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293-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293-2018 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简介:
GB/T 51293-2018《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的建设,保障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满足乘客和运营人员的需求,同时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
该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系统设计:包括给排水系统的布置、管道选型、设备配置、水质处理等,确保系统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 施工与验收: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工程验收的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3. 运行与维护:给出了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定,如水质监测、设备维护、应急预案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节能环保:强调在设计、运行中要考虑到节水、节能和环保,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5. 安全性: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明确要求,如防止水灾、确保水质安全等,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6. 技术创新: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升系统的科技含量,提高运营效率。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水平,改善乘客的乘车环境,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B/T 51293-2018 城市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系统技术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及区间折返线检修坑端部,可能积水而文不能自流排出的部位等, 应设局部排水泵站; 3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每台排水泵排水能 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1/2。 4.7.2地下隧道开洞口雨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于洞口附近,道床应设置不少于2条的横向截水沟 及挡水坎,雨水进入集水井前应设置沉泥槽及算子; 2集水并内宜设置3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每台排水 泵排水能力应天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1/3,扬水管宜为2条,且每 条可通过全部雨水流量。 4.7.3车站废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于车站线路下坡方向; 2 集水井内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 3 泵站总排水能力应大于消防废水量及结构渗漏水量之和; 4 总扬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s。 4.7. 4 地下区间废水泵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于联络通道内的泵站不得影响区间人员疏散; 2单坡区间废水宜重力排人相邻车站; 3宜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总排水能力应满足 司时提升区间消防废水及地下结构渗漏水量的要求; 4总出水管应设置检修阀门,排水流速不宜小于0.8m/s,管 径宜为DV100一D.V150.结冻地区应设置冬季放空泄水阀; 5位于水域下的区间及车站排水泵站,每台排水泵的排水能 力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3/4。 4.7.5泵站集水井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支区间折返线检修坑端部,问能积水而文不能自流排出的部位 应设局部排水泵站; 3应设置2台排水泵,且应能同时启动,每台排水泵排 应大于最大小时排水量的1/2
1集水池内壁不得渗漏,集水池底应设10%的坡度坡向尚吸 水坑,吸水坑规格应满足水泵安装间距要求; 2集水井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功率最大一台排水泵出水量 要求;
3集水井有效高度除应满足排水泵安装高度外,还应满足水 位控制要求; 4最低水位应满足下列排水泵运行要求: 1)深度大于1.2m的集水井内应设置固定式爬梯,其材质 应防锈蚀,宜采用不锈钢或复合金属材质; 2)废水、雨水集水井设备检修孔及人孔宜采用铸铁防滑盖 板DB22∕T 5021-2019 II型耐热聚乙烯(PE-RTII)供热管道工程技术标准,风亭集水井宜设置复合金属格栅盖板; 3)功率大于3.0kW的排水泵每台泵宜设置一根DN50反 冲洗管.不大子3.0kW的排水泵宜合设一根DN25反 冲洗管; 5集水井内排水泵宜采用潜水排污泵·且宜采用自动耦合式 安装。
1泵站净高不应小于3m,矩形泵站的短边不宜小于3m,应 设置手动起吊设备; 2不应设置在电气设备房或轨道的正上方; 3应设置给水设施,设备四周应有不小于0.6m的维修 净距; 4 重力污水管道接入密闭水箱处应采用柔性接头; 5当采用密闭提升装置时,泵站地面下沉的高度应满足污水 重力流人密闭水箱的要求; 6当采用密闭提升装置时,污水泵房内应设有深度不小于 0.5m的集水坑.坑内排污泵应将污水提升至水箱内。 4.8.2密闭提升装置按排水泵类型可分为离心泵式密团提升装 置和凸轮泵式密闭提升装置。离心泵式密闭提升装置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的规定,凸轮泵式密 闭提升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凸轮泵、辅助污水泵、密闭水箱、液位传感器、控制系 统和排水管道等组成; 2应具有密封无漏、自动运转特性: 3凸轮泵与集水箱应分开设置: 4凸轮泵应设置2台泵,交替运行、互为备用; 5凸轮泵叶轮应能通过直径不小于40mm固态物体; 6公共卫生间宜采用双泵双箱布置方式,员工卫生间宜采用 双泵单箱布置方式; 7密闭水箱总有效容积应满足单台水泵连续工作时间不小 于3min,单个密闭水箱有效容积不宜小于450L 8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自动转换和远程监控模式。 4.8.3真空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无堵塞污、废水收集箱,真空系统,于式自吸排污泵及 控制系统等组成: 2污水或废水系统在进入真空排水设备前应分开,耳宜采用 重力流形式接人无堵塞污水或废水收集箱内; 3干式自吸排污泵应采用开放式叶轮,叶轮应能通过直径不 小于40mm固态物体; 4排污泵、真空泵均应设置备用泵; 5设备应具有手动、自动操作模式,且应具有正常工作指示 和故障报警指示,设备运行和故障情况应能上传; 6真空系统运行真空度宜为一0.04MPa~一0.07MPa; 7真空泵、污水泵启动频率应小于20次/h,真空机组的抽吸 能力应能满足不少于5个卫生洁具同时正常使用,不得出现延时 等待现象; 8总通气管道宜接至排风井出口处: 9系统应能预防和抑制水锤发生,排污泵的进出口均应密封 严密,并应有隔振措施; 10真空连接管道应连接可靠,不得采用钢管卡箍固定,系统
