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SCTS 11-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JSCTS 11-2022 公路路面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TJSCTS 11-2022 公路路面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T/JSCTS 112022
4.1.1探地雷达检测路面结构时,检测及分析人员应具备雷达检测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 4.1.2现场检测开始前,应对检测路段进行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工作条件,并收集设计、施工、养护 等基础资料。 4.1.3探地雷达测线布置应根据检测的任务要求、路况条件等确定,主测线宜纵向布置。 4.1.4检测过程时,应准确记录现场起终点桩号和特征点桩号,并在雷达图像上标记
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a 项目概况; b) 检测依据; c) 检测内容与方法; d) 检测人员与仪器设备; e 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f) 组织及保证措施; g)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探地雷达系统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具有产品合格证书,检校有效期有效; b) 信噪比大于120dB; A/D转换位数不小于16位; d)主机采样率不小于128:
建筑施工技术之砌筑工程施工工艺T/JSCTS 11=2022
探地雷达设备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新购或经过大修、长期停用的探地雷达,投入使用前应按JJG(交通)124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校; b)探地雷达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曝晒和防剧烈震动等。
5.1天线中心频率的选
4.5.1.1天线中心频率可按公式(1)计算
1天线中心频率可按公式(1)计算选定:
式中: 一一天线中心频率,单位为兆赫兹(MHz); 一垂直分辨率,单位为米(m);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常见
见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
4.5.1.2天线中心频率亦可根据不同的探测深
表2天线中心频率与探测深度对应关系
T/JSCTS 112022
表2天线中心频率与探测深度对应关系(续)
4. 5.2时窗的确定
时窗可按公式(2)计算确定:
2hmax W=1.3x
W 一一时窗,单位为纳秒(ns); hmax 一最大探测深度,单位为米(m)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单位为米每纳秒(m/ns),常见介质的电磁波波速见
4.5.3采样率的选取
采样率可按公式(3)计算选取:
将雷达主机与天线正确连接并安装牢固,组装探地雷达系统,检查确认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汀开采集软件,设置采样率、时窗、增益等参数,对检测区域进行电磁波波速校准;根据已知 按附录A标定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使用测距轮时,应进行距离标定。
2.1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宜每车道布设不少于1条测线;路面结构内部缺陷检测宜每车道布设 2条测线。
T/JSCTS 112022
5.2.2按附录B记录工程名称、起终点桩号、测线位置、时间、仪器型号、具体参数、产生电磁影响 的物体及其位置。 5.2.3雷达天线沿测线方向宜匀速移动,优先采用测距轮模式,测试过程对特征点桩号或位置及时进 行确认;采用车载雷达时,检测速度应与雷达的扫描速率相匹配。 5.2.4探地雷达图像应具有清晰的距离标记;波形清晰、可靠,初至波前段背景平静,能追索有效反 射波;异常波反映较完整,能达到预设的探测深度,有较高的信噪比,相邻记录道间的反射波形具有可 性。 5.2.5探地雷达图像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若存在可识别干扰源,应予记录;若不能识别干 扰源,在排除路面内部缺陷的前提下,应进行重复检测。 5.2.6当检测区域未能完整显示路面内部缺陷时,应进行追踪探测直至正常、无缺陷区域, 5.2.7需要确定路面内部缺陷平面范围时,宜进行网格状扫描
5.3.1探地雷达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5.3.2在正常通行路段检测时,按相关规定设置或配置安全措施,保证作业区域和检测人员的安全 5.3.3宜避免在路面交通繁忙时间段或拥堵路段等特殊情况下进行检测。 5.3.4采用车载雷达时,检测车辆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确保行驶安全。
6. 1数据处理与分析
6.1.1 数据处理前,应检查测试数据是否完整、图像是否清晰,提取有效的检测数据。 6.1.2 选择合适的滤波方式:包括低通、高通、带通滤波等。 6. 1.3 选择合适的增益方式:包括线性增益、平滑增益、反比增益、指数增益、常数增益等。 6.1.4 根据数据滤波和增益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进行反滤波处理(反褶积处理)、偏移处理等, 6.1.5 数据分析按下列原则进行: a) 识别干扰反射波组; b) 确定反射波组的界面特征; c) 识别正常介质界面反射波组; d)确定反射层信息
