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5017-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MH/T 5017-2017 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简介:
《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MH/T 5017-2017)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行业标准,主要针对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的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提供指导和规范。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机场的运行安全,防止非法侵入、恐怖袭击等安全事件,同时保护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机场的正常运营秩序。
该规范涵盖了多个方面:
1. 系统设计:规定了安防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包括系统的架构、设备选型、系统功能等,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监控点位设置:根据航站楼的功能区域,如入口、候机区、登机口、行李提取区等,明确了监控点位的设置要求,确保监控无死角。
3. 技术要求:对监控设备的性能指标,如图像质量、夜视能力、录像存储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监控效果。
4. 系统集成:规定了安防监控系统与机场其他系统的集成方式,如与消防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的联动,实现整体的安全管理。
5. 数据安全:强调了监控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泄露,保护旅客的隐私。
6. 维护管理:明确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规定,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更新、人员培训等,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MH/T 5017-2017是指导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确保机场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MH/T 5017-2017 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发布《民用运输机场 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发布《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MH/T5017一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原《民用机场 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MH/T5017一2004)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中国 民航出版社出版发行。
主编单位:北京中航弱电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编:詹晓东张明进 参编人员:杨建伟王欣郑茂王利骞李惠 主审: 朱亚杰
GB∕T 25628-2010 土方机械 斗齿参审人员:马志刚 郑斐赵家麟 薛平武卫陈琪注猛 王伟刘继东周成益 郑姝君刘卫东祁骥潘象乾 王明春
本规范于2004年首次发布,主编单位为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为 张同荣。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6.1功能设计 6.2系统结构
8.1 控制中心(室)及设备间 8. 2 供电 8.3 防雷与接地 标准用词说明
1.0.1为指导和规范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明确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工作 内容,确保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航站楼的新建、扩建和改 建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 1.0.3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应针对民用运输机场的具体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节能环保、便于扩展”。 1.0.4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的规定。 1.0.5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规定或标准的 要求
2.1.1机场安全保卫等级airportsecuritycateg
2.1.2视频监控系统videosurveillanceand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 2.1.3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controlsystem 利用身份鉴别技术对出人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 2.1.4隐蔽报警系统covertalarmsystem 隐蔽安装的电子告警系统
隐蔽安装的电子告警系统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TP:网络校时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QoS:网络服务质量控制(QualityofService)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ablePowerSupply)
3.0.1民用运输机场航站楼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与机场的安全保卫等级相适应。 3.0.2民用运输机场的安全保卫等级按《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的规定 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等四个等级。根据机场所在地区的具体安防要求,可以适当提高 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标准。 3.0.3安防监控系统等应整体规划、统一设计,并应充分考虑与消防报警系统等相关系统的协 调与配合。 3.0.4安防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充性,为系统的扩展 预留元余。 3.0.5安防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应选择符合国际国内通行技术标准和主流发展方向的结构和方 案,应避免选择封闭式的系统架构或系统平台 3.0.6应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安全性设计,包括设备和系统的防人为破坏和防侵入措施,并具
