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路滨河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城市主干路滨河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1.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190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城市主干路滨河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城市主干路滨河路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详细的规划方案,用于指导滨河路的建设过程。这个设计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介绍滨河路的地理位置、长度、道路设计标准、建设目标和预期的完工日期等基本信息。

2. 设计原则:可能包括环保、可持续发展、交通安全、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原则。

3. 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的总体进度安排,如工程的分阶段实施,各个施工阶段的起止时间,以及各部分的施工顺序。

4. 工程地质与水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分析,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5. 施工方法与技术:介绍使用的主要施工技术和设备,如路基处理、路面铺设、桥梁建设等。

6. 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安全防护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7. 环保与施工影响: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尘土、水资源等,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8. 应急响应与风险管理: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包括对可能发生的工程延误、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的应对策略。

9. 成本预算与进度控制:对整个项目的预算和进度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控制。

10. 施工合作与协调:明确各参与方(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角色和责任,以实现有效的施工组织和协调。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内容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

城市主干路滨河路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第三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工艺及措施

3.1.1、平面控制:

控制点的测设: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标高控制采用NA2水准仪。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加密,每20米布桩,分主线左右布置,并定时检测。

开工后首先对业主的交点桩进行复核,复核时须注意相临标段控制点的校核,复核结果经现场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根据测量提交的导线桩按照施工需要适当增加控制点,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将根据现场条件把控制点都选定在施工作业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用混凝土护桩,做到各控制点的通视性良好,符合施工需要。控制点选定后经过实测和导线闭合的平差计算把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控制点坐标确定好。考虑到地基的沉降,将根据施工阶段定期复核整个控制网。

DB45/T 2126-2020标准下载3.1.2、高程控制测量:

本工程高程控制要求较高,测设工作量大。在施工前应做好水准点的测放工作,闭合差小于12√L。

3.1.3、分部结构的测设:

3.1.3.1交叉口曲线的测设

采用坐标法和常规测设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测设。首先根据道路中线及平面线形要素表用坐标法测设要素点位置(中线和边线),即测设直线和曲线的起讫点;然后用常规测设方法根据要素点位置,按照施工需要测设线上各点。

3.1.3.2排水管道的测设

利用道路中线引出雨水管道中线,在管道两头测放基础桩,每个井位测设一个井位桩;各测放桩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保护。

3.1.3.3道路放样

利用测量控制网测设各道路中心线坐标,并通过各控制点位进行相互复核,确保正确后作为道路施工的基准点。

各分项工程结构放样、复测都单独进行,并经监理复核签证后,方可作下一道工序施工。

3.1.4、测量仪器的检测

用于工程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检测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用于工程施工,确保工程使用的仪器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⑴砖、石砌体采用反铲挖土机直接挖除,自卸车运渣。

3.3路基土石方施工工艺

3.3.1 一般路段路基填筑

3.3.1.1 施工顺序

路基施工的总体布置可以简述为多开作业点,全线全面铺开施工,以保证路基施工的进度要求。根据设计图纸、现场的地形地貌及道路交通情况,将路基分成二个施工队,每个队根据各段的施工条件,可同时开展2~4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见下第十二章(图一)《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3.3.1.2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路基填方要求按“准、细、净、全、均、平、压、检”的要求施工,即:施工放样准,施工方案细,清淤干净,全面施工,施工节奏均衡,填方表面平整,压实机具充足、方法科学,检测把好质量关。

路基填筑施工顺序为:测量放样、砍树挖根、施工便道→清除表土和杂物、特殊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基边坡防护、排水→验收。

在路基正式填筑前,用核准的填料在经过整修处理的路段上铺筑长度为100m(全幅路基)作为试验路段,以确定回填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松铺厚度,以及压路机的最佳碾压遍数、行驶速度等,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用以指导全段路基的施工。

路基填筑前进行测量放样,定出中线、路基边缘线及路堤坡脚等相关位置,并清除路线范围内表土、杂草、树根等不适宜材料,将其运出路基范围外堆放,同时修筑全线贯通的临时施工便道。路基清表以推土机、装载机为主,辅以人工相配合进行,确保清基清表的效果符合设计、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对于需清淤换填的路基地段,先将原地面不良的淤泥开挖并清除干净,后用片石、砂砾等分层回填并压实至回填设计标高;

路基填方按路面平行线分层,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每层填料每侧宽于路堤设计宽度30cm以上,以保证路基边坡修整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同时对补偿因软基沉降引起的路基宽度减少。

