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自2019年1月11日起施行)简介: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是深圳市为了规范建筑设计活动,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该规则自2019年1月1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设计要求: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日照、通风、采光、无障碍设施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2. 建筑使用功能:规定了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确保建筑的合理使用和消防安全。
3. 建筑材料与施工:对建筑的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有详细的规定,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
4. 环境保护与节能:推行绿色建筑,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环境保护有明确要求。
5. 建筑安全:对建筑的抗震、防火、防灾等安全性能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6. 建筑审查与验收:规定了建筑设计的审查流程和验收标准,确保建筑设计的合规性。
7.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建筑设计规则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述,实际的建筑设计规则内容更为详细和专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该规则执行,同时可能还需要参考其他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如果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的完整版本或咨询专业人士。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自2019年1月11日起施行)部分内容预览:
2.1平地建筑基底面积为建筑首层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坡地建筑基届 半地下室露出地面部分与建筑首层直接接触地面部分的结构外围水工 积之和,
3.2.4 半地下层停车库顶板上方或首层停车库(层高不超过4m)顶板上方,提供作 露天公共绿化或公众休闲活动场地的部分,其水平投影面积可不纳入计建筑 覆盖率的建筑基底面积计算
十算二级建筑覆盖 为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 以上部分的自然 影面积
T/CECS-CBIMU 11-2017标准下载透水率=透水面积/建设用地面积×100%
透水率=透水面积/建设用地面积×100%
透水面积是透水地面水平投影面积。 透水地面是指建设用地范围内,上、下方均无建、构筑物(不含阳台、雨篷 等悬空建筑)覆盖,自然雨水可直接渗入地下自然岩土层的地面。
绿化覆盖率=(绿地面积十折算绿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100%
绿地面积包括绿地种植覆土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及绿地范围内符合规定要求 的部分硬质景观和水体景观的水平投影面积。 绿地包括地面绿地和屋顶绿地。宽度不小于8m且绿地面积不小于400m的绿 地内,宽度小于2.5m的人行步道可视为绿地,其水平投影面积可计入绿地面 积。
3. 5. 2. 1地面绿地
地面绿地是指上、下方均无建、构筑物(不含阳台、雨篷等悬空建筑)遮挡, 地面覆盖种植土,适于栽植包括深根性乔木在内的各类植物的用地。
3.5.2.2屋顶绿地
屋顶绿地是指方便行人出入,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屋 顶绿化: (1)上方无建、构筑物(不含阳台、雨蓬等悬空建筑)遮挡, (2)地下室顶板埋深及其上方种植覆土厚度均不少于3m。 (3)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外墙垂直投影线周边3m范围内(水平方向)均为透水地 面。
屋顶绿地是指方便行人出入,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屋 顶绿化: (1)上方无建、构筑物(不含阳台、雨篷等悬空建筑)遮挡 2)地下室顶板埋深及其上方种植覆土厚度均不少于3m。 3)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外墙垂直投影线周边3m范围内(水平方向)均为透水地 面。
3.5.2.3硬质景观和水体景观
榭等园林小品),其水平投影 面积不超过周边绿地种植覆土水平投影面积30%的部分,可计入绿地面积:
面积不超过周边绿地种植覆: 影面积30%的部分,可计入绿地面积: (2)绿地范围内的水体景观(不包含生产水池、游泳池),其水平投影面积不 超过周边绿地种植覆土水平投影面积30%的部分,可计入绿地面积
(2)绿地范围内的水体景观(不包含生产水池、游泳池),其水平投影面积不 超过周边绿地种植覆土水平投影面积30%的部分,可计入绿地面积
3.5. 3折算绿地面积
折算绿地面积三绿化面积×折算系数
绿化面积是指屋顶绿化或架空绿化种植覆土的水平投影面积。 折算系数是指绿化面积折算成绿地面积的相应系数。
屋顶绿化包括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屋顶绿化(3.5.2.2所述屋顶绿地除外) 以及地上建筑的屋顶绿化。 架空绿化包括建筑首层、塔楼底层及其他楼层的架空绿化
3. 5. 3. 2折算系数
依据种植覆土厚度,绿化面积的相应折算系数见下表:
表3.5.3.2折算系数
3.6.1. 1 位于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 周围,且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 3. 6. 1.2 位于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 和风景名胜区等保护规划区内
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最高点的垂直高度计算。
位于非特殊控制区范围内的平屋顶建筑
