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0087.1-2018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

SY/T 0087.1-2018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Y/T 0087.1-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4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5388
免费资源

SY/T 0087.1-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0087.1-2018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简介:

SY/T 0087.1-2018《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一项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的直接评价工作,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的方法、步骤、技术要求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对象:适用于所有埋地的钢质输油、输气管道,包括新建、在役以及退役的管道。

2. 评价方法:标准推荐使用直接评价法,包括物理检查、电位测试、电流密度测试、腐蚀产物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管道外壁的腐蚀状况进行直接检测。

3. 评价步骤:包括现场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评价报告编写等环节,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评价标准:标准设定了腐蚀评价的等级,如轻度腐蚀、中度腐蚀、严重腐蚀等,以便于对腐蚀状况进行量化评估。

5. 防护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腐措施和维护建议,如修复、防腐涂层、阴极保护等,以防止或减缓管道的腐蚀。

通过执行该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的腐蚀问题,降低因腐蚀导致的管道泄漏风险,保障能源输送的安全,同时也能合理规划维护和更新计划,节省运营成本。

SY/T 0087.1-2018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部分内容预览:

7.7.1根据直接检测结果,应对管道外壁腐蚀减薄严重部位进 行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开挖处管道腐蚀深度减薄超过壁厚的 10%时,应进行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并应给出“立即维修”“计 划维修”“监控使用”的建议。 7.7.2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腐蚀管道评估 推荐作法》SY/T10048、《含缺陷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 SY/T6477或《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SY/T6151等 相关规定进行。 7.7.3评价得出的剩余强度最小值或最严重评价级别可确定为 ECDA评价管段的最终评价结果。 7.7.4开挖时发现不在本评价方法的范围内的管道外部缺陷 应力腐蚀等其他类型腐蚀缺陷,应采用其他相应的方法进行 评价。

7.1根据直接检测结果,应对管道外壁腐蚀减薄严重部仁 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开挖处管道腐蚀深度减薄超过壁厚 0%时,应进行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并应给出“立即维修” 维修”“监控使用”的建议。

荐作法》SY/T10048、《含缺陷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 Y/T6477或《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SY/T615 自关规定进行。

7.4开挖时发现不在本评价方法的范围内的管道外部缺 立力腐蚀等其他类型腐蚀缺陷,应采用其他相应的方法进 平价。

应结合腐蚀产物分析结果、环境腐蚀性分析结果、管道 呆护电位测试结果以及内检测情况分析腐蚀发生的原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

立评估当前外腐蚀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2分析中出现不适应于ECDA评价的原因时,应考虑采月 也方法评价管段的完整性。

接评价分级准则、开挖顺序的

7.9.1应根据直接开挖检测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修正间接评价的 重”“中”“轻”等级的分级准则,宜按下列要求进行修正: 1应根据直接检测评价结果,确定所有已开挖点的相对严 重程度。 2当直接检测评价结果与间接检测评价结果的相对严重程 度不匹配时,应按直接检测评价结果,结合间接检测方法和埋 地管道检测条件,修正评估管段的间接检测评价分级准则、开 挖点的顺序和数量。 3首次开展ECDA 时;不应降低分级准则、调整开挖点的 顺序和减少开挖点数量。

8.1.1后评价内容应包括:再评价时间间隔的确定、ECDA有 效性评价、反馈,后评价步骤宜按图8.1.1进行。 8.1.2再评价时间间隔应基于腐蚀发展情况和计划维修指示制 定。“立即维修”应在本次直接检测期间维修;“计划维修”应 在再评价时间间隔内维修

