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415-2022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标准.pdf

DBJ50T-415-2022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482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415-2022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标准.pdf简介:

"DBJ50T-415-2022"是中国地方标准(DBJ)中的一份,具体名称可能不完全清楚,但根据"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标准"的描述,这应该是关于建筑结构在动态荷载(如地震、风荷载等)下的动力性能检测和响应评估的技术规范。

这份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定义和术语:对动力特性(如自振频率、阻尼比、动力模态等)和动力响应(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进行定义和解释。

2. 检测方法:提供动力特性检测和动力响应测量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振动测试、环境振动分析、冲击响应分析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规定如何处理和分析检测数据,以确定结构的动态性能和可能的风险。

4. 检测频率和要求:可能规定了动力特性检测的周期,以及在特定情况(如结构改造、使用后)重新检测的要求。

5. 安全与质量控制: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 实施与监督:描述了标准的实施流程和监管机制。

请注意,具体的条目和内容需要查阅完整的标准文档。这份标准对于建筑结构工程师、检测机构和相关部门在进行建筑结构动力性能评估时具有指导意义。

DBJ50T-415-2022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称为无阻尼系统的频响函数矩阵,nXn阶,是实对称矩阵。 无阻尼振动系统频响函数的模态展式为

H(w)= ie! R; 一m

频响函数矩阵模态展式的傅氏逆变换即脉冲响应函数矩阵, 为nxn阶 实对称矩阵,即

(t≥0) m;woi

其中第e行第f列元素表示仅在第f个物理坐标作用单位脉 冲力2011安全工程师案例复习要点,在第e个物理坐标产生的脉冲响应

her(t) = 0 sinwoit (t≥0) 1m; Woi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时,写 法为“可参照”

1《机械振动与冲击加速度计的机械安装》GB/T14412 2《机械振动与冲击建筑物的振动振动测量及其对建筑物 影响的评价指南》GB/T14124 3 《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 4 《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452 5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 6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7 《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5 8 《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T441 9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

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

本标准是编制组对我市主要建筑结构检测单位在建筑结构 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方面的试验检测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收集 了大量资料,总结了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的研 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借鉴了国内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厂 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制订的。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 响应检测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条文说 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 了说明。

总则 31 3 基本规定 32 + 仪器设备 33 4.1 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 33 4.2 动态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33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检测 34 5. 1 一般规定 34 5. 2 检测方法 34 5. 3 检测要求 35 5. 4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5 6建筑结构动力响应检测 39 6. 1 一般规定 39 6. 2 检测方法 69

1.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及意义。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包

括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不同振源包括交通运输、爆破、冲 击、施工振动等。构筑物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也可参考此 规程

1.3本条规定了动力检测的执行机构,以及对具体检测人员的

1.3本条规定了动力检测的执行机构,以及对具体检测人员的 要求。

1.4阐述了本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应遵守协调一致、

互相补充的原则,即无论是本标准还是其他相关标准,在进行动 测法检测时都应遵守,不得违反。

3.1规定了制定检测方案前应该搜集的资科和状况调查。 3.2规定了制定检测方案应该包括的内容。 3.4规定了检测测点的布置原则。 3.6规定了动力检测的一般步骤。在检测工作开始前应明确检 测自的,用以确定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同时,确定检测人 员、成本、检测时间安排等。再根据测量的环境条件、振动的频率 范围、幅值、动态范围以及理论方向的估计,合理选择测量设备 要求小信号不失真、大信号不超量程。 测点的布置和安装可参考5.2.1、5.2.2、6.2.1和6.2.4条, 在数据的调试过程中,若记录曲线出现漂移情况,可从以下几点 查找原因: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检查测线接头是否包好、检查振动 传感器是否与被测点固定好、检查输人插座是否可靠。 传感器的具体安装方式可参考《机械振动与冲击加速度计的 机械安装》GB/T14412。 3.8实测电子数据应保存完整,采用光盘等形式按相关规定存

4.1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 4.1.1~4.1.3规定了传感器的选型、性能要求。目的是为了 避免测量时可能因传感器的选择不当产生的误差。 4.2动态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要求 4.2.2~4.2.3规定了动测设备采集系统的基本要求。目的是 为了避免测量时可能产生的误差。若检测仪器对测试系统质量 和刚度有明显影响,可通过修正方法予以消除

4.1.1~4.1.3规定了传感器的选型、性能要求。目的是为了 避免测量时可能因传感器的选择不当产生的误差。

5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检测

5.1.1动力特性检测结果可与结构计算结果或原有试验结果对 比,为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验算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基本技术资料。 主要应用于:验证理论计算;分析结构的振动现象,如扭转振动、 鞭梢效应等;寻找减小振动的途径

