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98.2-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4/T 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部分:路基工程.pdf简介:
DB34/T 4098.2-2022 是中国江苏省地方标准,名为"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部分:路基工程"。该标准规定了如何将建筑废弃物(如混凝土、砖瓦等)通过再生利用技术,转化为可用于道路路基工程的材料。这部分标准详细阐述了固废再生材料的性能要求、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技术规定。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
1. 固废再生材料的选用:根据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质以及在路基中的作用,确定适合的再生材料种类。
2. 生产和加工:规定再生材料的生产流程,包括破碎、筛分、混合等步骤,以及对原材料的检验标准。
3. 施工应用:介绍如何将再生材料应用于路基施工,如路床、基层或底基层的制作,以及与传统材料的混合比例。
4. 质量控制:提供质量检测方法和指标,以确保再生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性能稳定。
5. 环保与可持续性:强调固废再生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以及推动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6. 安全与健康: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评价。
请注意,具体的规程内容应以正式发布的标准文本为准。
DB34/T 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部分:路基工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4098.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DB34/T4098《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DB34/T4098分 为以下4个部分: 一第1部分:固废处理; 一一第2部分:路基工程; 一第3部分:路面基层; 第4部分:路面面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 徽华通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洪强、余跃、张玉斌、司倩、沈守涛、陈修和、王春红、牛京涛、任园、鲍 世辉、方肖立、陈为成、周有本、彭介陶、郑国强,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DB34/T4098《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DB34/T4098分 为以下4个部分: 一第1部分:固废处理; 一一第2部分:路基工程; 一第3部分:路面基层; 第4部分:路面面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 徽华通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洪强、余跃、张玉斌、司倩、沈守涛、陈修和、王春红、牛京涛、任园、鲍 世辉、方肖立、陈为成、周有本、彭介陶、郑国强TJ 34-1979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DB34/T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第2部分:路基工程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第2部分: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在路基工程中应用的一般规定,材料要求,材料组成设计, 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验收等。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等路基工程
下列文件 稳成本支车不日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文件。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4.1固废再生料规格应满足本标准第1部分9.2条的相关规定。 4.2固废再生料运输时,应采取覆盖措施。 4.3固废再生料应按类别、规格分开堆放。 4.4固废再生料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测,不同批次材料应分别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5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总结施工工艺主要参数。 4.6固废再生料用于地基处理时,宜用于抛石挤淤、再生料粒料桩及再生料水泥粉煤灰
4.1固废再生料规格应满足本标准第1部分9.2条的相关规定。 4.2固废再生料运输时,应采取覆盖措施。 4.3固废再生料应按类别、规格分开堆放。 4.4固废再生料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测,不同批次材料应分别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5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总结施工工艺主要参数。 4.6固废再生料用于地基处理时,宜用于抛石挤淤、再生料粒料桩及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等
DB 34/T 4098. 22022
4.7抛石挤淤适用 15kPa的软弱地基处理;再生料水泥米 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软弱地基! C.JJ 194的相关要求。
5.1.1抛石挤淤用固废再生料宜采用*破后的旧水泥混凝土块,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5.1.1抛石挤淤用固废再生料宜采用*破后的旧水泥混凝土块,技术要求应符
表1抛石挤淤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
表2桩体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
5.1.3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材料要求还应满足
a)应根据施工方法,选择合理的骨料级配和最大粒径。 b)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 c)宜选用ⅢI级以上粉煤灰。
1.1当下卧地层平坦时,应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再渐次向两旁展开,将淤泥挤向两侧 1.2当下卧地层具有明显横向坡度时,应从下卧层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侧边部多 少于2m宽,形成平台顶面。
DB34/T4098.22022
5.3.1.3在抛石高出水面或淤泥面后, 抛填顶面设置50cm厚过渡层,过渡层宜采用粒径为150 300mm的固废再生料铺筑,并采用重型机具碾压密实
5. 3.2 桩类地基
6.3.2.1再生料粒料桩
5.3.2.1.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试验。当成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 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改变设计。 5.3.2.1.2再生料粒料桩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间隔跳打。当邻近既有建筑物施工时,应背离建筑物方向 进行。
5.3.2.2再生料水泥粉煤灰
5.3.2.2.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当成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 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优化设计。 5.3.2.2.2混合料应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min。 5.3.2.2.3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宜按隔桩跳打的顺序施工。施打新桩与已打桩间隔的时间不应少于7 1。
4.1抛石挤淤质量验收标准应满足JTGF80/1及CJJ1的要求。 4.2再生料粒料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他验收要求应满足JTGF80/1及 规定。
表3粒料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4.3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4规定,其他验收要求应满足JTGF80/1或
表4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施工质量验收标
DB 34/T 4098. 22022
6.1.1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应满足表5的技术
表5路基填筑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
.2固废再生料强度及粒径要求应满足表6规
废再生料最小强度和最
6.2.1固废再生料最小强度(CBR)不满足时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确需使用时须对其进行固化处理 并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固化材料宜采用水泥或石灰。 6.2.2固废再生料用于路基换填处理时,粒径4.75mm以上颗粒含量不小于40%,应级配良好、质地 坚硬。
6.3.1固废再生料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废再生料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6. 3. 2施工准备
DB34/T4098.22022
图1建筑固废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6.3.2.1施工前,应对原地面植被、树根、草皮、表土、腐殖土等进行清理。地面的低洼和坑洞,必 须经仔细填补及压实。 6.3.2.2清表后,应进行地基表层处理,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JTG/T3610及CJJ194中相关规定。 6.3.2.3应通过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固废再生料最大于密度以及最佳含水率
6.3.3.1每层填筑前应先划定网格,按照松铺厚度及路基宽度计算每个方格所需的固废再生料数量和 印车数量。 6.3.3.2布料时采取全宽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 6.3.3.3*平时,应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闷料6~12h,闷料时含水率宜较最佳含水率低2%~3%。 6.3.3.4整平时,路基横向应做成设计要求的横坡。人工配合找平,避免固废再生料整平后存在明显 的高差。 6.3.3.5 整平过程中,应配备专门人员进行局部杂物挑选去除工作。如发现超粒径固废再生料,应清 理出路基施工作业区域。
DB34/T4098.22022
6.4.2城市道路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验收项目及相关要求应满足CJI1的规定。
7再生料水泥混凝士小型构造物
1.1用于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小型构造物用再生*集料、再生细集料应满足表10、表11
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生料水泥混凝士小型构造物用再生*集料技术要
再生料水泥混凝士小型构造物用再生细集料技艺
DB 34/T 4098. 22022
7.1.2再生细集料宜采用再生*集料破碎、整形制得,不宜采用建筑固废破碎筛分后的石屑。 7.1.3再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且应采用单粒径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7.1.4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再生细集料制备的试件应无裂缝、酥裂或胶体外溢等现象,膨胀率应 小于0.1%。 7.1.5水泥宜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高 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期施工宜采用早强型水泥。
7.2.1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宜用于强度应不大于C30的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小型构造物。 7.2.2砂率宜根据砂的细度模数按表12取值。在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再生细集料宜取低值,天 然砂宜取高值。
杭州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试行)(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0年9月).pdf表12水泥混凝土的砂率
7.2.3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考虑再生米 料的吸水率,分别计算净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 7.2.4水泥混凝土可全部采用再生料或掺配天然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