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宁夏回族自治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5〕89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宁政发〔2016〕30号),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区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质量强区”目标,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标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优化标准结构,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生产,健全标准管理,创建标准基地,促进标准交流合作,大幅提升标准化水平,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宁夏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宁夏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在技术发展快、市场创新活跃的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团体标准。在特色农业、煤化工、装备制造、葡萄酒、特色旅游、展会贸易、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制定修订相关标准,基本满足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的需求。地方标准平均制定周期缩短15%,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持续提高。
——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区域稳步扩大,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2个以上;生态建设标准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建成省级生态营林种苗繁育、经果林标准示范区10个以上;新增国家级服务业(含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2个以上,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
——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的数量增加10%以上,承担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的数量增加20%以上。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基本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
——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标准化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发展需要,经费保障更加夯实。加强标准数据库建设,推进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标准体系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进一步清理整合技术滞后、内容交叉重复矛盾的标准。做好强制性地方标准的整合工作,逐步将现行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不再适用的强制性地方标准予以废止,对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优化推荐性地方标准体系结构,突出宁夏地方特色及公益属性。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纳入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完善标准制定修订程序。加强地方标准管理,优化标准立项和审批流程,落实标准复审要求,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快标准更新速度。加强地方标准制定修订信息公开,畅通各方信息反馈渠道,提高标准研制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标准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标准与科技互动,将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依据。加强专利与标准相结合,促进标准合理采用新技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工作机制,提高标准化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
(二)推动标准实施
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发布重要标准要同步出台标准实施方案和释义,组织标准宣传推广。加强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管理,扩大标准化试点范围、增加试点数量,着力提高试点示范项目的质量效益和整体水平。加强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宣贯、标准实施监督等工作。完善部门、地方标准化推进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68号)规定程序,申报设立自治区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励制度。
强化政府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现有标准的推广运用。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积极引用标准,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实施效果。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自身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企业应严格执行标准,把标准作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益,创建知名品牌。充分发挥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在标准实施中的作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组织要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推动标准实施。
(三)强化标准监督
建立标准分类监督机制。健全以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为主要形式的强制性标准监督机制,强化依据标准监管,保证强制性标准得到严格执行。强化推荐性标准制定主体的实施责任。建立以团体自律和政府必要规范为主要形式的团体标准监督机制,发挥市场对团体标准的优胜劣汰作用。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监督和反馈机制,鼓励标准化技术机构开展企业标准比对和第三方评价等工作,保障公开内容真实有效,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制度。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标准化技术机构开展强制性标准和重点领域推荐性标准的实施信息反馈与监测、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工作。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强化对反馈信息的分类处理。
严把标准审查批准关。加大标准制评分离、职能剥离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制评第三方委托。建立标准实施的反馈机制,预防因执行实施标准而出现重大技术性失误或带来严重经济风险。
加强标准实施的社会监督。进一步畅通标准化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加强标准化社会教育,强化标准意识,调动社会公众积极性,共同监督标准实施。
(四)提升服务能力
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拓展标准研发服务,开展标准技术内容、编制方法咨询和第三方评估,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等专业化服务,提高其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中小微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服务,更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支持各级各类标准化科研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归口单位等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标准化服务机构发展。引导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标准化服务。
(五)夯实工作基础
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和引进适应标准化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和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标准化人才需求。
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和管理。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结构,加强跨领域、综合性联合工作组建设。增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广泛吸纳行业、地方和产业联盟代表,鼓励消费者参与。建立完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价和奖惩退出机制。
加强标准化科研机构建设。支持各类标准化科研机构开展标准化理论、方法、规划、政策研究,提升标准化科研水平。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协同发展,逐步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支撑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和社会治理。
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标准化信息资源,建立标准数据库和支撑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的网络平台。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全面提升标准化信息服务能力。
(六)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围绕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特色、优势领域加强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标准化组织的合作。鼓励、支持自治区专家和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强宁夏重点贸易产品标准研制和标准的比对分析,鼓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龙头企业参与对自治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准研制。加强标准化信息服务,及时掌握国外标准动态。加快培育提升宁夏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支持我区专家和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培育自治区优势和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家、国际标准。
三、重点领域
(一)以标准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富裕宁夏”建设
立足创新驱动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运用标准化手段,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加快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突出地方特色优势农业的标准化活动。在提升煤化工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规范、引领作用。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及试点示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创新发展引领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提质增效,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富裕宁夏。
(二)以标准化助推协调发展,支撑“和谐宁夏”建设
进一步拓展标准化体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将标准研制工作向完善社会治理、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倾斜。进一步运用标准化研究成果,助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文化产业。通过标准化的有效运用,服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
(三)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服务“美丽宁夏”建设
以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化体系,推进水资源保护、地质和矿产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森林经营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能效能耗、节能环保产业标准研制与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以标准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支撑“开放宁夏”建设
以助力宁夏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综合运用标准化手段,以标准化互利合作、标准体系互认、标准信息平台共享带动实现政策通、设施通、贸易通,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进而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支撑宁夏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全球的内陆开放示范区、中阿合作先行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五)加强政府管理标准化,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以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点,固化和推广政府管理成熟经验,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公共服务供给、执法监管、政府绩效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标准制定与实施,构建政府管理标准化体系,树立依法依标管理和服务意识,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四、重大工程
