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348-2006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报批稿,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SL 348-2006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报批稿,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13672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348-2006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报批稿,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简介:

SL 348-2006《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一份技术标准。这份规程主要针对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规定了如何计算和评估水域的纳污能力,即水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容纳和自我净化污水的能力。它包括了污水排放的总量控制、水质控制、排放标准制定、污染源定位与评价、污染物扩散与影响预测等内容。

规程的报批稿意味着它已经完成初步制定,正在等待相关审批机构的审查和认可。一旦被批准,这份规程就会正式实施,成为指导污水排放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附条文说明则会详细解释规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计算方法和操作步骤,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

这份规程对于确保水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水体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L 348-2006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报批稿,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 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 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并执行相应水环 境质量标准的水域。 水功能区采用一、二两级区划的分级分类系统。 一级水功能区分为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四 级。 二级水功能区在开发利用区中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 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 控制区七类。

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排污状况、不同水功能区的特点、 水资源配置对水功能区的要求以及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的水功能 区现状条件和规划条件下的水质保护目标。

2.0.3水域纳污能力

在设计水文条件下NBT 10425-2020标准下载,某种污染物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 所能容纳的该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2.0.4水质目标浓度值

与水功能区水质自标对应的某种污染物浓度限制,用Cs表

水功能区或计算河段起始断面的某种污染物浓度值,用C表

2.0.8污染物入河量

直接或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进入河流、湖(库)的污染 物数量。

2.0.9数学模型计算法

根据水域特性、水质状况、设计水文条件和水功能区水质目 标值,应用数学模型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方法

2.0.10污染负荷计算法

根据影响水功能区水质的陆域范围内入河排污口、污染源和 经济社会状况,计算污染物入河量,确定水域纳污能力的方法

3.0.1数学模型计算法宜按下列程

根据规划和管理要求,确定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调查统计污染源及其排放量; 分析确定污染物入河系数:

计算污染物入河量,确定水域纳污能力; 合理性分析和检验。 3估算法 根据规划和管理要求,确定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调查影响水功能区水质的陆域范围内人口、工业产值、第三 产业年产值等; 调查分析单位人均、万元工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万元产值污染 物排放系数; 估算污染物排放量; 分析确定污染物入河系数; 计算污染物入河量;确定水域纳污能力; 合理性分析和检验

散特性,结合我国河流具体情况,按计算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Q 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大型:Q≥150m/s的河段; 2中型:15

4.1.4有较大支流汇入或流出的水域,应以汇入或流出的断

为节点,分段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4.2基本资料调查收集

.1 数学模型计算河流水域纳污能力的基本资料应包括水文

资料、水质资料、入河排污口资料、旁侧出、入流资料及河道断 面资料等

4.2.2水文资料包括计算河段的流量、流速、比降、水位等。

资料应能满足设计水文条件及数学模型参数的计算要求。

目标等。资料应能反映计算河段主要污染物,又能满足计算水域 纳污能力对水质参数的要求

4.2.4入河排污口资料包括计算河段内入河排污口分布、排放

4.2.4入河排污口资料包括计算河段内入河排污口分布、排放

4.2.4入河排污口资料包括计算河段内入河排污口分布、排放 量、污染物浓度、排放方式、排放规律以及入河排污口所对应的 污染源等。

4.2.5旁侧出、入流资料包括计算河段内旁侧出、入流的位置,

水量、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等,

4.2.7基本资料应出自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当相关资料不能满 足计算要求时,可通过扩大调查收集范围和现场监测获取。

4.2.7基本资料应出自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当相关资料

4.3.1根据流域或区域规划要求,应以规划管理目标所确定的 污染物作为计算河段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4.3.2根据计算河段的污染特性,应以影响水功能区水质的主 新收管广新

4.3.3根据水资源保护管理要求,应以对相邻水域影叫

污染物作为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4.4.1计算河流水域纳污能力,应采用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 流量或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4.4.2季节性河流、冰封河流,宜选取不为零的最小月平均流 量作为样本,按本规程4.4.1的规定计算设计流量。 4.4.3流向不定的水网地区和潮汐河段,宜采用90%保证率流 速为零时的低水位相应水量作为设计水量。

4.4.4有水利工程控制的河段,可采用最小下泄流量或河道内

4.4.4有水利工程控制的河段,可采用最小下泄流量或河道内 生态基流作为设计流量

4.4.5以岸边划分水功能区的河段,计算纳污能力时,应计算 岸边水域的设计流量。

4.4.6设计水文条件的计算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

4.5.1污染物在河段内均匀混合,可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水 域纳污能力。主要适用于水网地区的河段。 4.5.2根据入河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应划分不同浓度的均匀混

