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美丽农村路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pdf简介:
美丽农村路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是一部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它旨在针对农村地区道路建设的特点和需求,提出科学、合理、实用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法。征求意见稿可能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设计标准:对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涵洞、交通安全设施等部分提出设计要求,确保公路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
2. 施工技术:提供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选择、混合料配比、施工机械使用等,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 绿色环保:强调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可能会提出使用环保材料、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等。
4. 管理与维护:针对农村公路的运营和维护,提供管理建议,包括养护周期、应急处理等。
5. 智能化建设:可能涉及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内容,如车辆监控、道路养护智能调度等。
征求意见稿的目的是为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包括行业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建设单位和农村社区等,以便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理。
美丽农村路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pdf部分内容预览:
实例:优化线形视觉感受、促进路面整活
建设过程中站在驾乘者的视角,打造“四线分明”(四线即路基路面边缘轮 廓线、车道线、安全设施防护线、绿化美化线)的公路线形,有效凸显行车过程 中视觉效果,更好地做到路宅分界和路田分界。 ①路基路面边缘轮廓线。可由标线、边沟(挡墙)线或硬路肩(土路肩)边
5运用反光警示标标记轮廓提高转弯路段安全性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2.2标志健全完善
规范化设置交通标志除提供指引、警示、提示等作用之外,还能提升美丽农村 路的整洁度和景观性。交通标志应满足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对标志、颜色、图案和形状的要求,
4.2.3其他安全设施
护栏的设置在满足防护等级要求的前提下,注重护栏的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如在风景优美路段设置桥梁护栏时,应在满足安全要求前提下考虑美观和通透 示警桩、示警墩、道口标注等视线诱导设施的材料选择时应注重就地取材,充分考 虑建设成本和养护成本。
公路景观环保设计面向两个主体,一个是自然环境,一个是使用者。在保证公 路视距和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保护、融入自然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是公路景观环保设计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农村公路景观绿化应与乡土景观保持 协调一致,充分展现乡野之美尤为重要
穿越村镇时采用当地砌石进行路宅分界 停车场铺装适合乡野风格
停车场铺装适合乡野风格
实例:路域环境治理“俗者屏之,嘉者收之,乱者统之
5.4 路田分家、路宅分家
路两沟两行树”模式;对于狭长狭窄路段可通过竹篱、硬化路肩、排水边沟等形 式进行操作。山岭路段、村庄路段、临河路段,依山、临河划界,因地制宜。在植 树绿化上,应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适地适树,多树种进行绿化
实例:黑龙江省呼玛县印发《呼玛县农村公路田路分家、宅路分家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有条件路段按照“一路、两沟、两行树”的标准模式, 山岭路段、村庄路段、临河路段,依山、临河划界,因地制宜。新建农村公路实 施“田路分家”一步到位的原则,在建设之初,就要把边沟外沿1米划入征地拆 迁范围,采取埋设路界桩、工程措施(挡墙、护坡等),实施绿化美化;已建成 的农村公路,首先要进行土地确权,按照农村公路边沟外沿或坡脚1米属于公路 用地范围的规定,该退耕退林还路的应无条件退还,该进行土地置换的由村委会 用集体预留机动地进行置换,确需占用农户耕地又不能进行置换的采取征占或租 用(对租用的土地可采取“确权承包、反租倒包”的形式)的方式明确公路用地, 确保“田路、宅路分家”工程的实施;县林业部门结合“大栽大育”工作为农村 公路“田路分家”提供部分道路绿化树苗,对临河傍山地段,宜乔则乔,宜灌则 灌进行绿化美化和实施安保工程分清界限,
乡土文化的展示可包含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成就,村容村貌的新风尚,地方文 的标志性元素以及乡村景区独特景观等,可以结合路域环境,通过身份标识、服 设施标识、村寨标识及农业区景区设施标识等特色标识进行展示。 个身份标识:通过公路起点标志、地面图形标线、公路里程碑、界碑共同实 现。身份标识标志可设置在道路起点和入口路段,设置间距可根据路口情 况灵活处置。身份标识LOGO设计需深入挖掘文化元素,结合本区域独有 的环境、历史、民俗特点,提炼元素符号印记,形成美丽农村路独有的身 份标识。 个服务设施标识:由服务系统导引图、预告指示标志和景观标识小品共同实 现,应体现不同服务系统的功能,体现路段景观、文化特色。 ◆村寨标识:一般村寨通过地名标识实现,应进行统一规范化;旅游景区村 寨通过地名标志和村寨门户标识实现,允许体现民族特点和个性化。 个农业区景区设施标识:通过农业区景区标识符号和农业区景区标识景观小 品共同实现。普通景区根据类型,采用规范统一图形标示符号
站在司乘人员行驶的角度,对公路景观的视觉体验是动态的,且受高速运动时 人的视觉接纳能力的限制,在不同等级公路上体验也有所不同。二级及以上的农村
农村公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关键。“管好”“护好”不仅 是“四好农村路”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美丽农村路建设的根本属性。科学、高效 的养护管理应贯穿美丽农村路创建和维护全过程,加强预防性养护,完善应急管理 体制机制,定期开展检查、评估以维护品牌,确保美丽农村路健康、长效发展
6.1健全完善管理养护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是农村公路的长期发展的基本保障,县级人民 政府是美丽农村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应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延长美丽农村路 “美丽”的“保质期”
