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97-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4097-2022 农村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实施指南.pdf简介:
DB34/T 4097-2022《农村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实施指南》是一部关于农村公路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技术规范。该指南由安徽省地方标准委员会发布并实施,适用于安徽省农村公路桥梁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农村公路桥梁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以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和使用寿命。
该指南涵盖了农村公路桥梁的设计要素、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旨在提高农村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促进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改善,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桥梁的尺寸、荷载计算、结构形式选择、施工技术要求、验收标准等,同时也会强调桥梁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和减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DB34/T 4097-2022 是农村公路桥梁建设的重要参考和指导文件。
DB34/T 4097-2022 农村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实施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5.8.2.1桩基施工作业应设置警戒区,停钻或施工完成的孔口应加盖防护,桩孔及泥浆池四周应设置 临边安全护栏及警示标志。
5. 8. 3基坑开控
5.8.3.1基坑开挖宜在枯水及少雨季节进行,应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5.8.3.2基坑四周1m范围内不得堆载、停放设备,且应设立硬质安全防护栏杆,靠近道路或河道侧 另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夜间警示带。 5.8.3.3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基坑监控测量,并在基坑中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安全 爬梯。
5.8.4.1进场使用前应对支架周转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8.4.2支架基础的场地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5.8.4.3支架搭设、拆除时应设置安全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并应对交通、航道临时通行等易碰撞部位 采取可靠的防撞措施。 5.8.4.4支架在承重期间DB21/T 3068-2018标准下载,不得随意拆除任何受力杆件,当达到拆除条件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 求卸载拆除。 5.8.4.5脚手板应铺平绑牢,不应出现探头板,
5.8.5机具、机械及预应力张拉、压浆
5.8.5.1施工机具、机械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操作说明书,并根据JGJ33相关要求建立制度、台账,定 期维护保养。 5.8.5.2张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千斤顶应设置张拉吊架,梁端设置围护和挡板,张拉作业时 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和穿越。 5.8.5.3压浆作业人员应佩戴护目镜
5.8.6.1高处作业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作业时施工人员应佩戴 安全帽、系安全带。 5.8.6.2高处施工作业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处置防护设施缺陷或隐患。 5.8.6.3高处作业时设置的走梯、通道等应随时清扫干净,并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冻措施。对高处作 业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拆下的物件和余料应及时清理,严禁抛掷。 5.8.6.4在高处拆除模板或其他设施时,应设置警戒区,并设专人指挥控制;拆除工作应自上而下进 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5.8.6.5在6级以上强风、浓雾、暴雨和暴风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应进行高处施工作业。台风、 暴雨及暴风雪过后,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修复
5.8.7.1在通航的河流上施工时,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
8.7.1在通航的河流上施工时,应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地质等情况,抛锚、定位时应保持船体稳定,并设置警示标志 5.8.7.3用于水上施工作业的船舶均须配备救生和消防设施。水上作业的施工人员应穿救生衣,
5.8. 8构件运输及安装
5.8.8.1运输、吊装作业前应详细勘察现场,根据工程特点及作业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经 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5.8.8.2预制梁的运输应按高度方向竖立放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固定措施;装卸梁时,应在支撑稳 妥后,方可卸除吊钩。 5.8.8.3采用平板拖车或超长拖车运输预制梁构件时,车长应能满足支点间的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 活动转盘防止损伤构件混凝土;运输前应考察运输路线,运输道路应平整,沿线构造物应满足运输荷载 要求。 5.8.8.4水上运输预制梁构件时,应有相应的封舱加固措施,并应根据天气状况安排装卸和运输作业 时间,同时满足水上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 5.8.8.5起重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入现场后应经检查验收,按规定进行试运转和试吊,并在施工前应对 起重机运行的道路和作业区域进行检查。 