(一)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提升工程。贯彻《中国制造2025》,加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力度,努力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宁夏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提升高档数控机床生产能力,用标准引领设备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积极拓展延伸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链,形成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跟踪、引进、研究、实施机制。加大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制定和技术引进力度,在巩固优势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产品覆盖面,打造以现代煤化工关键设备为主导产品、具备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
(二)技术创新标准化工程。研究制定发布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针对产业特征,对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步骤进行规划,提出未来宁夏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指南,对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进行科学性的规划,明确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推动重点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在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区域性发展平台,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开展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加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标准化工作。围绕3D打印、智慧云、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顶层设计,研制关键技术标准,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大突破,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增强区域标准化实力,发挥更大集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实际情况,提供更加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化技术支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活动。支持重点创新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标准研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三)农产品质量升级标准化工程。结合自治区农业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实际,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关键环节,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新制定行业标准310项,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50个、绿色食品200个、有机农产品80个。大力开展以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目标的标准化示范推广工作,建设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各类标准化示范项目,组织农业标准化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产业联盟构建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建立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和推广体系。
(四)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程。以保障消费品安全为目标,建立完善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促进消费品安全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加强枸杞、葡萄酒、蔬菜、羊绒制品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加强消费品售后服务、标签标识、质量信息揭示、废旧消费品再利用等相关领域标准研制。建设消费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产业发展、产品质量监督、进出口商品检验、消费维权等多环节信息与标准化工作的衔接互动机制,加强对消费品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在重点消费品领域,扶持建立一批团体标准制定组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资源,合力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设计、材料、工艺、检测等关键共性技术标准。
(五)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工程。发挥标准化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精准造林、平原景观再造、市民休闲森林公园、荒漠化改造及森林多功能经营和种苗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重点研制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标准,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为美丽宁夏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针对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化解产能过剩标准支撑工程,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标准与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衔接,完善节能减排标准有效实施的政策机制。
(六)旅游文化标准化工程。结合宁夏全域旅游区建设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推进旅游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强旅游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建立健全自治区旅游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区、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文化娱乐等旅游业要素标准;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公共设施、旅游安全等旅游业支持标准;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投诉处理、旅游统计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旅游目的地评价、旅游企业诚信评价、游客满意度等旅游业工作标准,为宁夏全域旅游区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标准支撑。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自治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的贯彻落实。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西部)标准为依据,扎实推进第三批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进一步提高区、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设施装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实施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及管理服务等标准。
(七)脱贫攻坚标准化工程。围绕“五个一批”及脱贫攻坚相关重点领域,研究编制具有宁夏特色的扶贫、脱贫标准体系,基本覆盖扶贫脱贫攻坚各环节,满足规划、建设、安置、管理等全流程工作需要。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方面开展扶贫脱贫、扶贫协作标准化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八)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和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推进标准化核心工作能力建设。优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体系,引入项目委员会、联合工作组等多种技术组织形式。加强标准审查评估工作,围绕标准立项、研制、实施开展全过程评估。依托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加强标准验证能力建设,培育标准验证检验检测机构,提高标准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围绕标准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标准化学科建设,开展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开展面向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标准化技能培训以及面向政府公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标准化知识宣传普及;在中阿交流中,培育相关合作机制,推动中外标准化经验交流。
围绕标准化科研机构和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科研机构能力建设,系统开展标准化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加强标准研制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推进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标准化法治建设。及时推进标准化领域相关配套地方性法规、规章的修改完善工作,夯实标准化法治基础。加大法规、规章、政策引用标准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标准制定和实施中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完善支持标准化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作用。
(二)完善标准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加强督查、强化考核,加大重要标准推广应用的协调力度。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部门联动,完善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中的作用。推进自治区标准化合作协议制度,加强自治区标准化部门协调和联系职能。建立区域性标准化协作机制,协商解决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标准化问题。
(三)加大标准化政策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对地方标准化工作经费予以支持,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标准创新和标准化服务业发展。培育标准化人才,形成标准化专家梯队,相关领域人才按照自治区人才政策享受相关待遇。自治区人才专项资金对自治区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项目予以支持。
(四)加大标准化宣传工作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先进典型和突出成就,增强社会各界的标准化意识,扩大标准化社会影响力。广泛开展世界标准日、质量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群众性标准化宣传活动,深入企业、机关、学校、社区、乡村普及标准化知识,宣传标准化理念,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五)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分工负责,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推进规划实施。各有关部门将标准化内容纳入相关工作计划、规划,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和政策保障机制。做好相关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抓好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的责任分解和落实,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健全标准化统一管理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适时开展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估和监督检查,跟踪分析规划的实施进展。根据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变化,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和调整、优化,提高规划科学性和有效性。
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本规划,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
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