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 5582-2020.pdf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 5582-202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8.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004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 5582-2020.pdf简介: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 5582-2020)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的技术标准。这个标准主要为设计、建设和运行架空输电线路提供指导,涵盖了线路的选型、设计计算、施工技术、绝缘配合、接地设计、防雷保护、保护设备配置、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该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造的交流110kV~1000kV(含±800kV)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旨在确保线路的电气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电力输送的效率和经济性。它对线路的各项电气参数、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是电力行业设计、施工和运维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DLT 5582-2020.pdf部分内容预览:

5.1.9交流紧型线路导线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使每根子导线电荷基本平衡; 2为提高线路自然输送功率,紧凑型线路应采用多分裂 我,子导线宜采用对称均匀布置。每相子导线分裂根数应符合 1.9的规定

HG/T 5818-2020 苯酐渣处理处置技术规范.pdf表 5. 1. 9 紧涛型线路每相子导线最少分裂根数

5.1.10地线应满足电气和机械使用条件要求,可选用镀锌钢绞 线或复合型绞线。验算短路热稳定时,计算时间和相应的短路电 流应根据系统条件决定,地线的允许温度宜按下列规定取值:

1 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绞线可采用200℃; 钢芯铝包钢绞线和铝包钢绞线可采用300℃; 3 镀锌钢绞线可采用400℃; 4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允许温度应采用产品试验保证值。 5.1.11 地线应按照电晕起晕条件进行校验。交流线路地线表面 最大场强与起晕场强之比不宜大于0.8,直流线路地线表面最大 场强不宜大于18kV/cm。

.1.12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结构选型应考虑耐雷击性能。

1.14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最小

5.1.15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 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 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5.1.16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应满足:

(5. 1. 16)

式中: Tmax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N); 导地线设计拉断力(N); K. 导地线设计安全系数。

张力不应超过导地线设计拉断力的6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 超过导地线设计拉断力的66%

1.19钢芯铝绞线塑性伸长及降温1

主:对铝包钢绞线、大铝钢截面比的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应由制造厂家 提供塑性伸长值或降温值

5.2.1一般线路导地线防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般线路导地线防振指施应衬合下列规定: 1导地线铝钢截面比不小于4.29的钢芯铝绞线或镀锌钢绞 线,其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相应的防振措施,应符合表5.2.1的 规定,如有多年运行经验可不受表5.2.1的限制。

表 5.2.1导地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和防振措施

续表 5. 2. 1

注:4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5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 施,4分裂以上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的档距可适当 增大。

2导线最大次档距不宜大于70m,最大端次档距不宜大于 35m,间隔棒宜不等距、不对称布置。

5.2.2大跨越导地线防振猎施应付合下列规定: 1导地线应结合具体跨越条件进行耐振试验和防振方案设 计,具体防振方案可参考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 2导地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应根据防振措施确定,悬挂 点的平均运行张力不应超过设计拉断力的25%或按照运行经验 确定;导地线的防振措施,宜采用防振锤、阻尼线或阻尼线加防振 锤等方案,分裂导线应采用阻尼式间隔棒; 3导地线在悬垂线夹内均应安装预绞丝护线条,在防振锤、 阻尼线线夹内宜安装预绞丝护线条; 4导线分裂间距和直径之比宜大于14;最大次档距应根据 计算确定,且不宜过大;间隔棒的布置方案应采用不等距安装,各 间隔棒对档距中央呈不对称布置; 5架线过程中,导地线紧线完成后,应及时安装防振装置,否 则应采取临时防振措施,不应在无防振装置的情况下超过12h; 6为了验证防振设计的可靠性,防振安装完成后及运行半年 后宜进行测振,测振时间不少于14d。

5.3.1易舞动区的一般线路应来取或预留防舞措施。 5.3.2易舞动区的大跨越应校验舞动情况下的电气间隙和机械 强度平取式预贸防舞措施

5.3.2易舞动区的大跨越应校验舞动情况下的电气间隙和机械

5.3.3舞动校验及防舞措施详见本标准附录H。

6.1.1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使线路能在工频(工作)电压、操作过

6.1.1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使线路能在工频(工作)电压、操作过 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保证输变电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6.1.2绝缘配置应以审定的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线路附近的 污秽和发展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污秽变化因素,选择合适的绝缘子 类型和片数,并适当留有裕度。

天笔相片数,开黄用度 6.1.3绝缘子片数选择时,应首先使用污耐压法或爬电比距法计 算工频(工作)电压下的绝缘子片数,并校核绝缘子串是否满足操作 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应增加绝缘子片数。 1当采用污耐压法时,绝缘子片数由下式确定:

