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35-2020 预应力施工技术标准.pdf简介:
"DG/TJ08-235-2020 预应力施工技术标准"是中国地方标准(DG/TJ)中的一部关于预应力施工的技术规范。预应力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强化方法,通过预先施加压力在结构材料中,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这个标准可能涵盖了预应力施工的各个环节,如预应力筋的选取、预应力张拉设备的选择、预应力施加的方法、张拉控制、锚具和封端处理、预应力结构的养护等方面的规定。
具体来说,该标准可能包括预应力施工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旨在确保预应力施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它是预应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的指导性文件,有助于统一和规范相关工程的施工行为。
DG/TJ08-235-2020 预应力施工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冲: 锚固损失影响区段的应力图形面利
5.4.4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G起的预应力损失c,可按
下式计算(图5.4.4):
图5.4.4孔道摩擦损失计算
对多种曲率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孔道《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 CJ/T510-2017》,应分段计算孔道
摩擦损失。 空间曲线束可按平面曲线束公式计算,θ角取空间曲线包 角,取空间曲线弧长
注:1.表中系数也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2.采用锥塞式锚具、多孔夹是锚其和变角张拉罩时,尚应考虑锚口处的附加 摩擦损失,其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X 3.对于缓粘结预应力钢续线,其摩擦系数随时间逐渐增大,开始时,与无粘结 钢绞线摩擦系数租同,
般情况存体外预应力束在转向装置处的摩擦损失值 012宜按下式新算:
12 = ,00 .0
P K.7 (5.4.5)
当实测孔道摩擦损失与计算值相差较,导致张拉力相差天 于5%时,应调整张拉力,或采取减少摩擦损失的有效措施,以建 立与设计要求相符的有效预应办值。 孔道摩阻损失的测定可按本标准的附录执行。
4.6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损失句按下列
当。<0.5f时,联
u=0.125(—0.5) c
当0.7/ptk<0con≤0.8/k时,取
2高强钢筋 一次张拉 超张拉
5.4.7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受拉区和受压区纵向预应力损失值
式中:pe6p 在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的混凝 土法向压应力; 厂 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0.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配筋 率:对先张法构件,=(,十A)/Λ。p
5.5.1预应分筋的理论张拉伸长值△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卫m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张拉端拉力卫P,与计算截 面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值的拉力平均值; Lp一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mm); 八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线段或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曲线预应力 分段计算后叠加:
式中:L一 第2线段预应力筋长度; O ;1 ,0 :2 一分别为第讠段两端预应力筋的应力。 5.5.3预应力筋的实测张拉伸长值,应在建立初拉力后开婚测 量。实际伸长值△L可按下式计算:
预应力筋推算伸长值计算
张拉阶段构件的弹性压缩值(mm),通常用于多 孔成束预应力筋在同一薄壁构件截面上先、后张
拉或预应力构件叠浇时各层构件先、后张拉的工 况时计算。对预应力平板、框架梁等构件△c可 不计。
5.6.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应符合工 列规定: 1采用普通锚垫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并配置 相应的局部受压加强钢筋;计算局部受压面积时,锚垫板的刚性 扩散角宜取45°。 茶 2采用铸造锚垫板时,配套选用的锚垫板和局部加强钢筋 以及锚垫板的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局部承压面尺寸和构造措 施等符合所有产品的技术参数要求,且生商能提供产品的锚 固区传力性能试验合格报可不进衣局部受压承载能力验算; 工程中锚固区实际条件术满足所套品技术要求时,应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局部 受压承载力验算 5.6.2后张顽应力混凝土锚固区应设置局部受压加强钢筋,可采 用螺旋或网片筋。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个宜采用带肋钢筋,其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5%。 螺旋筋的圈内径所围面积与锚垫板端面轮廓所围面积之比不应 小于1.25,螺旋筋应与锚具对中,首圈钢筋距锚垫板的距离不宜 大于25mm。 3网片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首片网片筋至锚垫板的距离不宜大于25mm,网片筋之间的距离 不宜大于150mm
构预应力锚固节点应满足局部承压强度和刚 取设置加劲肋、加劲环或加劲构件等构造措放