图 8.1.1 后评价步骤

8.2再评价时间间隔的确定

8.2再评价时间间隔的确定

8.2.1开展下一轮评价的最大时间不宜超过再评价间

8.2.2不同管段可有不同的腐蚀发展速率

可根据前次调查发现的腐蚀程度、维修程度以及腐蚀 估算再评价时间间隔。

RL = C. SM GR

1根据剩余寿命的近似估算时,最大再评价时间间隔应耳 余寿命的一半。不同ECDA管段可有不同的再评价时间间隔 2根据腐蚀速率可按下式计算:

mm 评价管段的最小剩余壁厚(mm); Tmin—最小安全壁厚(mm); GR一一腐蚀速率(mm/a)。 8.2.5根据工程分析确定腐蚀速率(GR),可采用下列方法 : 1可通过一定时间间隔实际测量被评价管段的管道最大腐 蚀坑深,计算实际腐蚀速率。 2缺乏被评价管道的实际腐蚀速率时,可按行业标准《埋

1可通过一定时间间隔实际测量被评价管段的管道最大腐 蚀坑深,计算实际腐蚀速率。 2缺乏被评价管道的实际腐蚀速率时,可按行业标准《埋

地钢质检查片应用技术规范》SY/T0029—2012测算被评价管道 的外壁腐蚀速率。 3缺乏被评价管道的实际腐蚀速率时,可采用相同管材、 相近腐蚀环境的管道腐蚀速率数据。 4基于内检测结果分析给出腐蚀速率。 5缺乏被评价管道的实际腐蚀速率时,可按0.4mm/a的点 蚀速度作为被评价管道的外壁腐蚀速率

8.3 ECDA 有效性评价

8.3.1应对评价过程的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应对管道外腐蚀状况做出整体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8.3.2应根据直接检测结果,确认 ECDA过程的有效性;发现 比ECDA过程中的评价结果更严重时,应重新评价或采用其他 完整性评价方法。 8.3.3对于已进行内检测与评价的管道,可结合检测数据评价

8.3.4评价ECDA 过程的长期有效性应采用下列方法 :

1应跟踪ECDA过程中分级和重排优先次序的数目,再分级 和重排优先次序所占百分数较大时,建立的准则可认为不可靠。 2应跟踪ECDA的应用过程。潜在问题调查的开挖数量增 加时,应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密腐蚀监测;多次间接检测的管 道总公里数增加时,应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密腐蚀监测;有效 的间接检测方法在管线上使用长度增加时,可认为ECDA的应 用更有针对性。 3应跟踪ECDA的应用结果。评价得出的“立即维修”和 “计划维修”点的出现频率减小,可认为整个管网的腐蚀管理水 平在提高;直接检测时发现管道外壁腐蚀严重性降低,可认为 腐蚀对管道结构完整性的影响降低。 4在本次直接评价后至在下次再评价前,管道没有发生因

外腐蚀造成的泄漏和破裂,可证明该评价管段与外腐蚀有 完整性满足标准要求。

8.3.5 在下次开展的 ECD

后,管道腐蚀控制状态没有改善时,宜重新评估ECDA应 有效性。

8.4.1每次ECDA评价后,应及时归纳反馈评价中的相关 和信息,完善评价方法。

.4.I每次ECDA评价后, 口信息,完善评价方法。 4.2反馈工作宜包括以下内容: 1对间接检测结果的确认和分类 2直接检查中收集的数据。 安全评价、维护方案、原因分析。 4 间接评价分级准则、开挖顺序的修正。 5 :7 确定过程有效性的直接检测。 6 评价长期有效性的准则, 监测和周期性再评价的安排。 7

1 对间接检测结果的确认和分类。 2 直接检查中收集的数据。 3 安全评价、维护方案、原因分析。 4 间接评价分级准则、开挖顺序的修正。 5 :7 确定过程有效性的直接检测 6 评价长期有效性的准则。 监测和周期性再评价的安排。 7

