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79-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3/T 1979-2021 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3/T 1979-2021 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是中国山东省地方标准,全称为《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预制装配式涵洞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指导,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率。
预制装配式涵洞,是指在工厂预先制造好涵洞的各个部分,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施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现场浇筑方式,预制涵洞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环保、减少现场施工时间等优点。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涵洞的预制、运输、安装、质量检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
2021年的版本更新,可能增加了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以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个规范是指导和保障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规范行业行为,提高工程效率,保证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DB63/T 1979-2021 预制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1开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核查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的相符性, 核对预制构件的关键构造尺寸,并应及时上报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2施工前应绘制定位详图,再进行放样施工。 4.3施工方应校核预制构件设计图,并对预制构件施工预埋件进行技术交底, 4.4施工方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定,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 4.5装配式涵洞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制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文明施工的实施方案。 4.6涵洞进出水口与沟谷应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平顺、稳固,并应保证流水顺畅 4.7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及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应符合JTG/T3650规定 4.8施工方应对施工作业过程实施全面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 上,按照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 4.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及验收资料。 4.10装配式涵洞施工与质量管理宜采用信息化系统,
DB63/T19792021
渝17J19 泡沫陶瓷保温装饰板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pdf5. 2. 1文件编制
图1构件预制工艺流程
施工方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息服务平 & 预制场规划设计; b 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 C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d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及保障措施; e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按照设计文件和混凝土验收标准要求,对预制构件所做的具体规定; 8 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生等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质量检验和评定方法; h 预制构件施工的专项操作细则和质量检验方法
5. 2. 2 技术交底
DB63/T19792021
5.2.2.1 底文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流程和要求; 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 d 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要求。 5.2.2.2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按要求完成技术交底,交底过程应形成书面记录。技术交底主要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各分项工程的首件试预制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与工艺管理以及注意事项、安全防控措施等: b 关键工程的具体部位、构造尺寸、预埋件、接缝构造、预留孔洞的位置和规格; 流水和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或施工界面划分: d 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焊接程序和施工要求 e 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和; 支模方法及拆模时间; 8 构件浇筑及养护方法; h 质量控制标准,
5. 2. 3试验检测
2.3.1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应进行原材料的调查和复检。 2.3.2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进行试验和验证
5.2.3.1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应进行原材料的调查和复检,
5.2.4.1选址应结合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预制构件生产数量、施工标段分布情况、 运输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5.2.4.2规模应结合预制构件的数量、养生方式、预制工期及存储周期,并综合考虑生产、办公、生 活的需求,合理确定用地规模。 5.2.4.3布局应根据构件浇筑、养生、存放及运输等因素统筹规划,并根据场地条件、工艺流程以及 生活办公合理布局。 5.2.4.4预制场地基应根据地质条件和使用分区进行硬化处理,构件浇筑区和存放区台座下地基应满 足存放要求 5.2.4.5预制台座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光滑、平整,平整度的允许 偏差每2.0m应不超过2mm。 5.2.4.6预制台座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场地基础平整、坚实,并采取排水措施;对于软弱地 基的台座,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5.2.4.7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数量应按预制总量、预制工期、养生方式及存储 周期、模板效率等因素确定。 5.2.4.8养生及存放面积应按养生方式及存放周期、模板效率、模板数量、用地效率等因素确定
5.2.5.1各类机械设备数量、型号规格应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的要求,同时应保证外观整洁、性 能良好。
DB63/T19792021