6.1.1 数据处理前,应检查测试数据 6.1.2 选择合适的滤波方式:包括低 6.1.3 选择合适的增益方式:包括线 6. 1.4 根据数据滤波和增益情况,选 6.1.5 数据分析按下列原则进行: a) 识别干扰反射波组; b) 确定反射波组的界面特征; c) 识别正常介质界面反射波组: d)确定反射层信息
6.2路面结构层厚度分析
6.2.1根据探地雷达图像,按6.1进行处理与分析,确定路面各结构层的分层界面。 6.2.2根据确定的分层界面,以及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双程传播时间t和波速v,按公式(4)计算路面 结构层厚度H:
式中: H一一路面结构层厚度值,单位为厘米(cm); v一一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单位为米每纳秒(m/ns);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双程传播时间,单位为纳秒(ns)
T/JSCTS 112022
式中: Hz一一厚度代表值(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单位为厘米(cm); H一一厚度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 S一一标准差; n一一检测值数量; t分布表中随测点数和保证率(或置信度α)而变的系数,ta/Vn取值按附录C执行。
6.3路面结构内部状况分析与评价
5.3.1路面结构内部状况分析
.3.1.1根据现场记录及探地雷达图像,确定路面结构内部缺陷类型.典型雷达图像可参见附录D。 6.3.1.2需要时,可选取部分缺陷位置采用取芯法等方法进行验证。 .3.1.3路面结构内部缺陷分为松散、层间粘结不良、富水、脱空;缺陷特征图像描述及分级依据见 表3。
表3路面结构内部缺陷分类分级
6.3.1.4路面结构内部状况平面图的绘制按下列要求进行: a)按附录B记录检测结果;
6.3.1.4路面结构内部状况平面图的绘制按下列要求进行:
.1.4路面结构内部状况平面图的绘制按下列要
c)小范围检测时,宜在图上详细标注缺陷位置、埋深等信息
6.3.2路面结构内部状况评价
6.3.2.1每条测线上每个评价单元的路面结构内部状况指数按公式(6)计
3.2.1每条测线上每个评价单元的路面结构内部状况指数按公式(6)计算:
T/JSCTS 11=2022
ZL(I+Gμ)C,W, S=100= (6
S一一评价单元的路面结构内部状况指数; i一一评价单元内缺陷类型数; Li一一评价单元内某类缺陷的长度,单位为米(m); Gik一一对应缺陷类型的分级系数,见表4; Cj一一对应缺陷类型的评价系数,见表4; W,一一对应缺陷类型的权重,见表4; L 评价单元长度,单位为米(m);对于新建公路路面,L宜为1000m/车道;对于既有路面,1 宜为100m/车道。
表4缺陷评价系数及分级系数
表5路面结构内部状况评价等级
检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a)项目概况:工程概况、检测目的、检测日期等; b)检测依据; c)检测内容与方法:检测参数、检测方法、测线布置等; d)检测人员与仪器设备:
T/JSCTS 112022
e)数据分析:路面结构层厚度、缺陷类型及位置等; f)检测结论:路面结构内部状况评价等; g)有关建议:缺陷处治建议等; h)附图(包括缺陷位置雷达图像)与附表等,
T/JSCTS 112022
附录A (规范性) 相对介电常数标定
A.1标定方法包括预埋金属薄板法和钻孔实测法等,标定点数不应少于3个。 A.2路面结构层材料或含水率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 A.3标定记录中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可靠,标定目标体的厚度宜与检测结构层厚度相一致。 A.4标定结果按公式(A.1)、公式(A.2)计算。
式中: . 一一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一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取0.3m/ns; 一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单位为米每纳秒(m/ns); 一已知厚度值,单位为米(m);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双程传播时间,单位为纳秒(ns)
8一一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一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取0.3m/ns; 一电磁波在介质中的波速,单位为米每纳秒(m/ns); 一已知厚度值,单位为米(m); 一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双程传播时间,单位为纳秒(ns)
T/JSCTS 112022
表C.1规定了ta/Vn值。
GB51406-2019 火炸药工厂节能设计标准及条文说明附录C (规范性) ta/Vn值
表 C. 1t,/n值
注:保证率选取,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为99%,面层为95%;其他公路的基层、底基 层为95%,面层为90%,
附录D (资料性) 典型雷达图修
GB/T 28448-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pdf表D.1描述了典型雷达图像的路面结构内部状氵
T/JSCTS 112022
表 D.1典型雷达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