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530-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2/T 1530-2019 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技术指南 简介:
DB42/T 1530-2019 是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技术指南”。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在大型水电工程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对珍稀植物种群及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技术方案。
这份指南详细规定了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的各个环节,包括迁地前的植物种群调查、评估、选择和挖掘,迁地过程中的运输、储存、种植,以及迁地后的管理、监测和恢复等。其目的是在保障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珍稀植物资源,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平衡。
标准中涉及的内容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对参与水电工程的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生态保护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执行这份标准,可以实现水电工程的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DB42/T 1530-2019 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技术指南 部分内容预览: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T1530—2019
JC∕T 626-2008 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1大型水电工程 3.2物种 3.3珍稀植物 3.4迁地保护 3.5 目的物种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 4. 1 珍稀植物 4.2 珍稀植物调查 迁入保护 5. 1 迁入地立地条件选择 5. 2 保护对象与收集方法 5. 3 种植规划 5. 4 种植技术 观测与评价 6. 1 观测的要求 6.2 观测与评价 档案管理 7.1档案内容 7.2档案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珍稀植物迁地
DB42/T1530—2019
DB42/T15302019
为落实长江流域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要求,促进珍稀植物迁地成功,消除或缓解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水电工程建设所需的植物资源保育储备,推动流域生态屏障建设 和保障库区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保水平与实施能力,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建设三峡,管理长 江”的国家战略,中国三峡集团秉承“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 的水电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开展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工 作,总结具有普适性的保护工作经验,提炼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关键技术,使该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 可循,为湖北省大型水电开发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开发、利用服务,特制订本指南。
DB42/T1530—2019
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技术,包括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迁入 测与评价及档案管理要求。
地珍稀植物调查、迁入保护、 价及档案管理要求, 示准适用于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受影响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
准适用于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受影响的珍稀植物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81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1820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LY/T2417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营建技术规程
大型水电工程largehydropowerproject 总装机容量大于25万千瓦时的水电工程。
珍稀植物rareplant
具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且存活量稀少的植物
DB42/T1530—2019
3.5目的物种objective species
按照珍稀植物不同生长类型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4种类型
4.2.2样地调查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适用极小种群植物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近危(NT)及以上级别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b) 样地调查数量为乔木设置2个样地,灌木或藤本设置3个样地,草本设置5个样地; C) 根据植物生长类型不同调查面积宜分为: 1)乔木层,调查面积范围长10m×宽10m至长50m×宽40m; 2)灌木层,调查面积范围长4m×宽4m至长10m×宽10m; 3)草本层,调查面积范围为长1m×宽1m至长3.3m×宽3m。 4.2.3样线调查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除适用样地调查法范围以外的植物调查可采用样线调查法; b) 样线的长度和取样数目:乔木10条50m、灌木或藤本10条30m、草本6条10m; C 样线记录:在样线两侧0.5m范围内记录每种植物的个体数。 4.2.4珍稀植物调查时,应采用网格将调查区域进行分割编号 4.2.5植物物种调查应采集凭证标本、拍摄识别照片,并填写《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填表内容 具体见附录A。
5.1迁入地立地条件选择
希植物分布区原生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相近,适宜进行珍稀植物保护的场所
选择与珍稀植物分布区原生地的气候、 土壤条件相近,适宜进行珍稀植物保护的场所
5.2保护对象与收集方法
保护对象应包括: a)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b)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c)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植物)中的野生植物: d)大型水电工程坝库区范围特有野生植物。
5. 2. 2收集方法
DB42/T15302019
2.2.1收集方法主要为对珍稀植物活体进行移栽。 2.2.2移栽的珍稀植物数量应达到可保存种质资源、繁殖和种群恢复能力的要求,数量宜符合 规定。收集完毕后,应填写《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填表内容具体见附录B。
表1迁地保护植物取样表
按照不同海拨、植被类型和亲缘关系进行种植
5.5.根据迁大植物的生长 准信息服 术取以下拍地 a)搭建遮阳网; b)安装微喷灌系统; c)地面撒播地被植物; d)覆盖地膜; e)安装透气管。 5.5.2迁入植物生长过程中,应定期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处理,对于长势较弱的植 物,可采取树干注射等方法对苗木复壮处理。 5.5.3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使用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原则,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 进行防治。
5.5.2迁入植物生长过程中,应定期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处理,对于长势较弱的植 物,可采取树干注射等方法对苗木复壮处理。 5.5.3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使用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原则,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方法 进行防治。
DB42/T1530—2019
BS EN 1504-1-2005 混凝土结构保护和维修用产品和系统.定义、要求、质量控制和一致性评估.第1部分定义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 表A.1所示了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样表的内容。
原生地珍稀植物调查表
DB42/T1530—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 表B.1所示了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对迁入保护对象珍稀植物活体进行移栽收集的 样表内容。
表B.1迁入保护对象收集表
DB42/T1530—2019
07MS101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市政给水排水]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评价表 表C.1所示了大型水电工程开发中珍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评价的样表内容。
稀植物迁地保护观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