6.1.1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明确县道、乡道、村道养护工作机构 和养护人员,落实管理养护资金保障,保证美丽农村路列养率达到100%,技术状 况达到中等及以上
实例:召开四好农村路年度现场会
以市县政府为主体,市一把手主持召开“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强调美丽农 村路建设重要性,是促进以下各级部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同时,将相关考核纳入市政府对县政府、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年度考核,也 是落实相关工作要求的有效举措。
6.1.2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
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要求,明确美丽农村路路长及其权责,编制路长制度 条例,制定美丽农村公路的管理制度,组织“优秀路长”评选,提高美丽农村路管 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管护公示牌,分别由1名县级路长、2名县道区间路长共同负责管理,建立“巡察、 处置、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开展路域环境治理、加强路政执法,实现依法治路。 道路沿线视野范围内干净整洁,无违章建筑、违法设施、违法广告,营造出了“畅、 洁、绿、美、安”的公路环境,形成了“路长”、“副路长”、职能部门、管养责任单 位对落实“路长制工作共同负责的良好局面,促进农村公路以职能部门建管养为 主向多部门联动转变。
6.1.3制定分类考评办法
作推进情况良好的,给予奖励或增量补助;对工作推进情况较差的,实行约谈、责 令整改、扣减补助等措施,充分发挥激励考核“指挥棒”作用
6.2实施长效的管理养护模式
美丽农村公路目的是支撑农村的长期繁荣,建立长期性的养护管理措施是保 证美丽农村路持续美丽、长期发展的核心路径。必须从资金、人员、制度多方面制 定长期化、持续性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6.2.1建立多元化筹资模式
养护资金的持续平稳配套是保证农村公路长期性的关键。应积极探索多元资 金筹措模式,集合政府、社会、金融多种渠道,上下一体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充 足到位。 (1)推行美丽农村路灾毁保险制度。宜将农村公路灾毁保险费用列入地方财 政预算,通过保险赔付方式筹措灾毁抢修重建资金。 (2)培育社会化捐助养护基金。探索自助筹措和社会化捐助的资金募集措施 通过道路冠名权、道路光荣碑、道路志等荣誉授予方式,多方式募集党建养护基金 捐助养护基金等多类型的养护基金,灵活补充养护资金的不足,提高养护质量。
6.2.2探索管理养护新模式
(1)“建养一体化”是指县级政府将拟实施的公路项目建设任务和一定期限 内的养护任务打捆委托项目业主单位采用市场化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 有融资能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企业输变电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业主与合作企业双方共同签订建养一体化 协议,按协议实施农村公路的融资、建设及养护。其核心是“资源换资金”,即将 项目周边的砂石料资源、旅游资源,打捆以公开方式出让给国有企业置换资金,同 时鼓励采取出让公路冠名权、广告权、相关资源开发权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 金支持项目业主按合同约定和考核结果及时足额向中标企业支付项目工程款及养 护服务费。中标企业可采取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方式承担项目融资、建设和养护任务
并根据自身经营范围,对受让的各类资产资源等与普通省道、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 一体化开发经营,合同期满后将项目移交县(市、区)政府
(2)推进养护市场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是突破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瓶颈,解决现阶段养护问题的可行路径与方法。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模式和手段, 以利益机制为基础,由交通主管部门,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即养护责任主体,养护企 业和养护中介机构共同参与形成运作机制,手段方法则包括组建公路养护企业,推 行招投标与监理制度及实现合同化管理等,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 组织模式,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
实例:贵州省黔南州农村公路全面纳入市场化养护 黔南州按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及财政资金“两直达” 政策要求,积极探索推行“政府十企业十银行”三方共管资金的管理模式的深入 实践,即采用由养护企业在银行开设账户,建立“政府十企业十银行”三方单位 共同监管账户资金的管理模式,通过招标人、中标企业、资金监管服务单位签订 三方监管协议,通过三方共管,有效保障养护资金管理和使用安全。 签约后,黔南州地方列养国省道及县乡村组公路实现了100%市场化养护, 为推进农村公路由传统粗放式管养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奠定了基础。 同时,黔南州正进一步探索“企业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企业十公益性岗
位”的发展模式,拟通过企业平台开发养护公益性岗位,鼓励养护企业吸纳沿线 群众参与养护工作,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实现群众就近就业和公路养护提质增效 “双赢”目标,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6.2.3构建群众性养护体系
(1)推动养护群众参与。农村群众是农村公路的使用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农村的积极性,建立群众性养护体系。结合农村公路 “路长制”开发养护公益性岗位,吸纳沿线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 养护公益性岗位作为评优评选的要素之一,倡导全民养护。根据实地情况,建立“村 前三包、门前三包和家庭承包”的群众性养护办法。将养护责任细化,做到群众管、 群众养、群众享。养护与脱贫攻坚结合。实施养护工贫困人员有限聘用原则,引导 有能力的贫困人员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2)制定养护手册和开展养护培训。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定期开展养护培 训,针对性制定养护手册,进行分类指导,提高美丽农村路的养护水平
实例:“四好农村路”养护“六标准”手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6.2.4实施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