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50646-2011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简介:
"50646-2011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是中国的一部技术标准,它主要针对特种气体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特种气体通常指的是除了大气中的普通气体(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以外,具有特殊性质或用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惰性气体、有毒气体、腐蚀性气体等。
这个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特种气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防止由于设计、施工或操作不当导致的环境、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它涵盖了特种气体系统的设备选型、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维护、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方面,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
遵循这个规范,可以确保特种气体系统的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对于特种气体相关的工业、科研、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0646-2011 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5.1.1 硅烷站工艺系统的设计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 硅烷站的规模; 2 硅烷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当地硅烷供应的充装、运输状况; 4 用户对硅烷纯度、压力和负荷变化的要求。 5.1.2 硅烷站应根据工艺要求、当地气候状况、硅烷设备状况选 择采用封闭式、开敲式或露天形式进行布置。 5.1.3硅烷输送系统应设有硅烷容器、气体面板、阀门箱及连接 管道。
5.1.5硅烷系统应采用独立的惰性气体钢瓶进行吹扫,不得
DB34T5059-2016《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pdf5.1.6硅烷阀门箱设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6条的规定5
1硅烧系统的排气管不得接人排风系统; 2排气管应采用情性气体连续吹扫,吹扫气体流速不得小于 0.3m/s; 3排气的硅烷浓度较高时,应采用燃烧式尾气处理装置处理 后排人大气。
5.1.8硅烷钢瓶出口应设置常闭式紧急切断阀,硅烷站的安全出
5.1.9硅烷系统阀门、附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硅烷输送系统应采用金属膜片的波纹管阀、隔膜阀、调压阀; 2非大宗气源应配置直径小于0.25mm的限流孔板,大宗 气源应配置直径小于3.175mm的限流孔板; 3硅烷系统应配置过流开关和气体加热装置。
5.2.1硅烧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布置在工产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远离有明 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2不得布置在人员密集地段或主要交通要道邻近处;· 3硅烷站应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钢框 架、排架结构应采用防火保护措施; 4硅烷站应设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其高度不应小于2.5m; 5大宗硅烷系统设备必须布置在独立的开敬式建筑或空所 区域,不得建在地下室。当采用开式建筑结构形式时,硅烷站立 柱和墙面遮挡部分面积不得大于建筑外围面积的25%。四周有 障碍物时,硅烷站与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2倍; 6硅烷站的设置应方便运输车辆和消防车辆的进出; 7硅烷站的储存、分配区域应设有防止车辆撞击的保护播 施。
5.2.2硅烷站与工厂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表5
硅烷站与工厂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表5.2.2
2.2硅烷站与工厂建(构)筑物的
续表 5. 2. 2
注: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构)筑物的外墙、凸出部分外缘、 最近距离计算。 2固定容积的硅烷气罐,总容积按其水容积(m²)和工作压力(绝对压力)的乘 积计算。: 3与高层厂房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增加3m。
空气轻的硅烷混合气,硅烷站可采用坡屋顶,并应在屋顶最高 持通风良好。
5.2.5硅烷站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硅烷站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
1 硅烷站不得少于两个安全出口; 2 硅烷站的面积小于19m²时,应设一个安全出口; ? 硅烷站内任何地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大于23m。 5.2.6 硅烷站应采用快开式推杆锁,不得采用其他形式的锁具;
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且向疏散方向开启。 5.2.7露天布置的硅烷站内大宗容器之间以及容器与工艺面板 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9m;露天布置的硅烷站内大宗容器之间以及 容器与工艺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9m时,应设置2h以上的防火隔 断,防火隔断的设置不应影响自然通风。
5.3.1硅烷站的电气控制室应设置在独立的房间内;与硅烧气瓶 库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相邻时,相邻的隔墙不得有门窗、洞口,隔 墙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3h。
5.3.2硅烷站变压器室不得设在硅烷站内,也不得与硅烷站 毗邻设置。
5.3.2硅烷站变压器室不得设在硅烷站内,也不得与硅州
5.3.4硅烷排风管道的气体探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等于或。 佳烷爆炸浓度下限值的25%,并与硅烷气源的自动切断阀连 硅烷站环境气体探测器的报警设定值应等于或小于5ppm, 气体探测器报警时,硅烷控制系统不应切断硅烷输送管路。
