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GB 50179-2015《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河流流量的测量工作,详细规定了河流流量测验的技术要求、方法、设备、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统一我国河流流量的测量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
该规范涵盖了测量站点的选择、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流量测验的操作程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适用于所有对河流流量有监测需求的单位和个人。由于是专业规范,文档内容可能较为技术性,清晰无水印的PDF版本通常用于技术交流、教学研究或专业工作参考。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4.7.1冰期流量测验可采用流速仪法或声学多普勒法
1凿冰孔测流时,应先将碎冰或流动冰花排除再行施测: 2当测流断面骨水严重或断面内冰下冰花所古面积超过流 水面积的25%以上时,可将测流断面迁移至无冰上置水和冰花较
少的断面; 3封冻期冰层较厚时,宜采用专用冰钻钻孔测流; 4测定冰下死水边界时,可将系有红、白两色轻质纤维布的 则杆伸入有效水深处,或将长吸管伸入有效水深处,向管内注人与 水比重相近的有色溶液,观察水流是否流动; 5严寒天气,可采用在仪器表面涂煤油或加保温防冻罩等方 去防止仪器出水后表面结冰;当仪器结冰时,应用热水融化,不得 强行扭动或敲打来消除表面冰层。 6冰层不够坚固时,宜在早上气温较低时施测流量; 7测流断面发生层冰层水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布设临时断面测流; 2)当断面狭窄时,可将测流断面及附近一小段河段内冰层 全部清除,按畅流期方法施测; 3)对于较大河流,可分层施测。当分层施测困难时,可在测 流断面上钻出平行于流向的长槽冰孔。冰槽长度应根据 流速和水浸冰厚而定; 4)当各冰层之间水道断面未被水流充满时,可在测流断面 上游一定距离处钻若干穿透各冰层的冰孔,使水流经过 冰层集中至最下层,待水位平稳后,再在测流断面上按正 常方法施测。
4.8.1潮流量测验应根据测站水流特征和现有技术设备条件,采 用流速仪多线同时测流、声学多普勒动船法、时差法和代表流速等 方法。部署潮流量测验方案时,应优先选用本站常用测流方法。 4.8.2采用一线代表流速的测站,断面面积可借用近期施测资 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潮流量施测期间,应对原代表线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相关 关系进行校测,校测测次不少于15次,并进行t检验:
2重新建立代表线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相关关系时,率定测次 不应少于30次《木丝水泥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377-2016》,且定线误差总随机不确定度不应超过15%; 3作临时潮流量测验断面的,视情况,其定线精度可适当放 宽。 4.8.3采用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法的水文站,其定线精度要求应与 本规范第4.8.2条相同;每年应对原关系线进行校测,且校测测次 顺道盗冬不少王5次
4.8.4憩流时间应按下列方法确
1用流速仪候测涨、落潮憩流出现时问的垂线和测点位置, 宜由试验分析确定。未经试验时,垂线上的憩流平均出现时间,可 将流速仪放在0.4相对水深附近候测;全断面憩流平均出现时间, 当采用多线逐线施测时,可将流速仪放在岸边与中泓之间的一条 垂线上候测;当采用多线同时施测时,应按各垂线憩流时间的算术 平均值确定;当流速仪持续180s不出现讯号时,可视作憩流。当 测出的憩流有一段持续时间时,应取平均值; 2不用流速仪施测时,可点绘涨落潮流转向前后时段的断面 平均流速过程线插补算得
5流量测验成果检查和分析
采取相应的纠正和补救措施。 5.1.2单次流量测验成果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现场测验过程及记录的规范性、完整性; 2流量测验成果的合理性; 3流量测次布置的合理性。 5.1.3测点流速、水深和起点距测量记录的检查,应在现场对每 一项测量和计算成果,结合测站特性、河流水情和测验现场的具体 情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绘垂线流速分布曲线图,检查分析其分布的合理性。当 发现有反常现象时,应检查原因;有明显的测量错误时,应进行复 测; 2点绘垂线平均流速或浮标流速横向分布图和水道断面图 对照检查分析垂线平均流速或浮标流速横向分布的合理性。当发 现有反常现象时.应检查原因;有明显的测量错误时,应进行复测; 3潮流站采用代表线施测时,应点绘代表线流速过程线图: 检查分析流速变化过程的连续性、均匀性和合理性; 4采用固定垂线测速的站,当受测验条件限制现场点绘分析 图困难,或因水位急剧涨落需缩短测流时间时,可在事先制作的流 速、水深测验成果对照检查表上,现场填入垂线水深、测点流速、垂 线平均流速的实测成果,与相邻垂线及上一测次的实测成果对照 检。
校核,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合理性检查分析: 1点绘水位或其他水力因素与流量、水位与面积、水位与流 速关系曲线图,检查分析其变化趋势和:个关系曲线相应关系的 合理性; 2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进行资料整编的测站,可点绘水 位、流速、面积和流量过程线图,对照检查各要素变化过程的合理 性; 3冰期测流,可点绘冰期流量改正系数过程线图或水浸冰厚 及气温过程线图,检查冰期流量的合理性; 4当发现流量测点反常时,应检查分析反常的原因;对无法 进行改正而具有控制性的测次,宜到现场对河段情况进行勘察,并 增补测次验证。
量测点点绘在逐时水位过程线图的相应位置上。采用洛差法整编 推流的站应周时将流量测点点绘在落差过程线图上,并结合流量 测点在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曲线图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对 照检查。当发现测次布置不能满足资料整编定线要求时,应根据 水情情况增加测次 或调整下一测次的测验时机。
5.2.1测站应定期开展测站特性分析,其分析内容应主要包括测 站控制特性、水位流量关系、断面冲淤变化规律、垂线流速分布型 式和垂线流速在断面上横向分布规律。
