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421-2018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

JGJ/T 421-2018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T 421-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9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1686
免费资源

JGJ/T 421-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421-2018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简介: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JGJ/T 421-2018)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冷弯薄壁型钢在多层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术语定义:对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规定提供了基础。

2. 设计要求:规定了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体系、荷载计算、抗震设计等,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选用:明确了冷弯薄壁型钢的材质选择、加工要求以及质量检验方法,以保证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与安装:规定了冷弯薄壁型钢的施工工艺、安装顺序、连接方式等,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效率。

5. 质量验收:制定了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质量验收标准,包括观感质量、构造质量、使用功能等,以确保住宅的使用性能。

6. 环保与节能:强调了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环保性能和节能要求,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7. 防火与防腐:规定了冷弯薄壁型钢的防火处理和防腐措施,保证了住宅在特殊环境下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JGJ/T 421-2018 是我国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建设的重要技术指南,对提升我国住宅建筑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JGJ/T 421-2018 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技术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6.1.1设计轻型屋面板和条时,不上人屋面的均布活荷载标 准值应取0.5kN/m²;尚应考虑施工及检修集中荷载,其标准值 应取1.OkN且作用于標条最不利位置。 6.1.2设计楼面结构时,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2kN/m²,但不 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设计楼盖梁、墙体、墙架柱及基 础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 定对楼面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 6.1.3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2k,除应符合本标准 规定外,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的规定执行。当建筑物的体型特殊时(图6.1.3),其风荷载体 型系数μs在纵风向坡屋面(图6.1.3中的R面)应取一0.8,在 其余部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 规定执行。

图6.1.3屋面和墙面分区 W一迎风墙面;U一迎风坡屋面;S一边墙面;R一纵风向坡屋面; L一背风墙面:D一背风坡屋面

6.1.4设计墙架柱、屋架和標条时DB62∕T 3177-2020 水泥基复合夹芯内墙板应用技术规程,应考虑由于风吸力等作用 引起构件受力的不利影响,此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0。 6.1.5雪荷载Sk、基本雪压S。和屋面积雪分布系数ur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执行。对复 杂屋面的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低层冷弯薄 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的规定执行。设计屋盖结构 时,尚应考虑雪荷载在屋面天沟、女儿墙、阴角、天窗挡风板和 高低跨相接处的荷载增大系数

1应至少沿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 作用;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 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 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6.2.1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内力与位移计算可采用一阶弹 性分析。

6.2.1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内力与位移计算可采用一阶弹 性分析。 6.2.2计算基本构件和连接时,荷载的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取值以及荷载效应组合,应按本标准或现行国 家标准《建箔结构益裁规范》GB50009的规定热行

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执行。 6.2.3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式中:R 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S一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时的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地震设计状况时的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 结构重要性系数,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安全等 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不应小于 1.0;有特殊要求的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的重要 性系数。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YRE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为0.9。

1在持久、短暂设计状况时,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执行;考 虑雪荷载效应组合时,均布雪荷载、不均匀分布雪荷载、堆积雪 荷载和滑移堆积雪荷载应作为独立雪荷载,不相互组合; 2在地震设计状况时,多遇地震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应按下式确定:

SE=YGSGE+YEhSEhk

式中:SEk 多遇地震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GE一一考虑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Y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YG一一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6.2.5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 合,结构或构件的变形不应超过正常使用要求规定的限值

6.2.6冷弯薄壁型钢多层住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平面布置规则时,可在两主轴方向分别按平面结构 进行设计;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时,宜采用空间整体分析进 行设计; 2竖向荷载由承重墙体的墙架柱承担;墙架柱在每层高度 范围内,可近似地视作两端铰接的竖向构件;楼面板和楼盖梁应 按承受楼面竖向荷载的受弯构件计算;水平荷载由抗侧力构件 承担; 3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纵墙可视作竖向连续梁,墙体的高 宽比应小于4;横墙应与纵墙、楼盖可靠连接,以保证房屋的整 体刚度

6.2.7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可按现行国家标

6.2.7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可按现

6.2.7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可按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任 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

6.2.8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层间侧移△ue值应符合下

6.2.8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层间侧移△ue值应符合下 式规定:

式中:h 层间高度(mm); 多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弹性层间侧移值(mm) [] 多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取为 1/250。

