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pdf

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609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pdf简介:

"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pdf"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中的一项具体标准,全称为《农用地定级技术规程》。这个标准于2012年发布,主要针对我国农用地的定级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

该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确定农用地的质量等级,以便于合理利用、管理和保护农用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它涵盖了农用地的分类、定级要素、定级方法、定级标准等内容,包括土地的肥力、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因素。

通过这个规程,可以对农用地进行分级,从一级到五级,等级越高,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越好。这对于农业发展规划、土地使用权流转、农业项目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pdf" 是我国农用地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障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6-2012.pdf部分内容预览:

将各定级因素记分量求和,结果作为单元记分量。

6.3.6.2计算定级指数

H,第i个定级单元的定级指数; F:第i个定级单元相应的标准样地分值; 一第1个定级单元内第i个定级因素的记分量,

根据单元定级指数,采用等间距法、数轴法或总分频率曲线法初步划分级别,要求如下: a)等间距法:按照定级指数,采用相同间距划分级别; b) 数轴法:将定级指数标绘在数轴上,选择点数稀少处作为级别界限; ) 总分频率曲线法:对定级指数进行频率统计,绘制频率直方图JG∕T 240-2009 建筑遮阳篷耐积水荷载试验方法,选择频率曲线突变处作为级别 界限。 具体操作步骤见附录D

步划分的农用地级别进行校验,确保农用地级别

及单元划分的合理性、定级因素选取的准确性、定

农用地定级校验方法如下: 在所有定级单元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将实测结果与定级结果进 行比较,如果与实际不符的单元数小于抽取单元总数的5%,则认为计算结果总体上合格,但 需要对不合格单元的相应内容进行校正;如果大于5%,则按工作步骤进行全面核查、自检、 校正; b)初步定级成果完成后,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并写出书面论证意见,承担单位根据论 证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将有关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初步划分的农用地级别要具有明显的正级差收益,否则需要重新进行调整与计算; d)对初步定级成果至少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校验。

农用地级别调整与校验方法如下: a)对不合格的定级单元,需要按照定级程序重新计算; b)详细记录调整过程,并与原有计算资料并整理,归人档案; C)校验合格的农用地级别确定为农用地定级结果,将级别边界落实到大比例尺现状图上,并核实

相应土地利用类型和权属单位。

相应土地利用类型和权属单位。

农用地定级成果包括图件、数据、文字报告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8. 1.1农用地定级图件

GB/T 284052012

农用地定级图件包括工作底图、中间成果图和农用地级别图,具体如下: a)工作底图:农用地定级工作底图采用1:10000至1:5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原则上应与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精度一致。 b) 中间成果图: 1)定级单元图; 2) 定级因素因子分值图; 3) 定级修正系数图。 )最终成果图:农用地级别图

8.1.2农用地级别成果图编绘要求

8. 1.2. 1比例尺

农用地级别图的比例尺为1:10000至1:50000,原则上应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精度一致。

8.1.2.2上图要表

上图要素包括: a)县级、乡级、村级行政界线; b)级别界线; c)重要的线状地物或明显地物点等。 8.1.2.2.2图面配置还包括图名、图廓、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方位坐标、面积汇总表、编图单位、编 图时间、邻区名称界线等内容

8.1.2.3级别图斑

编制级别图时需要将级别相同 班,图班面积不小于6mI

8.1.2.4图件内容标注

用图示、注记等标注定级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a)用阿拉伯数字(1,2,3,)分别表示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b)用黑色实线表示级别界线; c)各地根据需要编绘彩色级别图,级别图以暖色调为主,级别色差明显,图面色调和谐。 图式见附录E。

用图示、注记等标注定级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a) 用阿拉伯数字(1,2,3,)分别表示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b)用黑色实线表示级别界线; c)各地根据需要编绘彩色级别图,级别图以暖色调为主,级别色差明显,图面色调和谐。 图式见附录E。

农用地级别面积量算与统计要求如下!

b)打破图斑的单元面积量算,以图斑面积加以控制; c)认真核对面积数据,建立统计台帐,归入档案 d)经核实、汇总后的级别面积以公顷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8.3编制成果报告及基础资料汇编

农用地定级工作报告反映定级 的目的、任务、工作依据、人员组成、工作进 度、资料收集与整理、技术运用、经费开支 同题与对策、成果应用建议等

B. 3. 2技术报告

农用地定级报告的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 b 定级技术方法,包括定级指数计算方法的确定、定级因素量化、级别划分的方法、校验与调整 定级成果的方法、计算机技术在定级中的应用和其他需要说明的技术问题; 定级成果及其分析,包括农用地级别分布特点及规律、地域组合特点、差异原因、农用地利用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d 定级成果应用分析。