3.0.6应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安全性设计,包括设备和系统的防人为破坏和防侵人措施,并具 备数据防窃取、防泄漏、防算改和防销毁功能
4.2.2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搭音装置和与摄像机配套的云台、护罩、支架等。 条文说明】根据产品特性和现场需要,可以选择部分功能合一的产品,如带拾音功能的摄像机 和一体化云台摄像机等。
4.2.2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拾音装置和与摄像机配套的云台、护罩、支架等。 (条文说明】根据产品特性和现场需要,可以选择部分功能合一的产品,如带拾音功能的摄像机 和一体化云台摄像机等。
4.2.3传输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视频(音视频)光端机、网络光收发器等,传输设备可与前 端设备集合成一体化设备。
1航站楼出入口:进出人员辨识; 2值机柜台:办票人员辨识、托运行李递交和值机办理过程监控; 3大件行李托运柜台:托运人员辨识和托运行李递交过程监控; 4托运行李开包台:开包过程及细节监控; 5安检验证台:过检人员辨识和验证办理过程监控: 6安检门:过检人员辨识、过检过程及安检门状态提示信息监控; 7手提行李开包台:开包过程及细节监控; 8安检通道:安检通道区域全景监控; 9登机口操作台:登机人员辨识和验证过程监控; 10远机位登机口:登机人员辨识; 11 远机位到达口:到达人员辨识; 12 登机廊桥登机入口:登机人员辨识; 13 登机廊桥活动端:下机人员辨识; 14 登机廊桥侧梯门:进入人员辨识; 15 行李提取区:行李提取过程监控: 16 行李传送带:行李传送过程监控; 17个 行李分抹装卸区:行李分抹装卸过程监控: 18 设出人口控制的通道门:通行人员辨识及验证过程监控; 19 机房及设备间入口:进入人员辨识及验证过程监控; 20# 核心控制室人口:进入人员辨识及验证过程监控; 21自动扶梯:扶梯运行全过程监控; 22电梯轿厢内:乘梯人员辨识; 23小件行李寄存处:存取人员辨识、行李存取细节和行李保管状态监控; 24行李打包台:打包过程及细节监控。 文说明)(1)固定摄像机指定焦距、定角度的摄像机;(2)人员辨识指对人脸特行 核心控制室一般包括安防控制中心(室)、消防控制室、公安值勤室、广播室、指
航站楼出入口:进出人员辨识; 2值机柜台:办票人员辨识、托运行李递交和值机办理过程监控; 3大件行李托运柜台:托运人员辨识和托运行李递交过程监控; 4托运行李开包台:并包过程及细节监控: 5安检验证台:过检人员辨识和验证办理过程监控 6安检门:过检人员辨识、过检过程及安检门状态提示信息监控; 手提行李开包台:开包过程及细节监控; 8安检通道:安检通道区域全景监控; 9登机口操作台:登机人员辨识和验证过程监控; 10远机位登机口:登机人员辨识; 11远机位到达口:到达人员辨识; 12登机廊桥登机入口:登机人员辨识; 13登机廊桥活动端:下机人员辨识; 14登机廊桥侧梯门:进入人员辨识; 15行李提取区:行李提取过程监控; 16行李传送带:行李传送过程监控; 17行李分栋装卸区:行李分栋装卸过程监控; 18设出入口控制的通道门:通行人员辨识及验证过程监控; 19机房及设备间入口:进入人员辨识及验证过程监控; 20核心控制室人口:进入人员辨识及验证过程监控; 21自动扶梯:扶梯运行全过程监控; 22电梯轿厢内:乘梯人员辨识; 23小件行李寄存处:存取人员辨识、行李存取细节和行李保管状态监控; 24行李打包台:打包过程及细节监控。 文说明)(1)固定摄像机指定焦距、定角度的摄像机;(2)人员辨识指对人脸特征 核心控制室一般包括安防控制中心(室)、消防控制室、公安值勤室、广播室、指料
心等;(4)设备间主要指弱电设备间、高低压配电室等对机场运营至为关键的设备间。 4.3.2应设置固定摄像机,对航站楼内公共活动区的人员活动实施静态持续覆盖视频监控。 4.3.3应设置摄像机,对候机隔离区实施全覆盖视频监控。 【条文说明】区别于静态持续覆盖视频监控,可以选用云台摄像机或云台摄像机与固定摄像机 合的方式,以提高监控摄像机的覆盖效率。
4.3.5在以下重点部位应设置拾音装置JTG H30-2015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实施现场声音采集:
1值机柜台; 2安检验证台; 3托运行李开包台; 4手提行李开包台; 5登机口操作台; 6其他需要记录声音的位置及区域。 4.3.6摄像机选型应根据监视目标、监视目的合理选择,并应满足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安装 条件、传输、控制和安全管理需求等因素的要求。 4.3.7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值应不高于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值的1/50,当摄像机最低照度值 不能适应监视目标环境照度条件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或附加照明装置的摄像机。 4.3.8应根据现场环境照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摄像机安装宜顺光照 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尽量避免逆光安装,当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用具有光补偿的摄像机。 4.3.9前端设备的最大视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摄像机灵敏度 应与环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 协调。 4.3.10摄像机应设置在监视目标区域附近不易受外界破坏的位置,安装位置及方式不应影响 现场其他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同时应保证摄像机的视野范围满足监视的要求。 4.3.11摄像机应有稳定牢固的支架或固定件,室内安装距地面宜不低于2.5m,室外安装距地 面宜不低于3.5m。采用立杆安装时,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要求 4.3.12摄像机宜选用自动光圈镜头,镜头像面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适应,镜头的接口 应与摄像机的接口配套。 4.3.13用于监视固定目标的摄像机,可选用固定焦距镜头或手动变焦镜头;在需要改变监视
4.3.10摄像机应设置在监视目标区域附近不易受外界破坏的位置,安装位置及方式不 现场其他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同时应保证摄像机的视野范围满足监视的要求。 4.3.11摄像机应有稳定牢固的支架或固定件,室内安装距地面宜不低于2.5m,室外安 面宜不低于3.5m。采用立杆安装时,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要求。 4.3.12摄像机宜选用自动光圈镜头,镜头像面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适应,镜头 南与摄像机的接口配套
4.3.13用于监视固定目标的摄像机,可选用固定焦距镜头或手动变焦镜头;在需要改
标的观察视角时应选用遥控变焦距镜头
4.3.14监视场景范围较大时,摄像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一体化云台摄像机或采用多摄像 机拼接方式。配置云台时,云台负荷能力应大于实际负荷的1.2倍,云台的转动角速度和转动的 角度范围,应与跟踪的移动目标和搜索范围相适应,在监控范围内不宜有转动方向限制,云台 摄像机宜具有预置位功能
4.3.15根据需要可为摄像机选用防护罩,防护罩尺寸规格应与摄像机、镜头等相配套GB∕T 3810.16-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并应 与现场环境相协调。根据现场环境需要,可选用带有雨刷、加热、降温、除霜等辅助功能的防 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