合段,分段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4.5.3河流零维模型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公式见本规程附录

A.1.1;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K值的确定见本规程附录A.3.3。

4.6.1污染物在河段横断面上均匀混合,可采用河流一维模型

4.6.1污染物在河段横断面上均匀混合,可采用河流一维模型 计算水域纳污能力。主要适用于0<150m/s的中小型河段。 4.6.2河流一维模型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公式见本规程附录 A.1.2;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K值的确定见本规程附录A.3.3。

4.6.1污染物在河段横断面上均匀混合,可采用河流

4.7 河流二维模型

4.7.1污染物在河段横断面上非均匀混合,可采用河流二维模 型计算水域纳污能力。主要适用于0≥150m/s的大型河段。 4.7.2污染物连续恒定排放,横断面为矩形的河段,可用模型 的解析解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4.7.3河流二维模型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公式见本规程附录 A.1.3;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K、横向扩散系数E值的确定见本规 程附录A.3.3和A.3.4。

A.1.3;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K、横向扩散系数Ey值的确定见本规 程附录A.3.3和A.3.4。

4.8.1感潮河段,可采用河口一维模型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4.8.2河口一维模型的水力参数应取潮汐半周期的平均值,按 稳定流条件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纵向离散系数Ex值的确定见本规程附录A.3.5。

5湖(库)纳污能力数学模型计算法

5.1.1不同类型的湖(库)应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水域纳 污能力。根据湖(库)的污染特性,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将湖(库 11 划分为大、中、小型;富营养化型和分层型。 5.1.2根据湖(库)枯水期的平均水深和水面面积,将其划分 为以下类型: 1平均水深≥10m: 1 2 (1)大型湖(库):水面面积>25km²; (2)中型湖(库):水面面积2.5~25km²; (3)小型湖(库):水面面积<2.5km²。 2平均水深<10m: (1)大型湖(库):水面面积>50km²; (2)中型湖(库):水面面积5~50km; (3)小型湖(库):水面面积<5km。 5.1.3营养状态指数≥50的湖(库),宜采用富营养化模型计 算湖(库)水域纳污能力。 5.1.4平均水深<10m、水体交换系数α<10的湖(库),宜采 用分层模型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5.1.5珍珠串型湖(库)可分为若十区(段),各分区(段) 分别按湖(库)或河流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用分层模型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5.1.5珍珠串型湖(库)可分为若十区(段),各分区(段)

分别按湖(库)或河流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5.1.6α>20的狭长型湖(库),可按河流计算水域纳

5.1.7入湖(库)排污口比较分散,可根据排污口分布进行简化 均匀混合型湖(库),入湖(库)排污口可简化为一个排污口, 计算水域纳污能力。

5.2基本资料调查收集

5.2.1数学模型计算湖(库)水域纳污能力的基本资料应包括

5.2.1数学模型计算湖(库)水域纳污能力的基本资料应包括 水文资料、水质资料、排污口资料、库周入流和出流的水量水质 资料、湖(库)水下地形资料等

5.2.2水文资料包括湖(库)水位、库容曲线、流速、

量和出库流量等。资料应能满足设计水文条件及数学模型参数的 计算要求。

5.2.3水质资科包括反映湖(库广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水质目 标等。资料应能反映计算湖(库)的主要污染物,又能满足计算 水域纳污能力对水质参数的要求,

5.2.4入湖(库)排污口资料包括排污口分布、排放量、污染

5.2.4入湖(库)排污口资料包括排污口分布、排放量、污染 物浓度、排放方式、排放规律以及入湖(库)排污口所对应的污 染源资料等

GB 50787-2012 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5.2.5湖(库)周入流、出流资料包括湖(库)入流和出流位

5.2.6湖(库)水下地形资料应能够反映湖(库)简要地形现

5.2.7基本资料应出自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当相关资米

5.2.7基本资料应出自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当相关资料不能满 足计算要求时,可通过扩大调查范围和现场监测获取,

足计算要求时,可通过扩大调查范围和现场监测获取

5.3.1根据流域或区域规划要求JJF(吉) 64-2013 铜(铁)含量分析仪校准规范.pdf,应以规划管理目标所确定的 污染物作为计算湖(库)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5.3.2根据湖(库)污染物特性及水域特征,应以影响湖(库) 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作为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5.5.2 根据湖(库)污案物特性反水域特征: 应久京 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作为计算水域纳污能力的污染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