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615.1-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 615.1-2011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简介:
"DB36/615.1-2011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是一部地方性的安全标准化规范,主要适用于湖南省的地质勘查单位。这部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地质勘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这部规范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地质勘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安全生产制度: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安全行为准则。
3. 安全生产条件:规定地质勘查单位应具备的安全设施、设备、环境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4. 安全教育与培训:要求单位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 应急管理:设定应急预案,包括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的预防、响应和恢复措施,以减少事故的损失。
6. 安全检查与评估: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评估,以持续改进安全工作。
7. 安全文化建设:鼓励单位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安全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
请注意,具体的规范内容可能需要根据最新的标准或实际情况来解读,因为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和行业的发展进行调整。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最新的标准文本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
DB36/ 615.1-2011 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部分内容预览:
Th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升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依据国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并参照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文件的技术内容,结合江西省安全生产 工作实践和地质勘查工作高度流动分散、野外作业等特点,特制定《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导 则》(以下简称标准),用于指导省内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建设,并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以达到对地 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目 的。 本标准明确了创建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基本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 本标准用于指导《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钻探工程实施指南》、《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 规范坑探工程实施指南》的编制与实施。 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912大队、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915地质大 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中智、易志豪、欧阳安源、韩毅昌、刘陵洪、连绍平、周显彤、王涛、 周小彬、陈意文。
Q/CR 469-2015标准下载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导!
本标准对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境内采用钻(坑)探工程方法或手段对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勘查作业的地 质勘查单位(以下简称组织)
我或可能造成事故的情况
2.1安全标准化系统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体现风险管 故预防,且与组织的其他管理有机结合。 2.2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确保信息交流与沟通,反映本组织自身特点及安全绩 续改进和提高。
准备阶段。确定组织的安全标准化目标,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 一一策划阶段。依据初始评估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 的内容。 一一实施与运行阶段。依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 一监督与评价阶段。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 提出完善措施 一一改进与提高阶段。依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 绩效。
4.4.1安全标准化评定采用三项指
4.4.1安全标准化评定采用三项指标: 一标准化系统得分(百分制); 百万工时伤害率; 百万工时死亡率。 4.4.2 安全标准化评定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详见表1。 4.4.3 安全标准化等级确定,以对该组织三项指标评定的最低等级为准。 4.4.4 同时持有钻(坑)探资质,其标准化系统得分分别评定后以低等级为准。
表1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表
DB36/ 615. 12011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 ②百万工时死亡率指该组织在考评期内每百万工时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百万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总工时)×10
指该组织在考评期内每百万工时因工伤事故造成的轻伤!
.5.1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 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 4.5.2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每三年组织一次安全标准化评定。发生生产责任死亡事故或具有 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
1.1组织应依据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适合本组织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 为实现方针和目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提供必需的资源和能力。 1.2安全生产方针内容应包括:
一遵守法律法规: 一事故预防及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承诺; 一组织的生产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且随组织的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5.1.3安全生产目标确定应体现:
1.3安全生产目标确定
安全生产方针: 现状评估的结果和其他内外部要求; 组织的安全生产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 具体可测量,且能够实现。
5.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1组织应建立相关机制,以识别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2.2组织应建立获取渠道,以保持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最新, 5.2.3组织应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相关的管理制度
5.2.1组织应建立相关机制,
5. 3 组织制度保障
应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制度保障体系,以便
5.3.2组织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5.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5.4.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创建的核心内容,组织应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以系统识别各类危险源及其风险,尤其是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 5.4.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 5.4.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能获取充足的信息,为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5.4.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根据变化及时评审与更新
5.4.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创建的核心内容,组织应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应建立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为各类型各 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与培训,以保证员工的良 识及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需求,
5.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组织应建立相关制度,控制生产工艺设计、布置和使用等过程,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水平。 通过改进和更新生产工艺系统,降低生产系统风险
5.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5.7.1组织应建立相关制度,控制设备设施的计划、采购、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活动。 5.7.2应按规定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保存有关文件和记录。 5.7.3组织应通过工艺流程和过程控制的系统评价,识别设备设施可能的故障类型,确定设备设施的 维护计划。 5.7.4组织应建立设备设施台帐,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测检验且保存结果。
5.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5.8.1组织应建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作业现场符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5.8.2组织应对作业现场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DB13/T 5013-2019标准下载,以保证作业场 所布置合理,标识清楚。
9.1组织应建立相关制度,以有效防范员工在工作岗位发生职业性伤害和健康危害,切实维护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9.2组织应通过技术、工艺、管理等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噪声及其他职业危害的影响
5.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保险
组织应作出如下承诺: 提供且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以保障组 织的安全生产条件。 一积极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有效控制风险。 一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为员工缴纳保险费用。
5.11.1组织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目标实现、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法律法规遵守等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作为改进安全绩效的依据, 5.11.2组织应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GB 8530-1987 机具用软轴软管试验方法,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5.11.3安全检查的周期、方式、方法应切合实际
5.14绩效测量与评价
5.14.4组织的内部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