5.8.8.6起重吊装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起重吊装的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5.8.8.7当进行高处吊装作业或司机不能清楚地看到作业地点或信号时,应设置信息传递人员。 5.8.8.8采用龙门吊、缆索吊、架桥机、悬臂吊机等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时,除应符合上述各款的规定 外,尚应根据不同吊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8.8.9不得采用将预制梁吊挂在架桥机后部配重的方式进行过孔作业。 5.8.8.10 当采用一台起重机起吊构件时,应在吊点位置的上方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当采用两台起重 机抬吊时,应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构件的两端同时起吊、同时就位。 5.8.8.11 预制梁安装施工期间及架桥机移动过孔时,严禁行人、车辆和船舶在作业区域的桥下通行 5.8.8.12 预制梁就位后,应及时设置锁定装置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 倾倒。 5.8.8.13预制梁之间的横向湿接缝施工应在一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
5.8.9桥梁拼宽与拆除
5.8.9.1桥梁拼宽或拆除前,应对桥梁所处环境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8.9.2拼宽前应收集既有桥梁的设计图纸、竣工文件及相关资料,或进行勘测和调研,了解既有桥 梁的结构形式和现状,并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并提出交通导流和安全防护方案。 5.8.9.3桥梁拆除过程中应封闭施工现场并在老桥两端设置禁止通行的路障及标志,夜间应悬挂安全 警示灯。 5.8.9.4桥梁拆除施工宜采用低噪声的工艺、设备,并加强桥梁拆除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控制施工中 的粉尘、固体废弃物、噪声:拆除材料应及时清理、分类处置利用
5.8.10防火、防雷
10.1木模、塑料制品等易燃周转材料应堆码整齐,远离火源。 0.2预制梁场龙门吊、架桥机、起重机械设备、支架搭设超过一定高度等应设置防雷装置 0.3氧气、乙炔等压力容器应按规范要求储存、搬运和使用。 10.4位于草木、林区的桥梁,施工期间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
5.8.12自然灾害预防
5.8.12.1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演练。 5.8.12.2施工期间DB42/T 1610-202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规范.pdf,应与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动态的预报和预警系统,形成联动响应机制
5.8.13.1针对桥梁施工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制订具体的预防方案,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 改变,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5.8.13.2施工现场主要临时道路宜采用永临结合,并洒水降尘。 5.8.13.3在居民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由机械设备或工艺操作产生的噪声。 5.8.13.4桩基施工泥浆宜循环使用,废弃的泥浆池应采取集中处理措施,泥浆严禁随意排放,宜进行 脱水处理二次利用。 5.8.13.5在水源保护区附近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水体。 5.8.13.6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水土、植被保护,完工后及时复垦复绿,
A.1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附录A (资料性) 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内容参考
a) 设计说明 设计原则。 2) 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桥位的比选情况说明。 桥梁方案论证或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5) 加固或加宽利用的既有桥梁,应对其技术状况、承载能力等进行检测评定,根据评定结果 确定改造利用方案。 桥位处地质、水文、航道、地震等基础资料。 7)主要结构设计(含养护维修设计)。 8)主要施工方案及工期安排。 b)工程数量表 应分别列出上、下部结构、附属设施、桥头接线及便道、便桥等主要工程数量。 设计图纸 桥位平面图应采用1:2000或更大的比例,包含地形、桥梁布置、墩台、引道、被交义道 路、护坡、护岸、调治构筑物及防护工程,桥位控制点坐标、水流方向、桥梁斜交角度及 老桥位置等内容。 2) 桥型布置图应包含桥梁设计方案的立面(或纵断面)、平面及横断面布置。图中应标示出 工程范围内的河床断面、地质分界线、特征水位、水流方向、冲刷深度、桥下道路或通航 净空、墩台基础、桩号、高程、主要调治构筑物和防护工程、桥面及接线纵坡等。当为弯 桥或斜桥时,应示出桥轴线半径、斜交角度等。地质柱状图一般宜绘于桥型布置图的立面 图上。 3)主要结构的一般构造图及工程数量表, d)概算表 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方案设计概算,编制内容及深度应符合部颁或省内相关概、预算编制办法 的要求。
GB∕T 34328-2017 轻质物理强化玻璃A.2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
如下: a) 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主要测设经过、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2) 地质、水文、航道、地震等基础资料。 3) 设计技术标准、主要设计参数选取(大桥及复杂桥型)。 4) 材料、设备及产品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 5) 桥梁结构设计、桥梁耐久性设计(含养护维修设计)、附属设施设计。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采用情况
a) 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主要测设经过、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2) 地质、水文、航道、地震等基础资料。 3) 设计技术标准、主要设计参数选取(大桥及复杂桥型)。 4) 材料、设备及产品采用的技术指标或标准。 5) 桥梁结构设计、桥梁耐久性设计(含养护维修设计)、附属设施设计。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采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