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3660-202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60-202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1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163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T3660-202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简介:

JTG/T3660-2020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是中国交通行业的一项技术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为公路隧道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规范的指导。它详细规定了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隧道开挖方法、支护结构选择、通风与排水、防水防渗、地质灾害预防、施工监控量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规定。

这个规范的发布,旨在保障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也对隧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公路隧道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人员必须遵守的技术标准,对于规范和推动公路隧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JTG/T3660-202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表5.1.9角度、长度、坐标的数字取位规定

5.2.1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测量桩点应稳固、可靠。 2测量工作中的各项计算,均应由两组独立进行。计算过程中应及时校核,发现 题应及时检查,并找出原因。 3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进洞施工前完成 4用于测量的设计图资料应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引用数据资料应核 。 5在控制网误差调整时,不得将低等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误差传入隧道控制网 5.2.2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宜利用已 有的定测控制网,并应符合本规范关于隧道贯通误差的有关规定和隧道施工要求。隧道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按表5.2.2确定

水泥标准水泥国家标准砌筑水泥GB∕T 3183-2003表5.2.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ITG/T3660—2020)

利用定测桩点,经过加密后满足施工需要,是便捷经济的做法。隧道平面控制 级表是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C10一2007)制定的。 本规范中的卫星定位测量不仅仅局限于GPS系统,也包括北斗系统等

5.2.4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

2.4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隧道贯通精度的要求按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网。 2标准差应按式(5.2.4)计算:

= /a? +(bd)?

卫星定位测量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取值规

:GDoP(GeometricDilutionofPrecision)几何精度因子,卫星几何因素(包括经度,纬度,高程和时间)对 卫星定位测量定点精度的影响,反映了在测量时被跟踪卫星几何结构上的强度。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士3°的范围时,该方向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较差,可按同一观察时段内相邻测回同方向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

注: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1次,读数4次的过程。

2.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 3.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fJe mg= VN

式中: mn 平均测距中误差(mm)。

5.2.6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ITG/T3660—2020)

主:计算往返较差时,1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1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n n为测站数。1.为检测测段长度(km),小于1km时按1km计算。

式中:M一 高差偶然中误差(mm);

式中:M一高差全中误差(mm); W一闭合差(mm); L计算各闭合差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N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5.2.7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导线测量。 2洞内导线,应布置成多边形导线环;应根据贯通精度的要求布点,宜选择在施 工干扰小、稳固可靠、通视良好的地方。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小于200m,在曲线 地段不宜小于70m。 3掘进长度超过2倍导线边长时,应进行一次洞内导线延伸测量。导线测量视线 与障碍物距离不应小于0.2m。 4联系洞外和洞内的控制测量,宜选在洞外和洞内观测条件接近的时段进行观测 5平面控制测量的竖并联系测量可采用光学垂准仪投点、陀螺仪捕助定向。应根 据竖并长度和贯通精度要求选择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估算贯通误差,确定测量方案。 6施工时不应损毁导线点。

1受洞内的条件限制,卫星定位测量不可行,三角测量非常困难,洞内平面控制测 量的最适宜方法就是导线测量。 2规定洞内导线应布置成多边形导线环,是为了提供和增加校核条件,防止粗差。规定 导线边长的最小长度,是为了降低测角误差对导线精度的影响。在考虑降低旁折光和通视的 基础上,导线边长越大越好。 4洞外和洞内联系的控制测量结果是控制测量的起算量,对贯通精度影响很大, 非常重要。白天,洞外和洞内的温度差、湿度差和亮度差均较大,洞内外气流交换明显, 观测条件不佳,各时段观测成果波动大且无法调整。而晚上和阴天则测量条件有利得多。 5竖井联系测量远离贯通面,误差对贯通精度的影响较大,而传统的钢弦吊锤法 精度较低,光学垂准仪可有效提高精度。垂线间距受竖井尺寸的限制,相对于导线边长 来说太短,测角误差影响较大;用钻孔增加井下定向精度成本较高,竖井长度大时对钻 孔垂直度要求高,不易达到要求:陀螺仪定向可有效提高井下定向精度。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ITG/T3660—2020)

5.2.8斜井导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2.8斜井导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否则应进行竖轴倾斜改正。 2垂直角应小于30°。 3仪器和棱镜宜采用强制对中。 4测回间应检查仪器和棱镜气泡偏离情况,必要时重新整平 5导线边长应对向观测

