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TJ117-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GJ32TJ117-2011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DGJ32TJ117-2011"是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其全称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第117部分:钻孔灌注桩与地下连续墙》。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的成孔及成槽质量进行检测的技术规定。
钻孔灌注桩是通过钻孔后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用于增强地基承载力。成孔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桩位偏差、孔径、孔深、孔形、孔底沉渣厚度等,以确保桩的几何尺寸准确,承载力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地下连续墙,通常用于深基坑支护和地下结构的施工,成槽质量检测包括槽壁平整度、垂直度,槽底地质情况,槽壁完整性,以及槽底泥浆性能等,以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个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标准和程序,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防止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GJ32TJ117-2011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1.0.1为规范江苏省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 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手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钻 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精质量的检测。人工挖孔或其他方 法成孔的混凝士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检测技术,可参考本规程。 1.0.3本规程涉及的成孔(成槽)检测内容为:孔(槽)壁垂 直度、孔径(槽宽)、孔(槽)深度及沉渣厚度。本规程涉及的 险测方法为超声波法及接触式仪器组合法。 1.0.4钻孔灌注耕成孔、地下连续墙成精质量的检测除应符合
1.0.4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的检
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以机械成孔(包括旋挖、冲击),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笼 后,向孔内灌注规定配合比的混凝土而形成的承载桩。
使用专用挖槽机具,开挖具有一定长度、宽度与深度的槽 段CJ∕T 280-2008 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连接各槽段,形成一道连续的地 下钢筋混凝土墙体。
灌注桩成孔或地下连续墙成槽后,淤积于孔(槽 非原状沉淀物。
2.0.4超声波法成孔(槽)检测
采用超声波探头垂直连续测量各深度不同方向的截面 据由记录仪同步绘制出各方向孔(槽)壁形态的记录图 孔径(槽宽)、孔(槽)深、孔(槽)壁垂直度。
采用伞形孔径检测仪、专用测斜仪和沉渣测定仪或其代 沉渣检测工具来检测灌注桩成孔孔径、孔垂直度及沉渣厚 测方法。
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在施工前,为核对地层资料利 检验所选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而进行的试验性成 孔(槽)。
3.1.1从事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的人员 应受过专门培训。 3.1.2检测仪器设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校准有效期 内使用。
3.1.3检测仪器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绝缘性
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
2孔深只深不浅,嵌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3人工挖孔柱的成孔质量检验标准为
4基坑支护工程中的支撑立柱桩沉渣厚度检验标准同端承型桩。
3.2.1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孔数的
10%,且不少于10个孔。挤扩灌注的成孔检测数量不应少 于总桩孔数的30%,一柱一桩时应百分之百地检测。市政桥梁 基桩桩孔应百分之百地检测。 3.2.2地下连续墙成槽结束后,应对成槽的宽度、深度及垂直 度进行检测,重要结构每槽段都应检测,一般结构可抽测总槽段 数的20%,每槽段应至少抽测1个断面。永久性结构的地下墙 在钢筋笼沉放后,应做二次清槽,并应检测沉渣厚度是否符合 要求。
3.3.1检测孔(槽)位应随机抽样、基本均匀分布,并结合下 列原则确定: 1对施工质量有疑问的孔(槽)。 2不同机台或采用不同工艺施工的孔(槽)。 3地层性质差异大或容易发生偏斜、塌、缩径等不利于 施工质量的孔(槽)。 4设计认为重要结构部位的孔(槽)。 5地下连续墙墙体转角处。 6无自纠偏装置成槽机械施工的槽段
3.3.1:检测孔(槽)位应随机抽样、基本均习分布,开结合下 列原则确定: 1对施工质量有疑问的孔(槽)。 2不同机台或采用不同工艺施工的孔(槽)。 3地层性质差异大或容易发生偏斜、塌、缩径等不利于 施工质量的孔(槽)。 4设计认为重要结构部位的孔(槽)。 5地下连续墙墙体转角处。 6无自纠偏装置成槽机械施工的槽段
3.4.1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图纸、施工 方案;了解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2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3通过踏勘现场,了解现场实施检测的可行性。 3.4.2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制 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 依据的标准、抽样方案、所需要的配合工作、检测进度计划、检 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
