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492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简介: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是中国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于2022年发布。这个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以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该标准涵盖了民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过程、运营维护等多个阶段,提出了一系列绿色设计原则和要求。它强调了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健康舒适性、社会和谐性等方面,旨在推动民用建筑设计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

"附条文说明"是对标准中具体条文的详细解读和说明,用于帮助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等理解和执行标准,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它解释了标准的制定背景、适用范围、关键术语、技术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总的来说,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推动了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方向转型。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5.2.22场地声环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

1应对场地内外的噪声现状进行评估,并应结合周边区 域规划对建设用地未来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测,以此作为开展噪 声控制设计工作的依据; 2合理优化建筑布局,应采用绿化、景观等设计手法,对 场地内外部噪声源进行隔声和隆噪处理

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有效利用自然通风; 2 合理规划设备位置和散热方式: 3 合理布局公共绿地,提高场地绿地率; 4 采用立体绿化、复层绿化等方式; 5 地面材料反射率宜为0.3~0.5,屋面材料反射率宜为 0.3~0.6,建筑物表面采用浅色饰面

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市

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GB/T 37659-2019标准下载,并根据市 政设施承载能力对场地建设容量进行复核

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

5.3.2场地内生物资源的保护或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保持用地内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场地内的 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 价值; 2 应调查场地内的植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 植被。

5.3.3用地功能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地功能布局应遵守统筹、紧凑、职住均衡发展原则 鼓励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功能混合布局; 2城市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宜设置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商业、零售等功能应结合公交站点周边设置。

5.3.4公共空间规划应符合下

1公共空间规划应充分体现城市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 特征; 2广场、绿地、休闲健身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统筹规划、 集中布局,保证公共空间的开敬性,符合服务半径要求。城市 公共空间应与城市道路、轨道车站合理连接; 3场地沿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宜设置绿化围墙或通透围墙 并与街道景观相协调,体现城市人文艺术特点,公共建筑室外 公共空间应向公众开放; 4公共活动广场的集中成片绿地应为开放式绿地,且不

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车站、码头、机场等设施的集散广场: 集中成片绿地应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5新建居住小区的附属绿地应分级设置,集中绿地每块 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宽度不得低于8米,其中绿化面积 (含水面)不应小于总绿地面积的70%; 6居住区内各类广场宜设计为林荫广场,遮荫率不宜小 于50%。

5.3.5应合理布置绿化用地,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少于用 地面积10%,计入绿地率的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化覆土厚度不宜 小于1.5m;绿地指标应按下列指标控制: 1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集中绿地不应小 于1. 0m²/ 人; 0.7m²/ 人; 3公共建筑场地内绿地宜向社会公众开放; 4当旧城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绿地率不达标时,应采用屋 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生态补偿措施

5.3.5应合理布置绿化用地,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少于用

1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R≥5%;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60%; 2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l≥50%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60%。

1场地出人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到达公共汽车 站的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轨道交通站的距离不宜超过 300m;场地出人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 的公共交通站点; 2居住区人行出入口到达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300m,到达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 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中学、社区医疗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的 步行距离不宜超过1000m,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宜配置不少 于3种商业服务设施;

3场地出入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

1场地内宜设置安全、便捷、连续的自行车道,并与场地 外城市道路、自行车道连通; 2地下车库出入口应靠近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行流线应 避免对相邻建筑产生噪声和夜间灯光干扰。

1场地宜配建送货专用停车区; 2居住区地面停车比例不宜大于10%,平面布置宜相对 集中,不占用居民活动空间,并减少车辆通行对行人安全的影响

5.3.10应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并 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场地出入口500米范围内宜设置教育、医 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 行政管理等公共设施;场地出入口1000米范围内宜具备城市 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公共 设施。

运动健身场所、停车场宜有利于社会化共享和满足全天候需 求,且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 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

住宅建筑底层宜设置架空层为

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宜采用柔

5.3.14行进盲道铺设应连续,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 5.3.15室外坡道、台阶、无障碍步道、老人和儿童活动场地的 防滑性能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 的AW防滑等级要求。