要获得结构基本模态的,可采用初始位移法、重物撞击法等方法。 如结构模态密集,或者结构特别重要其条件许可,则可以采用稳 态正弦激振方法,手段和适用范围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 震试验方法规程》JGJ101。对于单点激励法测试结果,必要时可 采用多点激励法进行校核。对于大型复杂结构宜采用多点激励 方法。

5.2.1动力特性检测时,传感器测试方向如果安装不一致,其感

.2.1动力特性检测时,传感器测试方同如果安装不一致,其感 应的振动分量就是会有差异,影响分析结果。传感器如果安装在 些容易产生局部振动的构件上,局部振动的信号会被感应进 去,给分析带来麻烦。测量记录时,传感器不能随意翻看和移动。 专感器附近不能有强磁场的十扰,以免影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振动传感器的固定,常有三种方法:螺栓固定、磁力底座固定、黏 接方式固定。

筑物绕看结构的扭转中心在转动,因此越远离扭转中心,振动也 就越大。结构在某一部位断面突然变化,引起刚度突然变化,或 者质量变化,都有可能使结构的振动形态发生变化,故结构突变 处应安放一定数量的传感器

大于信号包含的最高频率的2倍。如果信号中包含的最高频率 恰好为奈奎斯特频率,那么在这个频率分量上的采样会因为相位 模糊而有无穷多种该频率的正弦波对应于离散采样,因此不足以 重建为原来的连续时间信号

5.3.2激振器的位置和激振力可弓引起被测结构的振型畸变

5.4.1本条规定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5.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信号标定和变换。采集得到的数据首先需要进行标定变 换,使之还原成具有相应物理单位的数学信号数据。 2消除趋势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数据,由于可能存在放 大器随温度变化产生的零点漂移、传感器频率范围外低频性能的 不稳定以及传感器周围的环境干扰等因素,大多都含有一定的趋 势项;趋势项的存在,会使时域中的相关分析或频域中的功率谱 分析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使低频谱完全失去真实性,所以必须 将其消除。 3重采样和滤波处理。通过数学运算从所采集的离散信号 中选取感兴趣部分的信号,并通过数字滤波进行信号过滤;滤波 的主要作用有滤除信号中的噪声或虚假成分、提高信噪比、平滑 数据、抑制干扰、分离频率等。滤波器按频率范围分类有低通滤

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 (BSF)和梳状滤波器;按照数学运算方式考虑,数字滤波文分为时 域滤波方法和频域滤波方法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5.4.3本条规定为常用结构动力参数的识别方法。工程结构动

5.4.3本条规定为常用结构动力参数的识别方法。工程结构动

力参数的识别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结构模态参数的频域识别法 结构模态参数的频域识别法,是基于结构传递函数或频率响 应(简称频响函数)在频域内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 等模态参数的方法。频域法可分为单模态识别法、多模态识别 法、分区模态识别法和频域总体识别法。对小阻尼具各阶模态耦 合较小的系统,用单模态识别法可达到满意的识别精度。对模态 耦合较天的系统,必须用多模态识别法。对于单自由度体系而 言,宜采用幅值法、分量法以及导纳圆法;对于多自由度体系,宜 采用SISO法和SIMO法。频域法的最大优点是利用频域平均技 术,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噪声影响,使模态定阶问题容易解决,但也 存在若十不足。 2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法 结构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法是指在时间域内识别结构模态 参数的方法。结构时域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比频域 方法要晚一些,是近年来随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 的。时域法可以克服频域法的一些缺陷,特别是对大型复杂结构 受到风、浪及大地环境激励的作用,它们在工作中承受的荷载很 难测量,但响应信号很容易测得,直接利用响应的时域信号进行 参数识别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由于时域法参数识别技术只需要 向应的时域信号,从而减少了激励设备,大大节省了测试时间与 费用,这些都是频域法所不具有的优点。但同时由于不使用平均 技术,因而分析信号中包含噪声扰,所识别的模态中除系统模 态外,还包含噪声模态。 如何区分和剔除噪声模态, 直是时域法中的重要课题

6.1.1规定了测试结果应包括的内容。不同振源类型其结构响 应的特征可以参考《机械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振动影响的测量和 评价基本方法及使用导则》GB/T14124T/CWHIDA 0001标准下载

6.2.4一般至少布置4个测点以上,才可以体现振动衰减的天 致规律。当存在多个振动源时,应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即 从距离、相位差等因素考虑振动源之间的影响。必要时,需要考 慧大型设备与结构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当振源为动力机器基 础时,应将传感器置于沿振动波传播方向测试的基础轴线边缘 上;当振源为公路交通车辆时可将传感器置于行车道沿外0.5m 处,并沿振动传播方向布置;当振源为铁路交通车辆时可将传感 器置于距铁路轨外0.5m处,并沿振动传播方向布置;当振源为锤 击预制桩时可将传感器置于距桩边0.3~0.5m处,并沿振动传播 方向布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