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df简介:
DB14T 2658-2023 是河北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这个标准是针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维护制定的技术规范,适用于河北省农村地区的公路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它涵盖了农村公路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排水工程、环境保护等内容,对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指导。
2023年的版本更新可能包括了新的设计理念、技术成果、环保要求以及对现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旨在提升农村公路的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具体标准内容需要查阅最新的标准文本以获取准确信息。
DB14T 2658-2023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4.1.1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保证质量、注重安全、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利 于养护”的原则,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降低公路造价,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和交通安全设 施,提高通行能力,保障运行安全,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4.1.2农村公路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的指导方针,强化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各阶段的生态 环境保护,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小程度地影响、最有力度地自然恢复,实现公路与生态、社会的健 康可持续发展 4.1.3农村公路建设应与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建设,旅游业发展,国防战备,山、水、林、田综 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相结合。 4.1.4县乡道路应根据使用年限综合考虑建设、养护、管理等成本效益和安全、环保、运营等社会效 益,选用综合效益最佳方案。 4.1.5农村公路应注重安全设施设计。 4.1.6一级公路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执行。
4.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
《地下工程盖挖法施工规程 JGJ/T364-2016》DB 14/T 2658—2023
制的农村公路可以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四级(I)和四级(ⅡI)类 公路标准。 4.2.2设计交通量为5000~15000辆小客车/日,宜选用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为2000
公路标准。 4.2.2设计交通量为5000~15000辆小客车/日,宜选用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为2000 5000辆小客车/日,宜选用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为400~2000辆小客车/日,宜选用双车道四级公路; 交通组成中,无大型、重载型车辆时,且设计交通量为400~1000辆小客车/日,宜选用双车道四级公 路(I类),设计交通量低于400辆小客车/日,可选用单车道四级公路(ⅡI类)。
路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规定见表1
表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表2各汽车代表车型及车辆换算系数
农村公路设计速度见表3。
DB 14/T26582023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横向为行车道宽度加侧向宽度,顶面为公路净高,公路净高二级公路应为5m,三、 四级公路净高应为4.5m;三级、四级公路旧路升级改造需利用旧有桥隧构造物时,净高不应小于3.5m 检修道或人行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应为2.5m。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
4.7.1农村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 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填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 应根据计算或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 ? 4.7.2在风沙、雪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设置防护、整治设施时,以及在膨胀土、盐渍土 等特殊土地带采取处治措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4.7.3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其他线外工程等用地 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10g、0.15g、0.20g、0.30g地区农村公路的大中型构造物应进行抗震设计, 路基和小型构造物可简易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等于0.05地区的公路工程,除有特殊要求外, 司 简易设防。
5.1.1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利用地形,正确使用技术标准, 保证线形的均衡性。 5.1.2在进行路线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 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 5.1.3路线设计应贯彻绿色公路设计理念,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避免大填大挖,注 意与沿线环境和景观的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村民出行,服务城镇化。 5.1.4选线时应尽量少拆迁,改建公路应尽量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
5.2.1农村公路设计的技术指标见表4。
DB 14/T26582023
坡不应大于3%,其长度不应小于60m。 5.2.6公路纵坡不宜小于0.3%,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路基、路面排水不畅路段,排水设施 应进行专项排水设计。
四级公路当路基宽度采用4.5m时,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宜保持通视 分利用路侧净空区,每公里设置不宜少于3处;对于不通视路段,间距不宜大于200m。错车道路 宜符合表6的规定,平面布置见图1。
客运汽车停靠站的布置应包括渐变区段、停留区段,技术指标应满足表7规定,
图1 错车道平面布置图
加减速区段、停留车道
6.1.1路基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
