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标准编号:DBJ50/T-254-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2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5579
免费资源

DBJ50/T-254-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简介:

DBJ50/T-254-2017《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是由重庆市地方标准发布的一项关于智能建筑工程检测的规范。该规程主要规定了智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程序、检测要求以及检测结果的判定等,旨在保证智能建筑的功能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满足人们对于高效、便捷、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

规程覆盖的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监控系统、安防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它对每个系统的检测内容有详细的规定,如设备的安装、调试、功能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等,同时对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和报告也有明确要求。

DBJ50/T-254-2017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和验收过程,提高工程质量,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方来说,它是进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DBJ50/T-254-2017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7.4.1综合布线管理系统应检查下列功能: 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的显示功能; 2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显示功能; 3 系统操作过程记录功能和系统汇总、统计分析报告功能 7.4.2 综合布线的标签和标识应按10%抽检。

1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的显示功能; 2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显示功能; 3系统操作过程记录功能和系统汇总、统计分析报告功能, 7.4.2综合布线的标签和标识应按10%抽检。 7.4.3对于使用电子配线架的系统,应检测管理软件中显示的 链路连接关系与链路的物理连接的一致性、插拨配线架端口跳线 进行跳接试验、验证链路数据库更新情况、查验硬件设施工作状 态的显示功能,并应按10%进行抽检

7.4.3对于使用电子配线架的系统,应检测管理软件

链路连接关系与链路的物理连接的一致性、插拔配线架端口跳线 进行跳接试验、验证链路数据库更新情况、查验硬件设施工作状 态的显示功能,并应按10%进行抽检。

JG∕T 455-2014 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8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检测

8.1有线电视系统检测

8.1.1系统测试时应选取标准测试点,并应符合下列要

4数字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观评价应符合表8.1.3 规定。

8.1.4 系统前端信号应全数测试。 1 测试自办节目输人混合器的信号: 2 测试卫星接收系统输入混合器的信号; 测试各频道的混合器输出电平,应不低于72dB。 8.1.5 模拟信号有线电视系统检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8. 1. 5 的规定,

表8.1.5模拟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3.1.6数字信号有线电视系统检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3.1. 6的规定。

8.1.6数字信号有线电视系统检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8. 1. 6 的规定。

表 8.1.6数字信号的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8.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检测

表 8. 2. 1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续表 8. 2. 1

8.2.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全数检测

.2.2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全数

.1.1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打开广播分区的全部广播扬声 器,现场检测点的信噪比不应小于15dB。 0.1.2公共广播系统检测包括功能检测和性能检测。

9.1.1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时,应打开广播分区的全部

9.1.2公共广播系统检测包括功能检测和性能检测

9.1.2公共广播系统检测包括功能检测和性能检测。

9.2.2紧急广播系统的应备功能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 别的优先权。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 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 2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 于 12dB; 3紧急广播系统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应具备定时自 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 4紧急广播系统应具有应急备用电源,主电源与备用电源 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s;应急备用电源应能满足20分钟以上的紧 急广播。以电池为备用电源时,系统应设置电池自动充电装置; 5紧急广播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不小于应备声压级界定的 音量; 6 当需要手动发布紧急广播时,应设置一键到位功能; 7单台广播功率放大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失效; 8单个广播扬声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 9紧急广播系统的其它应备功能尚应符合表9.2.2规定:

表 9.2. 2紧急广播系统其他应备功能

9.2.3当消防广播系统共用紧急广播的扬声器及传输部分时, 共用部分应该符合消防广播的检测标准

.3.1在厂播服务区内电声性能检测时,检测点的选择方法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的相 关规定。

9.3.1在厂播服务区内电声性能检测时,检测点的选择方法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的相 关规定。 9.3.2公共广播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公共 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执行,检测结果符合表9.3.2 的要求,

产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执行,检测结果符合表9.3.2 的要求

表9.3.2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指

9.3.3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时应对广播分区逐个进行检测和试 听,评价结果符合要求的应判为合格。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 定: 1评价人员数量不宜少于5个,各评价人员应独立评分,并 应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表9.3.3语音清晰度主观评价表

3语音清晰度主观评价结果不应低于4分

10.1.1会议系统检测前,宜检查会议系统弓入电源和会场建声 的检测记录。 10. 1. 2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检测应对主会场和分会场分别检 测。 10.1.3会议系统检测包括功能检测和性能检测