5.2.9竖井内悬挂钢尺进行高程传递测量,应符合

应在钢尺上悬挂与钢尺计量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 2 应采取重锤稳定措施。 3 应独立观测不少于三测回,测回间应变动仪器高。 4地上和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 5测回间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间的高差差值应小于3mm。 6高差应进行温度、尺长和自重张力改正。

则精度应与建网精度相同。沙漠、冻土、软土区、地震多发区和影响区、地面沉降地区、 施工期间出现异常地段等特殊地区,复测频率应根据变形规律和控制桩情况分析确定, 宜适当缩短复测周期,或临时增加复测,

5.3.2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中线点 1距曲线部分不宜小于50m,直线部分不宜小于100m。直线地段宜采用正倒镜延伸直 公

5.3.3开挖前应校核中线点,并在开挖断面上标出设计断面轮廓线。

隧道超欠挖对隧道的整体施工质量影响很大,需要加强开挖断面放样测量工作,开 挖前在开挖断面上准确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及时测量超欠挖并绘出断 面图。 隧道衬砌,不论任何类型,均不得侵入隧道建筑限界,因此各个部位的衬砌放样都

要在控制测量(或者线路中线、水平测量)正确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使其位置正确,尺 寸和高程满足设计要求。

高等级隧道衬砌多采用整体模板台车施工,模板台车长度一般为6至12m,每模者 详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

5.3.5防水板施工前,应复核中线位置和高程,检查断面尺寸,确定衬砌施工后 十砌厚度和净空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衬砌模板立模后应进行检查和校正。

防水板施工后很难进行超欠挖处理,所有的超欠挖都应当在防水板施工前得到处 以要在防水板施工前复核中线位置和高程。无防水板的隧道要在衬砌立模前复核 置和高程,

5.3.6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 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 复核。

使用激光设备导向,可以提高效率。

5.3.8在开挖断面形成后,应及时进行断面测量,根据测量数据修正开挖参数,控 制超欠挖。

5.4贯通误差测定及调整

5.4.1贯通误差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贯通误差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导线法测量时,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临时点,由两端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 所得的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方向,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再将 全站仪置于该临时点测求方位角贯通误差。 2采用中线法测量时,由两端向中间进行测量,并在贯通面上分别得出中线点, 量出两点的横向和纵向距离,即为该隧道的实际贯通误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ITG/T3660—2020)

3由两端向中间进行水准测量,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高程控制点或中线点 上,所测得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5.4.2隧道贯通后,洞内导线、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贯通面两侧 未衬砌段调整,该贯通误差调整段的长度应根据中线形式、贯通误差值、支护和衬砌(包 括仰拱)施工情况综合确定,宜大于100m,贯通面两侧对称。该段的后续工序均应以 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为准进行放样

5.4.3两端开挖至贯通误差调整地段时,开挖断面宜适当加宽,二次衬砌在贯通前 施工时,贯通误差调整地段开挖断面应加宽;加宽值宜不超过贯通极限误差允许值的 半

贯通误差在预计贯通面附近调整,调整贯通误差要补炮,对围岩和初期支护带 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损害,给出做此项规定。

5.4.4贯通误差宜符合表5.4.4规定。

表5.4.4贯通误差的限值

利用竖并联系测量的贯通误差限值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

5.4.5采用导线法测量,贯通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 2坐标闭合差在贯通误差调整段的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 3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贯通误差调整段的放样依据

5.4.6采用中线法测量

1贯通误差调整段为直线时,宜通过加设曲线来调整线路中线,所加设的曲线参 数应符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O)规定。 2贯通误差调整段全部位于圆曲线地段时,贯通误差应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 长度比例调整中线。 3贯通误差调整段既有直线又有曲线时,宜通过调整曲线偏角和曲线起(终)点 位置调整线路中线,符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O)规定和隧道净空要求。

JC∕T 409-2016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ITG/T3660—2020)

5.4.7高程贯通误差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两端分别引测贯通点附近的高程控制点,采用其平均值作为该点调整后的高 程,并作为放样依据, 2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贯通面两端未衬砌地段按水准线路长度的比例调 整。

JC 658.1-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水箱 第1部分 SMC组合式水箱5.5 交(竣)工测量

5.5.1应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永久中线点应用混凝土包理金属

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 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