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19年6月)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19年6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320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19年6月)简介: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是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于2019年6月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指南的制定,旨在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行为,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同时也是对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公路建设标准、规范的深入贯彻和具体实施。

该指南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设计与规划:对路面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等进行规范,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2. 施工材料:规定了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添加剂等材料的选择、检验和使用要求,确保材料质量。

3. 施工工艺:详细描述了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开放交通等各施工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施工工艺的标准化。

4. 质量控制:设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查体系,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专检,以及完工后的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5. 安全环保: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如施工安全规程、废弃物处理等,确保施工安全,保护环境。

6. 技术创新与应用: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这份指南的发布,对于浙江省高速公路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提升浙江省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指南(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19年6月)部分内容预览:

6.4.3.1试拌阶段确定以下工作内容!

a)确定拌和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各冷料仓的供料流量、各筛网的筛孔尺寸、热料仓的供料比例、 拌和时间(干拌和湿拌),集料、沥青的加热温度与成品料的拌和温度等,并确定拌和设备合 理的生产能力; 通过对拌和设备生产数据的采集,分析集料、矿粉、沥青的称量控制值的误差和变异性是否在 规定要求的范围内,检查各种材料计量装置的可信度; 通过热料取样筛分和成品料的抽提分析与马歇尔试验,验证实际拌和的混合料与实验室拌和的 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油石比是否一致,并进一步调整生产配合比,检查试验检测仪器是否满足 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d)确定SMA路面木质素纤维添加方式和计量检验方式; e确定抗剥落剂添加方式和计量检验方式。

a)确定混合料摊铺工作参数、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振幅、频率、供料流量、料位 高度是否合理,自动找平系统的工作是否满足结构层平整度的要求,摊铺温度、摊铺机的行进 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等; b) 确定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 c) 确定满足碾压质量要求的压路机类型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振幅、频率与行走速度 的组合、压实的顺序、碾压温度、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 案对不同的碾压方案进行比较,并确定正式施工用的碾压工艺; d) 通过试验路段检验运输车辆、摊铺、压实等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宜50m~80m),修订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计划 通过试铺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江西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保 证沥青路面质量稳定的施工方案; I) 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体系,确定人员、机 械设备、检测设备等资源配备是否可行; g) 各面层应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进行 试铺。

.1.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范》(DB 组织生产

7.1.3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下一结构 层施工质量(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反射裂缝、压实度、月沉降速率等),对于存 松散、严重离析等情况的路段,应进行返工处理。对于一般裂缝应作相应封闭处理,裂缝严重路段应 作返工处理。 7.1.4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结束至少7d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上层水泥稳定 卒石基层的施工。两层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间隔不宜长于30d。特殊情况下,同一结构层两层可连

7.1.3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 层施工质量(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反射裂缝、压实度、月沉降速率等) 在松散、严重离析等情况的路段,应进行返工处理。对于一般裂缝应作相应封闭处理,裂缝严 作返工处理。

基层的施工。两层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施工间隔不宜长于30d。特殊情况下,同一结构层两层可 工,但上层施工应在下层初凝前进行。

1.5施工前,应根据《试验路段总结报告》和生产规模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同 左右幅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错开,养生期内禁止车辆通行。养生完成的路段也应对施工车辆的车速 进行有效控制。 1.6正常路段的底基层、基层每天应连续施工,桥头施工应一次成型,减少施工接缝。 1.7基层摊铺应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7.1.5施工前,应根据《试验路段总结报告》和生产规模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同一路 段左右幅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错开,养生期内禁止车辆通行。养生完成的路段也应对施工车辆的车速、载 重进行有效控制。

7.2.1清除下承层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底基层施工前,应将作业面表面洒水湿润;基层 业面表面宜撒布水泥净浆湿润。

宜撒布水泥净浆湿润。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设备应符合本指南5.3及附录B的要求,并符合《试验路段总 中确定的设备组合。

7.2.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设备应符合本指南5.3及附录B的要求,并符合 结报告》中确定的设备组合

且汉 支架间隔宜为10m,平曲线(匝道)上支架间距宜为5m,根据松铺系数计算松铺厚度,确定控制线高度。 用于摊铺机摊铺厚度控制线钢丝的拉力应不小于800N

7.3.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包括:根据规定的材料和混合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 泥(或石灰、粉煤灰)、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无机结合料剂量(水泥剂量或石灰剂量、粉煤灰用 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混合料应满足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 缝较少),具备较好的施工和易性(集料离析较小)。

