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09-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609-2013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简介:
《SL 609-2013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是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负责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于2013年批准并发布的行业标准。该导则主要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鱼道设计,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鱼道,简单来说,就是为鱼类提供通过水坝或其他水工建筑物的通道,它们可以自由地在上下游之间迁移、繁殖和觅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水坝的建设,可能会阻断鱼类的自然迁徙路径,对鱼类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威胁,因此,鱼道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SL 609-2013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设计原则:鱼道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经济实用的原则。
2. 设计参数:包括鱼道的长度、宽度、深度、坡度、流速等,这些参数的选择要依据当地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水文条件以及工程实际进行。
3. 结构形式:鱼道的结构形式多样,如斜坡式、台阶式、隧道式、升降式等,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4. 施工和管理:对鱼道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后期的管理和维护等也做出了规定。
5. 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对鱼道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确保鱼道设计的合理性。
总的来说,SL 609-2013导则是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的权威规范,对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L 609-2013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部分内容预览:
A.1.15齐口裂腹鱼
布于长江、金沙江、岷江等上游江段,属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山 区河弯急流处。齐口裂腹鱼有生殖洄游习性,产卵前上溯到栖息 地以上的江段产卵。产卵季节在3~6月,卵多产于急流浅滩的 砂、砾石上。齐口裂腹鱼雌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龄,雄鱼初次 性成熟年龄为3龄。齐口裂腹鱼的体长分别是:1龄鱼0.80~ 1.00cm;3龄鱼1.40~2.00cm;5龄鱼2.10~3.00cm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俗名河蟹,属降河洄游 性甲壳动物,在我国长江、辽河和瓯江等流域均有分布。河蟹在 谈水中生长育肥,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当10月中下旬,成蟹在 夜间从湖泊中成群进人长江,向河口迁徒,性腺逐步发育,在长 江口附近的浅海中越冬,并于翌年春季紧殖经典欧式建筑立面,繁殖后亲蟹死亡。 孵出后的幼体经5次蜕皮后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具明显的 趋淡性、趋流性和趋光性,随潮水进人淡水江河口,蜕壳变态为 一期仔蟹。然后继续上溯进入江河、湖泊中生长。 幼蟹上溯过程中有较强的爬行能力,能爬越障碍物进入其摄 食生境。
