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918-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2918-2016 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规范简介:
DB32/T 2918-2016 是江苏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规范”。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旨在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体来说,这份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平台架构:对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接口等进行规定,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2. 数据管理:对安全生产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共享等环节进行规范,提升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3. 应急响应:规定平台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如何快速启动应急响应,进行资源调度,发布预警信息等。 4. 系统安全:对平台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规定,确保平台在应急状态下的正常运行。 5. 运维管理:包括平台的日常维护、更新升级、故障处理、人员培训等,确保平台的持续有效运行。 6. 评估与改进:对平台的运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提升平台的应急服务能力。
这份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对于规范和提升江苏省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B32/T 2918-2016 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应部署在电子政务内网。应具有情况综合和应急调度指挥功能。情况综合应至少包括情况接收 处理、情况综合显示、综合分发等功能。应急调度指挥应至少包括任务分析、跟踪计划、方案 成命令、命令的执行与行动掌控、效果评估等功能,
9.9分级值守管理系统
应分别部署在电子政务内、外网。可进行应急处置模拟推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场景进行仿真模 拟,分析事态、提出应对策略,对处置事故灾难的步骤、各方配合联动、具体措施等进行网络模拟演练
以二维电子地图和三维虚拟场景为展现和分析平台。 ,可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其他分析手段, 对策略,进行模拟演练,能够自动记录演练过程,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
新12D6防雷与接地工程9. 11应急保障系统
应部署在电子政务内网。应具备对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和医 等应急资源的实施动态管理的功能,可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9.13智能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9.14事故应急技术支撑平台门户系统
应部署在电子政务内网,是各级安监局内网上建设的窗口,也是应急技术支撑平台应用系统访问 的入口,主要实现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和应急资源的采集、加工,与各级政府应急办、总局应 急指挥中心、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各级应急平台间互通互联。
移动应急平台可根据具体业务功能、应用环境进行配备,可采用车载、便携形式,能满足移动现场 音视频采集、现场通信和指挥调度等应急处置需要,包括移动数据库、移动应用软件以及通信设备,能 够与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应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1)具有卫星通信、地面移动公网、地面互联网、无线调度网、无线城域网等多种通信方式,
星通信、地面移动公网、地面互联网、无线调度网、无线城域网等多种通信方式,在静
综合应用软件功能主要包括: 1)具备与上级应急平台互连互通,信息传输功能: 2)可以接收上一级应急平台生成的预测预警、态势推演和智能辅助方案等图文结果; 3)具有对现场采集的各种信息进行编辑并上传到上级应急平台的功能; 4)具有GPS定位或北斗定位功能,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自身位置,并具备简单的标绘功能 5)具有车载数据库中快速查询和智能检索功能
各级移动应急平台应具有通过卫星通信或地面公网与上级应急指挥中心进行通信的功能,可实理 IP网络互联。各级移动应急平台提供的现场信息数据须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汇集到各级应急平台
应急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1)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电子政务内网传输应急平台的涉密信息,电子政务外网传输应急平台的 非涉密信息; 2)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域的划分应满足BMB17要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域的划分应满足GB/T22239 要求; 3)应急平台体系安全域划分为7个安全域,省政府、省级应急平台和省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按照 不低于第三级的要求实施保护,地级、县级应急平台和相应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按照第三级的要求实施保 护,对于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与各级应急平台连接的移动应急平台,应统一按照第三级实施安全保障; 4)不同的安全域间的数据交换,主要从低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流向高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同层 的电子政务外网和移动平台之间由于处于相同的安全等级,可允许对等的信息交换; 5)进行信息交换的各级应急平台须划分明确的安全域边界,并采用有效的边界防护措施和明确的 访问控制策略与机制,安全域边界保护可综合应用局域网边界防护产品和应用安全产品,如防火墙、入 侵检测、防病毒网关、授权和访问控制等,制定符合本安全域信息安全等级的策略和机制,并在本安全 域中严格执行; 6)部署在电子政务内网的各级应急业务安全域,可按照机密级一般要求进行防护。部署在电子政 务外网的各级应急平台子安全域,须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分别建立边界安全防护措施,如采用 IPVPN、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7)移动应急业务安全域位于电子政务外网上,须综合采用通信系统密码设备和信息系统安全设备 进行安全保障
