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4050-2021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pdf简介:
DB32/T 4050-2021《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是一部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标准。它是针对特定区域(如江苏省内)的地震风险评估制定的规范,旨在指导和控制地震相关工程的建设与设计,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能够达到安全标准,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程序、方法、数据采集、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地震动力学分析、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地震风险评估等内容。它涉及到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设计和抗震性能的综合评价等多个方面,为地震安全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DB32/T 4050-2021是一份重要的地震安全防护技术法规,有助于提升区域内的地震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
DB32/T 4050-2021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地震局、河海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建达、许汉刚、沙晓青、李丽梅、谭慧明、于贵华、陶小三、彭小波、吕红 山、丁页岭、王繁、方毅。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针对开发区、高新区以及成片改造建设区等区域开展,由政府在出让土 地前统一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由落户评价区域内的项目免费共享。在高邮市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先行 先试的基础上,江苏省地震局于2018年1月正式出台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和工作大纲。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该项工作在技术内容、技术方法、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和技术成果等方面已经基本 成熟。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本文件规定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总体原则、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成果产出 本文件适用于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地震地质灾害earthquakeinducedgeologicaldis 在地震作用下浙J51 加气砼隔墙板建筑构造,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
目标区可根据城市规划、片区建设等实际需要,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其管理部门(机构)确定;区 域应不小于目标区外延150km:近场区应不小于目标区外延25km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b) 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c) 目标区主要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 d 目标区浅部土层结构三维建立; e) 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 f) 地震动预测方程确定; g) 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 h)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i)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技术服务系统建设。
4.3.1应在前期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区功能定位、规划建设项目类型与特点以及 建设工程重要程度等,编制实施方案。 4.3.2编制实施方案以收集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现场工作。 4.3.3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地震、地矿、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利、核电、测绘和建设等部门资料和 成果基础上,初步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近场区地震构造图和目标区主要断层分布图。 4.3.4根据规划建设的工程类型和地震构造、地震活动背景,确定技术目标、技术途径和技术手段 提出合理的工作量、经费预算和工期。
a)应建设可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系统使用的数据库。 b) 数据入库应贯穿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c)入库数据应包括各阶段的原始数据、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d)应建立基于统一地理信息系统(GIS)或开源软件数据结构基础上的数据管理系统
4. 5 主要成果产出
4.5.1产出成果应包括图件、报告和数据库。
成果应包括图件、报告利
a)区域地震构造图; b)近场区地震构造图; ) 目标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d)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图; e)实际材料图。 当目标区有断层通过时,应编制主要断层分布图;当有活动断层通过时,应编制活动断层条带状分 布图。
4.5.3报告的大纲及内容应包括
a前言;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目标区主要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 自标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与浅部土层三维建立; 地震动预测方程确定与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h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i)技术服务系统建设与系统使用说明; 1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1 应建立可在GIS或开源 服务系乡
5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5.1区域图件及其比例尺