A.2.1与鱼道设计相关的鱼类游泳能力主要为鱼的感应流速、 喜好流速和极限流速。 A.2.2鱼类的极限流速宜通过实验观测确定,可参考表 A.2.2。对于没有进行实验观测的鱼类,可利用公式(A.2.2) 估算鱼类的极限流速。
=1.98L(m/s)
2.2几种鱼类的感应流速、弃好流速
我国尚无翁相关数据,美洲的数据供参考。 b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室内试验成果,参考该鱼类项水流游动 30min以上的游速确定。 C 数据来源于富春江大比例(1:1.5)试验中鱼类克服孔口的流速值资料。
在鱼道中皇蛇形状的幼鳗能以“爬行”的方式越过建筑物。 幼鳗具有两种“爬行”能力:一是用身体粘附于湿润具有细流 水的建筑物壁面,顺着垂直流下的细流水向上“爬行”。二是以 本身细长的体形,环绕在有垂直下泄的细流水的细长杆上缓缓向 上“爬行”。 河蟹的攀高能力很强,特别是在幼蟹阶段,由于身体轻,能 在潮湿的玻璃上作垂直爬行。
附录B鱼道水工试验
B.1.1鱼道试验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枢纽整体、鱼道整 体、鱼道局部三种。 B.1.2枢纽整体试验主要研究鱼道与其他各建筑物之间的 相互关系,确定鱼类上溯的流速屏障位置,分析主要过鱼季节枢 纽不同调度方式鱼道进、出口水流条件,确定鱼道在枢纽中的整 体布置。
整体水力特性,优化鱼道进出口数量与布置、鱼道底坡坡度、 室尺寸等。
局部二类。鱼道隔板局部试验主要研究横隔板具体型 式,确定过鱼孔面积,评价池室水流流态,防止水流产生能量租 累。鱼道集鱼系统局部试验主要研究集鱼系统的布置,确定 补水系统型式及补水量大小。
1 枢纽上、下游区域流速分布,鱼道进出口区域流速分布、 流态。 2 鱼道进出口区域特征水位、水位变幅。 B. 1. 6 鱼道整体试验应包括以下测试内容: 全程水面线。 2 鱼道流量。 3 典型隔板过鱼孔、水池流速、流态及相邻池室水位差。 B.1.7 鱼道局部试验应包括以下测试内容: 1 隔板过鱼孔(缝)、池室内流速分布、流态及相邻池室水
3典型隔板过鱼孔、水池流速、流态及邻池室水位差。 B.1.7鱼道局部试验应包括以下测试内容: 1 隔板过鱼孔(缝)、池室内流速分布、流态及相邻池室力
2集鱼系统各进口及输鱼渠的流速。 3 补水区域补水前后的流速分布,
B.2.1鱼道水工试验应满足几何相似、水流运动相似和动 力相似,遵循弗劳德相似准则
B.2.2试验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枢纽整体:范围宜包括鱼道进、出口附近各一 定区域。 2鱼道整体:范围应包括鱼道下游进口至上游 出口。 3鱼道局部:鱼道隔板局部范围可取鱼道中段15 一20块隔板。鱼道集鱼系统局部可取集鱼系统及其补水系 统和有关的鱼道进出口段。
B.2.3比尺可按下列规定选
1鱼道枢纽整体比尺按枢纽及其他水工水力学试验要 求选取。 2鱼道整体水工试验可为1:15~1:40。 3局部可为1:5~1:10。 B.2.4鱼道水工设计除需满足鱼道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外, 还应遵循SL155的规定。
B.3.11 鱼道流量可用量水堰、电磁流量计等施测。 B.3.2隔板过鱼孔流速可用小型旋浆式流速仪、三维ADV或 激光测速仪等施测。 m
C.1基本类型及适用条件
手 件、设备间等部分组成。 C.1.2电栅可分为以下基本类型: 1 按电极阵排数可分为单排、双排与多排。 2 按电极阵结构可分为理设式、悬挂式及浮筒式。 3 按供电电源可分为交流电式与脉冲电式。 C.1.3电栅适用的基本条件:水的电导率宜在50500μs/cm 水温不宜低于10℃,主要拦阻鱼类体长不宜小于15cm。
C.2.1电栅轴线的一端宜布置于鱼道进口上游翼墙上;另一端 向下游延伸,宜布置于河道中或对岸相应建筑物上,电栅轴线与 可道水流的交角不宜大于45°。 C.2.2靠近鱼道进口的电极距离鱼道进口不宜太远,以满足电 场宽度要求。 C.2.3在高寒地区,电极阵应设计成可装卸式。在漂污较多水
C.3.1电栅设计要求的基本资料包括:主要拦鱼季节、主要拦 鱼对象及其尺度、下游水位变幅、水体的电导率及水温、工程建 筑物组成及相对位置、电栅位置附近地形、供电、漂浮物、冰 漆等
3.2设计基本内容及步骤主要包括水力计算、电工计算和稳 及结构计算。
1水力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设计洪水频率。 2)确定电栅设计水位。 3)确定电栅设计流速。 4)计算电栅通道的流量、断面平均流速。 2电工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电栅实际断面面积、电极阵结构型式及电源类型, 计算电栅所需功率。 2)根据供电电源的负载性能,确定所需供电电源设备及 数量。 3稳定及结构计算。
