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

DB62/T 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5655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2/T 2992-2019《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是一份由中国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发布的施工技术规范。这份规范主要针对黄土地区高速公路的路基建设,为路基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提供具体的指导原则和标准。黄土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土壤易受侵蚀,对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黄土地区路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方法、材料选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路基的稳定性、排水、防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它旨在确保在黄土地区的高速公路路基建设中,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路基沉降、边坡滑坡等问题,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这份规范为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管理标准,是公路建设行业在特定地质条件下进行工程实践的重要参考文献。

DB62/T 2992-2019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B62/T 29922019

在现场采用试坑浸水试验确定目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坑宜挖成圆(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不应小于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并不应小于10m; 试坑深度宜为0.50m最深不应大于0.80m;坑底宜铺100mm厚的砂、砾石; 在坑底中部及其他部位,应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设置深度及数量宜按各湿陷性黄 土层顶面深度及分层数确定;在试坑底部,由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均匀设置观测自 重湿陷的浅标点在试坑外沿浅标点方向10m~20m范围内设置地面观测标点,观测精度为士 0.10mm; 试坑内的水头高度不宜小于300mm,在浸水过程中,应观测湿陷量、耗水量、浸湿范围和地 面裂缝。湿陷稳定可停止浸水,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 设置观测标点前,可在坑底面打一定数量的及深度的渗水孔,孔内应填满砂砾; 试坑内停止浸水后,应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连续5d的平均下沉量不大于1mm/d,试验终 正。

在现场采用试坑浸水试验确定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坑宜挖成圆(或方)形,其直径(或边长)不应小于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并不应小于10m; 试坑深度宜为0.50m最深不应大于0.80m;坑底宜铺100mm厚的砂、砾石; 在坑底中部及其他部位,应对称设置观测自重湿陷的深标点,设置深度及数量宜按各湿陷性黄 土层顶面深度及分层数确定;在试坑底部,由中心向坑边以不少于3个方向,均匀设置观测自 重湿陷的浅标点在试坑外沿浅标点方向10m~20m范围内设置地面观测标点,观测精度为土 0.10mm; 试坑内的水头高度不宜小于300mm,在浸水过程中,应观测湿陷量、耗水量、浸湿范围和地 面裂缝。湿陷稳定可停止浸水,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1mm/d; 设置观测标点前,可在坑底面打一定数量的及深度的渗水孔,孔内应填满砂砾; 试坑内停止浸水后,应继续观测不少于10d,且连续5d的平均下沉量不大于1mm/d,试验终 正。

T/IAC 31-2019 机器损坏保险公估作业规范DB62/T 29922019

计算自重湿陷量△zs,自天然地面算起。至其下全部湿陷性黄土层的底面为止,其中自重湿陷系数 5z小于0.015的土层不累计。

式中: 一一第层土的湿陷系数; hi一一第i层土的厚度,单位为厘米(cm); β一一修正系数。地面以下至6.5m深度内取1.5;6.5m深度以下,非自重湿陷黄土地基可不计算(即 β=0),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按(B.3)式中βo值取用。 计算总湿陷量△s,自地面以下1.5m算起,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至6.5m深度为止;对自重湿 陷性黄土地基计算至11.5m深度为止,其中非湿陷性土层不累计。 黄士地基湿陷类型和等级,应按表B.1规定划分

表A.1黄土地基湿陷类型、等级划分

DB62/T 29922019

DB62/T 29922019

C. 1. 1.5 时间

对于粗、细粒均质土,宜在压实后2h~4h内进行。 在进行K30测试时,发现不同时间的K30测试结果差别较大,尤其对级配碎石来讲更为明显。这是 由于不同的检测时间,其路基的含水率及板结强度不同。若在碾压完毕后2d~3d再进行K30测试,这样 虽然K30测试结果提高了,满足了K30的设计要求。但这样做会造成K30测试结果无可比性、不可信。因 此,为了检测路基填筑质量而进行的K30试验,只有在碾压完毕时一定时限内进行测试才有意义。

C. 1. 1. 6 测试界面

测试面应是平整无坑洞的地面。对于粗粒土或混合料造成的表面凸凹不平,应铺设一层约2mm~ 3mm的干燥中砂或石膏腻子。此外,测试面应远离震源,以保持测试精度。 细粒土(粉砂、黏土)只有在压实的条件下方可进行检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对地面不同深度 进行检测,地面以下最深至(=承载板直径)

C. 1. 1.7 天气因素

天或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不得进行试验,

形钢板。其直径为30cm、板厚为25mm。荷载板上

C. 1. 2. 2 加载装置

加载装置应满足下列规定: 液压千斤顶与手动油泵,通过高压油软管连接。千斤顶顶端应设置球铰,并配有可调节丝杆和 加长杆件,以便与各种不同高度的反力装置相适应。选用荷载应大于或等于50kN; 液压油软管长度至少为2m,两端应装有自动开闭阀门的快速接头,以防止液压油漏出; 手动液压泵上应装有一个可调节减压阀,可准确地分级对荷载板实施加、卸载; 测压表量程应达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5倍,精度不低于0.6级; 当使用测力计直接测量加荷荷载时,测力计精度应达到1%; 反力装置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最大试验荷载10kN; 下沉量测量装置由测桥和测表组成。测桥是用于安装测表固定支架或作为测表量测基准面,由 长度大于3m的支撑梁和支撑座组成,当跨度为4m时其截面系数应大于或等于8cm。测表宜 配置3~4个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或电子数显百分表,量程应不小于10mm,每个测表应配 有可调式固定支架。

C. 1. 2.3 其他

C.1.3试验仪器校验

试验仪器的校验应满足下列规定: 测试地基系数时,应对仪器进行测试校验: 新仪器进行试验的3个月内,应每月标定1次,以做出相应误差修正。当三次标定误差小

DB62/T 29922019

E.1.1强夯法具体要求如下:

(资料性附录) 显陷性黄土地区常见地基处理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E.1.2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强劵设备接测量放样位置就位,使劵锤对准劵点位置。测量劵前地面及锤底高程; 强夯置换墩体材料宜采用片石、碎石、砂砾、矿渣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300mm的颗 粒含量不宜超过总量的30%,并满足设计要求: 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时应停夯,停夯后向坑内回填材料与坑顶 平齐并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 击; 平整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击后的场地高程; 一按设计铺筑垫层,并分层碾压密实; 强夯置换夯击顺序以由内到外,隔孔分序跳打,逐一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应通过静力触探检查置换墩底情况及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少于墩点数1%,且不少于3点; 置换墩直径与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建设单位考核办法 铁办[2009]221号E.2.1冲击碾压法具体要求如下

DB62/T 29922019

E.3.9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DB11∕940-2012 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3.9成孔和孔内回填夯

成孔和孔内的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对整片处理,宜从里(或中间)向外间隔1~2孔进行,工 程量较大时可采取分段施工;对局部处理,宜从外向里间隔1~2孔进行; 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深度和垂直度; 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 经检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 设计标高。回填过程中控制好含水率且不宜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

换填法一般适用于地表下0.5m~ 软弱地基,选用石灰土、水泥土、水泥石灰稳定土或洁 争的素土。对于深层软基或要求沉降控制较严的路基、桥涵地基等,应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