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91-1993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pdf简介:
"JGJ91-1993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根据1993年制定的建筑设计标准。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科学实验建筑的设计,它详细规定了这类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涵盖了实验楼、实验室、检测站、研究中心等各类科学实验设施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的结构安全、防火、通风、空调、电气、给排水、防辐射、防污染、实验设备布局、实验室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它有助于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功能性、高效性和舒适性,以满足科学研究的特殊需求。
由于这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规范,非专业人士可能难以直接阅读和理解,通常需要由建筑设计师、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或相关行业的工程师来查阅和应用。
JGJ91-1993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6. 1. 1 通风柜宜采用标准设计产品。 4. 6. 1. 2 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宜采用节能型通风柜。 4.6. 1.3 通风柜内衬板及工作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同应具有相 的耐腐、耐火、耐高温及防水等性能。应采用盘式工作台面并应
。6.1.6通风柜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 吉合。
开主要人流及主要出入口。不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GB∕T 50445-2019 村庄整治技术标准,通风柜应远 离外窗布置;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通风柜应远离室内送风口布 置。当两者矛盾时,应调整室内送风口的位置。
4.6.2.1实验台宜采用标准设计产品。 4.6.2.2实验台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同应具有相应的耐磨、而 芮、耐火、耐高温、防水及易清洗等性能。
宜与实验台体的公用设施支架或与实验台体靠近的独立公用设施 支架或管槽结合在一起。实验用水盆亦宜与实验台体结合在一起。
4.6.2.4实验台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紧 密结合。
。6.2.4实验台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
4.6.3.1通用实验室的内墙上宜设置嵌墙式或挂墙式物品柜 架)。物品柜(架)底距地面不应小于1.20m。
牢固连接,物品柜(架)横隔板应上下位置可移动。
5.1.1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辐 射防护、环境保护法规和规定。 5.1.2 科学实验建筑底层的门、窗宜采取安全防盗措施。 5.1.3 放射物质存场所,应设置防盗、防盗窗及报警装置 等设施
5.1.1科学实验建筑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辐
射防护、环境保护法规和规定。
5.1。4对限制人员进入的实验区可
置警告装置或标志。对放射源的贮存室除应设置警告装置 外,还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
5.2.1科学实验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
5.2.1.1有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 低于1h的非燃烧体。 5.2.1.2由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的安全出口 不宜少于两个。
凡进行对人体有害气体、蒸汽、气味、烟雾、挥发物质等实
5.3.3含汞的实验室应设置特制的通风柜。该类实验室的地面、
楼面、墙面、顶棚、实验台、门、窗等均应采用不开裂、不吸附、不渗 漏的材料,并应设有集槽、沟、瓶等设施。地面、楼面应有不小于 1%的坡度,地沟、地漏应具有收集散失汞的功能,室内下部应设排 风口。
5.3.5必须存放少量日常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实验室,
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5.4.1按现行有害微生物及病毒的4等分类(见附录A),防生物 危害实验室相应分为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及生物安全1级实验室。
5.4.2.14级实验室用于从事高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 宜设计成独立建筑物。需与其它实验用房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 必须有明确分区及隔离
5.4.2.2实验室内必须维持负压,向室外排风必须经特殊过
5。4.2.3必须为工作人员出入提供以下流程的房间:过渡间一
服室一淋浴间一实验服室一实验室。从过渡间至实验室应 衣次递降20~30Pa的压差。
5.4.2.11实验区入口处必须设置危害性标志、安全告 作状况标志灯。
5.4.3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
可与其它科研用房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但其与公共区或其它用 房之间必须设过渡间。
5.4.3.2实验室内必须维持负压。丛公共区或其它用房
室应维持依次递降10~20Pa的压差,向室外排风必须经 滤
5.4.3.3 应为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出入提供消毒设施。 5.4.3.4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及双门高压蒸汽 消毒锅。 5. 4. 3. 5 实验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线 5.4.3.6 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窗及管道穿洞必须严格密 封。 5. 4. 3. 7 实验室内不应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它固定设施 5.4.3.8 实验室出入口处必须设置洗手盆并应采用光电式龙 头开关。
5.4.4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
