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pdf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14026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pdf简介:

DB14/T 2637-2023《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是一部针对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的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和规范火力发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该指南详细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管理要求、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涵盖了废弃物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能源效率提升、废水处理与再利用、固体废物处置等多个方面。它强调了绿色生产理念,提倡减少废物产生,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该指南还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火力发电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以帮助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DB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 14/T 2637—2023

DB 14/T2637—2023

DB11/T 1627-2019标准下载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泽甫、张瑞、赵晓丽、朱竹军、孟献梁、竹涛、徐旭东、张帅、申展、孙夏 令、晓彤、胡彦勇。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泽甫、张瑞、赵晓丽、朱竹军、孟献梁、竹涛、徐旭东、张帅、申展、孙夏 令、晓彤、胡彦勇。

DB 14/T 2637—2023

火力发电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指南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1 文件。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 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1329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规范 GB/T34152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管理通则 GB/T3821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39200循环经济评价火电行业 DL/T287火电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DL/T606.5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 DL/T1337火力发电厂水务管理导则 DL/T5046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 DL/T5339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 DL/T5513发电厂节水设计规程 JC/T2074烟气脱硫石膏 DB14/T672发电行业循环经济评价实施指南

资源化recycling 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DB 14/T2637—2023

5.2资源循环利用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资源循环利用方针,资源循环利用方针应: 日 1 与企业的宗旨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体现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的特点; b) 包括履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相关要求的承诺: C) 符合所在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要求; d)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体现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e) 包括持续改进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水平的承诺; f) 在内部不同层面得到沟通、传达; g) 11 根据需要定期调整或更新。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企业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 确保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1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绩效,提出改进建议。

DB 14/T 2637—2023

6.1.1结合燃煤火力发电企业的特点,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策划,在不同层次 上确定相应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指标。 6.1.2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燃料输送、燃烧、水处理、热能转换、发电、脱硫脱硝、除尘、余能回 收等。 6.1.3作为策划的输出,适宜时,可在公司、部门、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等不同级别确定相应资 源循环利用绩效指标,制定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和指标以控制和改进资源循环利用绩效。 6.1.4应识别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情况,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6.1.5应评估现有生产、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识别 循环利用的关键控制点和工艺技术。 6.1.6应识别企业应对资源、能源合理利用和梯级利用的风险和机遇。 6.1.7应评估上下游关联度以及产业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包括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技术保障, 设施共享、生态共生网络、资金等情况。 6.1.8应收集、辨识、转化和执行与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要求, 并形成文件按照既定的周期进行更新。

6.2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应针对其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目标,确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资源 循环利用指标。主要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值宜确定: a)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率≥90%; b)脱硫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率≥90%; c)废水回收利用率≥90%。 6.2.2当策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目标时,应确定需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谁负责、何时完成、 如何评价结果。

7.1.1确定并配备所需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资源循坏利用管理,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7.1.2配置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工艺和装备,包括用于数据检测、传递的辅助装备,管理和维护相 关装备。 7.1.3宜引进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先进技术,并进行吸收和创新,提升工艺装备水平。 7.1.4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发布数据和信息的设施,建立和运行资源循环利用信息平台,形成通 畅的信息流。

日 培育和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进资源循环利用重大和关键技术应用; b) 1 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提升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和装备、人才和知识储备; C) 考虑风险和机遇,优先配置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所需的资金,创新资源循环利用投融资模 式。

7.2能力、培训与意识

DB 14/T2637—2023

7.2.1采取措施识别培训需求,使得所有影响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绩效的员工都受到和他们各自工作岗 位相关的资源循环利用管理角色和职责的培训,确保员工具有基于本岗位相应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教育 培训、技能或经验所具备的能力,从而实现全员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目的, 7.2.2培训对象应包括:技术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运行值长、专工、燃料采购、计量和监测统计等 人员。 7.2.3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的角度进行分类,进行不同岗位员工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需求和能力的分析, 按不同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按照计划,实施能力、意识的专业技能培训,对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保存教育、培训的相关记录。

7.3.1确定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沟通什么、何时沟通、与谁沟通 通、由谁负责,

7.3.2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安排:

a)在企业内部不同层次和职能进行内部沟通; b)接收、记录和回应来自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7.3.3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 a)员工参与协商过程; b)与合同方的协商,包括确保他们清楚地了解资源循环利用范围内他们的职责。 7.3.4确保适当时,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就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事务进行协商。

7.4.1根据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建立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和业务过程相适宜的管理制度,包括建 立适当的记录和报告,并予以控制,以确保适当的评审和批准。 7.4.2管理制度宜包括资源管理制度,循环经济产业链制度,原材料供应链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度,废物的处理及消纳制度,废物的信息共享制度,循环利用制度,基础设施的共享制度,统计、监测 制度等。

DB 14/T 2637—2023

B.3.1遵循梯级利用、分类处理、充分回用的原则,采用可靠的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降低 各系统的用水总量。 B.3.2按照DL/T1337建立并完善水务管理体系,实现用水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应依据DL/T606.5 进行水平衡试验,通过对各种取水、用水、耗水和排水水量及水质的测定,评价用水情况,提出节水改 进措施。 3.3.3按照GB/T31329、DL/T5046、DL/T5513、DL/T5339规定要求,在设计阶段考虑各种取水、用 水优化的技术和措施T/CECS935-2021标准下载,配置完备的废水回收利用系统,装设完善的在线水量计量和水质监测仪器,实现 取水、用水、排水实时监测管控。 3.3.4根据各生产工序水处理系统及其排水量、水质,建立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循环回用系统: 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废水资源。 B.3.5积极开发废水的重复利用技术,改进和优化废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复用水率和废水回收率, 提高废水资源化程度。

8.3.1遵循梯级利用、分类处理、充分回用的原则,采用可靠的节水新工艺、新技术和新 各系统的用水总量。 8.3.2按照DL/T1337建立并完善水务管理体系,实现用水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应依据 进行水平衡试验,通过对各种取水、用水、耗水和排水水量及水质的测定,评价用水情况, 进措施。

气余热、循环冷却水余热及汽轮机乏汽余热应进

根据资源循环利用方针、目标和实施方案,策划并实施相关管理活动。确保在规定的条件下按下列 方式运行: a) 2 建立和设置资源循环利用管理活动有效运行和维护的准则,防止因缺乏该准则而导致资源循 环利用绩效的严重偏离; b) )按运行准则的要求实施相关活动,使资源循环利用相关设施、系统和过程高效运行,

6.1建立和实施策划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建设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以预防或 急情况所带来的有害影响,并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紧

DB14/T2637—2023 况带来的后果。 8.6.2定期评审、试验(可行时)资源循环利用应急预案和措施,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DL/T 5727-2016 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现场施工技术规范,特别是发生 紧急情况后或进行试验后。定期向工作人员提供紧急情况和应急预案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月评审、试验(可行时)资源循环利用应急预案和措施,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发生 或进行试验后。定期向工作人员提供紧急情况和应急预案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9.1定期检查、监视和测量其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完成情况,对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 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识别存在的问题。 9.2对是否完成资源循环利用目标、主要指标和任务的有效性进行监视,并作出定性评价。 9.3建立并实施资源循环利用绩效评价体系。检查、监视和测量,评价计算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绩效水 平和增长幅度。 9.4根据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总结成功的经验,诊断资源循环利用目标和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