3.4.1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图纸、施工 方案;了解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2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3通过踏勘现场,了解现场实施检测的可行性。 3.4.2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制 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况、检测方法及 依据的标准、抽样方案、所需要的配合工作、检测进度计划、检 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
3.5重复检测与扩大检测
3.5重复检测与扩大检测
3.5.1现场孔(槽)检测完后,应及时向委托方提供检测结 果。当检测结果不满足检验标准规定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经处理后进行重复检测,直至符合要求。 3.5.2现场成孔(槽)质量检测过程中,当不合格的孔(摘) 数量大于抽检数量的30%时,除进行复测外,应继续扩大检测, 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图4.2.1超声波检恶仪器示意图
1孔径(槽宽)检测精度不应低于满量程的0.2%,具有 自校功能。 2测量系统为超声波脉冲系统,宜在无套管、有浆液的孔 (槽)内进行。 3记录方式为模拟式或数字式。检测仪器应能记录检测日 期、时间、孔号,模拟式仪器应能显示直径或宽度刻度和深度 刻度。 4从绞车悬挂下来的超声波探头,当遇到护筒(槽壁)或 孔(槽)底时,应能自动控制停机。 5检测过程中,超声波探头升降速度应可调节。 6 超声波仪器的探头应能同时对十字正交的四个方向进行 检测。
4.3超声波法现场检测
4.3.1超声波法检测应在清孔(槽)完毕后、安放钢筋笼之前 进行。 4.3.2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仪器稳固地架设在孔(槽)上方(图4.3.2),超声 波探头应对准桩孔(槽)顶部的中心,检测过程中不得移动仪 器。成槽检测时,用于槽宽检测的一对探头声波发射方向应与槽 面垂直。检测前应设置检测日期、时间、孔号等。 2超声波法检测宜在孔(槽)中泥浆内气泡基本消散后进 行。检测前,应利用护筒直径或导墙宽度作为标准距离测得声时 值并计算声速。当使用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仪器时,可直接通过 调整仪器参数设置,使仪器显示的孔(槽)尺寸与标准距离一 致。调整完毕后,再利用标准距离验证仪器系统,验证应至少进 行2次。验证完成后,应及时固定相关参数设置,在该孔(槽)
图4.3.2超声波仪器架设示意图
3将超声波换能器自孔(槽)口下降到底(也可从下至上 检测),下降(或上升)过程中,对孔(槽)壁连续发射和接收 声波信号,并实时记录各个深度测点声时值,通过声时值计算断 面宽度,也可由记录仪或计算机直接绘制出孔(槽)壁剖面图。 各测点间距宜相等且不超过100mm。成孔检测应同时对孔的两 个十字正交面进行检测,直径大于4m的孔、支盘桩孔、试 成孔及静载荷试验桩孔应增加检测方位。 4检测时,应记录各检测剖面的走向与实际方位的关系。 5现场检测的孔(槽)图像应清晰、准确。 6当所测孔(槽)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时,应及时通知相 关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进行复测。 4.3.3试验性成孔(槽)施工质量检测应待孔(槽)壁稳定 连续跟踪检测时间宜为12h,每隔3~4h监测一次,每次应定 向检测,比较数次实测孔径(槽宽)曲线、孔(槽)深等参数 的变化,得出合理的结论。
4.3.4挤扩灌注桩的试成孔,宜在成孔后1h内等间隔检测, 额次不宜少于3次,每次应定向检测。
两个互为反向换能器实测的声时值(s): d 两个互为反向换能器的发射(接收)面之间 的距离(m)。 4.4.5使用具有自动成图功能的超声波仪器测孔时,剖面图上 显示的孔壁距离并非一定等于孔径(图4.4.5),实测孔径D可 按下式计算:
1采用视电阻率法测量沉清的仪器,视电阻率测量误差不 大于5%。 2探头的重量、截面积应能适应检测的要求。 5.2.5测斜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范围为0°10°。 2分辨率为0.05 3测量误差不大于±0.1°
DB34/T 1542-2011标准下载5.3钻孔灌注桩成孔孔径检测
5.3钻孔灌注桩成孔孔径检测
3现场应记录检测日期、检测时间、孔号、孔深、实测孔 经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所对应的深度。 4当孔底泥浆较稠时,孔径仪的测量杆可能没有立即张开 接触到孔壁,使孔底测试值比实际偏小。此时应结合桩孔施工情 况,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非:五轻仪激微的礼范值为基费面上相互重直方自的单热直轻值
5.4钻孔灌注桩成孔重直度检测
5.4.1钻孔灌注桩成孔垂直度检测应采用顶角测量方法。 5.4.2成孔垂直度检测可在清孔完毕后,在未提钻的钻具内进 行。使用专用测斜仪外加扶正器时,也可在孔径检测完成后直接 在孔内进行垂直度检测。扶正器的直径应根据设计孔径的大小合 理选择,并需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5.4.3成孔垂直度检测应避免明显扩径段。 5.4.4检测前应进行孔口校零。 5.4.5现场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仪器主机上设置孔径、测斜仪外径(带扶正器则为扶 正器外径)等参数。 2:将测斜仪下降到孔中预设起始深度位置,测斜仪应不碰 触孔壁、保持自然垂直状态,并在此处做角度零度值校验。 3下放测斜仪,每间隔一定深度停止下降,待顶角显示值 稳定时保存该测点数据,然后维续下测直到孔底。 4每个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5m,在顶角变化较大处宜加 密检测点数,在接近孔底位置检测最后一个测点。 5.4.6垂直度检测结果以偏心距和垂直度表示。柱孔垂直度K 可按下式计算
附录A 伞型孔径仪校准方法
附录B 专用测斜仪校准方法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2、3.1.3由于检测现场环境恶劣,因此要求检测仪器设备 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绝缘性和耐水性。 3.1.4本条是参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国家、行业的工 程质量验收标准,并结合江苏省现有的施工水平,提出的成孔 (槽)质量要求。
2.0.1~2.0.5本章中所列的术语是从成孔(槽)质量检测的 角度赋予其含义,但含义不一定是术语的定义。 沉渣可以定义为钻孔灌注桩成孔或地下连续墙成槽后T/CECS490-2017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pdf,淤积 于孔(槽)底部的非原状沉淀物。从定量上准确区分沉渣和下 部原状土(岩)层,目前还有难度,现有的方法仅能检测、估 算沉清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