5.4.4.12级实验室用于从事低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 验室区内宜配备I级或Ⅱ级生物安全柜及消毒锅。 5.4. 4.2 实验室的地面、墙面应便于清洗。 5.4. 4.3 实验室内不宜采用固定式实验台及其他固定设施, 5.4.4.4 实验室内应设洗手盆。 4。5生物安全I级实验室用于从事微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 验,其设计要求与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基本相同,但可不配备生
5.4.5生物安全I级实验室用于从事微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 实验,其设计要求与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基本相同,但可不配备生 物安全柜及消毒锅,
6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
6.1.1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计除应按现行的《采 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
6.1.1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计除应按现行的《采暖通风
6.1.2防火、防烟和排烟设计除应按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
6.1.3空气净化设计应符合现行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规定
6.2.1 采暖地区通用实验室的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为18~ 20℃。 6.2.2 采暖系统宜按南北朝向分开环路设置。 6.2.3 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宜按每个自然开间的采暖热负荷进行 设置。
6.2.5采暖系统应在每个环路回水干管末端和每根立管上设带
短管的阀门。立管的阀门和泄水用的带短管阀门不宜安装在地沟 内。
6.3.1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其送排风
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其送排风系统也应按
6.3.2每个排风装置宜设独立的排风系统。同一个实验室内的所
6.3.3通风柜柜口面风速值宜按表6.3.3确定。
通风柜柜口面风速值表6.3.3
6.3.4工作时间连续使用排风系统的实验室应设置送风系统,送 风量管为排风量的70%,并应根据工艺要求对送风进行空气净化 处理。对于采暖地区,冬季应对送风进行加热。送风气流不应破坏 实验室排风装置的正常工作。 间歇使用排风系统且排风量大于每小时两次换气的实验室, 应设置有组织的自然进风。对于采暖地区,冬季应由建筑物的采暖 系统补充加热进风的耗热量。
6.3.5排风系统的排风装置、风管、阀门、附件和风机等的材质应
当按防腐或其它要求必须采用难燃烧材料或可燃烧材料制作 风管时,只可在本实验室范围内敷设该种风管。当必须穿越其它房 旬时,用难燃烧材料或可燃烧材料制作的通过式风管应沿其全长 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套管或防护结构。 不得利用建筑物的可燃烧和难燃烧结构直接作为风管侧壁。 当排除易于冷凝的气体时,不得利用建筑结构作为风管侧壁
6.3.6排风机宜设置在建筑物(不含排风机房)之外。排除
体的排风机不得设置在送风机室内。
6.3.7送排风机的进出口应设置长度为0. 15~0.30m的
6.3.8排风系统宜在排风机吸入侧的管段上设置消声装置,排风
6.3.11排风系统排出的有害物浓度超过有关标准规范规 许排放标准时,应采取净化措施
6.3.13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通风设计应符合现行有 规范的规定
6.4.1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2℃地区的通用实验 室,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6.4.1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2℃地区的通用实验
室,宜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28℃,相对湿度小于65%
6.4.4专用实验室的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按工艺要习
6.4.9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为实验室的改造和发展提供
当科学实验工作需要空气调节系统长期连续运车
源、水源以及空气调节所需制冷量、冷水温度和工艺需求与特点等 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科学实验建筑的改建和扩建提供一定的余量。
7.1.1本章规定适用于压力不大于0.8MPa的氢气、氧气、氮气、
7.1.2气体管道设计除应按现行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工业
7.1.3氢气、氧气和煤气管道以及引入实验室的各种气体管道支
管宜明敷。当管道井、管道技术层内敷设有氢气、氧气和煤 时,应有换气次数为每小时1~3次的通风措施。
7.1.4按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的通用实验室,各种气体管道
7.1.5穿过实验室墙体或楼板的气体管道应敷在预埋套管内,套
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用非燃烧材 封堵。
7.1.6氢气、氧气管道的末端和最高点宜设放空管。放空
出层顶2m以上,并应设在防雷保护区内。氢气管道上还应 口和吹扫口。放空管、取样口和吹扫口的位置应能满足管道 吹扫置换的要求。
7.1.7氢气、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有接地要求的
7.1.7氢气、氧气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有接地要求的 气体管道其接地和跨接措施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7.1.8管道敷设要求
JC 495-1992(1996) 玻璃熔窑用致密锆英石砖β.1输送干燥气体的管道宜水平安装,输送潮湿气体的管
7.1.8.3氢气管道与其它可燃气体管道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
小于0.50m;交又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0.25m。分层敷设 气管道应位于上方。
7.1.8.5气体管道不得和电缆、导电线路同架敷设
7. 2管道、阀门和附件
7.2.1气体管道宜采用无缝钢管。气体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 的气体管道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缝钢管。 7.2.2管道与设备的连接段宜采用金属管道。如为非金属软管 宜采用聚四氟乙烯管、聚氯乙烯管碧云山庄别墅几套平面方案图,不得采用乳胶管。
其它气体管道可采用铜、碳钢和可锻铸铁等材料。氢气和氧 所用的附件和仪表必须是该介质的专用产品,不得代用
7.2。4阀门与氧气接触部分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密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