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GB/T 38978-2020 耐火材料 应力应变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法)简介:
GB/T 38978-2020《耐火材料 应力应变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法)》是中国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耐火材料进行三点弯曲法应力应变试验的方法。三点弯曲法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材料在受弯曲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以评估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在该试验中,测试样品通常被夹持在固定的支点上,然后在中间点施加弯曲载荷,使得样品在三个点上受到均匀的弯曲。通过测量和记录样品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可以得到材料的抗弯性能数据。这对于理解和预测耐火材料在高温使用中的机械性能变化,如热膨胀性、蠕变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GB/T 38978-2020标准为耐火材料的三点弯曲法应力应变试验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方法,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GB/T 38978-2020 耐火材料 应力应变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法)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978—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瓷耐火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宜兴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如航、宋艳艳、章健、朱惠良、高建荣、徐文渊、彭学峰、齐书祥、李洪波、 刘士范、蒋正跃、陈松林、季维锋,
GB/T38978—2020
DB61/T 1234-2019标准下载耐火材料应力应变试验方法 (三点弯曲法)
本标准规定了耐火材料应力应 武验步骤、结果计异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定形烧成耐火制品、化学结合 品和不定形耐火材料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513.5不定形耐火材料第5部分:试样制备和预处理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0325定形耐火制品抽验收抽样检验规则
常温或将试样加热到试验温度,保温至规定的时间,对试样上表面施加以一定速率增加的载荷直至 试样断裂,在试样下表面测量弯曲试样的中心变形量,记录载荷和对应的中心变形量,从而计算出试样 的应力和应变。
GB/T 389782020
4.2.1加荷装置应具有2个下刀口和1个上刀口,3个刀口应互相平行。下刀口之间的距离为 (125土2)mm,上刀口应放置在2个下刀口的正中,精确至±2mm。 4.2.2刀口和试样在试验温度下接触时应不发生任何反应。 4.2.3刀口长度应比试样宽度至少长5mm,刀口的曲率半径应为(5士1)mm,使用过程中刀口应定期 检查,以保证其曲率半径符合规定。 4.2.4两个下刀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间距应在室温下测量,精确至土0.5mm。 4.2.5加荷装置应能以规定的加荷速率对试样均匀地加荷,并应具备记录或指示试样断裂时载荷的装 置,示值精度应为±2%。
4.2.1加荷装置应具有2个下力口和1个上力口,3个力口应互相平行。下口之间的距离为 (125±2)mm,上刀口应放置在2个下刀口的正中,精确至±2mm。 4.2.2刀口和试样在试验温度下接触时应不发生任何反应。 4.2.3刀口长度应比试样宽度至少长5mm,刀口的曲率半径应为(5士1)mm,使用过程中刀口应定期 检查,以保证其曲率半径符合规定。 4.2.4两个下刀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间距应在室温下测量,精确至土0.5mm。 4.2.5加荷装置应能以规定的加荷速率对试样均匀地加荷,并应具备记录或指示试样断裂时载荷的装 置,示值精度应为土2%。
1试验炉应能同时加热加荷装置和试样,在试验时试样上的温度应均匀分布,温差不超过土10° 2对于含碳等易氧化试样,试验炉中试样周围的气氛应是中性的或还原性的,以保护试样免
4.5.1应在试样张力面中点附近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4.5.2应事先确定测量的温度和试样张力面中点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定期检查 4.5.3试验期间应使试样张力面中点保持在试验温度下