时管路不得出现异常震动,管道压力不应低于1.6MPa,管 宜设置检查口。
.9卫生防疫与雨水径流控制
4. 9. 1排水系统卫生防疫应符合下列规定
4.9.1排水系统卫生防疫应符合下列规定: 1餐饮含油废水应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2卫生间、盟洗间、茶水间不应布置在餐厅、厨房等房间的正 上方,排水管道不应穿越生活饮用水池或水箱的上方; 3空调机房、泵房及开水间地漏排水不应接人生活污水系 统,生活水箱泄水管、溢流管及空调冷凝排水、开水器、热水器的排 水应采用间接排水方式; 4排水系统通气管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S污水集水箱其检修孔或人孔盖板应密闭,雨水或废水开 式集水井应采用格栅盖板; 6化粪池应设于室外,其外壁距构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 4.9.2车辆基地、停车场丽水径流控制宜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 铺装、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蓄水池、调 节池、植被缓冲带、绿色屋顶等技术设施。 4.9.3车辆基地、停车场上盖平台雨水宜引人周边低影响开发设 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人集中调蓄设施。 4,9,4车辆基地、停车场地面雨水宜采用生态排水和雨水管道的 综合方式·雨水经植草沟、下凹绿地进人集中调蓄设施或雨水管 道,月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硬化路面宜采用透水铺装; 2绿地宜采用下凹式绿地; 3景观水体宜建成集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态景观为一体 的多功能生态水体。
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的规定。 5.1.2地面、高架区间、车站及地面附属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 50242的规定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 50242的规定
1.3室内、室外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基础施工,士方回填应在管道施工驰 格后进行。
1.6管道不宜敷设在控制箱、配电箱正上方,且不宜穿越让
5.1.7当给水排水压力管道穿越结构变形缝时,应设置金属波纹 伸缩节或不锈钢软管。
5.1.7当给水排水压力管道穿越结构变形缝时,应设置金属波纹
5.1.8室内外直埋金属管道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防腐房
结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5.1.9当管道穿越防火墙及楼板的孔洞时,应进行防火
材料的耐火时间与所在部位楼板及墙体的耐火时间应相同 管周围应设置高出地面10mm~20mm的阻火圈,阻火圈自 等级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等级。
5.1.10当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相互平行;曲线部分应与 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曲率半径应相等。 5.1.11管道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当安装金属管道时,管道与支吊架、管卡之间应设置与支吊架同宽 的绝缘橡胶垫隔离,
实、准确、完整,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开工报告; 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3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出厂合格证及 进场验收单; 材料及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 5 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试验记录; 6 隐蔽和理地的给水排水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1 隐蔽和理地的重力排水管道试验记录; 8 设备安装、试运转记录及报告; 9 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检验和检测记录; 10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区间给水排水管道应采用型钢制作的热浸锌支架,支架和 锚栓应结合振动、疲劳、耐久性、管道应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型钢 享度应根据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水质增加1mm~2mm的腐蚀 余量; 2支架安装位置和标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安装后支架 不得超越所处地段直线或曲线设备限界; 3区间支架的锚栓应采用金属后扩底锚栓《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铁道工程劳动定员定额 GB/T 19622-2004》,采用双螺母加平
垫片和弹垫片,且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应满足胀栓规格要求; 4管道固定支架与结构墙体之间、支架与管道之间、管卡与 管道之间应增加一层5mm厚与支架同宽的三元乙丙烯橡胶隔 离,管道与型钢支架、管卡间不应直接接触; 5立管、管道接头及阀门、金属波纹管两侧应设置支架,管道 转弯处应加固处理,应安装管道支墩或设加强型接口支架。支架 的形式、规格及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
.2.2区间过轨官道网侧设直绝接实。
1应根据道床形式确定道床预留沟槽位置;过轨管道的材 质、连接方式及预留槽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 T.及验收规范》GB50299的规定; 2过轨管道安装应满足直线及曲线段限界要求;管道安装 后,管道、管件、管道支架及法兰外表面最高点距钢轨轨底净距不 应小于70mmDB13(J)∕T 8335-2019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且不得侵人设备限界; 3区间过轨管道两侧应设置绝缘接头,其安装部位应便于检 查和检修,过轨金属管道应采取防水绝缘措施
5.3.1室外给水管道及设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管道沟槽开挖应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面;地质 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槽底时,开挖沟槽可不设 支撑; 2当车辆基地及停车场室外给水管道穿越轨道时,应设置防 护涵管或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宜采用球墨铸铁管,其安装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