.1.1ECDA·项目记录应清晰、完整地反映外腐蚀直接评价的 冬个过程,并应与报告一并提交。 .1.2 ECDA 项目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 A 中的表格填写,针对 页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测的各个阶段应分别做好记录。 1.3预评价阶段的部分记录可按本标准 A.1 中的表格填写, 立包括以下内容: 1 管道原始特征。 2 管道施工概况。 3 管道运行参数。 4 历次检测评价情况。 5 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参数。 6 牺牲阳极设施运行概况。 7 管道防腐(保温)层概况。 8 管道环境概况。 9 交直流干扰概况。 10 管道排流设施运行概况。 11 附属设施。 12 管道腐蚀泄漏事故及维修记录。 13 管道外防腐层(保温层)大修记录。 1.4 间接检测阶段应根据检测方法确定合适的记录表格,可 安本标准A.2中的表格填写。间接检测阶段记录应包括下列内 间接检测工具检测管段的起始和终点位置、固定参考点

位置。 2间接检测数据对应的位置信息。 3间接检测数据不连续管段的情况描述,以及选用的替代 性间接检测工具。 4间接检测实施的日期、天气状况。 5其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异常状况 9.1.5·直接检测阶段可按本标准A.3中的表格进行记录,应包 括以下内容: 1 开挖点位置信息。 2 开挖点周围环境信息。 3 开挖点土壤、地下水情况。 4 开挖点防腐层或保温层破损形貌。 5 开挖点阴极保护检测数据。 6 开挖点管体腐蚀形貌。 7 开挖过程中进行的其他相关测试记录

9.2.1ECDA项目报告应详细记录检测和评价的整个过程,报 告内容应涵盖预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测、后评价等各个环 节,可分阶段提交

2.2预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P

对管道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合。 2 选择间接检测工具的方法和步骤。 3 划分各ECDA管段的范围、特点、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9.2.3 间接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不同间接检测工具的实施范围、实施流程。 2 间接检测数据的对齐程序、汇总分析。 3 间接检测结果综合评级准则和评价结果。 直接检测计划。

9.2.4直接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直接检测的实施范围、实施流程。 2 直接检测数据的汇总分析 3 依据直接检测结果对间接检测数据的修正过程。 4 腐蚀发生原因分析。 5 修复、维护建议。 9.2.5 后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管体外腐蚀漏点的报告。 2 管体外腐蚀速率的预测。 3 管道剩余寿命的预测。 4 再检测时间间隔。 5 ECDA 结果及方法有效性的评估

A.1.1 预评价管道原始特征参数宜按表A.1.1填写。 A.1.2 预评价管道施工概况宜按表A.1.2填写。 A.1.3 预评价管道运行参数宜按表A.1.3填写。 A.1.4 预评价管道历次检测评价情况宜按表A.1.4填写。 A.1.5 预评价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参数宜按表A.1.5填写。 A.1.6 预评价牺牲阳极设施运行概况宜按表A.1.6填写。 A.1.7 预评价管道防腐(保温)层概况宜按表A.1.7填写。 A.1.8 预评价环境概况宜按表A.1.8填写。 A.1.9 交直流干扰概况宜按表A.1.9填写。 A.1.10 交流排流设施运行概况宜按表A.1.10填写。 A.1.11 直流排流设施运行概况宜按表A.1.11填写。 A.1.12 预评价附属设施宜按表A.1.12填写。 A.1.13 管道腐蚀泄漏事故及维修记录宜按表A.1.13填写。 A.1.14 管道外防腐层(保温层)大修记录宜按表A.1.14填写

A.2.1 防腐层检测记录宜按表A.2.1填写。 A.2.2 土壤腐蚀性检测记录宜按表A.2.2填写。 A.2.3 CIPS/DCVG检测记录宜按表A.2.3填写。 A.2.4 防腐层漏损点记录宜按表A.2.4填写

CJ∕T 485-2015 生活垃圾渗沥液卷式反渗透设备表 A,1.1管道原始特征表

表 A.1.1管道原始特征表

注:成管类别是指螺旋焊缝管、直缝管、无缝管等类别。

表 A.1.2 管道施工概况表

注:试压情况应注明介质、压力和结果。

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操作流程表 A.1.3管道运行参数表

表A.1.3管道运行参数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