4.5.1应在试样张力面中点附近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能控制温度在(110±5)
能控制温度在(110±5)℃。
分度值不大于0.05mm
分度值不大于0.05mm。
GB/T38978—2020
5.1.1定形耐火制品样品的抽取及数量按GB/T10325进行,也可按双方约定的数量。 5.1.2对不定形耐火材料,每组试样应不少于3个
5.2.1通常情况下,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应为长条体,横截面为(25土1)mm×(25土1)mm,长约为 50mm,每个试样长度方向上的相对面应相互平行,允许偏差不超过土0.2mm,横截面的对边应相互 平行,允许偏差不超过0.1mm,应保证试样表面平滑,棱角完整。不定形耐火材料推荐横截面为 40士1)mm×(40士1)mm,长约为160mm,其他尺寸在报告中注明。 51C 5.2.2在常温下,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中部的高和宽,精确至土0.1mm
5.3.1由定形制品上切取的试样、如果已知制品的压制方向,应保留垂直于压制方向的一个原砖面做 样的压力面,并做标记.而长度方向的其他表面不应有原砖面。 5.3.2使用制备的不定形耐火材料试样,以成型时的侧面作为试样的压力面。 5.3.3一般情况下,试样应在(110士5)℃干燥至恒量;对易水化试样,应尽可能干切,如需湿切,湿切后 用干布将水擦干后立即在电热干燥箱内(110士5)℃干燥至恒量;对含碳材料,湿切后立即在电热干燥箱 内40℃以下干燥至恒量。 5.3.4对化学结合耐火制品或不定形耐火材料,通常需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条件需经有关方面协商 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3.1由定形制品上切取的试样,如果已知制品的压制方向,应保留垂直于压制方向的一个原砖面做
1.1将试样对称地置于下刀口上,试样与下刀口接触面的中心位置安装位移测量装置。 1.2使上刀口在试样的压力面中部垂直地均匀加荷,直至试样断裂。应力增加速率应符合下 定: 致密耐火制品(0.15±0.015)MPa/s:
致密耐火制品(0.15土0.015)MPa/s:
GB/T 38978—2020
隔热耐火制品(0.05土0.005)MPa/s 6.1.3记录加荷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载荷值和对应的中心变形量
6.2.1试验温度应由有关方面商定,推荐使用100℃的倍数(如1000℃,1100℃,1200℃等),如果需 要也可使用50℃的倍数(如1050℃,1100℃,1150℃等)。 6.2.2将试样对称地置于试验炉内的下刀口上GTCC-054-2018标准下载,按规定的速率升温,一般为4.5℃/min~5.5℃/min。 对致密定形耐火材料,当温度超过500℃时,可采用10℃/min的升温速率。 5.2.3达到试验温度时,将试样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以使试样上温度分布均匀,温差不超过 土10℃,保温时间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2.4将试样加热到试验温度时开始保温计时。对于烧成耐火材料保温时间为30min。热处理过的 不定形耐火材料保温时间为30min;未热处理的不定形材料的保温时间可为60min,也可由相关方协 商确定。保温时间和不定形材料的热处理条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6.2.5在试验过程中,由位于试样压力面中点附近的热电偶测量的温度波动不超过土2℃。 6.2.6同6.1.2。 6.2.7在试验温度下,记录加荷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载荷值和对应的中心变形量
3p 2bh (1) 6wh 12 式中: WWNLo 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施加载荷,单位为牛(N); ? 6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 试样高度,单位为毫米(mm); E 应变;
试验报告应包括: a)实验室名称; b)试验日期; c)本标准编号; d)试样名称和编号; e)试样数量;
GB/T38978—2020
f)试验温度及保温时间; g)试样预处理条件; h)试样尺寸; i) 试样的取样位置; j) 支承刀口之间的距离; k)升温速率; 1) 试验气氛; m)加荷过程中的载荷值与对应的中心变形量; 试样断裂时的应力与应变; ) 试验过程中的偏离与异常技术标 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工程吴忠市利通区净配水工程改造金积水厂五万方翻板滤池施工,
f) 试验温度及保温时间; g)试样预处理条件; h)试样尺寸; i) 试样的取样位置; J 支承刀口之间的距离; k)升温速率; 1) 试验气氛; m)加荷过程中的载荷值与对应的中心变形量; n)试样断裂时的应力与应变; o)试验过程中的偏离与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