7.3.2各种材料应符合本指南5.2规定。

3.3取工地实际使用、符合要求的集料,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 组成比例和合成级配,基层与底基层的级配 要求表衣2

表1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要求

7.3.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13。

表1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技术要求

7.3.5取工地使用的符合前述要求的水泥和确定的合成级配碎石,按振动压实试验方法确定各混合料 试件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4.3搅拌之后,按规定取混合料试样检查级配和水泥剂量;随时检查配合比、含水量的变化, 温度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7.4.4拌和楼出料,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 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

7.5.1开工前,应检验运输车辆是否完好,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施工过程中摊铺机 输车辆等候,应保证连续摊铺要求。

7.5.1开工前,应检验运输车辆是否完好,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 输车辆等候,应保证连续摊铺要求。 7.5.2混合料应全程覆盖直至卸料完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运到现场并摊铺, 压实成型不刚应以座有

6.1应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机的工作参数,包括振幅、振动频率和行走速度进行摊铺,摊铺 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和系数 行施工。

7.6.2当基层(或底基层)压实厚度大于25cm时,宜分二层摊铺

6.3摊铺机宜连续摊铺。摊铺机行进速度要均匀,申途不应变速,其速度应与拌和机能力相适 持匀速前进,摊铺不停顿、不间断,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m/min3m/min。

6.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应根据试验路段结果采用全幅一台或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进行摊 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摊铺机摊铺时,摊铺机前后相隔5m~10m,呈梯队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 m~10cm左右的搭接宽度,并避开车道轮迹带。两台摊铺机各项参数(速度、摊铺厚度、松铺 工坡度、振动频率、平整度等)应保证速度一致,两机摊铺接缝平整,

7.6.5摊铺机两侧料槽内应保持有不少于螺旋布料器2/3高度的混合

7.6.6摊铺机在安装、操作时应采取混合料防离析措施,如降低布料器前挡板的离地高度。在摊铺机 后应设专人消除离析现象,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7.6.7摊铺机外侧应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摊铺机内侧分别采用架设钢梁或雪撬式控制基 摊铺厚度。钢丝绳应张拉平顺,铺料时,不得对基准钢丝绳造成干扰。 7.6.8应按《试验路段总结报告》确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松铺系数和初始压实度进行施工,摊铺 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松铺厚度和初始压实度。当此两项参数达不到试验路段确定值时,应及时调整摊铺机 控制参数,保证松铺厚度和初始压实度均匀、稳定

7.7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及成型

7.7.1摊铺机后,应紧跟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双钢轮压路机,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具体碾压段 落长度进行碾压,碾压段落应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GB 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有专人指挥,并有监理旁站。 7.7.2碾压应遵循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碾压工艺和碾压遍数,压实时,遵循初压→复压→终压的程 序,压至无轮迹为止。

7.7.2.1初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一前一后组合,同进同退,各静压1遍,初压应充 分

7.7.2.1初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一前一后组合,同进同退,各静压1遍,初压应充

7.7.2.2复压:弱振动碾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一前一后组合,同进同退,各碾压1遍 强振动碾压: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4遍;振压不起浪、不推移;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仪初查 压实度,不合格时,重复再压(注意检测压实时间)。 7.7.2.3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不少于1遍,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 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实度应符合《公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规定。 7.7.2.4碾压时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方向,由低向高、先轻后重、先下部密实后上部密实、低速行驶碾 压的原则,不应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

7.7.3碾压工艺注意事项

7.7.3.1压路机倒车应自然停车,不得在刚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换挡 顺,不得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应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 压的路段换挡倒车,位置应错开,呈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进行铲平处理。

7.7.3.2压路机碾压时的速度,第1遍~2遍为1.5km/h~1.7km/h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备考一本通,以后各遍应为1.8km/h~2.2km/h 7.7.3.3压路机停车应错开,相隔间距不小于3m,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7.7.3.2压路机碾压时的速度,第1遍~2遍为1.5km/h~1.7km/h,以后各遍应为1.8km/h~2.2km/h。

7.7.3.3压路机停车应错开,相隔间距不小于3m,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7.7.4基层边缘应采用钢模板进行支撑,且应有一定超宽(碾压到边缘30cm范围,以10cm/次向外推 进)。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宜采用小型平板式振动器进行碾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