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G:K50-30-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G:K50-30-2018 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pdf简介:
"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T/CECS G:K50-30-2018",这是一部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分会发布的技术规程。该规程主要针对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机制砂(由人工破碎岩石或矿石并经过筛选得到的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该规程涵盖了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选用、配比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性能测试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旨在保证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性能稳定,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安全性。它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对混凝土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建设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
具体内容包括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措施、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等,是公路工程领域中关于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重要参考文件。
T/CECS G:K50-30-2018 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6.1.1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尚应按实际服 境进行分类设计。
条文说明 混凝土服役寿命与实际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服役环境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耐 久性具有不同的劣化作用,在进行常规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同时,应基于 实际服役环境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配合比设计
6.1.2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应用结构特点、施工工艺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应根据 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设计初始配合比。设计初始配合 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得出满足拌合物性能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经力学性能、变形性 耐久性能指标复核,并经试生产检验满足要求后确定工程配合比
目前,混凝土应用结构特点、施工工艺以及环境条件对混凝土提出了多样化的性 求,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仅针对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显然是不够的,还应针对拌合物性能 行性能和耐久性能需求进行设计
GB 3129-1982 铝钛合金丝6.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步骤
6.2.1普通强度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与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混凝土配合 计方法应按本节规定执行,超高强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宜通过试验确定。
[.0 ≥ fm.k + 1. 6450
feu.0 ≥ 1. 15f.n.k
式中:fe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当有统计数据时,取实际计算值;当无统计数据 时,取5.0MPa
关于强度标准差G的取值,《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一2011)中对不大 于C20、C25~C45、C50~C55三类等级强度混凝土的α分别规定为4.0MPa、5.0MPa和 6.0MPa,由于本规程强度等级划分与该规程不一致,因此在参考《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 规程》(CECS207一2006)中4.5MPa的规定的同时,结合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波动大的特 征,做出了如下规定:当有统计数据时,取实际计算值;当无统计数据时,取5.0MPa。
规程》(CECS207一2006)中4.5MPa的规定的同时,结合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波动大的特 证,做出了如下规定:当有统计数据时,取实际计算值;当无统计数据时,取5.0MPa。 6.2.3C3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²C35~C55强 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500kg/m²,C60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 料总量不宜高于600kg/m
6.2.4初始配合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m.= m.×W/B
n.+m+m.+m.+mw m. B. m. + m
式中:β一砂率,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表观密度(kg/m²),其值可取2400~2550kg/m
条文说明 对于机制砂混凝土,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比较简易和准确,若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 配合比,则有关材料的计算参数(如材料密度等)需经专门试验加以确定,条件和时间通 常不能保证,若直接采用经验密度值等作为计算参数,则代表性不足,计算误差较大。 配合比计算中集料应以干煤燥状态质量为基准。干燥状态集料即指机制砂含水率小子 0.5%和粗集料含水率小于0.2%的状态。因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需要满足耐久性要求, 其密实度较大,故取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2550kg/m²,强度等级越高或集料表观密度 越大则取值越接近上限,反之亦然
6.2.5配合比的试配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试配方量不应小于
6.2.5配合比的试配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
