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文化路高层住宅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文化路高层住宅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文化路地段建造的首期高层住宅项目的一个详细施工计划。这份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对项目的总体介绍,包括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如层数、面积、功能布局等),以及建设目标等。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可能的施工风险和采取的应对措施。
3.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4. 施工组织:阐述施工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各工种施工队伍的配置,以及施工流程和责任划分。
5. 资源配置:列出所需的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等资源的配置计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 施工技术方案:介绍采用的建筑技术、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
7.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8. 应急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制定应急预案。
9. 施工质量与进度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这份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文件,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
文化路高层住宅项目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每根井点管沉设后应检验其渗水性能。井点管和孔壁之间填砂时,管口应有泥浆冒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下渗,方为合格。
⑤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必须及时进行试抽,并全面检查管路接头质量、井点出水情况和真空泵运转情况等,如发现漏气等现象,应立即处理,检查合格后,井点孔口到地面下0.5~1.0m范围内应用粘性土填实。
开始抽水后,每天早晚检查两次,发现漏气、堵塞等现象,应及时修补。
基坑排水:在基坑边部各设一积水坑,具体尺寸为长×宽×高=800mm×800mm×800mm用扬程在20m以上的潜水泵将水抽到基坑以外,排入雨排水系统中。基础混凝土施工时JGJ∕T 461-2019 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计标准,将积水坑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填平。
2.3.3.2基坑支护(甲方分包)
本工程基础施工时,对边坡进行锚杆喷护。
挂钢筋网之前应对边坡进行修整,局部坑凹的地方可用土垫平,凸出的地方用铁锹铲平。基坑边坡的表面基本平整,上口应整齐且标高一致,边坡的下口应距底板边缘有60~80㎝的工作面,上口标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应比场地自然地坪高出大约200㎜,以防基坑外的水倒流入基坑内。
本工程根据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按建筑Ⅱ类基坑设计。
坑内放线→已开挖部分土钉加固(二层)→电梯井挖土→垂直锚固→土钉喷锚围护(上下三层)→中间土方挖运→放坡及坡面处理
根据土钉支护的工艺要求,土方开挖必须采取分层分段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各层开挖深度均应控制在本排土钉高度以下0.3m,在未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喷锚支护之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
首先确定基坑放样尺寸,然后进行人工切削,边坡修整,使边坡表面保持粗糙,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粘结度。
按设计要求,本基坑土钉支护所采用的土钉均为12~15m长的Φ48普通钢管制作,靠孔底的一侧制作成桩尖状,管壁开设出浆孔,并设护孔板,布孔范围离护桩尖1.5~2m长。
成孔前应根据设计确定孔位,孔位的允许误差不大于200mm,成孔时应对土层进行保护。成孔作业时要调整好角度,既要保护边坡,又要保证不损伤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遇有障碍物需调整孔位时,不得影响边坡安全。
注浆料为水泥净浆,应采用普通硅酸盐425号水泥,水灰比为0.3~0.4。采用土钉底部注浆,即把注浆管插入钢管孔内再开始注浆,边注浆边缓慢匀速撤出注浆导管。注浆至钢管口时,应及时在钢管口设置浆塞,然后再加压二次注浆。水泥浆液应搅拌均匀,已拌好的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做到随拌随用。
钢筋网上部竖向钢筋可手工绑扎,下部必须焊接,水平钢筋可手工绑扎。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坡上,并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水平加强筋压在钢筋网片和土钉上,且应与土钉焊牢。
土钉端部与加强筋、钢筋网片及井字架相互焊牢,以增强其整体刚度。
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瓜子片、不大于2.5mm的中细砂。空压机风量为9m3/min,喷头水压不小于0.15MPa。喷射混凝土的平均厚度控制在100mm。
①现场技术员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认真进行专检、自检和互检,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质量要求。
对每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对土钉的入土深度、混凝土配合比及注浆饱满程度、土钉的焊接质量等,进行严格监督检查。
注浆作业严格控制水灰比及注浆压力,确保浆液的流动性和早期强度。
5.基坑开挖中的应急措施
①基坑开挖施工中,必须注意监测,在电梯井开挖时,加强监测。发现位移、沉降等有异常情况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②发现位移、沉降速率及累计值偏大时,应对土钉长度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增加土钉长度注浆量等措施。
③如发现坑底变形较大,应增加竖向锚管的密度,并对坑底进行注浆加固。
④对地表裂缝应及时封闭,进行缝内灌浆,必要时对地表进行压力注浆。
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案待施工前另外编制《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2.3.3.3地下防水工程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外侧设防水卷材防水, 按总公司印发的特殊作业指导书组织防水施工技术交底和操作,要特别注意的是:阴阳角等薄弱部位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做附加层。
防水层施工完后,经隐检验收合格及时做3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
外墙拆模后,按外墙外防法的操作工艺做外墙防水,施工前编制《防水施工方案》。
2.3.3.4基础钢筋工程
