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397-2021 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勘察与评价技术规程.pdf

DB61T 1397-2021 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勘察与评价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6475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397-2021 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勘察与评价技术规程.pdf简介:

"DB61T 1397-2021"是陕西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勘察与评价技术规程"。这个标准主要针对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定和指导,浅层地热能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通常小于200米)的热能资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岩石中的热能。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浅层地热能的勘察、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方法、数据处理、评价标准等,旨在保障浅层地热能的合理、安全、高效利用,防止环境影响,保护地质结构,促进地热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它涵盖了从地质勘查、资源评估、工程设计、施工过程到后期运营和维护的各个环节,是浅层地热能项目实施的重要技术依据。

由于这是地方标准,可能不适用于全国范围,但对陕西省的浅层地热能项目具有强制性。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可能需要查看标准的全文或者咨询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

DB61T 1397-2021 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勘察与评价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浅层地热能的热均衡进行分析评价,方法a)分析了热泵的取热量和排热量, 方法b)考虑了所有的热补给量和热排泄量,具体内容如下: a)按照热泵效率和运行状况,进行采暖期总能耗分析,计算换热系统在一个采暖期的总取热量: 进行制冷期总能耗分析,计算换热系统在一个制冷期的总排热量;进行全年动态分析,分析热 恢复状况,进行系统的热恢复预测。 b 在地质、水文地质和浅层地热能勘查资料具备的区域,可以进行浅层地热能的热均衡评价,确 定浅层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热的补、排状况和储存热量的变化。可以采用数值模型进行 热均衡评价。 A.3.1.1在一个时段中的热均衡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Qin一热补给量,kJ; Qou热排泄量,k]; △Q一储存热量的变化量,kJ。 A.3.1.2在岩土体中,热量补给项有:热泵工程排热量、太阳照射热量、大地热流量、地表水和地下 水向土壤散发热量,侧向传导流入热量等;热量排泄项有:热泵工程取热量、向大气散发热量、向地表 水和地下水散发热量、侧向传导流出热量等。 A.3.1.3在地下水中,热量补给项有:热泵工程排热量、太阳照射热量、大地热流量、水补给带来的 热量、侧向传导流=入的热量等:热量排泄项有:热泵工程取热量、向大气散发的热量、水排泄带走的 热量、侧向传导流出的热量等。 A.3.1.4可以按采暖期、制冷期和恢复期等不同时段进行热均衡计算。可以进行一个典型年或多年均 衡计算。均衡计算需要有长期动态监测数据的支撑,适用于评价浅层地热能取热量的保证程度。在勘查 中,须定量查明在天然状态和开发状况下浅层地热能各均衡项情况,

DB61/T 1397202

JG∕T 277-2010 建筑遮阳热舒适、视觉舒适性能与分级B.1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总能量

夏季、冬季建筑通过热泵获取的浅层地热能总能量。

B.2每年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替代标煤量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计算每年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替代标煤量。 Mb=0.7143M. . (B. M =Q/(H, ×K)×10° (B.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异年利用浅层地热能可管代标煤量 Mb = 0.7143M. (B.4) M=Q/(H, ×K)×10°. .(B.5) 式中:MB折合标煤量(kg/a); M一一替代原煤量(kg/a); HL——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取20908kJ/kg; K一一热效比(按燃煤锅炉的热效率0.6计算); 0.7143一一原煤折合标准煤系数。

式中:MB折合标煤量(kg/a); M—替代原煤量(kg/a); HL一—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取20908kJ/kg K—热效比(按燃煤锅炉的热效率0.6计算); 0.7143——原煤折合标准煤系数。

DB61/T1397202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陕西省主要地层岩土热物性参数

表C.1岩土热物性参数表

DB61/T 1397202

D.1.1第一章前言 D.1.2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勘查成果 D. 1. 3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 D. 1. 4 第四章工作部署 D. 1. 5 第五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D. 1. 6 第六章实物工作量 D. 1. 7 第七章预期成果 D. 1. 8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 D. 1.9 第九章经费预算 D.1.10 第十章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 D. 1. 11 主要图件内容如下: a) 交通位置图 b) 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c) 区域地质图、水文地质图 d)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工作部署图

