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简介: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对参与施工的各方进行的技术指导和说明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监控量测技术交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对项目中的监控量测工作有清晰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这包括对地质条件、施工方法、设备使用、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
2. 内容:交底内容通常包括:监控点的设置、量测方法的选择、量测设备的操作、数据的记录与管理、异常情况的处理规则、以及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关联等。
3. 对象:交底的对象可能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确保他们对监控量测的重要性、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有明确的认识。
4. 过程:通常在项目开始阶段或者新技术、新设备引入时进行,通过会议、培训、手册等形式进行,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理解和执行。
5. 重要性:监控量测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交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总的来说,监控量测技术交底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3.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二、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
表中的1~5项为必测项目;5~10项为选测项目,并根据围岩条件等确定。
土建与水电全套计算规则(12页)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的观测:
a.观察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用地质罗盘仪测量裂隙的方向。
b.观察开挖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
c.查看是否有涌水现象,确定涌水的位置、涌水量等。
d.是否有底板隆起的现象。
对已开挖已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
a.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裂缝剥离或剪切破坏。
b.钢拱架是否有受挤压变形情况。
c.锚喷支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分析
a.危险性不大,不会发生急剧破坏,加之临时支护即可稳定的情况。
b.应当引起注意的破坏,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因受弯曲压缩出现裂缝。
c.危险征兆的破坏,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出现有对称性局部的崩落,侧墙内移等。
a.观察洞口地表情况、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的渗透等。
地质调查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的同时进行,开挖后立即进行地质调查,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略图,设专人对已支护和未支护地段每天至少进行三次观测,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测。
测点布置在距开挖面2米范围内并尽快安设读数。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
每量测断面布置2~6条测线。2条测线布置如图1,6条测线布置如图2所示。
拱顶下沉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测量。于隧道洞口地形稳固处设一水准基点量测拱顶下沉位移情况。拱顶下沉测点与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在一个断面内,如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图中A点为拱顶下沉测点。拱顶下沉量测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
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点基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水准基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种观测点的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如图3所示。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下表采用
于开挖面上钻机钻长约5~6米的超前钻孔。在钻进过程中,根据钻进的时间、速度、压力、成分以及卡钻、跳钻等判断岩性、构造地质及地下水的情况,掌握地质条件。
四、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
(1).绘制位移—时间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判断围岩的稳定情况。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如图A),变形速率不断下降,表明围岩趋于稳定,支护是安全的,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当位移—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如图B),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采用回归分析时,测试数据散点分布规律,选用下列之一函数关系:
u=a﹒lg(1+t)
u=a+b/lg(1+t)
其中:a、b——回归常数
t——初读数后的时间(d)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成立专门量测小组,由我隧道队技术室承担量测任务。
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对量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审核和计算,每次量测结束后,应在二小时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及时向经理部汇报围岩及支护的稳定状态,定期提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可靠性的书面报告。
现场监控量测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得中断工作。
各预埋测点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遭到破坏。
量测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2)实际测点布置图;
(3)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
呼和浩特WD广场交通系统影响评价设计(施工图)2010-5-26.pdf(4)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5)现场监测量测说明。
编制: 复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