C.4.1电栅供电线路应与其他用电线路分开配电,宜设置避雷 设施。 C.4.2电栅区域内应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做好运行记录,电栅 运行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运行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运行观测记录格式见附录D。
表D.1鱼道观测记录表
鱼道一般水深: 鱼道水温: 观测记录人:
表D.2电栅运行记录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6092013
总则 35 2 术语· 36 3 一般规定.. 37 鱼道选型与布置. 38 5 鱼道进出口 41 6 鱼道槽身设计 42 诱导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 47 鱼道的运行与观测: 48 附录A鱼类习性及游泳能力 49 附录 C 导鱼电栅 50
总则 35 2 术语· 36 3 一般规定.. 37 鱼道选型与布置. 38 5 鱼道进出口 41 6 鱼道槽身设计 42 诱导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 47 鱼道的运行与观测: 48 附录A鱼类习性及游泳能力 49 附录 C 导鱼电栅 50
1.0.1我国鱼道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相关鱼道设计尚无规范可 循,限制了我国鱼道建设进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 升,人民对河流生态需求日益增长,大量过鱼设施驱待建设,因 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用以指导水利水电工程的鱼道设 计工作。 1.0.3确定过鱼对象是鱼道设计的前提,有时需要同时考虑几 种鱼类的过坝要求,因此收集与分析相关资料十分必要。 1.0.4鱼道设计目前仍带有一定探索性,需要通过大量实验验 证,并总结各类工程的经验教训,因此本标准中提出必要时应开
种鱼类的过坝要求,因此收集与分析相关资料十分必要。 1.0.4鱼道设计目前仍带有一定探索性,需要通过大量实验验 证,并总结各类工程的经验教训,因此本标准中提出必要时应开 展试验研究。
过鱼季节不考虑鱼类下行降河洄游的时期,一般鱼道的主享 过鱼季节历时3~4个月。
在鱼类感应流速条件下,鱼类能作长时间、远距离的游动。 2.0.6 超过鱼类极限流速,鱼类即停止前进或后退,
超过鱼类极限流速,鱼类即停止前进或后退
鱼道设计流速应不大于鱼类极限流速,不小于鱼类感应 流速。
鱼道单位水体功率耗散用于表征鱼道池室水流紊动强度。鱼 道单位水体功率耗散越大,水流紊动强度越大。
3.0.5鱼道设计流速应依据过鱼对象游泳能力,确保主要过鱼
3.0.5鱼道设计流速应依据过鱼对象游冰能力,确保王要过鱼 对象中游泳能力最弱的鱼类能够通过鱼道上溯。若主要过鱼对象 的游泳能力差异较大,在选择鱼道槽身断面及隔板型式时要予以 充分考虑,必要时也可研究设置两条不同设计流速的鱼道。 3.0.6鱼道过鱼孔及进口水流流速若低于鱼类的感应流速,则 角类将迷失洞游方向
分考虑,必要时也可研究设置两条不同设计流速的鱼道。 0.6鱼道过鱼孔及进口水流流速若低于鱼类的感应流速,则 鱼类将迷失洄游方向。
《门在地震作用下角变形时的开启性能试验方法 GB/T34553-2017》鱼类将迷失洄游方向。
4.1.3隔板式鱼道适用于多种洄游性鱼类,选择时需要注意以 下问题: 1溢流堰式鱼道通过流量较小,消能不够充分,适应上下 游水位变动能力差,水位变幅一般小于30cm。 2没孔口式鱼道通过流量较小,适应上下游水位变动性 能较好,但孔口易被阻塞,需要定期维护清理。 3竖缝式鱼道消能较充分,能适应上下游较大的水位变幅。 4组合式隔板鱼道能够较好地发挥各种型式孔口的优势, 便于灵活控制所需要的池室流速流态分布。
4.2.2部分鱼道布置见图1图4,可供选择时参考。
3一交汇池; 4一槽身;5一鱼道出口;6一绿化区 图1绕岸式布置图
1一上游;2一下游,3一进口;4一出口,5一鱼道樽身
JC∕T 740-1988 磷渣硅酸盐水泥图2格式布置图(单位:m)
4.2.6电站厂房尾水为经常性水流,且下泄流量远大于鱼道下 泄流量,是鱼类集群地,因此鱼道可布置在电站旁。在水流条件 适宜时在尾水管上方可设置集鱼系统,以增加进鱼前沿的长度。 具有集鱼系统的电站枢纽鱼道布置见图5
鱼道出口;2一鱼道槽身;3一鱼道进口;4一水流高紊动区; 5一集鱼系统进鱼口;6一集鱼系统水流出口(进鱼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