热面应防止灰搭桥或形成烟气走廊,管排应根据其所在位置的烟温留有充足的净空 间距。

5.4.1再热器的材料选择,应综合考虑烟温偏差、流量偏差、变负荷速率、受热面沾污结焦及相应的氯腐 蚀等因素,对不同的管段进行壁温核算,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5.4.2再热器受热面应防止灰搭桥或形成烟气走廊,管排应根据其所在位置的烟温留有充足的净空 间距。 5.4.3处于吹灰器有效范围内的再热器对流管束须设有耐高温的防磨护板。

5.5.1省煤器的设计及选型应考虑防止其大面积积灰。 5.5.2省煤器管束与四周墙壁间应装设防止烟气偏流的阻流板,管束上还应设有可靠的防磨装置。 5.5.3处于吹灰器有效范围内的省煤器对流管束须设有耐高温的防磨护板。 5.5.4省煤器下部灰斗的接口处应考虑安装除灰设备,同时考虑输送管道的空间和载荷;省煤器下部灰 斗的接口处还应设有除灰设备的维护检修平台及扶梯。

6.1.1锅炉燃烧器的选择,应根据电厂煤种煤质特性、锅炉容量等级、当地坏保要求等因素,结合锅炉发 型、制粉系统、低NO排放、结焦沾污等统一考虑。 6.1.2切圆燃烧锅炉主燃烧器须设置燃烧器摆动装置,同时燃尽风须具备上下、左右摆动功能,以增强 燃烧器的调节能力。 6.1.3切圆燃烧锅炉的假想切圆直径不宜大于0.05×(锅炉宽度十锅炉深度)/2。 6.1.4对冲燃烧锅炉燃烧器风箱的设计须考虑进入各个燃烧器的风量的均匀性和进入同组风箱内各个 燃烧器风量的可调性。

NB/T 106692021

NB/T 106692021

6.1.5采用前后墙对冲布置的旋流燃烧器,应灵活调节旋流强度和风门开度。

6.1.5采用前后墙对冲布置的旋流燃烧器,应灵活调节旋流强度和风门开度。 6.1.6对冲燃烧锅炉最外侧燃烧器中心线距离侧墙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5m~4.0m。

6.2.1制粉系统的类型选择,应符合DL/T466的技术要求。 6.2.2直吹式制粉系统应采用动态分离器,分离器的调整叶片应调节灵活、可靠,并标有开度指示及 关方向,均匀性指数n≥1.1。 6.2.3磨煤机分离器的出口温度设计值在60℃~75℃。 6.2.4 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Rgo应满足Vdat×0.6

6.2.1制粉系统的类型选择,应符合DL/T466的技术要求。 6.2.2直吹式制粉系统应采用动态分离器DBJ61-78-2013 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分离器的调整叶片应调节灵活、可靠,并标有开度指示及开 关方向,均匀性指数n≥1.1。 6.2.3磨煤机分离器的出口温度设计值在60℃~75℃。 6.2.4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Rgo应满足Vdat×0.6

7.1.1空气预热器的布置应考虑冲洗便捷性。 7.1.2空气预热器应配备高压水冲洗设备,并具备在线冲洗的能力。 7.1.3 空气预热器的密封应优先考虑随动式密封。 7.1.4 空气预热器冷端蓄热元件应优先考虑镀糖瓷工艺,并能保证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不会引起糖瓷 脱落。

.1.1空气预热器的布置应考虑冲洗便捷性。 .1.2空气预热器应配备高压水冲洗设备,并具备在线冲洗的能力。 .1.3空气预热器的密封应优先考虑随动式密封。 .1.4 空气预热器冷端蓄热元件应优先考虑镀糖瓷工艺,并能保证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不会引 悦落。

7.2.1对于易结渣积灰的受热面应在相应位置布置吹灰器。 7.2.2吹灰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受热面积灰机理、积灰程度、积灰部位、吹灰器性能特点、吹扫效果、 运行可靠性等因素。 7.2.3吹灰器的布置数量与布置位置应根据吹灰器的有效吹扫半径进行选择,以保证炉膛和尾部受热 面吹扫干净。 7.2.4吹灰器及其系统采用程序控制。控制系统对设备发生器进行全自动地分时和循环控制。对于燃 气脉冲(激波)吹灰器要配有漏气检测与报警联锁保护装置。 7.2.5炉膛燃烧器区域应考虑布置一定数量的蒸汽吹灰器。对于吹灰器周围的水冷壁管,应采取管壁 增厚、喷涂等方式DB41∕T 1541-2018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导则,防止吹灰器吹损

[1]GB/T2900.48电工名词术语锅炉 [2]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NB/T10669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