6.1.3绝缘子片数选择时,应首先使用污耐压法或爬电比距法计

6.1.3绝缘子片数选择时,应首先使用污耐压法或爬日

K。一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 6.1.4使用复合绝缘子时,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应满足相应污 秽条件下工频(工作)电压的要求,复合绝缘子有效绝缘长度需满 足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要求。

6.1.4使用复合绝缘子时,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应

岁条件下工频(工作)电压的要求,复合绝缘子有效绝缘长度需 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要求。

6.1.5海拔高度超过1000m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片数,宜按下 式修正:

式中:nH 高海拔地区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 H一海拔高度(m); m1一 特征指数,它反映气压对于污闪电压的影响程度,由 试验确定。交流线路使用的各种绝缘子m可按本标 准附录K的规定取值。 6.1.6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拨高度修正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H一 海拔高度(m); m 海拔修正因子,工频(工作)电压、雷电过电压海拔修正 因子m=1.0;操作过电压海拔修正因子可按海拔修正 因子m与电压的关系(图 6. 1. 6)中的曲线 a,c 取值。

图6.1.6海拔修正因子m与电压的关系 2一相对地绝缘b纵向绝缘一相间绝缘 d一棒一板间隙。

2交流线路的绝缘配合及空气

2.1交流线路绝缘配合设计可采用爬电比距法,也可采用污 法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1000kV线路宜采用污耐厂 确定绝缘子片数。

6.2.2交流线路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 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应少于表6.2.2的数 值。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6.2.2的基础上增加, 110kV~330kV线路增加1片,500kV线路增加2片,750kV线路不需 增加片数,1000kV线路根据运行经验较悬垂绝缘子串可适当减少。

6.2.2交流线路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申

表6.2.2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 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片数

6.2.3为保持高塔的耐雷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500kV输电线路,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 塔,高度每增加10m,应比表6.2.2增加1片相当于高度为 146mm的绝缘子,全高超过100m的杆塔,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 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杆塔全高超 过40m,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算,确定是否需要增加绝缘子片 数和间隙。 2由于高杆塔而增加绝缘子片数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 应相应增大。 3大跨越雷电过电压下所要求的实际绝缘子片数应根据大

6.2.4线路采用复合绝缘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d级及以上污区,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盘型绝 缘子最小要求值的3/4,且110kV~750kV线路复合绝缘子的统 一爬电比距不小于45mm/kV,1000kV线路爬电距离应根据污移 闪络试验结果确定; 3用于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两端都应加均压 环,1000kV线路导线侧应安装大、小双均压环; 4相间复合绝缘间隔棒的爬电距离,取相对地复合绝缘子爬 电距离的/3倍。 5.2.5在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 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25的规宗

.5110kV~10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 (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

注:12 220kV~500kV紧凑型线路的相对地间隙与表中的普通线路相同。 2 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时,应采用表中500m海拔高度的间隙值。 3 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风速采用基本风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 处的值及相应气温。 4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5 括号内数值为V串对塔窗顶部最小间隙值。 .2.6 大跨越雷电过电压最小空气间隙应与雷电过电压片数相 配。 .2.7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考虑带电作业时,带电部分 寸杆塔接地部分的最小校验间隙应符合表6.2.7的规定。

业时带电部分对杆塔接地部分的最!

注:1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0.5m的人体活动范围。 21000kV线路在设计时,带电作业间隙不作为铁塔设计的控制条件。

作过电压相间最小距离和档距中考虑导线风偏的工频电压和操作 过电压相间最小距离,不宜小于表6.2.8所列数值。

工频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相间最小距

主:*表示数值为单回路紧凑型模拟塔头证

6.3直流线路的绝缘配合及空气间隙

6.3.1直流线路绝缘子片数应采用污耐压法,对无可靠污

性参数的绝缘子,也可按照污移等级按爬电比距法选择合适的绝 缘子类型和片数。

6.3.2在海拔高度1000m 地区,轻污区0.05mg/cm益密 时,工作电压要求的I型及V型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宜少 于表 6. 3. 2 的数值,

DB61∕T 1056-2016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表 6.3. 2轻污区要求的 I 型及 V型悬垂绝缘子串片数

注:土800kV及土1100kV线路绝缘子片数适合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直流特高压

±800kV 及土1100kV 路工程的绝缘子片数应根据当地的污移特征和气候条件,并结合当地已运行 线路的经验综合确定。

3.3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可取悬垂串同样的数值 主中、重污区,爬电比距可根据运行经验较悬垂绝缘子串适 沙

6.3.4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不宜小于盘型绝缘子最小要

6.3.6大跨越雷电间隙应根据线路要求的耐雷水平确定SY/T 7421-2018标准下载,并与雷 电过电压片数相匹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