10.2.1功能检测根据设计文件和合同相关条款要求,对系统功 能进行分系统逐项演示检测。 10.2.2扩声系统应能实现各种音源信号的混合、放大、通道切 换、通道分配、音频参数调节处理等功能。 10.2.3讨论系统应具备多种发言模式管理、主席单元优先权控 制等功能

.2.6 视频显示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 信号切换、画面显示的功能; 兼容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视频信号类型的功能; 3具有支持第三方控制或以太网控制的功能

10.2.7摄像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0.2.7摄像系统应其备下列功能: 1会议摄像系统画面摄取、信号切换、分配等功能; 2跟踪摄像系统画面摄取、信号切换、分配、摄像预置位设 置、发言视像跟踪等功能。 10.2.8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 实现各个MCU和会议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 2 实现音视频信号双向实时、双视频流传送功能; 3 实现会场的添加、删除、呼叫、挂断等管理功能。 10.2.9 灯光系统功能应能满足下列功能: 14 会议室分区照明功能; 2集中控制功能。 10.2.10录播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对音视频和计算机信号的采集、编码、传输、混合、存储 编辑等功能; 2对处理以后的信号具有直播、网络点播等功能; 3支持集中控制功能。 10.2.11集中控制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1实现系统中不同设备的联通,兼容不同接口和通信协议 等功能; 2使用场景的编辑、存储及调用等控制功能

0.3会议扩声系统的性能检测

10.3.1会议扩声系统的性能检测时,检测点的选择方法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的相关规定。 10.3.2会议扩声系统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厅堂 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的相关规定,检测结果符合表10. 3.2的要求,

表 10.3.2会议扩声系统性能检测指标

10.4会议同声传译系统的性能检测

10.4.1有线会议同声传译系统的检测内容包括频率响应、总谐 波失真、串音衰减、A计权信号噪声比。检测结果符合表10.4.1 的要求,

有线会议同声传译系统电性能要求

10.4.2无线、红外线会议同声传译系统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 的相关规定。

5会议视频显示系统的性能检

10.5.1视频显示系统性能检测应具备下列要求: 1系统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30分钟。 2室内视频系统的检测应在环境光照度(200士50)1x下进 行。 3单元视频显示系统亮度均匀性、色度不均匀性的检测点 应符合图 10.5. 1 的要求。

图10. 5. 1 系统亮度均匀性、色度不均匀性的检测点

10.5.2视频显示系统性能检测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 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T50525的相关规定。

10.6.1会议摄像系统性能检测内容包括摄像机水平和垂直清 晰度。跟踪摄像系统性能检测内容还另外包括云台水平和垂直 旋转范围、云台旋转噪声、调用预置位准确性

10.6.2会议摄像系统的检测标准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若无相 关要求的,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彩色模拟摄像机水平清晰度不小于480线; 2标准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不小于 480线;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不小于 720线; 3摄像机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不应小于50dB; 4摄像机最低照度不宜天于1.01x; 5会议跟踪摄像机云台的水平最高旋转速度不小于260度 每秒,垂直最高旋转速度不小于100度每秒;机械噪声级不大于 50dB;摄像机调用预置位偏差角度不应大于0.1度

7会议表决及其他系统的性能

10.7.1会议表决系统性能检测主要检测项目为表决速度。若 无要求的,尚应符合表10.7.1的规定。

表10.7.1会议表决系统的表决速度

10.7.2会议讨论、录播、集中控制、远程视频会议等其它会议相 关系统的检测结果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10.7.3会议灯光系统应全数检测GB∕T 36445-2018 智慧城市 SOA标准应用指南,检测内容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照明光源颜色的测量方法》GB/T 7922和《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GB/T5702的相关规定

11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检测

11.1.1系统功能应检测信息导弓引及发布系统中的网络播放控 制、系统配置管理和日志信息管理等的功能 11.1.2检测系统的信息文档格式、视频格式、音频格式以及格 式转换等辅助功能。 11.1.3中心控制主机应能对显示终端IP进行管理,对不同区 域的显示终端进行分组显示;中心控制主机能够对显示终端进行 电源管理,对所有显示终端具有自动校时或定时校时功能 11.1.4系统功能应全数检测。

11.2显示功能的检测

11.2.1检测显示器的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 工程测量规范》GB/T50525的相关规定。 11.2.2每种显示设备抽检的数量不应低于总数的20%,且不少 于3台DB33∕T 1017-2018 药物屏障预防房屋白蚁技术规程,设备数量少于3台时应全部检测

11.3自动恢复功能检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