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5142-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G5142-201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简介: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是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项重要行业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以保证公路的良好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这个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养护分类与周期:规定了路面养护的类别,如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等,以及各类养护的执行周期。
2. 检测评价:对路面状况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路面平整度、破损程度、渗水性等指标的检测。
3. 养护设计与施工:对养护设计的方法,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确保养护工程的质量。
4. 养护管理:规定了养护工作的组织管理、计划制定、费用控制、效果评估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5. 技术条文说明:对规范中的技术条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理解和应用规范。
6. 附录:提供了各种表格、计算方法等实用工具,方便实际操作。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公路养护水平,确保公路安全畅通,降低养护成本,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JTG5142-201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时,对于易发生车辙、波浪拥包的路段及上坡、弯道、桥面铺装、重载交通等路段,宜 进行洒水降温作业,或进行交通管制。 4夏季洒水降温作业时,宜选在每天12:00~15:00时间段进行。洒水车辆应行 驶在路面右侧位置。其行驶速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宜大于60km/h,二级及二级 以下公路不宜大于40km/h
5.4.2沥青路面日常维修应按工作计划进行,并根据日常维修工作记录信息适时进 行日常维修质量评价与反馈。 5.4.3应分析沥青路面各类损坏与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路面结构类型、使用年 限、处治季节、气温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病害处治措施。 5.4.4应推行沥青路面病害发现、信息上报、处治审批与下达、现场处治与上报 审核与计量、效果评价等处治闭环管理。
YS∕T 621-2007百叶窗用铝合金带材 下载5.4.4应推行沥青路面病害发现、信息上报、处治审批与下达、现场处治与上 核与计量、效果评价等处治闭环管理
5.4. 5各类病害处治应按本规范第 6 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6.1.1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坑槽、车辙、沉陷、波浪拥包、松散、泛油等病害应 及时进行处治,防止路面病害发展与扩大。 6.1.2因路基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松散、碎裂等原因形成的沥青路面病害,应在 处治好路基或基层病害后,进行沥青面层处治。 6.1.3病害处治方案应根据病害类型、范围与严重程度确定,做好材料、设备和施 工准备,进行病害精细处治,达到可靠、耐久、经济、美观的处治效果。 6.1.4病害修补面积应大于病害实际面积,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 或垂直,并在病害修补的边缘部位采取涂覆黏层材料、贴缝胶、界面加热等措施,保证 修补部分与原路面界面黏结牢固、有效防水
6.1.5因修补不良造成修补区再次损坏,应分析诊断修补不良产生再次损坏的原因, 进行根治,保证再次修补的质量。
6.1.6对坑槽、车辙、沉陷等需将原路面沥青面层挖除或铣刨后进行修补作业的病 害,宜随挖随补
6.2.1裂缝处治时机应根据裂缝类型特点、严重程度及原因确定,并采取适宜的处 治措施,及时进行裂缝封闭。
6.2.2裂缝处治可采用灌缝、贴缝、带状挖补方式,或进行组合使用。灌缝材料宜 采用密封胶;贴缝材料可采用热粘式贴缝胶和自粘式贴缝胶,其工艺可分为直接贴缝和 灌缝后贴缝。
6.2.2裂缝处治可采用灌缝、贴缝、带状挖补方式,或进行组合使用。灌缝材料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
6.2.3裂缝处治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6.2.4灌缝处治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路面裂缝的具体情况确定开槽灌缝的尺寸,宽度×深度宜为12mm× 12mm、12mm×18mm、15mm×15mm或15mm×20mm。 2采用开槽机、灌缝机、清干机等专用灌缝设备,应按开槽、清洁、干燥、灌缝 与养生工艺流程进行作业。 3灌缝成型应饱满,灌缝材料性能稳定后才可开放交通。 4施工环境温度应高于5℃,在路面表面干燥状态下施工。
6.2.5贴缝处治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贴缝前应将路面裂缝及其两侧各20cm表面范围内的泥土杂物、污染物、散落 物等清理干净,无凸起、凹陷、松散,保证裂缝作业面平整。 2贴缝胶应从裂缝一端粘贴,其长度不小于整条裂缝长度,贴缝胶应处于裂缝中 间部位;遇不规则裂缝,可将贴缝胶断开,按裂缝的走向跟踪粘贴;贴缝胶结合处形成 0~100mm的重叠。 3贴缝完成后宜采用贴缝机、铁滚等进行碾压,达到贴缝无气泡、皱褶,保证贴 逢胶与路面充分结合、黏结紧密,检查确认后开放交通。 4施工环境温度应高于5℃,在路面表面干燥状态下施工。
6.2.6裂缝处治后出现明显变形、唧泥等破坏的,应采用带状挖补方法进行彻底处 理,对损坏的基层宜采用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回填处理,面层应采用与原沥青 面层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并做好纵横向排水处理措施
6.2.7重度局部块裂、龟裂应按坑槽修补方法进行。
6.3.1应根据坑槽病害类型、严重程度及原因,采取合理措施及时进行修补。
6.3.1应根据坑槽病害类型、
规定: 1 坑槽修补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水损坏和老化性能 2应按“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确定路面坑槽破损的边界。坑槽修补轮 郭线与行车方向平行或垂直,并超过坑槽破损边界10~15cm。 3坑槽处治至损坏的最底部,修补后新填补部分应略高于原沥青路面。 4雨季和多雨地区,应对路面坑槽修补接缝处进行封缝处理。 5坑槽修补完成后,应清理作业区域,开放交通。
