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4/T 2307-2021 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运行管理规范.pdf简介:
DB14/T 2307-2021《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运行管理规范》是一份由中国地方标准制定的指南,主要针对规模化生物天然气(Biomethane)生产过程中的运行管理和操作进行规定。生物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常通过有机物质的厌氧消化产生,如农业废弃物、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该规范涵盖了生物天然气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收集、预处理、厌氧消化、甲烷提纯、储存和利用等。它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效率。具体内容可能包括设备运行维护、生产监控、环境影响控制、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应急预案等。
它旨在提升生物天然气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生物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生物天然气生产企业来说,遵循这一规范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提高社会责任感。
DB14/T 2307-2021 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运行管理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4/T 2307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能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山西省农 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海晖、王振彪、张宇、穆志坚、乔健、穆震宇、薛林普、刘振平、刘聪明、 韩秉哲、朱海新、赵晓晓、张纪涛、康会杰、汪劲涛
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运行管理规范
NBT 10419-2020标准下载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企业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一般要求、工艺要求和配套设施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运行管理
DB 14/T 23072021
4.1.1规范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运行管理,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管理 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 4.1.2生物天然气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除符合本文件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标准
4.3.1 应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定期培训考核。 4.3.2 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管理员等应经过岗前技术培训,并参加继续教育。 4.3.3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技术及生产装备的运行要求,按照各项制度开展工作。 4.3.4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工艺、设备及各类设施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4.3.5维修人员应做到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懂性能,会操作、会维护、会排除故障,并按照检(维) 修计划执行,确保装置正常运行。 4.3.6安全管理员应持证上岗,并具备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3.7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持证上岗。 4.3.8化验人员应通过职业资格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4.4.1工艺管理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配方和操作规程等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以技术 文件印发并执行。 4.4.2工艺流程不得擅自更改,需要优化时,应确保工艺安全、稳定,按照制度审定,并修改完善技 术文件。 4.4.3工艺参数、工艺配方和操作规程等因工艺优化需要调整时,应按制度执行,并补充修订相应的 技术文件。 4.4.4各工艺单元应在明显部位张贴工艺系统图、岗位责任、工作图表、操作规程等。 4.4.5 应编制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工艺消耗定额,适时分析改进,并跟踪验证。 4.4.6 应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动向,适时淘汰更新。 4.4.7工艺关键点应设置监测监控点,检测内容应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组分、pH、总酸、 总碱等主要参数。
4.5.1设备管理包括安装、调试、使用、检(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应建立相应 制度并执行。 4.5.2应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档案和技术档案,及时更新。 4.5.3应对设备调整、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做好运行维护 原始记录。
DB 14/T2307202
4.5.4应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小修、中修、大修等制度,制定设备的检(维)修和保养计划, 并遵照执行。 4.5.5应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检验。应对特种设 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4.5.6应按照GB17167和GB24789的规定配备计量器具,并定期检定和校准。列入国家强制检定范 围的仪器、仪表,应按要求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定。 4.5.7设备启动前应做好全面检查和准备,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运行。 4.5.8停车检修后,凡涉及沼气和生物天然气设施改造、气路管道改造或连接的,应进行置换及气密 性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开机使用。 4.5.9应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杜绝跑冒滴漏及带病运行,设备完好率总体应达95%以上
3.1启动时,应做好菌群驯化。 3.2厌氧消化器宜维持稳定的中温(36℃土2℃)消化温度。采用热交换加热的,应实时检测热 器进、出口的水温。 3.3厌氧消化器的进料量和进料周期应保持相对稳定。
DB 14/T 23072021
5. 4 固液分离系统
T/CAGHP 008-2018标准下载5.6沼气净化提纯系统
5.7生物天然气调压和输送系统
DB 14/T 23072021
6.3.1锅炉安全管理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属于特种设备的锅炉应定期由相关部门进行特种设备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3.2应建立并运行锅炉房岗位责任、操作、维修保养、巡回检查、水质、交接班、环境卫生、安全 运行等管理制度。 6.3.3应建立锅炉房设备运行及检修、交接班、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巡回检查等记录,并做 好保存。 6.3.4司炉工应经过专业及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6.3.5 应根据设备的状况、运行参数、气水管路和用气规律适时调整负荷。 6.3.6锅炉房应整齐、清洁,锅炉炉体及辅助设备要保持完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6.4.1应建立并运行配电室岗位责任、操作、维修保养、巡回检查、安全操作等管理制度 3.4.2配电室的操作通道上应敷设橡胶高压绝缘垫。 6.4.3酉 配电室应张贴各种警示标识,必须有停电、送电、检修、备用等标志。 6.4.4 配电室必须做好“四防”(防雷、防雨、防火、防小动物)工作,保持通风良好。 6.4.5 变配电设备及电气安全工器具应定期检测,变配电装置应保护清洁,漆色鲜明。 6.4.6 应经常性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巡 查记录。 6.4.7做好对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情况,禁止让电器 设备超负荷使用和带病运转。 6.4.8消防器材必须配全,挂放整齐,定期进行检查,保持有效完好。 6.4.9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得入内,
7.1应按照国家安全、消防的有关规定,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 7.2应建立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7.3应对员工开展系统的安全、消防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员工上岗时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7.4应定期检查和更换安全、急救等防护设施和设备。定期检查防雷、防火及消防设施,发现毁损或 达到报废年限应立即更换。 7.5厂区应安装并定期校验各系统可燃气体报警器CJ∕T 124-2004 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确保可燃气体报警器正常投入使用。 7.6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盲 板抽堵作业、断路作业、起重作业、登高作业、动土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 亚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 7.7对具有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构筑物(如粪便接收池、集水池、厌氧池、均质池、污泥池和泵坑 等)进行作业时,必须按照检维修作业管理的规定执行。 7.8应对工艺过程中泄漏、火灾、爆炸、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安全防范措施的巡查并做好记录。 7.9应对生产过程中触电、静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有限空间、高温灼烫、车辆伤害、 庵溺、噪声、安全标志缺陷等危险因素进行风险分析,设置警示牌并采取防范措施。 7.10厂区内严禁烟火,并在醒目位置设立禁火标志。需明火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相关 人员监护下操作
DB 14/T2307202
3.1宜制定节能环保相关制度,适时建立能源环保在线监测系统, 8.2宜定期对在线监测仪器进行巡查,做好监测和数据采集工作。 8.3应对生产工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根据环保要求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 8.4应加强厂区绿化,避免种植高大、非油性树木花草,做好定期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