5.7.1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前,应根 要求和现场施工需要,对预应力工程施工图进行施工深化设计, 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文件。 5.7.2预应力施工深化设计宜包括下列主要工作内容 1根据具体工程施工工况,进行施工阶段的各项计算。 2根据具体工程施工顺序,确定预应力分段布置及张拉 方案。 3深化预应力筋平面布置和线形定位坐标。 4深化张拉端和锚固端端部节点构造。 5深化结构或构件节点区域预应力惠身普通钢筋位置排列。 6深化预应力筋其他造设置。 5.7.3施工深化设计不得改变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5.7.4施工深化设窗纸(文件必须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6.1一般规定 6.1.1预应力筋制作前,应完成预应力材料的抽检和进场验收 6.1.2预应力筋制作或安装时,不得采用加热、焊接或电弧切割。 在预应力筋近旁对其他部件进行气割或焊接时应防止预应力筋 受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的影响。 茶 6.1.3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 6.1.4预应力构件的安装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张法构件或结构效 1)首先安装构主要受力钢筋和部分构造钢筋,再安装预 应力筋,待锁应力筋装完成后,安装其他普通钢筋; 2)构件点处应待预应力筋和端部配件安装完成后,再绑 扎节点其他普通钢筋。 先张法构件: 就位; 2)绑扎成形钢筋笼并就位,安装预应力筋,调整测试预紧; 3)检查钢筋与预应力筋接触情况,调整钢筋位置。 6.1.5预应力筋的安装宜自下而上进行,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 被台座上涂刷的隔离剂污染。预应力筋与锚固横梁间的连接宜 采用张拉螺杆或夹具
1后张法构件或结构 1)首先安装构件要受力钢筋和部分构造钢筋,再安装预 应力筋,演应力筋奔装完成后,安装其他普通钢筋; 2)构件点处应待预应力筋和端部配件安装完成后,再绑 扎节点其他普通钢筋。 洗张法构件: 就位; 2)绑扎成形钢筋笼并就位,安装预应力筋,调整测试预紧; 3)检查钢筋与预应力筋接触情况,调整钢筋位置。 6.1.5预应力筋的安装宜自下而上进行,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 被台座上涂刷的隔离剂污染。预应力筋与锚固横梁间的连接宜 采用张拉螺杆或来具
6.2.1预应力筋宜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下料,下料长度应经计算 确定,下料场地应平整、洁净。 5.2.2采用钢绞线挤压锚具应使用配套的挤压机制作,并应符合 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挤压时,在挤压模内腔或挤压套筒外表面应 涂刷润滑油,采用的摩擦衬套应沿挤压套筒全长均匀分布公 5.2.3采用钢绞线压花锚具应使用专用的压花机制作成型,梨形 头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且其表面应无污物。若设 计未规定时,可按表6.2.3的规定执行。
表6.2.3钢绞线压花铺具雾嫩
6.2.4采用钢丝束镦头锚具时,应确认该批预应力钢丝的可镦 性。钢镦头的头型直径应为钢丝直径的1.4倍~1.5倍,高度应 为钢丝直径的0.95倍~1.05倍。钢丝镦头的强度应不低于钢丝 再材强度标准值的98%。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应采用等 长下料注
6.2.5钢丝编束、张拉端镦头锚具安装和钢丝镦头宜同时进行
6.2.6无粘结预应力筋固定端制作时,应除去锚固部分的塑料护 套层与油脂。护套端部应用水密性胶带或热收缩塑料密封。
6.2.7缓粘结剂的固化时间和张拉适用期应根据施工进度和缓 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时间确定,对于过后浇带的缓粘结预应力 钢绞线,应考虑后浇带浇筑时间的影响。 5.2.8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应预先梳编成束DB41/T 1976-2020标准下载, 整束穿入孔道。编束时,应逐根理顺钢丝或钢绞线,并每隔1m~ .5m设置定位格栅或捆扎一道,避免各根钢丝或钢绞线缠绕。x 6.2.9制作好的预应力束,应按规格、型号、长度编号,分别架空 堆放并采取防水、防潮和防腐蚀措施。 6.2.10曲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应大手5m, 且大于100倍的孔道直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应力筋的净间 距应大于其孔道直径
6.3预应力孔道成型
6.3.1后张法预留孔道的内径比预应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 的连接器外径大6mm%m,且孔道的内截面面积应不小于 在高温环境下天体积混缝土中宜优先采用金属成孔材料。 6.3.2预留孔道间距和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硕制构件中预留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 5gmm,且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孔道壁至构件边 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一半。 2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 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5倍,且不 应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 距,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 建筑工程中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从孔壁算 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梁侧分别不宜小于60mm和50mm。
3在现浇楼板中采用扁型锚固体系时,穿过每个预留孔道 的预应力筋数量宜为3根~5根;在常用荷载情况下,孔道在水平 方向的净间距不应超过8倍板厚及1.5m中的较大值,
辽2003R401 供热工程(热水)直埋管道安装图.pdf6.3.3预埋管道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埋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位置进行定位,并与定位 钢筋绑扎牢固,且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移位。 2当预埋管道与普通钢筋位置冲突时,应移动普通钢筋,不 得改变管道的设计坐标位置。 3定位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0m。对 扁形波纹管、塑料波纹管或线形曲率较大处的管定位钢筋间 距宜适当缩小。 4定位后的预埋管道应平顺,其端部的中心线应与锚垫板 相垂直。 5施工时需要预先起拱的构,预埋管道应随构件同时 起拱。
6.3.4预埋管道的连接应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