6.3.3坑槽就地热修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热修补养护车等专用设备,适用于坑槽深度不大于6cm。 2按路面坑槽修补轮廓线,将加热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加热沥青面层至可耙松 状态。 3将加热的沥青面层耙松、切边,并铲除不可利用的旧沥青混合料,坑槽表面和 周围喷洒乳化沥青等黏结材料,加人新的热料,并充分摊铺、整平。 4用压路机由边部向中间反复压实,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5压实完成后,新修补路面喷洒适量乳化沥青。 6坑槽就地热修补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 而再生技术规范》(JTGF41)的有关规定。 6.3.4坑槽热料热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坑槽修补轮廓线切割开挖或铣刨至坑底的不渗水稳定处,其深度不得小于坑 曹的最大深度,坑槽较深时应按原沥青面层分层开挖,层间形成阶梯搭接,搭接宽度不 \于20cm。 2清理掉路面坑槽内的松散沥青混合料,达到底部平整、坚实,壁面与公路平面 直,坑槽底面和壁面清洁、完全干燥、无松散料。 3路面坑槽底面和壁面喷洒、涂覆乳化沥青等黏结材料,黏结材料应具有较高的 结性、黏附性、弹性和延展性。 4采用专用设备对热料进行保温加热,并按开凿的层次分层填人热料,逐层整平、 实,保证修补质量。 5坑槽热料热补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 工技术规范》(ITGF40)的有关规定
6.3.3坑槽就地热修补工艺应符合下列
1采用热修补养护车等专用设备,适用于坑槽深度不大于6cm。 2按路面坑槽修补轮廓线,将加热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加热沥青面层至可耙松 的状态。 3将加热的沥青面层耙松、切边,并铲除不可利用的旧沥青混合料,坑槽表面和 周围喷洒乳化沥青等黏结材料,加人新的热料,并充分摊铺、整平。 4用压路机由边部向中间反复压实,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5压实完成后,新修补路面喷洒适量乳化沥青。 6坑槽就地热修补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 面再生技术规范》(ITG F41)的有关规定
6.3.4坑槽热料热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6.3.4坑槽热料热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
1沿坑槽修补轮廓线切割开挖或铣刨至坑底的不渗水稳定处,其深度不得小于坑 槽的最大深度,坑槽较深时应按原沥青面层分层开挖,层间形成阶梯搭接,搭接宽度不 小于20cm。 2清理掉路面坑槽内的松散沥青混合料,达到底部平整、坚实,壁面与公路平面 垂直,坑槽底面和壁面清洁、完全干燥、无松散料。 3路面坑槽底面和壁面喷洒、涂覆乳化沥青等黏结材料,黏结材料应具有较高的 黏结性、黏附性、弹性和延展性。 4采用专用设备对热料进行保温加热,并按开凿的层次分层填人热料,逐层整平、 压实,保证修补质量。 5坑槽热料热补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有关规定
6.3.5坑槽冷料冷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理掉坑槽内的松散沥青混合料,必要时沿坑槽修补轮廓线同热料热补工艺进 行开挖、清理,路面坑槽底面和壁面喷洒、涂覆乳化沥青等黏结材料。 2向坑槽内填入冷补材料,并摊铺、整平均匀,保证坑槽周边材料充足,采用平 板夯、夯锤或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
3坑槽冷补材料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沥青路面坑槽冷拌修补材料SBS沥青 液》(JT/T 530)的有关规定。
6.4.1应根据车辙病害类型、范围、严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确定采取局部车辙处治 或大范围直接填充、就地热再生、铣刨重铺等措施。 6.4.2局部车辙处治可采用微表处填充DB22∕JT 147-2015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也可采用坑槽等病害综合热修补车进行现 场加热、粑松、补料与压实处理,还可采取局部铣刨重铺措施。 6.4.3车辙直接填充材料可采用微表处,也可采用热拌或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模量 沥青混合料、功能性罩面材料等。 6.4.4车辙就地热再生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 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的有关规定。 6.4.5车辙铣刨重铺材料可采用热拌、温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灿思面杜料笔
6.4.5车辙铣刨重铺材料可采用热拌、温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沥青混合 力能性罩面材料等。
6. 4.6车辙处治措施可按表 6. 4. 6 选用
6. 4.6车辙处治措施可按表 6. 4.6 选用
.4.6车辙处治措施选
6.4.7车辙处治所用的原材料、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设备要求与质量控制 见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和本规范第8.4节、第9.3节、第 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好基层后4套别墅设计作业,重铺沥青面层。
6.5.3因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沉陷,根据路面破损状况可采取下列处治措施: 1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时,可在沉陷部位喷洒黏层沥青, 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整平。 2路面出现较大范围的不均匀下沉时,可对沉陷路段两端衔接部位各10m范围内 分层、分台阶铣刨沥青面层,纵向台阶搭接宽度不宜小于30cm,横向台阶搭接宽度不 宜小于20cm,清理干净下承层,喷洒黏层沥青,在侧壁涂覆乳化沥青后,分层重铺沥 青面层。 3路基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后,进行沥青面层处治。 6.5.4桥涵台背因回填材料选择不适、压实不足等原因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可采 取下列处治措施: 1台背回填材料选择不适的,宜采用强度高、透水性好且级配合理的材料进行换 填处理。 2台背回填压实不足的,可采用重新压实处理,台背死角处采用夯实机械进行 压实。 3采用台背注浆进行加固处理。 4 铣刨或挖除沥青面层,在沉陷部分加铺基层后,重铺沥青面层。 5直接按沉陷病害进行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