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1/T 34-2020 工业炉窑热平衡测试与计算通则简介:
DB31/T 34-2020 是关于《工业炉窑热平衡测试与计算通则》的地方标准,该标准由中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工业炉窑的热平衡测试和计算。工业炉窑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加热、熔炼、焙烧等各种工艺过程,其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能耗和经济效益。
该通则主要规定了工业炉窑热平衡测试的方法、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热效率计算的原理和要求,以及热损失的分析和控制措施。它涵盖了热平衡测试的全过程,包括预热、运行、冷却等阶段,强调了测量设备的选择、测试环境的控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保证。
通过遵循该通则,企业可以科学、系统地进行炉窑的热平衡测试,了解炉窑的热效率,找出节能潜力,优化操作工艺,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DB31/T 34-2020 工业炉窑热平衡测试与计算通则部分内容预览:
炉蜜热平衡heatbalanceof industry furnace
3.3 有效热effectiveheat 物料由入炉温度被加热到工艺要求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3.4 供给热heatsupply 输人热平衡测试体系内的总能量,包括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显热,以及其他外来热源带人的热量 3.5 炉密热效率heatefficiencyof industryfurnace 同一时间段内,炉密有效利用的热量占输人炉密热量的百分数。
T/CBDA 26-2019标准下载则试基准温度应按GB2587的规定执行。
根据测试要求,通常可分为炉密方 内的全炉热平衡测试与计算。各类工 业炉测试范围的具体划分,应在各相关标准中
4.3质量热量计算单位
物料平衡计算单位:采用单位质量户 即kg/t或kg/kg为计算单位。 热量平衡计算单位:采用单位质量产物的热量,即MJ/t或kJ/kg为计算单位。
4.4.1间断式炉窑的测试时间至少为一个周期,即供热开始到供热停止的全过程。 4.4.2连续式炉窑在热工况稳定的情况下,测试时间应根据行业工艺特点确定,至少连续测试2h 以上。 4.4.3测试参数的取值间应反映工艺流程、加热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般测试间隔为15min~30min。
4.4.1间断式炉窑的测试时间至少为一个周期,即供热开始到供热停止的全过程。 4.4.2连续式炉窑在热工况稳定的情况下,测试时间应根据行业工艺特点确定,至少连续 以上。 4.4.3测试参数的取值间随应反映工艺流程、加热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般测试间隔为15min
5.1熟恶炉蜜设备状况
熟悉炉密及有关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与运行、进出炉密的物料状况及生产工艺流程情况
5.3测试用仪器、仪表
的仪器、仪表在测量量程范围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 表应在检定或校准的合格有效期内。
DB31/T 34—2020
根据测试方案组织测试人员。测试前对测试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测试工作由专 业技术人员指挥。按测试项目需要对测试人员进行分工,并对所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以确认仪器运 行可靠。
测试前及测试过程中,炉况及上下游工序工作情况应稳定、正常。测试过程中,因上下游工序 运行而影响炉况30min以上,应重新开始测试
正式测试前,可对其中难度较大的几项或全部项目进行必要的预备性测试,以验证测试手段 性。
则试中的主要测试项目应根据测试的炉密类型从
7.1.1收入物料质量的计算
收入物料质量总和ZG按式(1)计算: ZG=G +G2 +G +... 式中: Gm—第m种人炉物料质量,单位为公斤每吨(kg/t)。
7.1.2支出物料质量的计算
出炉产物质量,单位为公斤每吨(kg/t) 炉渣质量,单位为公斤每吨(kg/t);
G3一—炉尘质量,单位为公斤每吨(kg/t); G,其他物质带出质量,单位为公斤每吨(kg/t)。
7.1.3物料平衡差值
7.1.4物料平衡相对差
平衡相对差值按式(4)计算,允许相对差值规定为
7.2.1热收入项自的计算
热收入项目热量总和2Q按式(5)计算:
7.2.2热支出项目的计算
支出项热量总和Q按式(6)计算
[等×100%≤ 5% >G
Q1 加热工件(或熔炼、焕烧、干燥产物)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 烟气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炉门及孔洞逸气损失的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s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燃煤灰渣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炉内附助设备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炉渣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炉尘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 原料(或物料)中水分蒸发的耗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11 产物增碳耗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2 原料(或物料)化学反应吸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3 炉(窑)体表面散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4 炉(窑)体蓄热变化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s 工件氧化烧损物带出的物理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6 冷却水的吸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汽化冷却水的吸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8 保护气体带出的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i9 电炉电热元件引出棒(端)导热损失,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0 盐浴炉表面辐射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1 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蓄热燃烧装置)表面散热量为,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 炉膛至余热回收装置间(包括蓄热燃烧装置)烟道散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3 预热空气(或煤气)输送管道散热量,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4 变压器振失,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2s 短网损失,单位为兆焦每吨(MJ/t); Q 其他损失,单位为兆焦每吨(MI/t)
7.2.4热平衡相对差值
热平衡相对差值按式(8)计算,允许相对差值规定为士5%以内:
△Q ×100%≤5% 8 ZQ
热平衡测试完成后应编制热平衡测试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及基本格式参见附录B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测试项目 工业炉密热平衡的主要测试项目见表A.1
工业炉窑热平衡的主要测试项目见表A.1。
业炉密热平衡主要测试
DB31/T 34—2020
阐明测试单位、车间、炉密名称、测试日其 止时间,简介测试期间工况及需要说明的事项。
按炉密概况表B.1中的项目,填写数值或内容
DB21∕T 3217-2019 水工混凝土雷达法检测应用技术规程B.3.1物料平衡计望
按物料平衡计算表B.2项目,填写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表B.2物料平衡计算
DB31/T 342020
牛仅一般加热物料的工业炉密物料平衡可合并在热平衡中
按热平衡计算表B.3项目,填写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GB 8524-1987 钢筋弯曲机试验方法将炉密热平衡测试体系中各收人、支出项热量的计算值列入热平衡表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