在保护层上弹出地梁、墙边线,并用醒目的红色油漆标出地梁、墙、柱边线位置。根据弹出的边线绑扎钢筋,钢筋采用在现场集中加工制作,加工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好的钢筋应分规格、型号挂牌堆放。基础钢筋的绑扎顺序应为先扎基础钢筋底层筋→再扎地梁筋→扎基础钢筋上层筋→暗柱筋插筋→最后扎剪力墙插筋。
基础钢筋的绑扎,应先在垫层上划线,按线摆放,并逐点绑扎好,在钢筋绑扎完后应注意加垫钢筋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设一个,水平连接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方法。
2.3.3.4.1底板及地梁钢筋
基础底板、地梁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闪光对焊和直螺纹连接,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得大于50%,梁上部受力筋不允许在跨中1/3范围接头,下部钢筋不得在支座处接头,梁的箍筋开口应沿梁身相互错开,并应注意加密区及集中荷载处附加箍筋位置。此时应注意保证地梁钢筋位置准确,在基础底板钢筋及地梁钢筋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a、工艺流程:弹钢筋位置线→铺设底层钢筋→放垫块→绑扎地梁钢筋→敷设专业管线→安放支架→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铺设上层钢筋→接头连接→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暗柱、墙插筋→申报隐检→隐检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b、底板直径粗,重量大,由塔吊运送到底板作业面,边吊运边按线铺放钢筋, 南北通长布置Ⅲ级钢Ф20钢筋支架,纵横向间距均为1000mm,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马凳的制作详见上图。在底板四周立钢管,固定钢筋端头定位筋。
c、钢筋接头,根据设计要求,底板钢筋采用钢筋直螺纹接头,底板下部筋接头在跨中,上部筋接头在支座,接头错开50%。下料时应注意钢筋敦粗时长度的缩短量。
d、为防止剪力墙、暗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位移,墙、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并用脚手架将剪力墙的钢筋夹住,防止偏移。
2.3.3.4.2地下室墙体及顶板钢筋
暗柱纵向受力筋的连接方式采用直螺纹连接;梁纵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直螺纹连接,其接头应按《规范》的要求间隔错开在二个断面上,错开间距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cm。梁、板纵向受力钢筋,其直径≥14mm时,均采用闪光对焊,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得大于50%,梁板下部受力筋不允许在跨中1/3范围接头,上部钢筋不得在支座处接头,梁筋绑扎时应注意加密长及集中荷载处附加箍筋的位置。
a.楼板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 →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凳筋→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绑扎上层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b.楼板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楼板钢筋直径较小,加设铁马蹬间距为600mm,梅花型摆放,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
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钢筋焊接:采用钢筋电弧焊(本工程主要采用帮条焊和搭接焊)时,HPB235钢筋采用E4303焊条,HRB335钢筋采用E4303焊条, HRB400钢筋采用E5003焊条,所有焊工应执证上岗,其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在主体工程中施焊。
钢筋保护层: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底板下部筋的钢筋保护层为50㎜,另外根据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规定,地下室外墙迎水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也为50㎜,地下室底板上部钢筋的保护层为35㎜,其余混凝土墙、板的钢筋保护层为15㎜,梁的钢筋保护层为25㎜,柱的钢筋保护层为30㎜。
采用专业制作的50×50×设计保护层厚度的1:1水泥砂浆垫块,局部采用 32短钢筋支垫(指地梁下);墙体采用专制硬铝合金筋保护层卡。钢筋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分布要均匀,剪力墙、板上的间距约1000㎜×1000㎜,梁上每1米设1个,左右交错布置;
2.3.3.5基础混凝土施工
2.3.3.5.1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基础底板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施工时主要应注意采取措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防防止温度列缝的产生,同时应连续浇筑混凝土,防止产生施工缝。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a、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强度等级为42.5矿渣水泥,并充分利用水泥活性建筑概念性设计方案-成都世贸猛追弯酒店HOK-2013.05.pdf,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化热;
b、混凝土中掺加高效缓凝型减水剂,降低拌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小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
c、及时测定混凝土中各原材料性质,控制好粗细骨料的质量,用快速试验及调整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计量,强化管理;
d、采用斜面分层法连续浇筑混凝土,不留施工缝,采取二次振捣工艺,保证混凝土密实。同时严防过振,避免混凝土离析;
e、做好混凝土表面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1~2h,先用长托尺按标高刮平,然后在初凝前用工具抹压两次,并用扫帚刷混凝土表面,以闭合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
f、混凝土压光后,用塑料薄膜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并在其上覆盖草袋,必要时在草袋上再增加薄膜与草袋层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始终保持在潮湿条件下养护,避免温度裂缝;
g、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度监测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当温度差超过25℃时,立即加强保温措施。测温设备采用XQC-300自动平衡记录仪。温度传感采用WZG型铜丝电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埋设在测点位置上;
h、混凝土施工前要进行温控应力计算农业部关于印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试行)》的通知-,以确定是否采取内部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