8. 3. 3基础资料汇编

农用地定级基础资料汇编要求如下: a)原始数据与资料; 中间成果资料; C) 相关的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等; d)基础资料信息数据库及成果统计册、电子文档等。

农用地定级工作承担单位按照主管部门批准的任务书要求,全面完成定级任务并经自检合格 订提出验收申请。

验收内容以本标准各项规定为准,包括定级工作程序、方法、成果、档案、检验方法与结果等 重点检查农用地定级结果、技术报告、数据表、成果图、基础资料汇编及相应的电子文档成果。

9.1.3验收程序和方法

9.1.3.1验收的电请与

任务承担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所需资料;验收申请受理后,主管部门下 发验收通知,提出验收工作要求,组织验收

9.1.3.2验收方法

GB/T 284052012

按照任务书,采取全面核查与抽样核查相结合、室内核算与实地勘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验收,承担 单位对相关成果的电子版进行演示。

9. 1. 4验收组织

验收由下达任务部门组织,验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9.1.5验收项目与标准

农用地定级验收项目与标准如下: 定级因素选择合理性检查; b) 单元划分检查,抽查单元总数的5%~10%,错误率不超过5%; c 定级指数计算方法、过程、结果检查; 级别结果检查,抽查图斑总数的5%~10%,错误率不超过5%; 统计面积和图斑量算面积核查,抽查总数的10%~20%,错误率不超过5%; 编图检查,抽查图斑总数的10%~20%,其图示、符号、注记等错误率不超过5%; g) 定级报告检查,核查内容是否全面、论述是否清楚、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处理是否得当。 符合以上各项要求的,评为合格。

9. 1. 6验收报告

出验收报告,经验收组成员签字后,报下达任务

为保持成果的现势性,农用地质量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定级成果进行全部 成局部更新。

每2年至3年,对农用地级别进行社会经济因索调整,修订原成果;每6年全面更新农用地级 地质量发生较大变化的局部地区,露要及时更新

接本标准规定的农用地定级工作程序进行

9.3.1.1初始定级档率

档案内容需要能全面反映农用地定级工作的全过程,对受理任务、编写任务书、定级工作程序与方 法、工作成果及检查验收等各环节形成的各种资料及文件都要收集、整理齐全,及时归档,确保档案材料 的完整。

GB/T28405—2012

9.3.1.2更新成果档案

成果更新工作中,注意保持新老资料的连续性;成果更新后的资料作为当前农用地定级成果存档: 原农用地定级成果作为历史资料存档。

通过验收并经公布(公示)的成果才能应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用地定级工作附表

表A.1农用地定级备选因素因子

表A.2农用地定级因素权重调查表

表A.3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权重调查表

GB/T284052012

土地位置, 县(市) 多(镇)

GB/T284052012

表A.6标准样地属性登记表

:对标准样地编号时,按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产量水平最高的为1号 如果省在县内设有省级标准样地,则在县内的省级标准样地编排在前,作为县内农用地定级的标准样地 使用。

表A.7标准样地特征分值表

表A.8定级因素分级记分规则表

表A.9土地级别面积统计表

B.1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农用地定级因素因子量化、无量纲化方法

对于扩散型的因素,如中心城镇影响度、农贸中心影响度、道路通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其作 直会按一定规律衰减(指数衰减或直线衰减)而面状因素具有非扩散性,则直接采用区域赋值的方

B.1.1.3各级扩散源的作用分值

级扩散源的作用分值计算见式(B.3):

M一一第i级扩散源的作用分值; K;第i级扩散源的作用指数,K:值依据各级扩散源的类型、规模、功能等条件确定。

DB13∕T 2482-2017 公路无伸缩缝桥梁技术规程B,1.1.4扩散因素作用分值

计算公式见式(B.4)

GB/T 284052012

式中: F——某空间扩散因素作用分值; n—某空间扩散因素级别数;

B.1.2面状因素因子作用分值计算方法

B.1.2.1最大最小值法

对面状赋分的因素、因子,其指标分值计算通常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按公式f=100(;~工mie)/(mx一工i)计算指标分值初值,式中f:为某因素、因子指标值 的作用分,工min、工mx、;分别为指标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但对末一级指标的分值不按零考虑,而是根 据土地质量的衰减程度由经验法确定。 第二步:对求算出的指标分值初值部分进行修正。具体修正要视土地质量衰减是否均衡等情况而 定,均衡衰减修正幅度最小甚至为零,非均衡衰减视情况做一定修正。以修正后的分值作为指标分值最 终值。 对无指标值表示,只有定性说明的因素、因子,可直接按各区域因素、因子状况赋予一定分值,分值 体系采用(0,100)的半封闭区间。

B.1.2.2均值度法

表示随机变量X的炳, 取X,时的概率《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产品内部的微气候 GB/T 4798.9-2012》,则区域的均质度D可由式(B.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