2OL。试配、调整、检验与确定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调试应符合本规程第6.2.4 条的规定,拌合物性能按本规程表5.1.2的规定取值,初步调试出合适的砂率、外加剂掺量。 2结合前一步拌合物调试出的砂率、外加剂掺量,各组配合比的砂率、矿物掺合料掺 量和外加剂掺量根据参数的不同再进行相应的调整。 3对试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取混凝土拌合物性能、28d抗压强度、耐久性指 标和经济性俱佳的配合比。 4应对每立方米原材料用量进行校正。校正系数8应按式(6.2.5)计算,配合比中 每项原材料用量均应乘以.作为基准配合比最终材料用量
式中:pe.—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 5应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进行复验:采用基准配合比配制3盘混凝土,每盘制作 3组混凝土试件,9组试件的28d抗压强度平均值应大于试配强度,最低值应大于0.95倍 式配强度。 6在进行28d抗压强度复验的同时,应进行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其他性能 式验,试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2)给出的步骤与当前混凝土试配过程原理基本相同,需要加以改善的是,采用工程 实际原材料对水胶比和强度关系进行直接试验分析;相应的胶凝材料用量(包括水泥用 量)试验同时进行。这样便于对比和选定配合比参数,减少试验周期。经过对此步骤进 行验证试验研究,证明适用于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第一步,进行试配的初步试探,调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如可行,即可据此展开试配, 如不可行,则需分析材料原因。调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可对原材料及其配合比可行性做 出基本判断。如果各项原材料质量满足本规程要求,应比较易于调出相对合适的砂率和 外加剂掺量。 第二步,在调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取3个 水胶比和3个胶凝材料用量组合为9个配合比,矿物掺合料暂取上限偏于安全,同时可取消 一个低水胶比和低胶凝材料用量相组合的配合比(拌合物泵送性能较差),共8个配合比。 关于这8个不同的配合比,应对前一步骤拌合物调试的砂率和外加剂掺量做相应的 调整:胶凝材料用量提高的砂率略减,反之亦然:水胶比提高的外加剂百分掺量可略减,反 之亦然。 如有必要,宜采用4个水胶比和4个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试配组合;在有工程经验和技 术资料的情况下,试配组合可简化。 第三步,结果出来并分析后,尚应进一步压缩范围调整完善,包括调整矿物掺合料。 第四步,进行校正,以保证混凝土方量准确。 第五步和第六步十分重要。以往试配和确定配合比的试验过程和内容相对于工程的 规模和重要性明显不足,因此,需加强强度复验和耐久性试验。 基准配合比最终确定并用于施工,需由试验室落实到搅拌站生产线,且需进行适应性 调整
6.3一般环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3.1一般环境下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3.2一般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28d电通量和碳化深度宜符合表6.3.2的规 式验应按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 行。对矿物掺合料掺量大于30%的混凝土,宜采用56d测试值进行评价
表6.3.2一般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电通量和碳化深度
28d电通量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好坏的重要指标,而一般环境下混凝土的主要 作用为碳化作用,因此也对一般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进行了规定。
6.3.3一般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6.3.3的规定
6.4冻融环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4.1冻融环境下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6.4.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应按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 方法》(CB/T50082)规定的快冻法测试。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按式(6.4.2)计算, 其体指标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验方法》(GB/T50082)规定的快冻法测试。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按式(6.4.2) 具体指标应符合表6.4.2的规定。
中:Km一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 N一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下降至60%以下时的冻融循环次数;
表6.4.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要求
3℃)和严寒条件(≤=8℃)
6.4.3对于受除冰盐冻融作用的公路工程混凝土,还应测定单位面积剥蚀量Q,来定 量评价其抗盐冻性能。应保证盐冻环境下混凝土在工程设计的冻融循环次数内满足Q。 不大于1000g/m²的要求
式中:Q 单位面积剥蚀量(g/m²); M——测定剥蚀质量(g); A——试件受冻面积(m²)
式中:Q。 单位面积剥蚀量(g/m²); M——测定剥蚀质量(g); A一试件受冻面积(m²)
混凝土单位面积剥蚀量(盐冻前后试件单位面积质量的损失)不大于1( 具有抗除冰盐破坏能力。本规程只对根据设计冻融循环要求下的剥落量做了
6.4.4冻融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集料吸水率应符合表6.4.4的规定。 表6.4.4冻融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集料吸水率要求
表6.4.4冻融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集料吸水率要求
6.4.5冻融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 表6.4.5的规定
表6.4.5冻融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激 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4.6冻融环境下,当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大于0.30时DB42∕T 1743-2021 混凝土梁桥火灾损伤评估技术规程,应掺入引气剂或引 减水剂,使混凝土含气量达到3%~5%
掺加引气剂是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有效措施,本条文对水胶比大于0.30且处于 环境下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含气量进行了规定
.5氯盐环境混凝士配合比设计
6.5.3氯盐环境条件可根据表6.5.3的规定分类。 表6.5.3氯盐环境分类
5.5.3氯盐环境分
6.5.4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盐性能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王长期性
能试验方法》(GB/T50082)的规定,以56d龄期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表征。 对矿物掺合料掺量大于30%的混凝土,宜采用84d测试值进行评价,且应符合表6.5.4 的规定。
DB31/T 1145-2019标准下载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
表6.5.5氯盐环境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