D.1.1 第一章 前言

.2.1第一章简述目的任务、工作区自然地理、工作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等。 D.2.2第二章阐述以往区域基础地质工作情况、水工环地质工作、已进行的其它调查工作等, 0.2.3第三章工作区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浅层地热能勘查程度以 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D.2.4第四章简述部署原则、工作重点、工作计划、时间安排。 D.2.5第五章简述本项勘查设计采用的调查方法、精度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对水文地质 测绘、遥感解译、水文地质钻探、物探、野外试验、室内试验、资源计算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 求。 D.2.6第六章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D.2.7第七章项目的最终提交的报告、图件及信息系统;分阶段提交的报告和图件。 0.2.8 第八章 组织管理,项目组主要成员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 D.2.9 第九章 经费预算,按照有关要求编制。 D.2.10 第十章 保障项目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项目全面质量管理 办法及措施。

DB61/T1397202

E. 1. 1 第一章 序言 E. 1. 2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与区域地质背景 E. 1. 3 第三章 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 E. 1. 4 第四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 E. 1.5 第五章 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E. 1. 6 第六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及环境效益评价 E. 1. 7 第七章 浅层地热能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E. 1. 8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E. 1. 9 主要图件内容如下: a) 实际材料图 b) 潜水综合水文地质图 ? 承压水综合水文地质图 d) 地下水埋藏条件及矿化度图 e 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图 f) 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图 E. 1. 10 主要插图: a) 地质地貌图 b) 松散层厚度分区图 c) 回灌能力分区图 d 地下水腐蚀性、结垢性分区图 e) 地质灾害分布图 f) 地温、地温梯度分布图 g 热容量计算分区图 h) 地下水、地埋管换热功率计算分区图 i 地下水、地埋管地源热泵潜力评价图

E.1.9主要图件内容

E.1.12第一章总结和阐述项目的由来、目标任务、工作区范围、研究程度、工作方法、完成的主 要实物工作量、质量评述、主要成果等。 E.1.13第二章 阐述地理概况、构造特征、地层等 E.1.14第三章 阐述浅层地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热物性特征、浅层地温场特征、环 境地质条件等。 E.1.15第四章 主要阐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包括地下水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和地理

[呼和浩特]知名企业高层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B61/T 1397202

E.1.16第五章进行浅层地热能容量和浅层地热能换热功率计算,并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 供暖、制冷削峰负荷,计算当地的可供暖和制冷面积,进行浅层地热能潜力评价。 E.1.17第六章分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特点,统计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浅层地热能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分析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效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提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区划。 E.1.18第七章阐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影响、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网建设、 浅层地热能动态监测系统技术方法和内容、综合防治措施等。 .1.19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DB61/T1397202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大地热流值确定方法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大地热流值确定方法

.1.1地球内热以传导, 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 (q),也叫大地热流。大地热流是 为直接的显示,反映了发生的各种作用 过程及热能的信息。大地热流在数值上,等于岩层热导率与垂向地温梯度的乘积,即:

式中: 大地热流(mW/m2) 岩石热导率: dT 地温梯度。 dz

DB41∕T 2131-2021 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指南式中: K—岩石热导率; dT 地温梯度。 dz

.1.2把具有系统稳态测温数据和相应层段岩石热导率实测值所得到的大地热流值称为实测大地热流 值。它是研究和分析一个地区大地热流分布特征的基础。实测大地热流值必须同时给出热流点的位置、 深度范围、地温梯度、岩石热导率和偏差,在缺乏系统测温数据或岩石热导率数据情况下估算的热流值, 在进行误差分析或校正后才可以作为热流特征分析的参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