气体探测器报警时,硅烷控制系统不应切断硅烷输送管路。 5.3.5室外大宗硅烷系统的钢瓶区域内必须设置紫外、红外火焰 探测器;室内硅烷输送系统应采用火焰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火 焰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应与报警系统和硅烷气源的紧急切断阀 联动。
5.3.5室外大宗硅烷系统的钢瓶区域内必须设置紫外、
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4.1开澈式布置时,硅烷站应通风良好;不能满足并散式的条 件时,硅烷站应设置强制通风系统。
5.4.1开敬式布置时,硅烷站应通风良好;不能满足开散式的条 件时,硅烷站应设置强制通风系统。 5.4.2硅烷站为封闭式建筑时,严禁采用循环空气调节系统。 5.4.3封闭式硅烷站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应满足气瓶柜的要 求。气瓶柜无室内温度要求时,室内设计温度宜为25℃土3℃。 5.4.4硅烷气瓶柜排风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硅烷站的消防系统应符合下
1发生硅烷火灾时,在没有关闭泄漏钢瓶之前,严禁扑灭硅 烷火焰; 2发生火灾时,硅烷钢瓶和使用到硅烷的相关设备,应有冷 却措施; 3硅烷站的消火栓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发生火灾时,硅烷钢瓶和使用到硅烷的相关设备,应有冷 却措施; 3硅烷站的消火栓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5.5.2室外硅烷站的消防系统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5.1条的有 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室外的硅烷站,硅烷的输送系统应设置雨淋系统, 雨淋系统宜采用手动启动方式; 2雨淋系统设计的喷水强度不应小于12L/(min·m),火 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h;雨淋系统保护部位应包括硅烷钢瓶、 宗硅烷储罐及工艺气瓶柜; 3消防系统的管道应采用金属管材,接口应采用丝扣、焊接, 在站房边界15m范围内的管道不得采用以橡胶为密封材料的沟 槽式连接方式; 4切断硅烷供应的同时,后动雨淋系统; 5硅烷站设有屋顶等防雨措施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严重危险I级设置,设计喷水强度不应 小于16L/(min·m²),保护面积不应小于260m²; 6室外硅烷站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距大 宗钢瓶30m之外且46m之内。 5.5.3室内硅烷房间的消防系统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5.1条的 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存储、分配和使用硅烧的房间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不低于严重危险级I级设置,设计喷水强 度不应小于12L(min·m²),保护面积不应小于260m²。 2硅烧气瓶柜应自带冷却用的自动喷水火火喷头,且应为快 速反应喷头。
6.1.1特种气体管道输送系统应包括特种气体储存、分配管道系
工艺设备和尾气处理系统的管道以及管件、阀门、过滤器、减压 、压力释放装置、压力表(传感器)等部件。 2生产厂房内特种气体管道的主干管,应敷设在技术夹层或 夹道内;与水电管线共架时,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特 体的管道宜设在水、电管线下部;相对密度大于0.75的特种 的管道宜设在水、电管线上部
6.1.2生产厂房内特种气体管道的主于管,应敷设在技术夹层或
技术夹道内;与水电管线共架时,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 种气体的管道宜设在水、电管线下部;相对密度大于0..75的 气体的管道宜设在水、电管线上部
产区墙壁与楼板处的管段应设置套管,套管内的管道不得有焊 套管与管道之间应采用密封措施。可燃性、毒性、腐蚀性气体 的机械连接处,应置于排风罩内:
6.1.4可燃性、毒性特种气体管道不得穿过不使用此类
间,当必须穿过时应设套管或双层管。特种气体管道严禁穿 适区和办公区。
6.1.5特种气体管道不得出现盲管及U型弯等死区。
6.2.1特种气体和吹扫气体的管道和管件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 无缝钢管,内表面应进行洁净和钝化处理。 6.2.2腐蚀性气体管道,宜采用二次真空电弧熔炼的奥氏体不锈
6.2.3特种气体阀门的密封座,不宜使用塑料材质;必须使月 材质应与气体性质匹配
6.2.6氧化性气体系统应采用专用禁油阀门、附件和管材,并应 进行脱脂处理。
6.3.1特种气体管道的设计应根据输送流体的特性参数,并结合 管道布置、环境等进行,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 计规范》GB50316的有关规定。
计规范》GB50316的有关规定。 6.3.2特种气体管道的设计应符合用气设备对流量、压力的要 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HG/T 20570.7的有关规定。
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 HG/T 20570. 7的有关规定,
钢管》GB/T14976的有关规定,小尺寸管径管壁厚度还应符合表 6. 3. 3 的要求,
表6.3.3小尺寸管径壁厚要求
6.3.5具有自燃性、剧毒性、强腐蚀性的特种气体,宜采用双套管 设计。
热温度不宜超过50℃
5.3.10特种气体输送系统易产生颗粒的阀件下游宜安装过滤
1特种气体管道焊缝的无损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 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的有关规定; 2特种气体管道应有选择地进行强度试验、密封性试验、泄 漏试验和不纯物试验; 3特种气体管道试验合格后,应采用高纯氮气或氩气进行吹 扫置换。
6.4.1特种气体管道必须进行管道标识。
DB34/T 2630-2016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检测规范1特种气体管道必须进行管道标识。 2特种气体管道应以不同颜色、字体等标识气体名称、主要 特性和流向,并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表6.4.2特种气体管路标识要求
6.4.3标识的描述、顺序和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描述 官为中究物化兴子术中文发主险性流动向(懿汇
6.4.3标识的描述、顺序和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描述
3标识的描述、顺序和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DB3304/T 038-2018标准下载,描述 内容物化学分子式、中文名、主要危险特性、流动方向(箭头) 标识可采用图6.4.3。
图 6.4.3管道标识
6.4.4标识的尺寸应按管径确定,表6.4.4为标识尺寸与管径对 照表,标识较长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标识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