每层填土在压实前先整平,自路中线向路堤两侧做2%的横坡,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则。初压成型后,用推土机再修整,再碾压至压实度满足要求,报检合格后再进行下步施工。

填土路基分段施工时,其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2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

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若路基出现“弹簧”现象,应视面积及时翻晒或换填处理。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路基表面应经常洒水并压实,防止“浮土”现象的发生。

施工期间将保持场地始终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一定数量的排水沟,以保证施工场地不积水和不受冲刷损坏。

路堤的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YZ20)分层压实。碾压时轮迹重迭1/2—1/3,其碾压后相邻轮痕低于5mm时为止。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层都随时保持一定的向外排水坡度或形成一定的排水通道。

3.3.1.3 路基压实标准、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的说明

本路段填方路基选取合格材料作为路堤填料,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如下标准:

路基压实度要求表

3.3.2 特殊路段处理

本合同段路基不良地质类型有:非适用性材料、水塘、软基、地表湿软、软弱夹层、地表长期积水、低洼路段。根据设计图纸处理措施为:

(1)非适用性材料:采取挖除非适用性材料后回填砂砾,然后填筑路堤。

(3)处理软基:分别采取回填砂砾重夯或回填片石,在回填砂砾等处理措施,确保路基稳定。

(5)软弱夹层:采取挖除后回填砂砾处理。

(6)地表长期积水:清除洗砂场排出物1.5米后换填砂砾。

(7)低洼路段采取用砂砾将低洼带回填平以后,路基范围再铺筑砂砾隔水层。

3.4路面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施工工艺

3.4.1天然砂砾垫层的施工方法

砂砾石垫层采用从料场,用10~15T自卸汽车将集料运至施工现场,人工配合装载机整平,适量洒水初压后,碾平至规定压实度。

a、在已完成的路基上按规范规定检查验收的方法和频率进行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的检查。

b、采用18t压路机或等效压实机具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a、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10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5米设指示桩。

b、进行水平测量,在两测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a、根据施工路段垫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需要数量,计算出每车料的填筑长度。

b、施工时应洒水加湿,控制好含水量。

a、集料装车时,必须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b、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严格掌握卸料距离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c、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卸口。

d、集料在下承层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头集料较摊铺料只宜提前二天。

e、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

f、用装载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检查含水量补充洒水,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表面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a、用装载机或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b、再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和整型。

a、整型后,当集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此以上的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外侧向路中心碾压;有超高路段,由内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用2~2.5km/h。

b、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c、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

3.4.2水泥稳定砂砾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4.2.1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准备下承层→拌和→运输→摊铺→初压→标高复测→补整→终压→养生

DB13(J)∕T 8375-2020 城市智慧供热技术标准3.4.2.2水泥稳定砂砾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按10m一个断面恢复道路中心桩、过桩,并在桩上标出基层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2)准备下承层:下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进行清扫,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三至四遍,上基层施工前,对下基层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

3)拌和:稳定料的拌和场设在砂石场,拌和设备采用基层料集中厂拌机。料场内的砂、石分区堆放,并设有电子自动计量设备和地磅,在每天开始拌和前,按配合比要求对水泥、集料的用量准确调试,特别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定集料的自然含水量,以调整拌和用水量。拌和时确保足够的拌和时间,使稳定料拌和均匀。

4)运输:施工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并保持道路畅通,使稳定料尽快运至摊铺现场。炎热天气运输时加彩条布遮盖,防止水份过度蒸发。

5)摊铺:采用摊铺机施工,摊铺时严格控制好松铺系数,人工实时对缺料区域进行补整和修边。

6)压实:摊铺一小段后(时间不超过3小时),用40T的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振压一遍后暂时停止碾压,测量人员立即进行高程测量复核,将标高比设计高超过1cm,或低0.5 cm的部位立即进行找补,完毕后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时由边至中,由低至高,由弱至强、重叠1/3轮宽的原则碾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超过四小时)碾压到设计实度,并无明显轮迹时为止。碾压时,严禁压路机在基层上调头或起步时速度过大,碾压时轮胎朝正在摊铺的方向。

7)养生:稳定料碾压后四小时内,用经水浸泡透的土工布严密覆盖进行养护DB63∕T 1982-2021 公路预制装配式挡土墙施工技术规范,八小时后再用自来水浇灌养护七天以上,并始终保持袋湿润。稳定料终凝之前,严禁用水直接冲刷基层表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