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交通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26.13 KB
资源类别:工程项目管理
资源ID:16251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交通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交通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或单位为确保交通车辆及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该制度旨在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实现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预防交通事故和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健康与企业资产安全。通过科学管理,减少因违规操作或设备故障引发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交通车辆(如汽车、叉车、吊车等)和机械设备(如生产设备、施工机械等)的企业或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建筑业、物流运输业等领域。

三、主要内容1.安全责任划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的职责。例如,驾驶员需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设备操作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作业;维修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

2.设备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记录设备购置时间、技术参数、维修历史等信息。对车辆和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于老旧或存在隐患的设备db34/t 2398-2015 民用及商业场所用电侧电压质量规范,应及时更新或淘汰。

3.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禁止超载、疲劳驾驶或违规操作行为。要求操作人员在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并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同时,强调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安全注意事项。

4.应急处理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巡查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对违反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6.36 在水中作业时,水深以托链轮不淹没为限度。冷却风扇不可搅溅水花。

6.37 上坡途中,当发动机突然熄灭时,须先将铲刀放置地面,踏进并锁住制动踏板,待车子停稳后,再断开主离合器,将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然后起动发动机,不准溜车起动。

6.38 上坡途中,如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发动机倒转,出现空气滤清器冒烟时,须将车停稳,并锁住制动踏板,然后清洗空气滤清器内部,如滤芯变色或被烧损,须即换新。

6.39 下坡时,不论坡道长短,都不可将离合器断开,以免车速自然增高失去控制,而使离合器损坏或造成其它事故。

6.40 推土机下坡或牵引重载下坡时,由于惯性和牵引物的推压作用,方向杆的操纵与平地行走时操纵的方向相反。同时不应使用制动器。

6.41 傍山推土或单侧弃土时,可将刀片在水平面内调转25°。

7.1 挖掘机司机必须经专门训练,了解机械构造性能,熟悉操作方法和保养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7.2 夜间工作时需有充分的照明设备。

7.3 加油时禁止吸烟或接近明火汽油着火时,应用泡沫灭火机或用砂扑灭不得用水扑灭。

7.4 工作前,应对发动机传动部分、液压部分、作业部分、制动部分、各种仪表和钢丝绳等进行检查,确认情况正常后方得开始工作。

7.5 挖掘机工作与带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规定:

7.6 电气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维修时,应先通过当班司机,工作完毕后,应将处理情况向当班司机交待清楚并好作详细记录。

7.7 挖掘机工作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驾驶室内,并不得在驾驶室内存放任何有碍工作的物件。

7.8 启动发动机前,应将离合器分离,各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按无动机起动程序进行起动。

7.9 开动前应先发出信号,检查各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7.10 操作应力求平稳、准确,不得过猛、过急。

7.11 作业时应做到“五不碰”:不碰天轮;不碰保险牙;不碰覆带板及机架;不碰缓冲木;不碰装载车辆、车厢。

7.12 作业时必须做到“八不准”:不准“三条腿”作业;不准单边斗牙硬啃;不准强力挖掘大块石和硬啃固石或根底;不准用斗牙挑大块石装车;铲斗未撤出掌子面,不准回转或行走;运输车辆未停稳,不准装车;铲斗不准从汽车驾驶室上方越过;不准用铲斗推动汽车。

7.13 铲斗装满回转时,不得采用紧急制动,以防飞料肇事。

7.14 禁止在满载时将铲斗悬空、进行行走或变更动臂倾角。

7.15 铲斗应在汽车车箱上方的中间位置卸料,不得偏装。卸料高度以铲斗底板打开后不碰及车箱为宜。

7.16 掌子面不得留有伞沿反松动的大块石。如发现有塌方危险,应立即处理或将挖掘机撤离至安全地点。

7.17 挖掘机回转时,禁止任何人上、下车,在回转范围内不得通行及停留。

7.18 运转中应随时监听各部有无异常声响并监视各仪表指示是否在正常范围。

7.19 运转中,禁止在转动部位注油、调整、修理或清扫。

7.20 禁止挖掘未经爆破的五级以上岩石。

7.23 严禁用铲斗进行起吊作业。

7.24 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将铲斗落地。

7.25 挖掘机往汽车上卸料时,须待汽车司机将汽车制动好离开驾驶室后,方得向汽车厢回转卸料。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7.26 挖掘悬崖时,要注意悬崖上的岩石,如有可能发生坍落伤人或损坏物件时,应及时处理。