11. 2 系统安全保障
11. 2. 1 通信系统
11.2.2电子政务内网应急平台系统
基于电子政务内网建立的应急平台网络可以承载涉密信息,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建立安全保密措施。 基于内网的应急平台的数据传输、网络入口配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系统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访问控制、 服务器密码配置、终端配置等安全防范系统应满足BMB17和BMB20要求,
11.2.3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建立的应急平台网络可以承载非涉密信息系统,应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统一规划要 求和自身信息安全的建设情况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措施,对敏感信息提供保护。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应 急指挥平台、各级应急平台、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移动应急平台之间的安全互联互通可依托电子政务 外网实现。各级应急平台基于外网的系统应配置终端行为监控系统,对应急平台终端的数据拷贝、网络 方问等进行安全管理,应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采用电子政务外网统一的证书认证系统发放的 证书,实现应用系统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控制、责任认定,
11.2.4移动应急平台
大、中型移动应急平台应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接入省政府、省级应急平台或属地应急平台。应急现 场的无线局域网需采用安全措施,保障移动终端安全接入移动应急平台中的现场指挥系统。移动应急平 台的计算机局域网入口,应配置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施。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可依托国家现有的保密通信 网络和终端加密手段,为应急现场与省政府、省级应急平台的通信提供安全保障。应对移动应急平台中 的计算机终端行为进行安全监控,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安全管理。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 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GB/T26218.2-2010》11. 3. 1功能要求
容灾备份以全面保护应急平台系统、快速恢复应急业务运行为目标。省级应急平台应满足GB/I 20988申第3级以上的要求;市、县、乡镇(街道)级应急平台应满足第2级以上的要求。具有实时备 份瞬间恢复、先进的备份恢复技术、先进的异构存储技术、全面立体防灾、智能的一体化备份系统等特 点。应具备以下功能: 1)数据可实时持续保护。可实时监测磁盘I/0变化,并将变化数据实时同步到备份主机,在备份 主机的同步数据上自动实现历史快照副本,应极少占用网络及生产服务器资源,具备极高的备份效率,
实现二十四小时实时保护。 2)数据可密集快速备份。在实时备份的同时,也可支持手动定义创建备份,保留多份历史数据副 本,或可通过自动化策略实现CDP数据保护,在实现实时备份的同时可实现分钟级别历史副本备份。 3)数据可秒级恢复。应支持即时恢复技术,将备份数据副本以磁盘卷方式通过挂载方式随时将数 据挂载给其他应用主机使用,无数据回拷过程,无需供恢复用存储空间。单个文件去失或损坏时,可直 接从映射盘中复制出所需文件;生产数据卷损坏,可直接将映射盘作为生产卷使用,无漫长的数据恢复 时间;可通过P2P或P2V等方式重建生产主机为前端提供服务,保证应用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 4)系统可快速恢复。在系统逻辑错误甚至硬盘损坏后,可将已备份的系统数据虚拟成磁盘镜像 并可通过直接引导启动故障机器,保证应用业务最少停机时间。同时可结合离线光盘恢复手段,将系统 数据恢复到故障机器上。 5)系统通过多种方式重建。当应急平台系统主机故障后,容灾备份系统支持P2V方式、V2V方式 等多种方式快速将备份数据恢复到新服务器或原故障服务器。。 6)支持恢复、验证、演练功能。能够将备份内容转换为磁盘形式,挂载在要恢复的主机上。不需 要其它存储设备或系统环境支持,可直接将其挂载于数据恢复、磁盘接管数据分析、灾备演练等,大部 分操作应在后台全自动完成, 7)数据保护环境可靠。系统应支持全穴余可插拔组件、先进的RD硬件校验处理、智能断电保护 强大的扩展能力和输出性能,对存放的数据进行容错保护高效、成熟的安全保护,确保数据写入的连续 不间断。
本地备份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各级应急平台应建立本地备份系统,并在应急平台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排查,排除和防止单点 故障,确实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本地备份电源系统应采用2台或以上在线式UPS热备、2路或以上市电供应、1路或以上自备发 电机组,保证供电需求,配备应急照明和备用空调系统; 3)本地备份系统网络连接应采用不同的光纤线路进行备份,备份系统选址同应急平台的距离应在 5Km以上。电子政务内网、外网的主要网络设备应采用双机余备份;主机系统应采用集群或者双机 热备;SAN存储区域网络应采用穴余光纤链路;应提供自动机制实现数据实时本地备份;应提供恢复数 据的功能;能提供对数据库系统和邮件系统的备份;应提供自动机制在灾难发生时实现自动业务切换和 恢复; 4)市电供应中断时,可通过在线式UPS为应急平台提供电力:自备发电机组能够在15分钟内启动
并进入供电状态。应急照明切换时间小于等于15秒GB∕T 6374-1986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尾柄和衬套配合尺寸,持续时间大于120分钟。
异地容灾应满足以下要求: 1)省级应急平台应建立应用级容灾系统,市、县级及向下延伸的应急平台应建立数据级以上的容 灾系统: 2)应急平台容灾中心的建设应充分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可采取合作建设或互为容灾中心的建设方 式; 3)异地容灾中心的选址同应急平台的距离应在150Km以上。 4)省政府应急平台可选择省级应急平台作为容灾申心,省级应急平台容灾申心可选择省级安委会 成员单位或下级应急平台作为容灾中心,容灾中心应能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实现话音通 信、图像和数据传输等;实现移动应急平台的安全接入,接收应急现场的关键数据、实时图像等,具有 话音通信功能: 5)能够通过公众通信网与省政府应急平台及其他应急平台互联,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容灾 中心,省级应急平台容灾中心系统切换时间应尽可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