5.2.2测站控制特性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绘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曲线图。将当年与前 年的水位或水力因素流量关系曲线点绘在同一张图上,进行对照 比较,从水位或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的偏离变化趋势,了解测站控 制的变动转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点绘水位与流量测点偏离曲线百分数的关系图,从流量测 点的偏离情况和趋势,了解测站控制的转移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 因; 3点绘流量测点正、负偏离百分数与时间关系图,了解测站 控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4将指定的流量值按多年的实测相应水位依时间连绘曲线 从与指定流量对应的水位曲线的下降或上升趋势,了解测站控制 发生转移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发生转移变化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5.2.3河床不稳定的站,应每隔3a5a对测站测流断面的冲淤 情况与水力因素及河势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河床冲淤规律及其 变化情况。
5.2.3河床不稳定的站,应每隔3a~5a对测站测流断面的冲淤
5.2.4应采用多点法实测资料.分析垂线流速分布型式、当断面
上各条垂线的流速分布型式基本相似时,可点绘一条标准垂线流 速分布曲线;当断面上各个部分的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完全相同 时,可分别点绘2条3条分布曲线。对水位变幅较大,且不同水 位级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同的测站,应对不同水位级点绘分布曲 线,并可采用曲线拟合得出的流速分布公式,分析各种相对水深处 测点流速与垂线平均流速的关系
5.2.5测站应在不同水位级采用多线法实测盗料分
6流量测验成果精度评定
6.1.1流量测验误差试验或比测试验应选择在具有一定代表性、 试验或比测条件适宜的水文站进行,其成果精度可通过误差试验 或比测试验资料分析评定;同一地区,测站特性和测验方法相同的 水文站,可采用本地区综合的成果精度作为评定依据。 6.1.2单次流量测验的精度指标应根据资料用途或服务对象的 要求确定。流速仪法应符合表6.1.2的规定大跨度梁板高支模施工技术,采用其他测流方法 可参照执行: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水文站,应取最高精度指标。
单次流量测验允许误,可根据需要分析确定。
6.1.2的规定时,可用绝对误差表示,其指标应通过本站历史资料 分析确定。
规范所规定的精度指标进行检验。当测站误差检验结果不符时, 应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改进测验方案
6.2.1流量测验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未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 误差和伪误差。随机误差应按正态分布,采用置信水平为95%的 随机不确定度描述,未定系统误差应采用置信水平不低于95%的 系统不确定度描述,已定系统误差应进行修正,含有伪误差的测量 成果应剔除
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儿个方面: 1)起点距定位误差; 2)水深测量误差; 3)流速测点定位误差; 4)流向偏角导致的误差; 5)流速仪轴线与流线不平行导致的误差:
6人水物体干扰水流导致的误差; 7)计时误差; 8)流速仪率定本身的误差; 9)测验方案不完善导致的误差,主要表现在测点测速历时 不足导致的流速脉动误差,垂线上测点数目不足导致的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误差,断面上测速垂线数目不足导致 的误差; 10)测验过程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11)测验条件超出仪器使用范围导致的误差。 2误差控制可采用下列措施: 1)建立主要测验仪器、测具及有关测验设备装置的定期检 查登记制度; 2)按有关规定对仪器及时进行检定、校测和维护保养; 3)按本规范B.8节的规定进行测宽、测深; 4采取有效措施,准确定位、减小流向偏角和测流设备的阻 水力; 5)测速时,宜使测船的纵轴与流线平行,并保持测船的稳 定; 6)规范操作程序; 7完善测验方案; 8)测验条件应符合仪器的使用范围。 .2.3浮标法的误差来源及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儿个方面: 1)浮标系数采用误差; 2)断面借用或断面测量的误差; 3)使用全断面浮标法时,浮标分布不均匀或有效浮标过少 导致浮标流速横向分布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4)在使用深水浮标或浮标测流的河段内DB11/T 1649-2019标准下载,沿程水深变化较 大引入的误差;
1)浮标系数采用误差; 2)断面借用或断面测量的误差; 3)使用全断面浮标法时,浮标分布不均匀或有效浮标过少 导致浮标流速横向分布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4)在使用深水浮标或浮标测流的河段内,沿程水深变化较 大引人的误差;
5)浮标观测误差; 6)计时误差; 7)浮标制作误差; 8)风向、风速对浮标运行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 2误差控制可采用下列措施: 1)加强浮标系数试验分析; 2)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实测断面,并按有关测宽、测深规定 控制断面测量误差; 3)使用全断面浮标法时,控制好浮标数量及横向分布位置 使浮标流速横向分布曲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4)采用深水浮标或浮杆法测流时,应按本规范第C.1.1条 第5款的规定选择测流河段: 5)应按本规范对浮标测速的技术要求及测流使用的浮标统 一定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测; 6用精度较高的秒表计时,并经常检查,消除计时系统误 差。 4声学多普勒法的误差来源及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误差来源分析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