5.3.14行进盲道铺设应连续,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

5.3.16室外景观宜设提示盲道,园路及厂场的休息区域宜设 置轮椅停留空间。

.3.17建筑布局应有利于目然通风,应根据场地风环境模拟 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 地高1.5m风速小于5m/s,户外保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小于 2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 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应不天于5Pa;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50%以上可 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场地内人活动区不 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3建筑布局宜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并宜通过设置防风墙 板,防风林带、微地形等挡风措施阻隔冬季冷风; 4宜根据气候条件采用架空层的方式,疏导自然气流; 5建筑主朝向宜偏向夏季主导风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5.3.18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场地内声环境: 1 对场地外交通十线的噪声应设置声屏障进行控制,场 地内机动车道采用降噪路面等有效降噪措施; 2声环境要求高的建筑,宜布置在主要噪声源主导风向 的上风侧或远离噪声源,并尽可能利用其它对噪声不敏感的建 筑物、构筑物作为噪声遮挡物; 3可结合景观设计,设置景观带、景观墙体等,以阻隔道 路交通黛噪声

5.3.18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场地内声环境:

1对场地外交通十线的噪声应设置声屏障进行控制,场 地内机动车道采用降噪路面等有效降噪措施; 2声环境要求高的建筑,宜布置在主要噪声源主导风向 的上风侧或远离噪声源,并尽可能利用其它对噪声不敏感的建 筑物、构筑物作为噪声遮挡物; 3可结合景观设计,设置景观带、景观墙体等,以阻隔道 路交通等噪声。

5.3.19场地热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屋顶绿化、太阳能板、遮阳棚等设施; 2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户外活动场地宜设置落叶乔木 花架等遮阴设施,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道应种植高大乔木提 供遮阳; 3合理设置景观水体; 4 硬质铺装人行道路及广场应采用透水材料和透水铺装。 5.3.20户外活动场地宜有绿化遮阴或遮阳设施,遮阳覆盖率 不宜小于《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的规定:广场 为25%,游憩场为30%,人行道为50%

不宜小于《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的规定: 为25%,游憩场为30%,人行道为50%

6.1.1建筑设计应根据周边环境和场地自然条件,综合考虑 建筑物理环境因素,遵循因地制宜、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 化的原则,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朝向、间距、空间尺度、围 护结构保温和隔热等进行优化设计。

6.1.2建筑宜采用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当建筑处于不

6.1.3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使用人数和使用方式,兼顾

6.1.4建筑设计宜采用本土化材料,体现地方建筑风貌和地 域文化。

6.1.4建筑设计宜采用本土化材料,体现地方建筑风貌和地

有太阳能光热、光伏及空气能利用、空调室外机位及具有遮阳、 导光、导风等功能的建筑室外设备和构件进行建筑一体化集成 设计,并应满足室外设备安装、检修与维护的安全要求。

6.1.6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今

6.1.6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 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

计。平面、立面及围护结构和建筑构件设计除满足模数协调统 的原则外,宜采用标准化基本单元设计和装配式设计

6.1.9全装修建筑应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

6.1.11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建筑中的公共开

6.1.11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建筑中的公共开放、 交往等空间与会议、健身等设施宜与社会共享。 6.1.12建筑设计应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活动场地和相 应的服务设施及方便、安全的无障碍出行环境,营造友好的全 龄化生活居住环境

应的服务设施及方便、安全的无障碍出行环境DB33/T 1226-2020 机喷抹灰砂浆应用技术规程.pdf,营造友好自 龄化生活居住环境。

5.2.1主要功能用房及住宝居室应布置在有良好天然采光利

.2.1主要切能用房及任宅居室应布置在有良好天然采光和 自然通风的位置;有日照需求的房间应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6.2.2当建筑处于不利朝向时,宜采取下列改变空间布局的 措施进行弥补: 1优化平面布局,改善主要功能用房的朝向; 2将辅助功能用房布置在不利朝向; 3减小西向外窗面积,设置遮阳设施,在不利朝向侧种植 高大落叶乔木。

3减小西向外窗面积,设置遮阳设施,在不利朝向侧 高大落叶乔木。 5.2.3主要功能空间及住宅居室应远离噪声、振动、电磁辐 射、空气污染的房间或场所,当条件受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 隔声降噪、减振、电磁屏蔽、通风等措施

射、空气污染的房间或场所,当条件受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 隔声降噪、减振、电磁屏蔽、通风等措施

和住宅产生噪声、振动和电磁辐射等不利影响,并应便于设备 和管道的维修、改造和更换

6.2.5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热工性

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等指标大唐世家样板别墅设计图,应符合现行建筑节能设计 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