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轨道交通盾构区间隧道管片预留注浆孔设计与施工管理技术要求简介:
轨道交通盾构区间隧道管片预留注浆孔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 - 孔位置:注浆孔应均匀分布在管片上,以保证注浆的均匀性。一般在管片的边缘和薄弱部位设置注浆孔,以增强隧道的结构稳定性。 - 孔径、深度:注浆孔的大小和深度应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管片的材质以及预计的注浆压力来确定,以确保注浆材料能充分填充隧道空间。 - 注浆材料:选择适合地质条件的注浆材料,如水泥浆、聚合物水泥浆等,同时要考虑材料的流动性、凝固时间等因素。
2. 施工管理要求: - 孔洞防护:注浆过程中,要对注浆孔进行封闭,防止泥土和其他杂物进入。注浆结束后,需进行封堵,保证注浆质量。 - 注浆工艺:注浆过程应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以保证浆体的均匀注入。同时,要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过浆或欠浆。 - 质量控制:对注浆孔的钻孔质量、注浆材料的质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注浆效果。 - 安全管理:注浆作业应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通风、防尘、防毒等,避免对施工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3. 后期维护:注浆完成后,需要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估,如必要,进行二次注浆或补强。同时,对注浆孔的封堵材料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封堵材料老化或破裂。
综上,预留注浆孔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是确保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结构稳定、安全、高效的重要环节。
轨道交通盾构区间隧道管片预留注浆孔设计与施工管理技术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5月21日
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 2019年5月21日印发 共印 3 份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