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274-2015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Q/GDW 1274-2015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97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274-2015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简介:

Q/GDW 1274-2015《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一项关于变电工程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技术规范。这份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变电工程中使用脚手架进行作业时,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该规范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脚手架的设计与选型:对脚手架的结构形式、材质、尺寸等进行规定,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施工准备:包括脚手架的采购、进场验收、存放等,确保所有使用的脚手架设备都符合安全标准。

3. 安装与拆除:对脚手架的搭设过程进行详细规定,包括地基处理、立杆、横杆、斜杆、防护网的设置等,以及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4. 使用与维护:规定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限制条件,如负载限制、禁止行为等,以及定期的检查、维护要求。

5. 安全防护: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装备、作业行为、应急措施等进行明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6. 事故处理:对可能发生的脚手架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规定,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这份规范的实施,对于规范变电工程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行为,提高施工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Q/GDW 1274-2015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脚手架使用前,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挂牌方可使用: a)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安全通道等的构设是否符合要求。 b)地基不积水,底座不松动,立杆不悬浮。 c)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d)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e)同一脚手架门架与配件是否配套。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g)当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时,应进行分段验收。 h)对24m及以上的脚手架宜每搭设完6m一8m进行分阶段检查验收。

图27高度小于30m满堂支撑架布设示意图

12.1钢管直径、壁厚、弯曲、变形、锈蚀,冲压钢脚手板板面挠曲,可调托撑支托板变形等应在规范 允许范围内; 2.2扣件应进行复试且技术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12.3脚手板材质、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每块脚手板质量不得大于30kg。 2.4脚手架基础应按措施或方案要求夯实,硬化平整排水畅通,立杆底部底座应符合规范要求。 2.5架体应在距立杆底端高度不大于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12.1钢管直径、壁厚、弯曲、变形、锈蚀,冲压钢脚手板板面曲,可调托撑支托板变形等 允许范围内; 12.2扣件应进行复试且技术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12.3脚手板材质、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每块脚手板质量不得大于30kg。 12.4脚手架基础应按措施或方案要求夯实,硬化平整排水畅通,立杆底部底座应符合规范要 12.5架体应在距立杆底端高度不大于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应用直角扣件固定 横向扫地杆应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JGJ 167-2009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Q/GDW 12742015

O/GDW 1274=2015

12.42可调托撑的支托板与主楞两侧间如有间隙,应楔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00mm, 插入立柱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2.43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包括可调托撑长度在内)不应大于500mm; 12.44在可调托撑下立柱200mm处布设纵横向水平杆拉结; 12.45在满足设计计算所确定的步距前提下,将扫地杆与顶步水平杆之间的距离进行平均分配确定实 际搭设步距。宜尽量对应步距1.8m、1.5m、1.2m; 2.46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大于2或2.5时,应在架体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 平间距应为6m一9m,竖向间距应为2m一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 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设2跨至3跨; 2.47满堂支撑架周圈与内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 2.48 满堂支撑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 2.49 架体抱柱连墙点的布设见图23。满堂支撑架与框架抱柱加固的第一道连接位置为扫地杆或扫地杆层 水平剪刀撑上部,最后一道为最高层水平杆上部,中间按每两步布设一道。四根抱柱钢管均与水平杆连接。 12.50 架顶从上往下一步或两步水平杆中间增加的水平杆布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2.51 对脚手架每月至少检查维护一次。 12.52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人雨后,上冻化冻后,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维护。

