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TRL-015:2021 电动汽车检测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pdf

CNAS-TRL-015:2021 电动汽车检测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CNAS-TRL-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52760
免费资源

CNAS-TRL-015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NAS-TRL-015:2021 电动汽车检测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pdf简介:

CNAS-TRL-015:2021 电动汽车检测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pdf部分内容预览:

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电动汽车检测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

本文旨在为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检测实 验室提供安全建议。适用于从事电动汽车整车、可充电储能装置、燃料电池系统、 驱动电机和各类高压零部件检测的实验室,电动摩托车检测实验室可参照使用

3.1安全 safety

《桥梁减隔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JT/T1062-2016》3.4 风险 risk

3.5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4.1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产品特性决定检测实验室面临起火、爆炸、有毒有害 物质及腐蚀性物质泄漏、电击、机械损伤等风险,风险可能发生在样品的运输, 处置、存储和检测等环节。实验室应持续识别、评价和管控这些风险,避免和减 少人身和财产损失。 4.2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最常用的储能装置类型。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物质和结 构特性决定了锂离子电池有较大的热失控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火焰温度 有时会超过1000℃,燃烧的激烈程度与电池荷电状态止相关,并与电化学类型 (电极类型、电解液类型)有关。引起热失控的原因可能是外部高温、外部冲击、 外部短路、内部短路等。电池用安全试验时更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电池包从内 部个别电池单元热失控到电池包起火爆炸有时会是几小时至几十小时的发展过 程。 4.3电池的组成物质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在高温或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会产 生浓烟和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氟酸、碳氢化合物等。 4.4电池中的电解液具有腐蚀性,在外力或内部压力致包装物破损会造成电解液 泄露,人体接触后会对皮肤、眼晴和粘膜造成伤害。 4.5电动汽车电源、供电线路具有高电压和大电流特性,存在人员触电、烧灼伤 的风险。发生短路时,也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4.6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带有高速旋转部件存在卷入和飞溅物击伤人员风险,电池 挤压、穿刺试验也存在人员遭受机械损伤的风险。 4.7电池火烧试验使用汽油做燃料,存在人员烧灼伤风险。 4.8电池拆卸(特别是在安全性测试之后的拆卸过程)和设备连接过程中可能出 现微小的漏液或者内短路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4.9电池在循环或者高倍率的电性能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内短路的情况,可能引 发热失控的风险

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6.2检测前的风险评价至少应考虑:

a)电池的组成成分。电池样品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主要与电池的结 构、生产一致性和电化学类型(电极类型、电解液类型)有关;一般来说,三元 锂电池最不稳定,依次是钻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b)电池系统中单元的数量。电池单元故障率一样的情况下,随电池系统中 单元数量增加,电池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加;更多的电池单元,也意味能存储 更多能量,一旦失控,危害也更大; c)电池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检测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运行比电池管 理系统不运行风险低; d)检测项目是否破坏电池的内部或外部结构。会造成电池系统内外部结构 损坏的项目风险高,反之,风险低。 e)电池系统的电量。电池组成成分及电池荷电状态相同的情况下,电池的 电量越高,发生热失控风险的时候释放的能量越多 6.3检测完毕后,也应对测试样品的存放风险进行评价,对风险高的样品要加施 危险标记,隔离观察24小时,无异常后,再存放至检毕库的危险物区域,或者 在委托方同意下进行盐水浸泡放电处置。测试后的电池样品,其存放期间的风险 评价至少应考虑: a)电池样品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主要与电池的结构、生产一致性和 电化学类型(电极类型、电解液类型)有关; b)电池系统中单元的数量级; C电池结构的破坏程度,如完好、变形、破损、电解液泄漏:

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d)检测过程中监控参数(电流、温度)是否出现异常 e)是否完成了 SOC 调整。

7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措施

实验室应确保从事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检测的人员掌握必要的电气安全知 识,得到应对电气火灾事故的培训;接受紧急救治和出现火灾或爆炸时应急处置 方案的培训演练,并保存培训的记录。从事高压带电检测的人员、样品安装和电 连接人员还应熟悉特殊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绝缘工具和测试设备的正确 运用。实验室还应确保从事电池检测的人员了解电池可能产生的化学因素危害, 熟悉常见化学危害救治指南,能正确运用个人防护装备、洗眼器和紧急喷淋装置

7.2实验室的结构和布局

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7.2.3当实验室在永久控制之外的地点或设施中实施有关检测活动时,应确保满 足以上有关设施和安全的要求。

7.3.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确保实验室区域所有人员(包括参观者) 在需要时都能够获得: a)灭火器,灭火系统; b)个人防护用品(眼护具、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鞋); C)泄漏物吸附材料。 7.3.2安全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必要时更换。 7.3.3应制定相关安全设备采购、验收等文件,以确保采购和使用的设备符合要 求

GB 51192-2016 公园设计规范7.4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

7.4.1实验室在签订合同前完成风险评价,确定检测安全风险能否控制在实验室 能接受的风险水平内。将存在的风险及实验室的控制措施告知客户并被接受。必 要时,实验室可要求客户提供分析评估所需信息和/或风险控制需要的技术支持 7.4.2对进入实验室的客户进行必要安全培训,确保进入工作场所的客户和其他 访问者清楚有关安全风险,了解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方案。实验室为客户和其他访 问者提供必需的防护装置。经专业人员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允许客户和其他访 问者进入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

7.5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7.5.1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时应考虑方法的安全性,优先选用风险较低的检测方 法。应选用风险较小的工作流程,例如电池滥用安全性试验可以先单元、模块 再电池系统的顺序测试。 7.5.2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检测流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预警,如试验前进行安 全检查,必要时用声、光发出预警,通知人员离开试验区域。风险较高的检测活 动,应经过批准后开展。 7.5.3检测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对与检测工作有关的每一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对 风险程度较高的过程制定预防措施,并将这些措施纳入检测作业指导书。这些措 施可以是但不限于: a)规定进行某项操作时必须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和使用的防护设备; b)样品安装、检查或设备维修时防止设备误动作的互锁措施; C)进行风险程度较高的活动时,安排监督和保护人员; d检测中、检测后样品出现化学成分泄漏时处理措施,

7.6.1对检测物品在实验室的全过程进行安全控制,识别这些物品对检测人员或 其他相关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控制这些危害因素。

DB32/T 1691.12-2015标准下载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7.6.2接收物品时应获得物品与安全有关的特性以及安全处置方面信息,以便评 价安全风险和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检测后对物品的正确处理。 7.6.3搬运电池系统时,需先做好电极的绝缘,防止发生短路;宜用适合的工具 实施搬运工作,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避免搬运过程中发生电池跌落或 碰撞,如果发生,重新评价电池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搬运工作应由有经验的或得 到止确指导的人员进行,搬运人员需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7.6.4储存时电池相互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检毕样品,确认样品状态正常 并将电池包或电池模块调整到企业规定的存放或运输要求的SOC状态(SOC 不高于50%)后存放到检毕电池区域。对在检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样品或变形 及结构损坏的样品隔离放置,观察无害后再入库。 7.6.5检毕的物品可归还给客户,如有合同约定,也可由实验室委托有资质的废 弃物处理公司处理,并做好记录。

发布日期:2021年3月31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