式中:h 层间高度(mm); 多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弹性层间侧移值(mm); []一——多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取为 1/250。

7.1.1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可采用的常用截面形式如图7.1. 所示。

7.1.1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可采用的常用截面形式如图

1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可采用的常用截面形式如图7.1.1

1.1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常用的截面类型

7.1.2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应按现行国家

A

式中:Aen—有效净截面面积(mm); N.一构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N),按本标准第 7.1.4条的规定采用; N一轴向力(N); f一一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²)。 7.1.4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拼合截面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拼合截面构件绕轴的稳定承载力,可取所有单个开口 截面构件绕轴的稳定承载力之和: 2拼合截面构件绕y轴的稳定承载力,当截面拼合连接处 有可靠保证时,可取相应的整体截面构件稳定承载力的0.70倍。 7.1.5冷弯薄壁型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弯构件的腹板在集中荷载或支承反力作用下发生局部 折曲破坏时,折曲强度应按本规程第7.1.6条的规定计算; 2受弯构件的腹板不发生局部折曲破坏时,其强度和稳定 性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执行。 7.1.6受弯构件集中力作用处的腹板发生局部折曲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腹板不开洞时,其局部折曲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1受弯构件的腹板在集中荷载或支承反力作用下发生局部 折曲破坏时,折曲强度应按本规程第7.1.6条的规定计算; 2受弯构件的腹板不发生局部折曲破坏时,其强度和稳定 性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的规定执行。 7.1.6受弯构件集中力作用处的腹板发生局部折曲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腹板不开洞时,其局部折曲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C、Ch、CN和CR 系数,不同截面的腹板折曲系数按表 7.1.6取值; h 腹板平面内平直部分的高度(mm); 承压长度(mm),不应小于20mm;

N. 腹板的折曲承载力(N);对于单个 C形截面构件,为单腹板的折曲承载 力;对于工字形组合截面,为两个腹 板的折曲承载力;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N/mm²); 板材的弯曲半径(mm); 腹板厚度(mm)

表7.1.6不同截面的腹板折曲系数

支撑; 2 当构件的上、下翼缘都设置支撑,且受到跨中集中力作用和上、下翼缘同 时受压时,构件端部到集中力承压长度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5h。

2腹板不在承压长度内开洞时,局部折曲承载

7.2.1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连接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 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相关规定执行。 7.2.2多个螺钉连接的承载力应乘以折减系数αs:

s= (0.535+0. 465)

8.1.1墙架柱应按轴心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计算

8.1.1墙架柱应按轴心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计算, 强度计算时可不考虑墙面板的作用。整体稳定性计算时宜考虑墙 面板和支撑的作用,其计算长度系数应符合表8.1.1的规定,

8.1.1墙架柱应按轴心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表8.1.1墙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

注:s为螺钉的间距(图8.1.1)。

图8.1.1带结构面板的墙架柱示意

8.1.2计算房间内部墙体的墙架柱时应考虑垂直于墙面的侧向 附加荷载标准值0.25kN/m。 8.1.3验算抗剪墙体端部与抗拔锚栓连接的墙架柱,尚应考虑 水平荷载作用引起的倾覆力矩产生的轴向力N(图8.1.3),轴 向力N应按式(8.1.3)计算。

图8.1.3与抗拔锚栓连接的墙架柱中由倾覆力矩引起的轴向力 1一抗拔件 N:=ZV:(Zh,) /b (8.1

N:=2v(≥h,)/6

注:螺钉间距150/300表示:螺钉间距在墙体周边为150mm,内部为300mm。其 余以此类推。

力仅对短期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适用;当用于正常使 用和长期水平荷载时GB 51069-2014 中药药品生产厂工程技术规范,其受剪承载力应分别乘以0.63和0.56的 折减系数。 8.1.5不开洞墙体的化

折减系数。 3.1.5不开洞墙体的侧向刚度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8.1.5不开洞墙体的侧向刚度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K=Vs/△ (8. 2V.h3 sV,h 唇· () △= 3E.A.62 182Gtit2b t2

行折减,折减系数α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洞口宽度b。和高度h。均小于300mm时GB∕T 22631-2008 建筑物垂直部件 抗冲击试验 冲击物及通用试验程序,α=1.0。 2洞口宽度b。满足300mm

3—2 1 hZb; A。= ho X bo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