7.27 发动机发动后,禁止任何人员站在铲斗和履带上。

7.28 严禁使用挖掘机的回转作用来拉动重物和车辆。

7.29 挖掘机不宜进行长距离行驶,最长行走距离不得超过3km。在行走前应对行走机构进行全面保养,行走时每隔43分钟必须停机检查行走机构,并加注润滑油。电动挖掘机还应检查行走电动机的运转情况。

7.30 行走前,应查看好路面宽度和承载能力,扫除障碍。道路边坡要坚固可靠,行走时,挖掘机与边缘要保持适当距离。

7.31 行走前,司机和指挥人员应充了解路面情况。行走时,司机要听从指挥,移动前应先发出信号。

7.32 作业及行走时,驱动轮应在行驶方向的后面,臂杆应与履带同一方向,提升、推压、回转抱闸均应在制动位置,铲斗离地面0.3~1.3m为宜(改作吊车时,起重臂杆倾角应降至20°~30°,吊钩应升起,离天轮1m左右)。

7.33 上、下坡道的坡度,不得超过机械的爬坡能力。上、下坡道时,禁止中途变速或空挡滑行,并应有防止滑坡措施。

7.34 转弯角度小时,应分次进行,不得一次急拐死弯。

7.35 通过松软或沼泽地段,应领先夯实或用枕木垫好,以防陷车。

7.36 通过桥涵时,必须了解允许载重吨位,确认可靠后,方可通行。

7.37 通过风、水管路及电缆等明设线路和铁道时,应采取加垫等措施,以防压坏。

7.38 冬季行走时要采取必须的防滑措施。

8.1 司机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了解机械性能、构造和保养规程,熟悉操作方法和交通规则,并经考试合格,持有驾驶执照,方可单独操作。学员只有在司机的指导下,才许可操作。

8.2 严禁酒后和精神失常的司机操作。

8.3 操作时,女同志须把头发扎在帽子里。

8.4 装载机装有报警蜂鸣装置。在行驶或作业中蜂鸣器“鸣叫”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发动机刚起动时的“鸣叫”为正常情况)。

8.5 装载机不能在倾斜度较大的场地上作业;作业区内不准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挖掘时掌子面不得留伞沿,不得挖顽石,不得利用铲斗吊重物或举人;推料时不得转向。

8.6 发动机未停止运转前,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

8.7 检查燃油时,不准吸烟,不准用明火照明。

8.8 夜间或在洞内作业时,机上灯光应齐全完好;作业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8.9 检查保养时,应把机车停放在平坦地面上。检修人员进入车底前,必须用保险装置预先将操纵杆锁住。

8.10 起动发动机前的准备工作:

8.10.1.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

8.10.2.检查液压油和燃油箱的油位。

8.10.3.检查冷却水箱的水位。

8.10.4.检查风扇皮带的张紧度。

8.10.5.检查空气滤清器指示器。

8.10.6.检查各润滑部位并加添润滑油。

8.10.7.将变速杆拨入空档,将各操纵杆置于停车位置。

8.12 冬季起动发动机时,应先将起动钥匙按反时针方向转到预热位置,待发热信号赤热约15~20s后,再把起动钥匙按顺时针方向转到起动位置进行起动。预热时间最长不超过40s。

8.13 发动机起动后应注意事项:

8.13.1怠速运转5min以上进行暖机,使水温达到运行温度后,方可进行运行操作。

8.13.2检查各仪表指针数值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方案,应在绿色区的正常范围内。

8.13.3观察充电指示灯,灯亮表示不充电。

8.13.4应无异常的振动、噪声、气味。

8.13.5机油、燃油、液压油和冷却水应无渗漏现象。

8.13.6发动机运转正常后,蜂鸣器“鸣叫”应自行消失。

8.14 装载机行驶时应将铲斗提升高地面50Omm左右。行驶中不得无故升降或翻转铲斗。

8.15 装载时应低速进行,不准将铲斗高速猛冲插入料堆的方式装料。铲挖时铲斗切入不宜过深,一般控制在150~200mm。

8.16 在斜坡路上停车.不准踩离合器.而必须使用制动踏板xx市一职校运动场改造工程(塑胶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以防切断动力发生溜车事故。

8.17 停机时,机车应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不妨碍其它车辆通行的地方,并将铲斗落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