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4/T 1852-2016 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pdf简介:
"DB44/T 1852-2016" 是中国地方标准(DB)中的一项技术标准,全称为《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技术规程》。该标准主要针对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在进行对接焊接后,对其接头进行超声波检测的方法、程序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奥氏体不锈钢因其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疗等领域,其薄板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安全。
该标准涵盖了检测设备的选择、检测方法(如脉冲反射法、穿透法等)、检测参数的设定、缺陷的识别和评价等方面,旨在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确保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工作科学、规范,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而言之,DB44/T 1852-2016 是一项关于奥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技术指导文件,对于相关行业的生产和检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B44/T 1852-2016 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pdf部分内容预览: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18522016
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
本标准规定了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仪器调 节、检测准备、检测方法、缺陷记录、缺陷评定、质量分级、检测记录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t)为3mm≤t<10mm的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对接焊接接头的手工超声检 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钢焊接接头、外径小于159mm的奥氏体不锈钢制承压设备环向对接焊接接 头、内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的超声检测《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125-2016》,也不适用于外径小于250mm的纵向焊接接 头超声检测。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905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 GB/T27664.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 GB/T 27664.2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2部分:探头 GB/T 27664.3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3部分:组合设备 NB/T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3.1和NB/T47013.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4.1.1检测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焊缝超声检测经验,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取得UTIⅡI级及UTIⅡI级以 上等级资格证书。 4.1.2检测人员应接受有关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的培训,并掌握一定的材 和焊接知识。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等有一定了解;对检测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4.1.1检测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焊缝超声检测经验,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取得UTIⅡI级及UTIⅡI级以 上等级资格证书。
应符合GB/T27664.2的规定,并应具备以下要
a 横波单斜探头,频率为2MHz~5MHz,晶片尺寸≤96mm²,前沿≤10mm,分辨力≥20 dB。 b) 探头折射角β(K值): 1)纵向缺陷及斜平行法横向缺陷检测时: ?工件厚度3mm~4mm,应采用68°~~72°(2.5~3); ?工件厚度4mm~10mm,应采用63°~68°(2~2.5)。 2)平行法横向缺陷检测应采用45°(1)。 C 探头与超声检测仪应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其始脉冲宽度应尽可能小,一般小于或等于2.5 mm
应使用GB/T27664.1规定的超声检测仪。
4. 2. 3 组合性能
选择的检测仪组合性能应符合GB/T27664.3的规定,并与选用的探头相匹配,以便获得最佳 灵敏度和信噪比。扫查灵敏度应使检测范围内最大声程处反射体回波高度达到20%以上,信噪比应 达到2:1。
4. 2.4 对比试块
4.2.4.1按GB/T23905规定准备试块,对比试块的材料应与被检材料相同,厚度与与被检材料差 不大于2mm)不得存在大于或等于Φ2mm平底孔当量直径的缺陷。试块的中部设置1对接焊接接 头,该焊接接头的坡口型式应与被检焊接接头相似,并采用相同的焊接工艺制成。 4.2.4.2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图1。对比试块的表面粗糙度与被检材料相同。切槽位于焊缝 中心,可采用线切割、电火花或其它合适方式进行加工。槽深为板厚的10%(误差0.1板厚 ±15%),槽长为试块宽度全长,槽宽一般应≤1mm。
5.1检测仪时基线调节
表1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
6.1原则上采用单一角度的横波斜探头在焊接接头的单面双侧实施1至2次反射波法检测。受几 何条件限制,只能在焊接接头单面或单侧实施检测时,应将焊接接头余高磨平或增加其它角度检 测,尽可能减少未检测区。 6.2焊接接头两侧的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锈蚀、油垢等。去除余高的焊接接头,应将余 高打磨到与邻近母材平齐
6.3探头移动区N应满足下述规定。 a)当板厚t在3mm≤t≤6mm范围内时,N值应符合公式(1)要求; b)当板厚t在6mm 其中: P= 2Kt = 2ttan β. 式中: N 探头移动区,mm; P. 跨距,mm; 工件厚度,mm; β. 探头折射角,单位为度(°); 长 tan β 。 .1.1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7.1.2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回波,应根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位置及焊接接头情况,判断其 是否为缺陷回波 7.2.1为检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应在垂直于焊接接头方向作锯齿型扫查。探头前后移动的距离应 保证声束扫查到整个焊接接头截面及热影响区。扫查时,探头还应作10°~15°的转动。如不能 转动,应适当增加探头声束的覆盖区。 7.2.2为确定缺陷位置、方向、形状,观察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波与伪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 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7.3.1保留余高的焊接接头,可在焊接接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中心线成不大于10。的余 平行扫查,见图3a)规定。 平行扫查,见图3a)规定。 7.3.2去除余高的焊接接头,将探头置于焊接接头表面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见图3b)规 7.3.2去除余高的焊接接头,将探头置于 DB44/T 18522016 图3斜平行和平行扫查示意图 8.1.1反射波幅位于定量线及以上区域的缺陷应予以记录。 8.1.1反射波幅位于定量线及以上区域的缺陷应予以记录。 8.1.2位于I区的缺陷如被判为危险缺陷时《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管理细则2012》,也应予以记录。 8.1.3以获得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的位置测定缺陷位置。应分别记录缺陷沿焊接接头方向的位置 缺陷到检测面的垂直距离、缺陷偏离焊接接头中心线的距离以及缺陷最高波幅。 3.2.1反射波幅位于定量线及以上区域的缺陷,推荐以下两种方法测定缺陷指示长度。 a)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用6dB法测长; b)在测长扫查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反射波峰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时,用端点最大回波 dB法测长。 8. 2. 2 反射波幅位于 I 区的缺陷,需记录时, 以评定线灵敏度采用绝对灵敏度法测长。 9.1超过评定线的回波应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并结合缺陷位置、动态波形及 工艺特征作判定。如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应辅以其他方法作综合评定。 9.2相邻两缺陷间距小于较小缺陷长度时,作为一条缺陷处理,两缺陷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指 示长度。条状缺陷近似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以两端点距离作为其间距;点状缺陷以两缺陷中心 距离作为其间距。 10.1焊接接头不能许存在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 10.2评定线以下的缺陷均评为I级。 10.3对接焊接接头质量分级按表2规定进行 10.1焊接接头不能许存在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 GB/T 36669.1-2018标准下载表2焊接接头质量分级 1.1应按照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检测过程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超声检测记录除符合 B/T47013.1的规定外,还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工艺规程版次或操作指导书编号。 b) 检测技术等级。 C 检测设备器材: 1 检测仪器型号及编号; 2) 探头(类型、晶片尺寸、折射角(K值)、标称频率等); 3) 试块型号; 4) 耦合剂。 d) 检测工艺参数: 1) 检测范围、扫查范围(面、侧等); 2) 检测比例; 3) 扫查方式; 4) 检测灵敏度; 5) 耦合补偿量等。 e 检测结果 1) 检测部位示意图; 2) 缺陷位置、尺寸、回波波幅等; 3) 缺陷评定级别; 4) 缺陷类型、缺陷自身高度(在用承压设备检测时)。 f 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1.2 应根据检测记录出具检测报告。超声检测报告(参见附录A)除符合NB/T47013.1的规定 外,还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委托单位 b) 检测技术等级; C) 检测设备器材:仪器型号及编号、试块、探头、耦合剂; d 检测示意图:检测部位、检测区域以及发现的缺陷位置、尺寸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