13.1脚手架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数人同时作业时,应分工明确,统一信号动作一致。应有足够的 作业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13.2脚手架拆除前,应对脚手架作全面检查,清除剩余材料、工器具、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检查所使 用的拆除用工具应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严禁散放在脚手板上。 3.3地面应设安全围栏和安全标志牌,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13.4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当无规定时,可采取从顶层开始(后装先拆, 先装后拆),一般是先拆安全网、防护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后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等。 3.5同步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顺序进行。 3.6连墙件待其上方杆件拆除完毕(仲上来的立杆除外)后才能松开拆除,且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 不应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抢先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3.7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等进行加固。 13.8松开扣件的水平杆应随即拆下,不得松挂在架体上。 13.9拆除长杆时应两人协同作业,以避免单人作业时的闪失事故;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 当拆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13.10当拆至最下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用通长杆件搭设抛撑临时加固后,方可拆除连墙件。 3.11双排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布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进 宁加固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3.12结构的混凝士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支撑架不得拆除。 3.13当拆除4m一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进行拆除。拆除时, 不得采用连梁底板向边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3.14对于多层立柱,当上层及以上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立柱的拆除,应根据下层楼板结构混凝 土强度的实际情况,经过计算确定。 13.15拆下的脚手架构配件应成捆用吊具吊下,无吊具用滑轮绳索徐徐下运或人工搬运,不应抛掷。 3.16拆下的脚手架所有物件,按规格整理堆放整齐并及时出场。 13.17脚手架如需部分保留时,对保留部分应先加固,并采取其它专项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

Q/GDW 12742015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Q/GDW 12742015

编制主要原则 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4主要工作过程 5标准结构和内容. 6条文说明

DB11/T 1274-2015标准下载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本标准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编写要求进行标准编制。 b 按照施工作业顺序对脚手架搭设、使用维护、拆除全过程作业活动进行规范。并结合变电工程 施工的实际,对脚手架施工作业提出明确性的安全技术管理要求。 本标准项目计划名称为“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本次修订,经编写组与 专家商定,名称变更为“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在设计计算方面按照同类行业标准JGJ130执行并保持一致,在可调托撑伸出长度、脚手架 安全防护等方面严于行标,并在脚手架垂直攀登的路径、行程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2014年2月,项目启动,按照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要求确定项目。 2014年2月,成立了编写组,组织编写标准大纲。 2014年3月,完成标准大纲编写,组织召开大纲研讨会。 2014年6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初稿编写,采用会议、网上和面对面等方式广泛、多次在公司范围 内征求意见。 2014年11月,完成标准修改稿。 2015年1月,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5年4月,公司基建部标准化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提出了8条修改意见。审查 论为:同意修改后报批。 2015年5月,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原标准相比,本次修订做了如下重人调整和修订

Q/GDW 12742015

Q/GDW 12742015

增加了构配件允许偏差以及术语和定义中的内容; 增加了双排脚手架构设尺寸及同跨内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的内容; 增加了满堂脚手架、满堂支撑架搭设的内容。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10章【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 159-2012,分别为第4章构配件规格及允许偏差、第5章脚手架搭拆一般规定、第6 章建筑物外墙双排脚手架搭设、第7章防火墙脚手架搭设、第8章满堂脚手架搭设、第9章门式钢管脚 手架搭设、第10章满堂支撑架搭设、第11章脚手架的验收、第12章脚手架的检查、第13章脚手架的 拆除。 针对变电工程脚手架施工实际,按照施工作业顺序对脚手架搭设、检查使用维护、拆除全过程作业 活动给出明确规定要求,确保安全、规范施工。 为保证脚手架的最终质量,应对脚手架施工规范点前移,故主题章首先对构配件给出了最基本的要 求,其余各主题章对脚手架施工每一步从细节上给出要求,提升标准的可操作性。第5章所要求的内容 主要是对后述章普遍遵循适用的内容。第6、7、8、9、10章对各类脚手架搭设作业给出要求,第6、7、 8、9章所要求的内容主要是对非承重架搭设作业进行规范;第10章所要求的内容主要是对承重架搭设 作业进行规范。其中第6章按照作业顺序从地基与底座开始直到架体搭设结束,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要求; 后述章的许多要求内容均应符合第6章的相关规定。 由于原标准对满脚手架及满堂支撑架给出的要求不够细致具体,故本标准第8章和第10章内容 无论是厂度还是深度都比原标准中的内容有大幅度的提高。 原标准起草单位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原标准主要起 草人包括阮怀理、朱克亮、杨旭、洪涛、罗义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