自动喷淋装置、蒸养棚、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应具有检验合格证明及计量检定,其安装、调试、 拆卸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D 机械设备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标识牌,标明设备名称、型号、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 全注意事项等; C 施工方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清洗,并建立特种设备使用、检修、维护台账,保证 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
5.3.1装配式涵洞预制应实行首件试预制。 5.3.2首件试预制前,应完成相应的技术方案审批程序和所有施工准备工作,并进行施工前各项准备 工作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试预制。 5.3.3首件试预制数量应不少于3件(包括各结构型式和尺寸型号),应验证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的可 靠性、合理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混凝土配合比: b) 钢筋加工和钢筋骨架绑扎; C 模板安装及拆除; d 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和振捣、养生; e 预制构件的养生、吊装、运输; f 工料机的最佳组合参数与相关工艺参数。 5.3.4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对影响安装质量的平接缝、铰接缝构造进行专项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接缝 尺寸和外观质量。施工方应详细记录评定过程的操作程序和相关数据;监理工程师应全程监督操作过程, 详进行抽检。 5.3.5首件试预制构件完成后7d内,施工方应进行书面总结,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方可正式生产。
5.4.1.1钢筋及半成品应分类、集中存放和保护,并采取防雨、防锈措施。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 使用前应调直、无局部弯折。 5.4.1.2预制构件钢筋宜采用数控化机械设备在专用厂房集中下料和加工,其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 规定;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5.4.1.3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计算拉应力应不小于65MPa。 5.4.1.4钢筋的形状、尺寸应按设计图进行加工,钢筋加工及质量应符合JTG/T3650规定。
5.4.2钢筋连接与安装
DB61∕T 1008-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1部分:环境卫生DB63/T19792021
5.4.2.2各预制构件的主要钢筋骨架加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全部采用胎架法批量加工; b 钢筋加工尺寸应根据设计图进行配料和下料; 钢筋加工应采用在台架底座上绑扎成型后,再整体吊装就位的工艺; d 钢筋骨架胎膜的结构尺寸与预制构件模板相同,胎膜面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焊接 拼装而成,底座应采用钢筋和角铁焊接而成,再形成定型的钢筋骨架加工模型; e 胎膜面板应根据设计的钢筋数量和间距,宜采用高度为2cm的定位桩依次将纵横向钢筋安装 就位; 骨架的纵横向钢筋、箍筋、架立筋之间的焊接拼装应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点焊。 5.4.2.3预留孔洞位置和直径、成型方式均应规范统一。 .4.2.4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应采用专业化压制设备或标准模具生产,垫块厚度正偏差应不大于1 m,且不应出现负偏差;垫块应分散布设、安放牢固,且每平方米应不少于6块;构件拐角处的垫块应 适当加密;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垫块的位置、数量和紧密程度。 6.4.2.5钢筋骨架吊点布设应配合骨架入模方式,以防吊装变形。 5.4.2.6焊缝宜采用双面焊缝,且钢筋的绑扎和焊接应符合JTG/T3650规定。 5.4.2.7对集中加工、整体安装的半成品钢筋和钢筋骨架,应采用适宜的装载工具,并采取相应措施 方止其扭曲变形。
5.5.1涵洞预制构件应实行模板准入制。 5.5.2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应符合JTG/T3650规定。模板应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并保证 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便于安装和拆卸。 .5.3模板设计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满足各类型预制构件尺寸规格的要求,考虑模板重复使用的 通用性和耐久性;除应执行GB/T50214和JTG/T3650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考虑模板拼装、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及模板拆除的便利性,且方便整修。采取“卧式”组 合模块。顶板构件采用固定大型底模+两侧铰接缝端模+环向两端侧模+顶部外侧模板组合;侧 墙采用固定大型底模+单侧铰接缝端模+撑角模板+环向两端侧模+顶部外侧模板组合; b 模板设计和制作时应结合施工工艺和底模配套,并验算其受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C 铰接缝处的端模板及侧墙底模与底座的连接设计采用铰链式,接缝处的侧模采用整体式可水平 移动(水平移动幅度为5cm)式组合模板,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 d 模板底座采用型钢焊接,应安装在平整的预制台座上,并保证稳固: 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荷载试验验证,其强度与刚度应符合GB/T50214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5.4 模板制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模板及其配件应按设计图进行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 模板组装前应全面检查各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组装,零部件各种连接形式的焊缝应 符合外观质量要求; 模板制作应采用三维空间体系对槽口和铰接缝曲面进行定位; 模板进场时应逐一进行检验。 5.5.5 模板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使用前应清除模板表面的灰尘、锈迹及水泥浆等杂物;
DB63/T19792021
b)保证模板各构件尺寸和位置准确,模板与构件连接紧密,模板拼缝严密;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设置防倾覆设施; d 侧模板应防止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支撑进行固定; e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经监理工 程师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若浇筑过程中发现模板变形超过允许偏差值时,应及时进行纠正JJF(新) 32-2019 脉冲电火花检漏仪校准规范.pdf, 5.5.6模板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不准许采用冷加工钢筋制作。每个吊环应按两肢截面计算,在模 板自重标准值作用下,吊环拉应力应不小于65MPa。 5.5.7模板首次使用前和完成预制后,均应检查其刚度和平整度。 5.5.8模板的拆除时间和拆除程序等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强度要求确定,并应严格 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非承重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5MPa,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 受损坏。
配合比、拌和、运输、浇筑与振捣、养生均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