应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区域新构造图、区域地震震中分布图,并符合下列要求: a)区域地震构造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00; b)区域新构造图、区域地震震中分布图比例尺不小于1:2500000; C)所有区域图件标明目标区位置。
5.2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5.2.1应编制区域破坏性地震目录、区域破坏性地震和现代地震震中分布图。 5.2.2应分析地震活动时空特征、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破坏性地震影响,评价区域地震影响烈度及 频次。
5.3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5.3.1应编制区域大地构造分区图、新构造分区图、地震构造图。 5.3.2应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 5.3.3应评价区域主要断层性质、展布特征、最新活动时代、运动学参数以及断层活动性分段、重点 地段古地震强度及活动期次等,编制区域主要断层特征一览表, 5.3.4应分析区域6.0级及其以上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背景、新构造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断层活动 特征等的关系,并综合评价不同震级档区域地震构造条件,
6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
6.1近场区图件及其比例尺
应编制近场区地质构造图、地震构造图、地震震中分布图,并符合下列要求: a 近场区地质构造图、地震构造图、地震震中分布图比例尺不小于1:250000; b)地质地貌平面图、剖面图比例尺为1:1000~1:100; C)所有近场区图件标明目标区位置
6.2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6.2.1应编制近场区地震目录、地震震中分
6.2.2应分析地震活动性,包括地震活动强度、频度水平,地震活动密集等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震源 深度分布特征。
6.3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
6.3.1应搜集近场区地质构造资料,编制近场区地质构造图、地质剖面图,分析近场区地 与发育特征。
卡征。 应开展近场区主要断层的综合评价。对断层位置、性质和活动时代有疑义的,应开展现场补充
查,查明主要断层的位置、规模、产状以及最新活动时代。 3.3应编制近场区主要断层基本特征一览表和近场区地震构造图。 3.4应研究近场区地震活动与断层之间的关系,分析近场区地震构造特征,评估主要发震构造 潜在地震震级
7目标区主要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
7.1且标区图件比例尺
自标区图件的比例尺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主要断层分布图比例尺为1:25000~1:10000; b) 活动断层条带状分布图比例尺为1:10000~1:5000 槽探地质剖面为1:1001:50; d)跨断层钻孔联合剖面图比例尺为1:1000~1:100
7. 2目标区主要断层勘查
7.2.1对目标区内的主要断层应进行现场勘查。 7.2.2对隐伏断层应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探测,确定断层位置、规模、产状,必要时可采用多 种方法联合探测。 7.2.3对裸露区发育的主要断层,应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开展地质调查,确定断层的位置、规模、产 状等。 7.2.4 应分析研究断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以及与其他主要断层之间的相关关系
7.3且标区主要断层活动性鉴定
3.1对目标区内第四纪以来活动的主要断层,应开展活动性鉴定 3.2对于隐伏断层可采用跨断层钻孔联合剖面法进行探测,每排钻孔数量不少于6个,钻孔深 透中更新世地层,必要时穿透第四纪地层,进入基岩中风化地层,对断层上断点附近岩样进行年 定等。
7.3.2对于隐伏断层可采用跨断层钻孔联合剖面法进行探测,每排钻孔数量不少于6个,钻孔深度应 穿透中更新世地层,必要时穿透第四纪地层,进入基岩中风化地层,对断层上断点附近岩样进行年代学 测定等。 7.3.3对近地表断层及裸露断层可采用探槽或地质部面剥离法进行探测,开展岩样年代测定等。 7.3.4应综合确定主要断层的位置、规模、产状、性质及最新活动时代。 7.3.5每条断层应至少有两个可靠的地质证据证明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和活动特征。 7.3.6应编制目标区主要断层特征一览表和目标区主要断层分布图。 7.3.7目 目标区存在活动断层时,应编制活动断层条带状分布图;宜同时给出同震位移、复发间隔、平 均滑动速率等活动性参数。
GB∕T 51434-2021 互联网网络安全设施工程技术标准8目标区浅部土层结构三维建立
8.1浅部土层结构探测
8.1.1在收集目标区内浅层地震勘探、钻孔等资料的基础上,对于覆盖层较厚的地区,宜采用浅层地 震勘探等方法,对目标区内基岩埋深、土层主要分层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控制性探测,并结合地质勘查 资料区分出第四纪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底界埋深,控制测线线距宜不大于2km。对于浅覆盖区,应主 要基于钻孔资料获得覆盖土层结构分布的三维,适当补充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进行控制探测。 8.1.2在探查目标区土层结构空间分布时,可采用地震台阵观测法等技术方法,其观测点空间间隔宜 不大于500m。 3.1.3对岩土层变化大的区段,应加密布置浅层地震勘探测线,或采用网格状测线进行探测;采用地 震台阵观测法时,观测点空间间隔宜不大于250m。
主收集目标区内浅层地震勘探、钻孔等资料的基础上,对于覆盖层较厚的地区,宜采用浅层地 方法,对目标区内基岩埋深、土层主要分层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控制性探测,并结合地质勘查 出第四纪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底界埋深,控制测线线距宜不大于2km。对于浅覆盖区,应主 孔资料获得覆盖土层结构分布的三维,适当补充浅层地震勘探测线进行控制探测。
1.2在探查目标区土层结构空间分布时,可采用地震台阵观测法等技术方法,其观测点空间间 大于500m。 1.3对岩土层变化大的区段,应加密布置浅层地震勘探测线,或采用网格状测线进行探测;采 台阵观测法时,观测点空间间隔宜不大于250m
8.2浅部士层结构三维建立
8.2.1应整合目标区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和地震工程钻孔波速测试结果、岩土样试验结果,按照空间间 隔节点数据,建立目标区地层结构;平面控制节点间隔不大于700m,竖向控制节点间隔不大于5m。 8.2.2应编制基岩埋深等深线图或剪切波速度500m/s的等值线图,编制等效剪切波速为150m/s、 250m/s等深线图,以及岩土层变化大的区段(如暗塘、古河道等)大比例尺速度(或地层)等值线图 等。
JGJ 46-19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9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