建筑高度一股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最高点的垂直高度计算,但满足 下条件的屋顶突出物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1)局部突出屋面,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占屋顶平面水平投影面积不超过1/4且 高度不超过12m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 (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窗、通信设施等及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3)高度不超过限值的屋面构架及用以遮挡屋顶设备等屋顶突出物的幕墙。 (4)高度不超过1.5m的实体女儿墙,
当同一栋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
建筑高度应按3.6.2或3.6.3规定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建筑高度应按3.6.2或3.6.3规定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当建筑周边室外地面标高不一致时,建筑高度从计入地面以上层数的半地下 室及地面层建筑外墙(或结构外围)接触室外地面(或地下室顶板面)的最 低点处起算。 位于不同地坪标高台地上的同一栋建筑,当不同地坪标高上的建筑之间均有 防火分隔,各自有符合要求的安全出入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 车道或设有尽端式消防车道时,建筑高度可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地面以上由裙房(含架空层)相连通,或由计入地上建筑面积的半地下室相
连通的建筑均可视为一栋,同一栋建筑中的不同建筑塔楼各自视为一座。 地面以下互相连通共用一个大地下室,但地面以上相互独立的建筑视为多栋 建筑。 楼栋序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栋、2栋·...),楼座序号一般用英文 字母表示(如A座、B座*.·)。楼栋或楼座序号应为连续的数字或字母。 建筑总平面图中应标注建筑物楼牌号预编号。楼牌号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后中文字符统一使用“栋”。根据建设工程整体规划布局有序编号,不 得跳号、重号。如并列多排的楼栋群,可从主要出入口开始以“之”字形依 次编设。
按层高不小于2.2m的楼板结构分层计算层数,不包括3.6.3(1)规定不计入建 筑高度的层数。楼层序号必须连续。
建筑物内各层的层数排列
8.2.1最上层地下室所在楼层称为地下一层,其楼板以下相邻地下室楼层称为地下 二层,以此类推至地下室最低层数。 8.2.2 最上层半地下室所在楼层称为半地下一层,其楼板以下相邻半地下室楼层称 为半地下二层,以此类推至半地下室最低层数。 8.2.3 坡地建筑半地下一层或平地建筑地下一层顶板以上相邻楼层的最低室内地面 设计标高为正负零,该层称为一层或首层。一层或首层顶板以上称为二层, 以此类推至建筑物最高层数。 8.2.4 建筑各层之间如设有夹层,则该层不计入层数排列;但建筑物内设有中庭或 透空的,其四周楼层仍按3.8.2.3规定排列。 8.2.5 错层建筑,以标高为正负零的楼层(一层或首层)为标准,第二层楼面标高 以下的层数为一层或首层(不同标高的楼层应分别注明标高),层数的标注 方法按此规则类推
建筑物内电梯楼层遵照3.8.2规定排列。
总图设计是对用地内的建筑布局、道路、竖向、绿化及工程管线等进行综合 性的设计,又称为场地设计或总平面设计。
总图设计必须对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作深入的了解, 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依据用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利 有关法规、规范,合理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总平面图应准确、真实地反映用地周边至少50m范围的现状和规划情况(包 括:地形地貌、现有建筑、规划用地性质、开发强度)以及片区交通、市政 公用设施情况。总图设计应统筹考虑本地块与相邻地块的建筑布局关系,使 本地块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品质。 建设用地内道路、广场、绿地及建筑等均应按国家和深圳市有关规定要求做 好无障碍设计。 建设规模大、周边情况复杂确需分期建设的项目,应根据其规模、进度以及 公共配套设施等情况合理分期,并在总平面图上明确标注各期范围、指标等。 前期的交通、消防、设施等应满足使用要求。 总平面图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中应列明该宗地内所有公共空间、公共配套 设施、绿地绿化,以及核增建筑面积的位置、功能和数量。
建筑退线分为地上建筑退线和地下室退线。
建筑退线分为地上建筑退线和地下室退
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应符合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或其他有明确用地规划条件的批复文件的相关规划要求。有特别管制或安全 防护要求的(如高压线、输油管、输气管、轨道交通等)DB21T 3064-2018标准下载,应符合相关规定。
地上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机械停车、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 不满足4.2.1.2(1)规定的雨篷、遮阳板、屋顶挑檐等)的水平投影外缘不应 越建筑控制线。
4.2.1.2以下情况允许突出建筑控制线,但不应逾越用地红线
(1)距离室外地面净高4.5m以上,突出深度不超过3m的态挑雨逢、遮阳板、 屋顶挑檐等。 (2)投影面积不大于4m且出地面高度不大于2m的地下室风井GB∕T 16731-1997建筑吸声产品的吸声性能分级,以及投影面积 不大于30m且周边维护墙体高度不大于0.5m的人防出入口可突出建筑控制 线设置,但退用地红线距离一般不小于3m。
(3)建筑面积不大于10m且建筑高度不大于6m的门卫房建筑,其正投影外缘 退用地红线距离不得小于1m;超过该规模的门卫房建筑需满足地上建筑退线 要求。 (4)按城市规划要求单独设置的环卫设施,其正投影外缘退用地红线距离不得 小于3m。
1. 2. 2. 2 规划有特殊要求的地块,在满足消防、地下管线布置、人防疏散、基坑支护 和基础施工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地下室可适当减少 退线。 4.2.2.3 基础等永久性构件不应逾越用地红线。 4.2.2.4 规划允许相邻地块的地下室连通时,连通处可零退线。 4.2.2.5 半地下室外墙露出室外地面高度大于1.5m时,按地上建筑退线要求控制。 4.2.3 其他 区内道路、地面露天停车场、绿化和地下工程管线等充许突出建筑控制线 伯太应渝越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