DB 14/T 2658—2023
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筑路材料和施工方法等进行综合设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 性。路基应重视排水、防护及取(弃)土场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和堵塞河道。 6.1.2特殊路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专项设计。
路基横断面型式应满足表8规定。
6.3.1路基设计标高一般为路基边缘高度。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设计标高应满足设计洪水频率的计 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 6.3.2一般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毛细水 的作用,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当设置过水路面时,路肩边缘不高于路基两侧地面高度,且需保 证排水通畅。 6.3.3改扩建工程原路基加高占地条件受限时,可设置支挡结构物
DB 14/T26582023
6.4.1路堤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工程处治,以保证路基稳定。 6.4.2路基填筑宜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控制路基压实,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路基填料及压 实度应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符合表9规定
注1:表列压实度系按现行《公路工程试验规程》(JTGE40)重型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求得的压实度 注2:当三、四级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压实度标准。 注3:路堤采用粉煤灰、工业废渣等特殊填料,或处于干旱或特殊潮湿地区时,在保证路基强度和回弹模 前提下,通过试验论证,压实度标准可降低1~2个百分点。
路基边坡包括: a)黄土挖方边坡 根据地质条件,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黄土挖方边坡宜采用宽平台、陡边坡的阶梯形,边坡宽 平台宜设置在边坡中部,黄土挖方边坡分级高度宜为6m,边坡坡率按表10选用。
表10黄土挖方边坡坡率
岩石挖方边坡坡率按表11选用
表11岩石挖方边坡坡
DB 14/T 2658—2023
DB 14/T 2658—2023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中的规定。 H) 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和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的边坡应进行
6.6.1路基防护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情况,一般宜采用柔性+植物防护、坛工+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等绿色防护形式。 6.6.2边坡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上,应优先采用先种草、 铺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种草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茎低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 草种。 X5 6.6.3路基防护应针对不稳定边坡、易受水浸淹和冲刷的沿河路段等,采用设置挡土墙、护坡、护岸、 石笼、抛石等工程措施。 “就地取材”的原则确保边坡稳定
4 支挡结构及防撞安全设施等砌体工程设计应
6.7.1农村各级公路路基防排水工程应根据沿线气候与水文地质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和行车安全。排水设施应与沿线桥 涵和农田排灌系统相配合,形成通畅的综合排水系统,并提高公路的抗水毁能力。 6.7.2路基地表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等设施。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 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置暗沟(管)、渗沟等地下排水设施。 6.7.3挖方路段及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应设置边沟。边沟横断面可根据实地地形采用多样化 形式,例如梯形、矩形、三角形及不规则形状。 6.7.4边沟尺寸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和地形特点确定,边沟型式应结合当地材料情况确定,一般路段可 设置土边沟,冲刷严重的路段应设置硬化边沟,通过村镇路段的边沟有条件的宜采用暗排式硬化边沟。 有条件的路段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浅蝶形边沟或生态边沟。 6.7.5超高路段的内侧边沟应予加深,以保证边沟排水畅通。边沟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 于0.5%DB13T5562-2022 镀锌板钢桶激光焊接技术规范.pdf,特殊路段最小不得小于0.3%。
DB 14/T26582023
合路基和当地使用经验进行综合设计。 7.1.2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必要的 功能层组成。 7.1.3急弯陡坡路段应选择抗滑性能好的路面结构
设计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7.3.1公路路面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方便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 7.3.2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的性能,应满足排水的要求。 面层一般采用水泥或 沥青路面,村道也可采用其他路面结构形式。 7.3.3路面结构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2规定。
表12各类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值
路基强度、稳定性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的路段宜采用简易路面过渡。 基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为单层或双层结构,厚度不应小于表12规定, 根据实际情况路面结构可增设功能层。
7.4.1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5.0m 时《钢铁企业原料场工艺设计规范 GB 50541-2009 》,应设置纵向缩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选在缩 缝或胀缝处;在邻近桥梁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 7.4.2接缝设计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规定。
7.5.1路面排水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 7.5.2公路设计为单车道时,应设置单向横坡。路拱坡度见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