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154-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DBJ41/T 154-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857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41/T 154-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简介:

"DBJ41/T 154-2016" 是中国河南省建设厅发布的地方标准,全称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这个规程主要针对的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环节,这是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进行连接和装配的建筑施工方法。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业化的体现,它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高效的组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保证结构的精度和质量。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预制构件的设计要求、连接技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旨在确保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这个规程对于推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河南省乃至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提升建筑品质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DBJ41/T 154-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中:A1 叠合梁端截面后浇层截面面积; f。 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 向钢筋; Ak 各键槽的根部截面面积(图7.2.2)之和,按后浇键槽 根部截面与预制键槽根部截面分别计算,并取两者的 较小值。

2.3任小平力用元下 预制柱底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 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预制柱底水平接缝为承压状态时:

SL 261-2017 湖泊代码V.e =0. 8N+1. 65Asd/f. f

当预制柱底水平接缝为受拉状态

Vue =1.65Asd

.3.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当采用叠合梁时,框架梁的后浇 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图7.3.1),次梁的后浇混凝 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采用凹口截面预制梁时,凹口深 度不宜小于50 mm,凹口边厚度不宜小于60 mm。

(a)矩形截面预制梁

图7.3.1叠合框架梁截面示意

7.3.2叠合梁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7.3.2叠合梁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2叠合梁的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宜 整体封闭箍筋(图 7.3.2a);

2采用组合封闭箍筋的形式(图7.3.2b)时,开口箍筋上方做 成135°弯钩;非抗震设计时,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 为箍筋直径):抗震设计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现场应采用 箍筋帽封闭开口箍,箍筋帽末端应做成135°弯钩;非抗震设计时, 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抗震设计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 于10d

(a)采用整体封闭箍筋的叠合梁

7.3.3叠合梁可采用对接连接(图7.3.3)并应符合下列规

1连接处应设置后浇段,后浇段的长度应满足梁下部纵向钢 筋连接作业的空间需求; 2梁下部纵向钢筋在后浇段内宜采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 接或焊接连接;

3后浇段内的箍筋应加密,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d为纵 筋直径),且不应大于100 mm。

7.3.4主梁与次梁采用后浇段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端部节点处,次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主梁后浇段内的长 度不应小于12d。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在主梁后浇段内锚固。当 采用弯折镭固(图7.3.4a)或锚固板时,锚固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0.6lab;当钢筋应力不大于钢筋强度设计值的50%时,锚固直段长 度不应小于0.35lab;弯折锚固的弯折后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2d(d 为纵向钢筋直径)。 2在中间节点处,两侧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主梁后浇段 内长度不应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在 现浇层内贯通(图7.3.4b)。

7.3.5预制柱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7.3.5预制柱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 2矩形柱截面宽度或圆柱直径不宜小于400mm,不宜小于 司方向梁宽的1.5倍: 3柱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底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柱箍筋加密 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莲接区域长度与500mm之和:套筒上 端第一道箍筋距离套筒顶部不应大于50mm(图7.3.5)。

3.6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中,柱底接缝宜 在楼面标高处(图7.3.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置在楼面标高处(图7.3.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7.3.6预制柱底接缝构造示意

1 后浇节点区混凝土上表面应设置粗糙面; 2 柱纵向受力钢筋应贯穿后浇节点区; 3柱底接缝厚度宜为20 mm,并应采用灌浆料填实。 7.3.7梁、柱纵向钢筋在后浇节点区内采用直线锚固、弯折锚固 或机械锚固的方式时,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有关规定:当梁、柱纵向钢筋采用锚固 板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256的 有关规定。 7.3.8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梁纵向受力 钢筋应伸入后浇节点区内锚固或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框架中间层中节点,节点两侧的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宜

7.3.9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奖

采用预制柱及叠合梁的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梁下部纵向 筋也可延伸至节点区外的后浇段内连接(图7.3.9),连接接

受力钢筋也可延伸至节点区外的后浇段内连接(图7.3.9),i

7.3.10现浇柱与叠合梁组成的框架节点中,梁纵向受力钢 筋的连接与锚固应符合本规程第7.3.7~7.3.9条的规定

8.1.1 批晨设时 层内统现股预制减股的表 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现浇墙肢水平地震作用弯矩、剪力宜乘以不 小于1.1的增大系数

