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5090-2016 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pdf

NB/T 35090-2016 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240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35090-2016 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pdf简介:

NB/T 35090-2016《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是由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由国家能源局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水电站地下厂房的设计,内容涵盖了地下厂房的选址、布局、结构、防震、防火、通风、排水、照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1. 地点选择:规范强调了地下厂房应选择地质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避免在地震、滑坡、洪水等灾害易发区建设。

2. 结构设计:地下厂房的结构设计需考虑抗震、抗渗、抗压能力,同时还要满足防火、防水的要求,保证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

3. 安全防护:规范对防洪、防爆、通风、照明、应急通道、消防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有详细的规定,保障工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4. 环保措施:考虑到地下厂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声控制、废水废气处理、废物处理等环保措施都有相应的规定。

5. 施工和管理:规范还对地下厂房的施工过程和后期的运营管理提出了要求,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维护管理等。

总的来说,NB/T 35090-2016《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为水电站地下厂房的设计提供了科学、安全、环保的指导,以确保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建设和运行效果。

NB/T 35090-2016 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4.11.3)

/T350902016

图4.4.11滑移型块体沿双滑面i和j滑动 1一滑面i;2—滑面j;3—水平参考面;4—通过滑面i和j交线的铅垂辅助面; 5一与滑面i和j交线垂直的辅助面;6一其他张裂面k

4.4.11滑移型块体沿双滑面i和i滑动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技术交流(图文并茂)(2019年12月).pdf图4.4.11滑移型块体沿双滑面i和j滑动 1一滑面i;2—滑面j;3—水平参考面;4—通过滑面i和j交线的铅垂辅助面; 5一与滑面i和j交线垂直的辅助面;6一其他张裂面k

NB/T3509020

/T350902016

P——指向滑面i的非预应力合支护力P在通过滑面i和 交线的铅垂辅助平面内的分力(KN),且与水平面 夹角为8'; 滑面i和i交线的倾角(°); S预应力合支护力在铅垂辅助平面内的分力P与水 平面的夹角(°),俯角为正: 8——非预应力合支护力在铅垂辅助平面内的分力P与 水平面的夹角(°),俯角为正; Ci 滑面i的黏聚力(kPa); A滑面i的面积(m); 滑面j的黏聚力(kPa); 滑面i的面积(m); U 地下水产生的扬压力(含Ui、Uj、Uk等)在沿滑面 i和i交线方向的合力(kN): 指向滑面i的预应力合支护力P在与滑面i和交线 垂直的平面内水平方向的分力(kN); 滑面i与通过滑面i和i交线的铅垂辅助面的夹角(); B阝——滑面j与通过滑面i和j交线的铅垂辅助面的夹角(°); 滑面i和i的夹角()。

NB/T3509020

5.1.1地下厂房*室群的开挖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室规模、支护型式、施工条件等, 满足围岩稳定、施工安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要求。 2应遵循先*后墙、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及时支护的原则。 3应避免过度扰动和破坏围岩,避免围岩出现不利的应力状 态和承载条件,减少*室之间的施工干扰。 4应与支护设计相协调,便于及时支护,发挥支护效用。 5应考虑通风排烟、防尘防毒和环保节能的要求。 5.1.2施工开挖应控制爆破参数,对已有建筑物及混凝土、支护 等缩构不产生危害性影响。 5.1.3围岩支护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室规模等因素确定。围 岩的支护强度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护强度应保障围岩不因开挖导致大变形或失稳。 2锚索的有效深度应大于相应部位围岩塑性区计算深度。 3锚杆的深度应大于相应部位围岩开挖卸荷松弛深度。 5.1.4围岩支护设计应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选择合理的支 护型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优先选用柔性支护。 2当单独使用柔性支护难以满足围岩稳定要求时,宜采用柔 性支护与钢筋混凝土衬砌相结合的组合支护方式。 3支护设计应根据监测分析法、反馈分析法等对围岩稳定性 进行评判,及时修正支护型式与参数。

5.1.1地下厂房*室群的开挖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T350902016

5.1.5当初期支护不能保证*室长期稳定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支

5.1.5当初期支护不能保证*室长期稳定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支 护。二次支护可采用喷锚支护、混凝土衬砌等结构,应考虑其与 初期支护共同作用。

5.2.1地下厂房主体*室开挖分层高度应结合断面尺寸、地质条 件和施工方法等综合确定,宜为4m~8m,高地应力区宜取小值。 5.2.2在大小*室交岔口采用先*后墙开挖时,应先对*口1.0 倍~1.5倍*径范围加强支护后再开挖:在大*室开挖后的高边墙 上开挖*口,应先对*口采取专门的加强支护措施后再开挖。 5.2.3尾水管、母线*和压力管道等多条平行*室的开挖,宜间 隔开挖或先后错距开挖,并及时支护。 5.2.4进行高地应力区*室或应力集中部位施工时,应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

5.2.5地下*室设计轮廓面的开挖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

5.2.5地下*室设计轮廓面的开挖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爆破参数应通过现场爆破试验确定。

5.3.1地下厂房*室围岩喷射混凝土设计参数应根据围岩类别、 *室尺寸、围岩稳定分析成果和工程经验综合分析确定。主体* 室的喷层厚度宜为100mm~250mm,其他*室的喷层厚度不应小 于50mm。 一海 nE5