1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剪力墙。 2剪力墙的截面宜简单、规则;预制墙的门窗洞口宜 齐、成列布置。

肢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不宜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 的剪力墙结构。当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相的底部倾覆力 矩不宜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2房屋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6.1.1规定的装配整体式剪 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适当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 宜分别降低20m。 其中: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 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具有较多短肢剪 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 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 墙结构。 配休式前力墙结构中的

8.1.4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

电梯井筒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1.5预制剪力墙的现浇段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如外墙现 有抗渗设计要求时,抗渗等级宜取为P6级

(a)有翼墙 (b)转角墙

3边缘构件内的配筋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没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预制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在后 尧段内的锚固、连接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4非边缘构件位置,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设置后浇段,后 尧段的宽度不应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200mm:后浇段内应设置不 少于4根竖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墙体竖向分布筋直径且不 应小于8mm:两侧墙体的水平分布筋在后浇段内的镭固、连接应符 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8.2.2屋面以及立面收进的楼层,应在预制剪力墙顶部设置封团 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图8.2.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圈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剪力墙的厚度,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楼板厚度且不小于250mm的较大值:圈梁应与现浇或者叠合楼 屋盖浇筑成整体。 2圈梁内配置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2,且按全截面计算 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5%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的较天值,纵向钢筋 竖向间距不应大于200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直径不 应小于8mm

.2.2 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示意

3.2.3各层楼面位直,预制剪力墙顶部儿后流圈的,应设直连 续的水平后浇带(图8.2.3)。水平后浇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后浇带宽度应取剪力墙的厚度,高度不应小于楼板厚 度:水平后浇带应与现浇或者叠合楼、屋盖浇筑成整体。 2水平后浇带内应配置不少于2根连续纵向钢筋,其直径不 宜小于12mm。

图8.2.3水平后浇带构造示意

8.2.4手 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接缝高度宜为20 mm; 接缝宜采用灌浆料填实; 3 接缝处后浇混凝土上表面应设置粗糙面。 8.2.5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当采用套简灌浆连接和浆 锚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应逐根连接, 2预制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当仅部分连接时(图8.2.5), 被连接的同侧钢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且在剪力墙构件承载力 设计和分布钢筋配筋率计算中不得计人不连接的分布钢筋;不连

接的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3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以及二、三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 位,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宜采用套筒灌浆连接

预制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2020.pdf现浇剪力墙中竖向钢筋的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8.2.5条的规定 下层现浇剪力墙顶面应设置粗糙面

8.2.7在地震设计状况下,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应按下式计算:

VuE =0.6f,Asd+0.8N

武中: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一一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 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 Asd一一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8.2.8预制剪力墙洞口上方的预制连梁宜与后浇圈梁或水平后 尧带形成叠合连梁,叠合连梁的配筋及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1的相关规定

8.2.9楼面梁不宜与预制剪力墙在剪力墙平面外单侧连接:当楼 面梁与剪力墙在平面外单侧连接时,宜采用铰接。 8.2.10预制叠合连梁的预制部分宜与剪力墙整体预制,也可在 跨中拼接或在端部与预制剪力墙拼接。 8.2.11当预制叠合连梁在跨中拼接时,可按本规程第7.3.3条的 规定进行接缝的构造设计。 8.2.12当预制叠合连梁端部与预制剪力墙在平面内拼接时,接 缝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墙端边缘构件采用后浇混凝土时,连梁纵向钢筋应在后 浇段中可靠锚固(图8.2.12a)或连接(图8.2.12b); 2当预制剪力墙端部上角预留局部后浇节点区时,连梁的纵 可钢筋应在局部后浇节点区内可靠锚固(图8.2.12c)或连接(图 8.2. 12d)。

a)预制连梁钢筋在后浇段内锚固构造示意

TB10625-2017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预制连梁钢筋在后浇段内与预制剪力墙预留钢筋连接构造示意

图8.2.12 同一平面内预制连梁与预制剪力墙连接构造示意

8.2.13当采用后浇连梁时,宜在预制剪力墙端伸出预留纵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