室的喷层厚度宜为100mm~250mm,其他*室的喷层厚度不应小 于50mm。 5.3.2喷射混凝土支护宜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室规模,选择素 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和挂钢筋网混凝土等。 5.3.3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喷射混凝土1 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0MPa。

5.3.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F30,钢纤维的掺

量应满足结构设计对强度等级和抗拉强度的要求,不宜低于 50kg/m²。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较相同强度等级

B/T35090201

素混凝士提高不应低于30%

素混凝王提高不应低于30%。 5.3.5喷射合成纤维混凝土可选用聚丙烯腈纤维、聚丙烯纤维、 改性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等。

1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 钢筋直径宜为6mm~12mm 3 钢筋间距宜为100mm~200mm。 4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5 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5.4.1锚杆宜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自稳能力较差、高地应力 地区的围岩,宜采用预应力锚杆。 5.4.2主体*室应设置系统锚杆,系统锚杆布置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锚杆宜与*室周边轮廓垂直布置:结构面明显时,锚杆宜 与岩体主要结构面呈较大角度布置。 2锚杆长度可在*室跨度的1/4~1/2选取,大跨度或高边 墙*室,锚杆长度适当加长;**跨度15m以上的*室,宜采用 长短锚杆相间布置方式。 3锚杆间距不宜大于锚杆长度的1/2,I类围岩锚杆间距宜 为2.0m~3.0m,I类围岩锚杆间距宜为1.5m~2.5m,Ⅲ类围岩锚 杆间距宜为1.2m~2.0m,IV类、V类围岩锚杆间距宜为0.8m~ 1.2m。高地应力区锚杆间距宜减小。 5.4.3加固局部块体的锚杆、锚杆束应锚入稳定岩体内,其在稳 定岩体中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且不应小于1.5m。 5.4.4锚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4.3加固局部块体的锚杆、锚杆束应锚入稳定岩体内,其石

定岩体中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

1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5。 2 锚杆材料宜采用HRB400级及以上钢筋。

3锚杆直径宜为20mm~32mm。

/T350902016

5.4.5预应力锚杆设计应考虑后期围岩变形的影响,设计张拉力

5.4.5预应力锚杆设计应考虑后期围岩变形的影响,设计张拉力 宜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40%~60%,在地应力较高或后期变 形较大部位设计张拉力宜取低值。

5.5.1*室围岩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 室规模和施工方案等综合分析确定。 5.5.2下列情况宜设置预应力锚索: 1岩石强度应力比小于4。 2仅设置系统锚杆、喷混凝土等支护结构难以满足围岩稳定 要求。 3围岩塑性区或松驰区较深、相邻*室间岩体塑性区或松驰 区贯通或趋于贯通需要抑制。 4变形异常或开裂明显需要抑制部位。 5特殊的地层地质构造或断层破碎带等部位。 5.5.3预应力锚索应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丝或钢绞线。锚索 荷载达到承载力设计值时,钢丝或钢绞线的应力不应大于其抗拉 强度标准值的60%

5.5.1*室围岩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

5.5.4预应力锚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索的长度宜为15m40m。应充分利用排水*、地质探 *、施工支*、相邻*室等设置对穿锚索。 2锚索宜长短相间布置,锚索的间距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 *室规模和支护力要求确定,并与系统锚杆布置相互协调。 3锚索设计张拉力应根据设置部位、岩体应力和变形状况确 定,宜为锚索承载力设计值的60%~90%。对高地应力区、高边 墙等后期变形较大部位,设计张拉力应取较小值;对局部不稳定 块体,设计张拉力应取较大值。

B/T35090201

4锚索的锚墩应满足刚度、强度和结构尺寸要求《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 CJJ/T 247-2016》,宜米用钢 筋混凝土锚墩;因布置或施工需要,在保证耐久性的前提下,也 可采用钢锚墩。 5锚索宜采用无黏结压力分散型;锚固段灌浆材料宜选用水 泥砂浆或水泥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30,并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5.6.1不良地质*段、浅理*室和有运行或水力学等特殊要求的 部位,宜采用混凝土衬砌。 5.6.2顶拱采用混凝土衬砌的*室,应考虑后期开挖引起的围岩 变形对顶拱衬砌混凝土的影响。 5.6.3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应按《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 5077的有关规定确定。衬砌白重宜考虑超挖影响。 5.6.4混凝上衬砌厚度,应根据结构承载力、刚度和构造要求, 准结合施工方法确定。 5.6.5衬砌顶拱部位应进行回填灌浆,回填灌浆的范围宜在顶拱 中心角90°~120°以内。灌浆孔距和排距宜为2m~6m,灌浆孔应 深入围岩不小于0.10m。灌浆压力应根据衬砌结构承载力、灌浆 孔布置和灌浆程序确定,宜为0.15MPa~0.30MPa。 5.6.6覆盖层中的竖井衬砌采用双层井壁结构时,外层井壁可按 承受全部支护荷载设计,内层井壁可按防潮防水设计。

5.7特殊地质条件和特殊部位的支护

5.7特殊地质条件和特殊部位的支护

5.7.1地质条件或结构复杂部位的支护设计,应符合下

5.7.1地质条件或结构复杂部位的支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交岔口*段、断面突扩处、较大*室拱座处、岩壁吊 车梁等特殊部位,应加强支护。 2地质条件较差*段的加强支护范围应向围岩较好*段适 当延伸。 3断层、破碎带、岩溶地段,应进行局部加固。

解析如何解决造价员问价难询价难的问题3/T3509020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